古文观止新编
繁体版

【伯夷列传】(《史记》)

    学者们虽然博览群书,但要真正找到可信的证据,还是要追溯到六经之中。《诗经》和《尚书》虽然残缺不全,但仍然可以从虞、夏的文献中看到那个时代的历史。尧帝打算禅让皇位给虞舜,经过了舜和禹之间的互相推让,以及各地诸侯的举荐,才让舜登上了皇位。舜在位期间,担任各种要职长达几十年,积累了丰富的执政经验,然后才把皇位传给禹。这一系列举措向天下人表明,皇位传承是一件非常重要且困难的事情。

    然而,有些解说者却说:“尧曾经想把天下禅让给许由,但许由不接受,并以此为耻,逃到隐居之处。到了夏朝的时候,出现了卞随、务光等隐士。”这些说法是否可信呢?

    太史公说:“我登上箕山,上面据说有许由的坟墓。孔子详细列述了古代的仁圣贤人,如吴太伯、伯夷等人。据我所知,许由、卞随、务光的义节是非常高尚的,但在文献中关于他们的记载并不多见,这是为什么呢?孔子说:“伯夷、叔齐不记过去的仇恨,因此心中的怨恨就很少。”“他们追求仁德,得到了仁德,又有什么可怨恨的呢?”我对伯夷的意志感到悲伤,看到这些逸诗感到非常诧异。

    关于伯夷、叔齐的传记记载说:伯夷、叔齐是孤竹君的两个儿子。父亲想要让叔齐继承王位。但父亲去世后,叔齐却要让位于伯夷。伯夷说:“这是父亲的命令。”于是逃走了。叔齐也不肯继承王位而逃走。国人只好拥立他们的第三个儿子。这时,伯夷、叔齐听说西伯昌善于养老,心想:“何不去投奔他呢!”可是到了西伯的领地,西伯却已经去世了。武王载着西伯的木主,号称文王,向东讨伐商纣王。

    伯夷、叔齐骑着马去劝谏武王说:“父亲死了还没有安葬,就动用武力讨伐商纣王,这可以说是孝道吗?身为臣子却要杀害君王,这可以说是仁德吗?”左右侍卫想要杀掉他们。姜太公说:“这是一对义士。”于是扶持他们离开险境。

    武王平定了殷地的叛乱后,天下都归属于周朝,可伯夷、叔齐却以此为耻,为了坚持气节,他们不再吃周朝的粮食,隐居在首阳山,采摘薇菜维持生活。最后他们饥饿得快要死了,作了一首歌。歌词是:“登上那西山啊,采摘薇菜啊。以暴易暴啊,竟不知道那是错误的!神农、虞、夏的时代已经逝去了,我们何处寻找自己的归宿啊?叹息啊!命运衰微啊!终于死在首阳山。”从这件事情来看,他们是怨恨命运还是命中注定呢?有人曾说:“天道无亲,常与善人。”那么,像伯夷、叔齐这样的善人,难道不是很好的例子吗?他们积德行善,品行高洁,却如此贫困而饿死!而且,在孔子的七十个弟子中,他特别推荐颜渊为好学之人。尽管颜渊家境贫寒,但他安贫乐道,道德学问闻名于世,可惜也早早夭亡了。上天对善人的报偿,究竟是怎样的呢?盗跖每天杀无辜的人,暴戾恣睢,聚众横行天下,最后却得以善终。这是何等的报应啊!这仅仅是其中比较明显的一个例子。至于近代,有些人操行不端,专干犯忌讳的事,却终身过着安乐的生活,财富丰厚且代代相传。有些人选择道路非常谨慎,时机不对则闭口不言,不走捷径,不是公正的事情决不发愤去做,结果却遭灾祸。这种例子实在太多了,我对此感到非常困惑。如果像上面所说的那样天道无常,那么善人与恶人到底有没有区别呢?孔子说:“道不同不相为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志向啊!所以说:“如果富贵是可以强求的,那么即使是执鞭之士我也愿意去做;如果不能强求,那就按照我的本性去做。”“到了岁寒的时候,才能看出松柏的常青。”整个世界都混沌不清,只有清白的人才会显现出来。难道是因为这些人权重而显得那样重,这些轻浮的人就显出很轻吗?“君子担心死后自己的名字不被人称颂。”贾子说:“贪财的人为求财而殉名,重气节的人为求名而献身,追求权势的人为追求权利而死,普通百姓则贪生畏死。”同样明亮的东西相互映照,同类的东西相互聚合。“云跟从龙,风跟从虎。圣人兴起万物都一目了然。”伯夷、叔齐虽然贤明,但得到孔子的赞扬才更加被人们所称颂;颜渊虽然勤奋好学,但追随孔子之后才更加显扬。那些隐居岩穴的人,他们出仕与退隐也都有一定的时机。至于那些名字被埋没并不被人称颂的人是多么可悲啊!平民百姓要想磨砺品行、建立名声,不依靠德高望重的人,怎么可能在后世发扬光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