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新编
繁体版

【货殖列传序】(《史记》)

    《老子》曾描绘了一个理想的社会:“在治理的极致状态下,邻国之间相互望得见,鸡狗之声相互听得见,百姓各自享受着甘甜的食物,穿着美丽的衣服,安享习俗,快乐于自己的事业,直到老死都不再有往来。”然而,如果过于追求这样的生活,在如今这个时代恐怕会难以吸引人们的注意,甚至会与外界隔绝。

    然而,尽管如此,这种理想社会并非遥不可及,而是一种追求,一种境界,一种目标。我们不能否认,这样的生活并非不存在于现实之中,但并非每个人都能拥有或向往。在这个繁华的世界里,人们所追求的越来越多,但这并非一种简单的生活,而是一种精神上的满足。

    我们不能否认,这样的生活存在于现实之中,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拥有或向往。在这个繁华的世界里,人们所追求的越来越多,但这并不是一种简单的生活,而是一种精神上的追求和寄托。这种追求并不仅仅是物质的满足,更是对精神世界的探索和追求。

    太史公曾言:神农氏以前的历史,无从得知。至于《诗经》、《尚书》中所述的虞、夏时代以来,世人沉湎于声色之乐,耽于口腹之欲,安于身体之享乐,追求荣华之心日益显露。这种权势与能力的荣耀,已然使民众深陷其中,难以自拔。即便我们逐家逐户劝说,以深奥之理辩论,也难以改变此现状。因此,顺应民心为上策,其次因势利导,再次教育训导,再其次强制整治,最不取与民争利。

    顺应民心,树立新道德观念,使民众从权势与能力的荣耀中解脱,追求真正的幸福与安宁,此乃当前之急。

    要让民众认识到权势与能力的荣耀并非真正的幸福,需从历史与现实的视角引导他们,使其看清其弊端。唯有如此,民众方能真正领悟,追求真正的幸福与安宁才是我们的重心。为此,我们可以利用电视、广播、网络等各类媒体,举办讲座、展览、演出等各类活动,向他们传达这一信息。

    因势利导同样关键。需洞察民众的兴趣与需求,顺其方向引导,使他们走向正确的道路。若能找到使他们真正感到幸福与安宁的方法,则民众自会认识到追求真正的幸福与安宁才是我们的重心。

    教育训导亦至关重要。通过学校、社区等场所,向民众传播权势与能力的荣耀之弊。我们还可开设各类课程、举办讲座,使民众更深入了解权势与能力的荣耀所带来的种种弊端。

    强制整治不可忽视。借助强制手段,使民众认识到权势与能力的荣耀的弊端。

    山西盛产林木、竹子、丝麻、旄牛尾、玉石,山东则盛产鱼、盐、漆、丝绸、音乐和美女,江南出产楠木、梓木、姜、桂、金、锡、丹砂、沙金、犀牛角、瑇瑁、珍珠、象牙和皮革,龙门、碣石以北的地区则盛产马、牛、羊、旃裘、筋角和铜铁,这些物品都是千里之外的山川常常有出产的。这些物品都是中国人民所喜好的,也是民间谣俗中被服饮食和养生送死所用的东西。因此,人们按照各自的能力,竭尽全力去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所以,物贱就会贵,物贵就会贱,各自勤勉从事自己的职业,乐于自己的工作,就像水往低处流一样,日夜不停息,不用召唤就会自己前来,不用强求就会自动出现。这难道不是符合道义的证明和自然规律的验证吗?

    正如孟子所言,“得之,则国士之师;不得之,则一为贼臣。”这些珍贵物品的获得,既需要人们付出勤劳与努力,也需要他们发挥智慧与判断力。在千百年的历史长河中,无数英勇的先民们通过开疆拓土、探寻山川湖海,逐渐将这片土地打造成了一个充满富饶与繁华的宝地。

    在这片土地上,山西的煤炭、钢铁、化工等产业蓬勃发展,为国家的建设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山东则以其丰富的渔业资源、盐业资源和独特的文化底蕴,成为了中国的重要经济支柱。江南地区则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盛产各类名贵木材和珠宝,为皇家宫殿、园林建筑提供了优质的材料。龙门、碣石以北的地区则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优势,盛产马、牛、羊等优良品种,为中国的畜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这些珍贵物品不仅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无尽的色彩,也为国家的强盛提供了重要的物质保障。在面对国家危难之际,这些珍贵物品更是成为了国家尊严和民族精神的象征。

    《周书》曾有记载:“农业不兴则粮食匮乏,工艺不精则生活无依,商业不盛则财源枯竭,资源不开发则财货短缺。”由此可见,这四者是百姓生计的重要来源。源大则饶,源小则鲜。既能富国,又能富家:贫富之道,非人力所能左右,而巧妙者有余,拙劣者不足。因此,太公望被封于营丘之地后,当地资源贫瘠、人口稀少。然而太公励精图治,鼓励女红,推崇工艺,通鱼盐之利。由此,人才云集,财富汇集。所以齐国冠带衣履天下,海岱之间的人民也纷纷前往朝拜。自此齐国走向中衰,管仲重振旗鼓,设立九府轻重制度,桓公得以称霸诸侯,合纵连横,一统天下;而管氏也因此致富,地位虽为陪臣,但财富胜过列国之君。由此可见齐国富强直至威宣之时。故有言:“仓廪实则佑礼节,衣食足则佑荣辱。”礼生于有而废于无。因此,君子得富,乐善好施;小人得富,尽力而为。深远之处必有鱼,山林深邃则兽往之,人富裕则仁义相随。富者得势则更加彰显,失势则宾客无处可去,富者因此而不乐。谚语有云:“千金之子,不死于市。”此非空言。故有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千乘之王主、万家之侯爵、百室之君长尚且担忧贫穷,更何况普通百姓呢?

    故此,我们应当明白,真正的富裕并非在于物质上的富有,而在于内心的满足。正如古人所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当我们能够做到心境平和、满足于现状时,我们便能够真正地享受生活的幸福。

    人生亦如一场修行。在这漫长的旅途中,我们会遇到各种挑战和困难,但唯有战胜自己、不断前行,方能走向人生的巅峰。如同孟子所说:“天命论,人爵论,地爵论。”我们应当学会尊重自然、敬畏规律,与他人和谐共生,才能够实现真正的繁荣与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