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艺人:我为往圣继绝学
繁体版

124、在手疑无物,定睛知有形(3/32)

    已经开发好的APP,加个成熟的功能,也是再简单不过。

    只用了三天,东西便按照秦洛的要求,做好了。

    一个看上去很朴素的展览页面。

    目前分成香、木,泥人,紫砂,陶器,瓷器,石,玉,几个版块。

    秦洛把目前自己已经制作完成的作品,全部都做了编号,分别把图片挂上去。

    至于那些已经被人买走的,则是标注好来龙去脉,可以随时溯源。

    这样一来,整个页面,顿时变得格外舒爽。

    很满足强迫症患者。

    像是……

    把时光和成就,记录在了这里一样。

    文学界有个词,叫做著作等身。

    一个人一辈子写的书,摞起来,和身高差不多。

    当真是……美好到极致的感觉,格外丰硕的成果,这辈子没白活。

    秦洛现在就有这样的感觉。

    从去年春节过后回家,到今年年中,已经是一年半的时间了。

    这一年半,自己一天都没有虚度。

    从那会儿到现在,一共创作了136件作品,涵盖各个品类。

    而且……件件不同。

    没有任何重复的东西。

    在这个页面的最上方,秦洛写着一句话——我的每一件作品,都是独一无二,人生再漫长,也不会再做第二次。

    做完这件事后……

    忽然间,往后余生,就有了主心骨的感觉。

    这就是立志的作用。

    秦洛现在有点像是个“刚买了大房子,却看到自己衣帽间空空的女人”,想迫不及待的,填满它。

    在这样活泼的心态下,创作灵感,也像是洪水一样,滔滔不绝,源源不断的冒出来。

    在等待网站做好的三天时间里,他做了一把壶,三件玉,两个木雕,还有一个泥人。

    每一件都精益求精。

    但,创作的速度,也是当真快。

    胸有成竹,下刀如神。

    ……

    一辆粤B牌照的别克商务车,缓缓开进金章村,在秦洛家门口,停了下来。

    俨然跑了很远的路,车身都脏兮兮的。

    里头四个男人,每人都拿着一个箱子下来。

    上楼。

    见到了秦洛。

    四个箱子里头,都是玉料。

    张正德集中采购了一批,以供秦洛“挥霍”。

    他已经把“进货单”都发给秦洛看了。

    一共花费三千两百多万。

    买了一百零三块玉料。

    平均一块,都要几十万了。

    但,都是品相很不错的料子。

    上好的籽料,其实本身都可以当成一种收藏品。

    “粮草充足”后,秦洛便开始尽情的,将自己的创意和灵感,挥洒出来。

    以及,所有的技法。

    ……

    “今天临幸谁呢?”

    “就它吧,一块和田青玉,和田青玉,玉质细腻温华,玉色深重,纯正一致,整体阳刚劲气,寓意基业长青。”

    “在和田玉中,青玉,是硬度最高的,从古至今,一直都是传国玉玺的主要选材。”

    “清朝二十五方宝玺中,有十三方,都是青玉,占到了半壁江山。”

    秦洛开着直播间,选了一块还比较大的青玉。

    沉甸甸的,得有十斤左右。

    差不多有人头大小。

    再看一眼价目表,160万。

    啧。

    贵啊。

    不过,确实也好。

    这么大块,颜色还这么纯正,其中杂质也少,料型也完整。

    很值。

    其实越大的玉,越不好雕。

    一是损耗多。

    二来,构图极其复杂。

    不过,在这方面,正是陆子冈一派的绝活儿。

    平面减地,天下无双。

    秦洛盯着这块玉料,看了几分钟,脑海中浮现出诸多灵感,简直像是走马观花一样。

    这块大料,可以发挥的空间,太多了。

    比如:佛头。

    青玉佛头。

    再比如:玉玺。

    这要是雕个玺,想想都逼格直接升到天上去。

    自己家里,独一无二的皇帝。

    ——雕个“秦洛之宝”,回头盖茶姐屁股上。

    嘶……

    我去?

    秦洛也不知道,自己脑海中,为何会忽然冒出这个念头。

    估计是随着思维活跃,不可避免的……略骚。

    当然,这想法,也只是想想。

    真要这么干了,那可太变态了。

    自己可没姜文那么变态。

    “这块料子不错,今儿玩点高难度吧,水上漂。听说过没有?”

    秦洛笑呵呵的说道。

    “水上漂是俗称,指的是玉雕的薄胎工艺,在诸多玉雕工艺中,可以说是傲视群雄,鬼斧神工。”

    “为什么这么说呢?”

    “通常情况下,玉雕都需要一定的厚度才美,不过,薄胎工艺的玉器,越薄越值好。”

    “有古话,玉工巧无比,水磨磨玉薄如纸,最薄的地方,可能只有几毫米。”

    “乾隆是最喜欢薄胎玉器的,还写过一首烂诗,不过其中有两句还不错,叫做……在手疑无物,定睛知有形。这个碗在他手中,好像不存在,但能看到。这个形容还是很传神的啊。”

    “薄胎工艺,从古至今,都是最难的,超级难,从这一整块玉石里,要把里头的东西掏出来,还不能掏破,要保持几毫米的厚度,这难度……这么说吧,你去掏个西瓜试试,把皮掏到只有几毫米厚度……”

    “在古代,做薄胎玉器有个行规,在掏膛的时候,玉雕师挖出多重的玉料,买家就得支付多重的黄金,只是手艺钱。”

    秦洛一边说着,一边已经开始动了起来。

    手中的昆吾刀,简直像是绣花一样,以一种快速而稳定的频率,戳着这块料子,在以一种滴水穿石的水磨工夫,掏膛。

    每一刀的力度,都要做到均匀一致。

    这就是功底。

    直播间的人,一时间都看呆了。

    “我草!”

    “东方不败!”

    “葵花宝典!”

    一条神评论忽然冒出。

    不过秦洛压根没看到。

    东方你妹!

    手上动着,嘴上也不停。

    “外头这圈大的,我准备做个茶壶出来,至于里面这些‘玉肉’,还可以一层层往下剥,剥出几个茶杯。”

    “啧,这么一想,好像是有点奢侈哎,白玉为堂金做马……”

    “以后来我家做客啊,喝茶,用玉壶,玉杯……”

    秦洛随口说着。

    直播间的人气开始疯狂上涨,评论更是有些爆炸的趋势。

    这……

    这确实,太夸张了。

    太奢侈了。

    有这么一套杯子,皇帝来了家里,都得羡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