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华亭杂记
繁体版

第一章:鬼娘(上)

    北宋仁宗年间,山西晋州府神山县有一小富商,家里是开布行的,姓刘。掌柜刘晋福娶妻曹氏,这大娘子为人泼辣专横,能说会道。自嫁到刘家,柜上,家里逐渐都是曹氏掌握了大权。刘掌柜这人禀性愚弱又实诚,曹氏指东他不敢往西,慢慢的他也习惯了,凡事只听曹氏的便是,倒省去了自己很多麻烦。

    两人成亲多年未有子嗣,拜了很多寺庙,也吃过好多偏方,终于曹氏有了喜,夫妻俩很是高兴。曹氏肚子一天天大了起来,不方便往柜前去了,生意上的事就都让刘掌柜负责了。曹氏怀孕三月有余,听说苏杭一带有了新的布匹纹样,在南方颇为盛行,刘掌柜就提出要去一趟,一来一回有两个月就回来了,让曹氏在家安心养胎,曹氏知道自己身子不便,就答应了。

    刘掌柜这一走,柜上都交给了管事的先生,曹氏在家无事可做,怀着身孕,脾气也愈发大,一点看不惯的事情就摔碗砸碟,屋里使唤的丫头来来回回都换了三四个。家里的下人们知道她这脾气,尽量的不往她跟前凑。

    一眨眼,刘晋福走了俩月了,曹氏心里琢磨,怎么还不回来,闻听人言,南方姑娘水灵漂亮,性格温柔,他这一去,保不齐就被哪个狐狸精给迷住了。她天天这么瞎琢磨,又琢磨了半个月,刘晋福竟真带回一南方女子。

    此女姓沈名春莲,原籍江阴人士,父母早亡,家中还有一兄长,叫沈春元。兄妹二人为讨生计,来到苏州。春莲的父亲原是个秀才,虽没考上什么功名,但犹爱念书,农活闲暇时也教春元二人识字,兄妹俩来到苏州后,哥哥春元因识字,在苏州一间药铺里给人当伙计抓药,春莲手巧,就去织坊里学织布。日子过的清苦点,但还能维持得下去。

    春元是个有抱负的人,他白天当伙计,晚上就用功念书,想着有一天也能考取个功名,带春莲过好日子。不成想,天不遂人愿,在给当地一小官家里抓药时,竟惹出了事端,官员的小娘子喝了药一命呜呼。左查右查,查到春元身上,说他抓错了药剂药死了人。

    把人拿到县衙去,挨了几十板子,打的沈春元皮开肉绽,有苦也说不出,迷迷糊糊的就画了押。春莲到牢里看他的时候,他正趴在阴湿发霉的地铺上,后背的血肉和衣服粘在一起,血肉模糊,人也是气丝游离,眼见妹妹来看自己,沈春元忍着泪别过去头去,只让她快走,回江阴去。自己已是死人案上的冤鬼了,过了秋便要问斩。春元说:“我这尸首你难运回江阴,等我死后你一把火把我烧了,只带着骨灰回去,将我与爹娘同葬一处,往后你要照顾好自己。”

    春莲哭的稀里哗啦,抱着监狱的牢栏不肯撒手。看狱的牢头的娘子与春莲在同一个织坊,与他二人也算相识,牢头不忍看兄妹二人此等惨状,悄悄把春莲带到后门,跟她说:“那张官员家大小娘子不合,街坊四邻谁人不知,就是县老爷也是知情的,大娘子要借人手除掉她,是意料中的事。想必找你兄长抓药也是算在其中,你二人不是本地人,无家无亲,又无钱无势,当个替死鬼再合适不过。况且大娘子那使了银子了。”说罢牢头比了个钱的手势,不说话了。

    春莲的心沉到了冰里,她知道自己的哥哥是被冤枉的,如今知道实情,却更觉得救人无望。官家既要找人替罪,断不能饶了沈春元。

    牢头又说:“眼下还有一点希望,北边抗辽,很多死囚犯可发配充军,你凑凑银子,能凑多少凑多少,我找人递给老爷,将你兄发配边疆,或许还能救他一命。“

    ”哎,哎,好,谢谢牢头大哥。我这就去凑银子!“牢头一番话让春莲抓住了救命稻草,她忙不迭的谢着,又赶回住处,把家里所有的积蓄都拿了出来,自己仅存的几个珠钗,还有爹娘去世时留下的一点物品全都当了,凑了那么十几两银子,都交给了牢头。

    牢头拿着银子,便让春莲回去等消息了。

    沈春元这案子,县老爷其实心里明白的很。张家来报官的时候,银子和私信都是一块送来的,同场为官,少不得互相帮衬一下,张家大娘子的娘家在此地也是个富足人家,有头有脸,娘家人早早就跟县里打好了招呼,要个替死鬼,是谁都无所谓。只怪他沈春元自己命不好,大宋朝上上下下,冤死的官宦尚不知有多少,何况是个平头小民呢。

    牢头拿着银子,来到衙门后庭。这县官年过花甲,为官数十载未有建树,如今退休在即,也是来者不拒,只多求点银子备着养老用。

    牢头见过了县老爷,寒暄了几句家常,老爷说:这不过年不过节的,你突然来找我,绝不是为了聊闲天吧。“牢头傻笑了几下,”瞒不过大老爷,我确实有点事想找您商量商量。“

    老爷说有什么事你说吧,牢头点点头。

    “咱大宋北边一直不怎么太平,朝廷打仗一来需要银子,二来需要人。我觉得牢里关押的几个囚犯,有年轻力壮的,原本烂命一条不值钱,倒不如就打发他们去军里,为国效了力。一来体现老爷为国为民,二来彰显了老爷的菩萨心肠,又为您自个儿积了福德。”

    牢头这一番话说完,县老爷稍微动了下恻隐之心。倒不为甚么国啊民啊的,只那句积福德说到他心坎里了。人啊,岁数越大越爱信这些东西,俗话说身在宫门内,必定好修行。眼瞅着辞官没多少日子了,再想积这种福德可没机会了,思来想去,便让师爷带牢头去牢里查查,拟个名单来。随后写了折子上报,折子很快批复了下来,至此沈春元这条命,就算是暂时保住了。

    沈春元判了刺配,和牢里另外几人戴着镣铐就往北边去。临行前春莲给包了干粮,又把牢头还给她的十两银子都塞给了看押的差役,希望他们这一路能善待兄长。春元泪眼涔涔,他对春莲说:”妹妹,哥哥无用,不能护你周全了。如今我这一走,是生是死难料,就是活着,也不知何年才能与你再见,你回江阴去吧,倘若我还能活着回来,定会去寻你。“春莲一边哭一边答应了下来,兄妹二人还想多言语几声,差役就催着沈春元上路了。

    沈春元这一走,春莲跟丢了魂似的,以前哥哥在,就算自己还有个家,如今孤身一人,去哪都像在流浪一样。眼看着在苏州就呆不住了。索性一想,不如往北边去,不管那边怎么样,跟哥哥在一起,终归算个家。可眼下身无分文,北边疆路途遥远,一没钱二不认路,怎么办呢。自那以后,春莲白天织布,晚上帮人浆洗缝补,一边攒钱,一边打听着往北边去的路子。

    直到景祐元年的夏季,听人说织坊里有从北边河东路来的布商,春莲就这么着,求到了刘晋福的跟前儿。她把自己的身世一五一十的说出,求在刘家找个下人的活,不要工钱也不要紧,只要跟着刘家去北边就行。刘晋福原是个心肠软的,家里多一个丫鬟对他而言并不是什么大事,就答应了,这么着把春莲从苏州带回了晋州。

    曹氏打量着眼前的这个姑娘,春莲长得很白净,眼睛很大,她对曹氏微微一笑,眼就弯起来,不是月牙那么细,倒像个蒸饺,曹氏心里想着。她虽来自产绸之地苏州,却穿一身浆洗过多次的粗布衣,头上用布条挽了个髻,连素钗都没有。曹氏鄙夷的撇了一眼,没有言语。春莲把头低下了,手在前面攥着自己的衣边。她这双手虽白,但能瞧出来是个干惯了粗活的,指尖发红,关节处还有些粗,是长年累月磨出来的茧子。她就这么站着,等曹氏发话。

    曹氏喝了口茶,慢悠悠的开了口:“我听老爷说了,你是自愿卖到我家里做活,不要一文钱,为期一年,可有这回事?”

    “回大娘子的话,春莲不卖身。只求在宅里伺候大娘子一年,当牛当马。一年以后,求大娘子放我北上,找我哥哥团圆。”

    曹氏点点头,昨个刘晋福他们回来的时候,曹氏已经把跟去的小厮叫来询问了一遍了,确认了这个春莲是有个哥哥在北边充军,她此番跟着过来也是在刘晋福眼前求了多次的,只为了跟着刘家来到北边,给刘家当一年丫鬟,再自己往北去找沈春元,至于她与刘晋福之间没什么其他的私情。

    只不过这个春莲长得比较好看,自己眼巴前又怀着身孕,曹氏很怕自己的丈夫与春莲生出什么事端来,可这会没凭没据就把一个丫鬟赶出去,她在此地又无依靠,家里的下人不定在背后怎么嚼舌头,传出去左邻右舍也不好听。就暂且把她留下来了,而且特意放在自己的屋里,曹氏亲自盯着,倒底放心一些。

    春莲就在刘家留了下来,曹氏是个惯会使唤人的,一刻都不让她闲着,白日里捏肩捶背,扫地抹地,外出跑腿。夜里也让春莲睡在床下。刘家的下人们都不爱往曹氏眼巴前凑,春莲不知为何,她一心报恩,曹氏说什么她便做什么,从不抱怨。

    曹氏肚子日渐大了起来,不愿与丈夫同睡,把春莲放眼皮底下看着,有时一夜要起来折腾很多次,一会说渴了一会说热了,春莲整宿打着眼皮,跪在床边给曹氏扇风。

    时间一长,曹氏对春莲渐渐的就改了心性了。俗话讲,人心都是相互的,春莲这么尽心尽力伺候她,每天睁眼都是笑盈盈的。曹氏也不好意思老生气发作,对春莲的态度渐渐好了起来,两个人相处的融洽了很多。

    曹家下人里有那爱嚼烂舌根的,看她这么不要命的伺候曹氏,背地里就啐她是个势利眼,明里说不要钱,背地里也不知道拿了什么好处,就这么上赶着伺候,说不定是想当姨娘了。

    没风没影的事儿,也经不住传。有那么一字两字的,就飘到曹氏耳朵里去了。曹氏本就聪明,只是脾气泼辣了点,家里柜上操持多年,下人之间嚼舌根子她可太明白怎么回事了,也为护着春莲也为了刘家的名声,她当即就决定把这个谣言一掐到死。

    春莲只在曹氏跟前忙乎,与其他人打交道甚少,更不往前院去。别说刘晋福了,就是他跟前的几个小厮,春莲都不曾与他们来往过。曹氏寻了个由头,把说春莲坏话的几个丫头喊了来,骂她们:“这些烂了嘴的东西,自己不干的活,倒眼红起干活的人来了,大奶奶我怀着身孕,不便管家,竟让你们几个做起福来。不想伺候就打发了你们出去。横竖你们自个看着办。”

    几人忙磕头认错,打那之后,就没人再说什么了。

    临近生产,曹氏日益发懒,整日躺在榻上。这一日,曹氏喊着口渴,唤春莲去厨房取红枣羹汤,厨房里的张妈妈帮她盛好以后,拽拽她袖边,悄悄的跟春莲说:“咱家大奶奶也忒会使唤人了,拿你一个当两三个。这样下去,身体吃不消得使出病了。我看你直接跑了吧,你又不是刘家买来的,就算告到官府去,没有买卖的契子她上哪拿人呢?你就往北去,这边横竖离北边也不怎么远了。“

    春莲苦笑笑:”掌柜的把我从南边带来,省去了我诸多不便,光路费就省了一大笔银子。我不能忘恩负义,定要报答这份恩情,况且近来这些天,大娘子对我挺好的,如今她快要生了,身子诸多不便,我愿意伺候她平安降生,以报刘家对我的恩德。“

    ”唉。你这丫头,倒是个实在人。“张妈叹口气,从案上拿出几个枣塞到她手里,

    ”好丫头,吃吧“

    ”诶,谢谢张妈。“

    春莲把枣子塞到衣襟里,端着羹就出去了。

    “诶,春儿,你等一等。”张妈一招手,又把春莲叫住。

    “咱们这附近的州县啊有商队是往北去的,不打仗的时候,与关外也做生意。我有个侄儿,在米行当伙计,前些日子,我拖他给你打听商队的信来着,今个下午,他来给我回话。要有好信我再叫你。”

    春莲一听这个,喜出望外。倘若能跟着商队往北,是最好不过的了,忙跪下给张妈磕了个头。张妈一把搀起她来:“好丫头,快起来。你为找你哥,已是受了很多罪,婆子我要是能帮上你,我也是高兴的。你不要给我磕头了,快去伺候大奶奶吧,去晚了少不得又被她埋怨。”

    “诶。”春莲起身,眼圈却已经红了。张妈掏帕子给她擦了擦:“去吧,下午有信我再告诉你。”

    春莲端着羹汤就出去了,这一天她满心都在等张妈那边的信,一想多了就走了神,好几回曹氏叫她她都没听见。曹氏疑心她是不是另有心事,拉着她的手,也吐露了真心。

    “我是真心喜欢你,你刚来那会儿,我是起过疑心,这你也不能怪我。你这丫头模样好看,透着水灵,哪个男人见了也得动心。”

    春莲听她这么说,早就涨红了脸,低着头辩解:“大奶奶说的是什么话啊,我就是一个下人,您和掌柜的愿帮我一把,春莲感激不尽。奶奶若不嫌弃,等我寻到哥哥,看他平安无事以后,我还愿意回您府上再多伺候您几年。”

    “好啊,好。”曹氏也微微红了眼,她是真舍不得这个丫头了。“眼下我就快生了,等孩子出来,我想留你多呆半年,帮我照看照看,没了你我这心里慌,交给别人我不放心。”

    “哎,全听大奶奶的。”

    曹氏说我这腰躺的太乏了,你扶我去院里走走,春莲起身来扶,曹氏边走边说:

    “等你走的时候,我让掌柜的给你找个北上的货运队伍,再给你包点盘缠,踏踏实实的去。”

    俩人聊着,就往后院去了。

    晚垧,伺候了曹氏用过了晚饭。春莲和丫鬟小枣一块收拾碗筷,曹氏就去里间躺着了。春莲来到后厨,张妈告诉她,恰好有一商队,今个路过神山县,这会子在客栈里歇息。春莲大喜,忙跑去找曹氏,把这事一说。

    春莲的意思是,问问这个商队,是否路过军营。倘若路过呢,就托他们问问军营里有没有沈春元,有的话,把自己缝的一块袖帕交给他,春元看到帕子也就知道妹妹过得挺好,再告诉春元,自己眼下就在晋州府。再有半年多,就可以过去寻他了,只叫他安心等着,什么也不要担心。

    曹氏听了点点头,说你去吧。春莲谢过之后起身就要出去。曹氏又喊住她,叫她拿钥匙开北边的小柜子,从柜里拿出一个锦盒交给了曹氏。曹氏打开锦盒,从里拿出二十两银子,交到春莲手上。

    ”这二十两是我体己的银子,无需跟掌柜的说。你且拿银子去,空口白说谁愿意替你跑这个腿呢?有了钱,人家才会帮你办事。“

    春莲喜出望外,给曹氏又磕了三个头,欢天喜地的就拿银子出去了。

    沈春莲从刘宅里出来,一路小跑就往客栈里去。这会子天已经黑了,再晚一点人都休息了,不好打扰。

    她着急忙慌的赶路,快到客栈时,在一个牌楼门口撞到一人。这牌楼是县里有名的一个青楼,一到晚上门口张灯挂彩,人来人往好不热闹,往常春莲是不往这边来的,绕一下也就过去了,今天为着赶路,低着头想小跑的从青楼门口过,正撞上从里面出来的一人。

    这一撞,撞得倒不是多厉害。对方“哎呦”了一声,吓得春莲还是低着头,嘴里给人陪不是,旁边已经有人围上来了。

    “诶我说,你这俩眼糊了泥了,这么大一个爷瞅不见还往前走,撞出点好歹来,让你吃不了兜着走。”

    春莲一边道歉,一边小心的抬头看看。这一看不要紧,对面这个人瞅见春莲容貌秀丽,目如秋水。此时在红灯的衬托下,脸色又微微有些涨红,眼角带泪,楚楚可怜,只让人心生怜悯。当下骨头都酥一半,色心大起。呵退了旁边的仆役,就要伸手去搀春莲。

    他一伸手,春莲吓得往后躲。可身后又有仆役挡着,进退两难,又慌又窘,眼泪就吧嗒吧嗒的掉下来了。

    她撞的这人姓薛,叫薛仁,此县里有名的富户。名字虽有个仁字,做的却都是些为富不仁,怙势凌弱的勾当。县里的百姓私下里管他叫薛二。薛大爷平日里吃喝嫖赌,样样俱全,今晚里出来,正准备到青楼里快活快活,在门口就跟春莲撞了个满怀。

    薛大爷眼见春莲泪眼婆娑的,手足无措。就让手下人赶紧让出一条路来,接着一拱手,鞠了个拱,嘴里说着:“原是薛某唐突了,冲撞了小娘子。不知小娘子闺名是什么,家住何处?愿娘子施恩,告知薛某,明日我好备薄礼一份,到府上赔罪啊。”

    春莲早已吓傻,眼见让出一条路来,也顾不得对面这人说了什么,直接跑着就冲了出去。薛家的下人看她跑了就要上去追,薛仁一伸手拦住他,嘱咐到:“看她这打扮,不像是哪家的小姐,倒像个丫鬟,你只悄悄的跟着,看她是谁家的,给爷打听打听,切莫太声张。”

    这人点点头,就悄悄的跟上去了。

    春莲来到客栈,一打听就找到了商队的人,把自己的事一五一十的说了,随后掏出银子,对方也很爽快的答应了,并说了一下大概回来的时间。春莲千恩万谢,随后离开客栈回到了刘家。

    她前脚进了刘家的宅子,后脚薛家的下人就跟了上来。这人仔细的看了看宅院周围,又认了认门牌。哦,原来是刘晋福家里的,回去先把这个事告诉了薛宅的管家,管家说:“刘晋福那小门户里就有一个夫人,也没听说有什么小姐小娘的,八成是新买来的丫鬟。你问问,咱们府上有认识刘家的吗,打听打听去。”

    这一打听,还真有个人。薛家门房里有个跑腿的小厮叫狗儿的,与刘家的丫鬟白杏是一个村里出来的。薛管家给了狗儿一把铜串子,叫他把白杏喊了出来。狗儿就一十三四的小孩,看见铜串眼都值了,管家嘱咐了他几句,狗儿揣着钱,一路颠着跑着,就去找白杏了。

    白杏一听是薛家的管家来叫自己,心里先窃喜了一下。这神山县里谁不知道薛财主呢,薛府里的下人赏银多不说,有那长得好看的,被薛大爷一相中,这辈子的吃喝就都有人管了。如今薛府大管家来叫,莫不是看中自己了?于是好好熟悉打扮了一下,跟着狗儿出了刘家。

    “狗儿,你们管家叫我是为何事?”

    狗儿挠挠头:”不知道,管家爷就让我叫你,好像有什么事儿要问。你去了就知道了。“

    白杏心里嘀咕,管他问什么呢,我只如实说,表现的好了,求求人家,能进薛府做事,比在刘家强百倍。

    管家见了白杏,把那晚碰到春莲的事一说,问她家里是否有这么一个人。白杏当下心里就明白了,那晚春莲外出,她是看见了的,又听了管家的描述,已经确定就是春莲了。没想到把自己叫来,竟是要找沈春莲,白杏的心里就憋上了一股子气。

    曹氏当时呵斥的几个丫鬟里,就有白杏。她是个心眼不正的,又不算勤快,本来在刘家里混混日子也就这样了,谁想到来了个沈春莲,只因白了她几句,讨来了曹氏一顿呵斥。白杏打心里厌恶她,听薛管家的意思,他以为沈春莲是刘家买来的丫鬟,想从刘家再买走进薛家。明着说是买丫鬟,实际这里的事谁不清楚呢;一个使唤丫鬟而已,犯不上薛府的大管家亲自来问呢。

    想明白了这一层,白杏冷笑一声,索性把话就说开了:

    ”管家爷爷,实话跟您说了吧。这沈春莲你可买不走,她眼下虽在刘家,却不是刘家买来的,也没有卖身的文书。人家是自愿在刘家做活,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

    ”哦?这话是怎么说的呢?“管家听完眯了眯眼,继续问道。

    白杏就把沈春莲的身世,刘晋福怎么把她从苏州带回晋州,她要北上寻亲的事,一五一十的和盘托出。薛管家听完,沉吟了一会,问白杏:“按你说的,这倒是个有情有义的姑娘,但我家大爷对她颇为心许,你说,她可愿意来我薛家当个姨娘太太,伺候我家老爷呢?”

    白杏哼了一声,“您只管去问她,我还能替她做主了不成。”

    管家笑了笑,从怀里掏出一包银子,递给白杏。“我们不好直接去问,唐突了人家,劳请姑娘帮我们去探探口风。她若愿意来,皆大欢喜,我这自有另一份薄礼答谢你。”

    白杏接过银子,掂了一掂,随后揣到怀里去了,接着问:“如果她不愿意来呢?”

    管家压低了声音,“她若不来,我还有个别的法子,少不了也得让姑娘帮帮忙。”随后俩人低声细语,自有一番商量。

    话说薛仁被春莲冲撞了一下以后,在青楼里喝了会子酒,瞅瞅身边围着的一圈姑娘,怎么看怎么不顺心,平日里最爱的那个,也不成了,满脑子都是春莲。回到家来,也无心做事,就巴巴的等管家那边的消息。

    管家与白杏商量完计划,还叫狗儿给白杏送了回去,自己来见薛仁。把春莲姓甚名谁,打哪来,要干什么跟薛仁如实禀报了一番。薛仁不等听完就坐不住了:”那还等什么啊,直接去刘家接人去啊。“

    管家拦住他,笑着说:”大爷,大爷,再等一等。人家那边还没来信,万一这事不成呢。“

    “这怎么话说的,大爷我看上的姑娘,就没有弄不到手的。谁不同意,刘晋福?我呸!借他十个胆子,他敢吗?”

    “大爷说的是,一个开小布行的,还入不了您的眼。我这已经托人去问了,倘若她愿意来,小的我马上就安排轿子去接,绝不耽误您的春宵花烛。额,倘若她不愿意来……”

    “不愿意来怎么着啊?“薛大爷听到这,皱起了眉头,”你有法子?“

    ”是。“管家把薛大爷扶到椅子上,又添了口茶,不缓不慢的继续说道:

    ”我们要是直接去家里抢人,人虽能抢过来,但大爷您失了名声,再闹到官府去,就是件麻烦事,不妥。若找刘晋福把春莲买过来,也未必行,因为春莲没有签卖身契,刘家没有权利买卖她的生死,逼急了刘晋福悄悄把春莲送走,我们也没法子……”

    管家的话还没说完,薛仁已经有点不耐烦了,“你这,说来说去都做不成,老爷我就看上个丫鬟而已,又不是什么公主娘娘,我就直接抢过来他能奈我何,再说又不是没抢过。怕他我就不姓薛了。”

    “老爷您接着听啊,我这一计,是叫那沈春莲直接变成咱们薛府的丫头。她不是没有签卖身给刘家吗?我们拟一个卖身的契约,让白杏给春莲下点药,趁她睡了摁上个手印。到时候,我拿着这个卖身契,到刘家去要人,名正言顺!刘晋福若不交人,咱们就告到官府,说春莲是咱们从苏州买来的姨娘,未成大礼就被刘晋福勾引,私跑到刘家。官老爷和您的交情自然是不必说的,所以这事最后怎么都是个成!”

    薛仁听完这话,满意的笑了起来,”这法儿不错,难为你能替老爷想的这么周全。那刘家那边,什么时候有信儿啊?”

    “昨早些时候,已经让白杏那丫头去办了,明一早她就来回话了。”主仆二人说着聊着,这一天就过去了,薛仁色心急切,又是一晚没睡踏实,临到五更天的时候,才睡着。这一觉睡起来,就是日晒杆头了。

    薛仁起来,有丫鬟伺候着梳洗,用过了早饭。就见管家急匆匆的从外面进来,手里还拿着一张纸。

    “老爷,老爷,成了!”

    ”哦?有信了?“

    管家把纸递给薛仁,这纸上写的是春莲自愿卖给薛家的假契约文书,左下角还有一个新鲜的手印。不管这文书真假,这手印是假不了的,薛大爷看罢一拍大腿:”成了!走,跟大爷我去刘家要人!“

    话说那晚春莲从客栈回到刘家,曹氏已经睡了,第二天曹氏起床,问春莲事情可还算顺利,春莲只说事情都以办妥当了,没有提自己撞到薛仁一事。

    昨晚回来以后,春莲又回想了一下薛仁,她在苏州织布多年,一眼就看出那人穿的绸缎绝不是寻常人家能穿得起的,就连刘掌柜自己,都很少穿那么好的绸缎。她断定此人家世比刘掌柜要厉害的多,幸好自己是个外乡人,没有被人认出身份,又不会在县里逗留太久,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所以没有把这个事告诉曹氏夫妇俩。

    又过了两日,伺候完曹氏睡下,春莲回到自己屋,也打算洗漱歇息了。白杏却突然推门进来了,手里还拿着一个小酒壶,两个酒杯。“春莲姐姐,你瞧我得了什么好东西。”白杏举起手里的小酒壶,晃了一晃。

    “这是你们苏州的桂花酒,今早个我替老爷去酒坊里办事,那边掌柜的赏我的,也不多,就二两。咱姐俩分了,一人一口。“不等春莲回话,白杏就坐了下来,把酒都倒好了,推了一杯到春莲跟前。

    ”我不大会喝酒,怕白糟蹋了你的东西。“春莲笑着说

    ”这酒是你们家乡的,自然要同你一起,再说一人喝酒有什么乐趣呢,快来。“

    二两酒不多,俩人两三口就喝完了。春莲确实不胜酒力,这会子脸颊微微有些发烫起来,白杏看她有些上酒力了,问话大胆起来。

    ”春莲姐姐,我是真佩服你,为了你哥,从那么远的地方来到这里。又得伺候咱们大奶奶,没日没夜的辛苦,妹妹我都替你苦的慌。“说到最后一句有些哽噎起来,拿出帕子,擦擦了眼角。

    春莲一听她提到自己哥哥,心里的伤心处就被勾搭了起来,又在酒精的催促下,不免也掉起了眼泪。

    白杏一看她哭了,自己抹了抹眼睛,转头笑起来。“不过啊,你这苦日子也快要熬出头了,妹妹我啊,今儿也是来恭喜姐姐的。”

    “你莫要取笑我了,我一个苦命的下人,何来喜事呢。“

    ”姐姐可知,我们神山县,有一个薛仁薛大财主。家里趁着万贯家财,金山银山。“

    ”你说的这人我不认识,与我也没什么关系。“

    ”姐姐虽不认识他,但薛大财主对姐姐可是一见钟情,念念不忘。姐姐若嫁入他家,那是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只是到时,求姐姐念着点妹妹……”白杏话还没说完,春莲就打断了她

    “我从来不曾见过此人,何来对我一见钟情。况且,我没有要嫁人的想法,你不用再劝我了。”

    白杏索性就把春莲撞到薛仁,薛家派她来的事都说开了。春莲这才明白过来。那晚撞见他本就是在青楼门口,只三言两语,就看得出这薛仁浪荡浮夸,骄奢淫逸,自己是万万不能从。当下一口回绝,让白杏转告薛仁莫再动这个念头,就把人请了出去。

    白杏见她把门一关,还想隔着门再说什么,又怕被旁人听见。悻悻的转过身,啐了一口就回自己屋了。来之前,她早已在春莲的那个杯子里抹了药,横竖春莲都得睡死过去,她若同意呢,倒省了自己的功夫;她若不同意,等上一个时辰,趁她睡熟了把手印摁上,就大功告成了。就这么着,白杏半夜里又摸了回来,拿春莲的手摁了手印,第二日一早,把这契约就送到了薛管家手上。

    白杏把这卖身契交给管家,管家夸她办事得力,还有一份大大的封赏,让白杏跟着他到自己屋里去取。

    往屋里走的路上,管家问白杏:“你此番出来,可有小心踪迹,莫让人瞧见?”白杏点点头,说:“我何尝不知这个理儿,您老放心吧,我从刘家后门出来,一路避着人,走的又是薛家的后门,自然没有人看见。”管家闻言点点头,笑着说:“白姑娘伶俐聪慧,让你做个使唤丫头,倒是委屈了。”

    白杏闻言,大管家话里有话,心下一喜,莫不是要给我个什么差使。

    她小碎步紧跟着管家,进了后院一个门房里。管家伸手做了一个请的姿势,白杏也不推脱,直接就推门进去了。她刚一门,管家就在后面把门关上了,白杏心里纳闷,转身欲朝门外问问怎么回事,话还没说出口,身背后闪出一个人来,直接一个大手就把她口鼻捂住了,白杏顿感不妙,拼劲全力想挣脱,奈何对方力气太大,紧接着又有一双手掐住自己的脖子,不消片刻,眼前一黑就栽倒在地不省人事了。

    这时房门打开,管家走了进来,看看躺在地下的白杏。问屋里的人:“她死了吗?”“回爷的话,没死,就是晕了过去。”

    管家点点头,随后又把屋外等着的人喊了过来,

    “赶紧的,套上袋子,就拉走吧。往南边去,送的越远越好。”底下人得了令,把白杏的头蒙了起来,抬到宅子外面等候的一个马车上。

    这赶车的人是个人呀子,专门倒卖女人。大点的宅门里,倒卖出去几个丫鬟也是常有的事,白杏自以为攀了高枝,却不曾想薛家卸磨杀驴,怕白杏把事情抖落出来,直接把她卖了了,薛管家还拿她挣了一笔,可怜白杏,人不知鬼不觉的就被卖到天南地北,此后命运如何不可知。

    处理完了白杏,管家拿着卖身契去回禀了薛仁。薛仁大喜,把个契约揣在怀里,带了些院里的下人打手,就往刘家去了。

    薛仁一行人来到刘晋福的布行,管家领着薛仁大摇大摆的走到柜台前。柜上的伙计一看是薛财主,自然是认识的。赶紧叫人拿了凳,又沏了茶,安顿好了薛仁,他再跑到后厅去叫掌柜的。

    刘晋福一听是薛仁来了,也不敢怠慢,赶紧放下手里的活就迎了出来。往常薛仁这种大财主是不会到他这个小布行里来的,想必是另有其事。

    “诶呦,薛老爷,您来了。恕我待客不周,怠慢了怠慢了。”刘晋福冲薛仁深深地做了个揖,没想到薛仁看都不看他,只冷哼一声,只把手里的扇子转来转去。他这一哼,刘晋福后背的冷汗就下来了,这是来者不善啊,自己脑子里转了好几遍,心说我与他井水不犯河水,也未曾得罪于他,这是怎么了。一时就僵在那里不动了。

    薛管家看他面色已慌,不紧不慢的从袖中拿出那个伪造的卖身契,走到他面前晃了晃。

    “我说,刘掌柜啊,你府上可有一个叫沈春莲的人没有啊?”

    听他提起春莲,刘晋福更懵了,此番薛家前来,竟与春莲相关?但春莲在家可是从没提起过薛家啊。眼下还不知是什么事,只得硬着头皮先回答:“是,家里是有一使唤丫头叫春莲,是我从苏州带回来的……”

    “这春莲,眼下何处啊?“

    ”就在小人的内宅里,伺候贱内,不知大管家找她何事?“

    “好,好。”管家说完这两声好,突然声调一高,指着刘晋福说:“刘掌柜,想不到你面上看着一副正人君子做派,背地里竟色胆包天,做出如此不知廉耻之事!“

    ”啊?“几句话说的刘晋福云里雾里,平白的被人如此羞辱,他是又羞又怒。”薛管家,我做什么了?您竟这样骂我。“

    ”沈春莲,分明是我薛家买来的丫鬟!竟与你私通,勾三搭四,偷偷从我府上跑出,眼下人就在你刘家,你还有什么话狡辩?!“

    “冤枉!你这,你这是血口喷人!“刘晋福气的浑身都抖了起来,”那春莲,明明是我去苏州的时候带回来的,也未曾卖身与我,一直在内宅做事。我柜上的伙计都能作证!“

    ”哈哈哈。“管家笑了起来,他把卖身契展开,放在桌子上,”她自然不能卖身与你,因为她早已和我薛家签了卖身契!横竖都是我薛家的人,你且来看。“

    刘晋福来到桌子前,只见那契约内容写的清清楚楚,连春莲的出生地,年龄都不差,左下角还印着一个非常清晰的指印。刘晋福虽不能辨认这手印是否是春莲的,但薛家此番拿出这个东西,已然是不由得他信不信了。

    管家把契约文书又叠好收起来,对刘晋福说:”刘掌柜,东西你也看过了。识相点,赶紧让我们把人带走;如若不然,我拿着这个告到府衙去,治你一个男盗女娼之罪,你可受得起啊?“

    薛仁在一旁早已等不及了,他站起身来一脚就把在原地愣神的刘晋福踢倒在地,”敢从大爷我府上偷女人,你也是活的不耐烦了!快,带上他,上他们家抓人去!”

    刘晋福是迷迷糊糊,半推半就的被薛家的下人提着,就走回了自己家。本来他就是胆小的,从没想过招惹薛仁这样的地方一霸,况且春莲那个卖身契,他也拿不准,也许是春莲背着他们,自己偷偷跟薛家签的呢?眼下说什么,薛家的人也不信,自己是真没什么法子了。

    曹氏正在后院和春莲做衣裳呢,春莲手巧,缝了好多吉祥的纹样,给即将出世的孩子,而且一遍缝还一边唱着个儿曲。曹氏说你唱的这个我竟从未听过,真好听,可是苏州那边流行的吗?春莲羞红了脸,说这是自己的母亲编的小曲,小时候经常唱这个哄兄妹二人睡觉。二人正说着聊着,就听见前院的下人来报,说掌柜的回来了,还带着薛府的大爷。

    曹氏不免奇怪,刘晋福的品行跟薛仁相差甚多,二人未有交集,生意上也没有来往,这么突然的,他来做什么?

    春莲随曹氏从后院出来,眼见刘掌柜一行人正在前院站着,曹氏责备刚才来叫人小厮,怎么就让客人在院里站着,不带到堂屋里去坐,说罢给春莲打了个手势,让她去备茶。

    春莲点头就要往厨房去,薛仁开口拦住了她,“春莲,你让大爷我好找啊,怎么躲到刘晋福的院子里来了?”

    春莲愣住了,这才仔细往对面瞧去,刚从后院过来的时候,春莲只悄悄瞧了瞧薛仁一行,并未认出这人,只因那晚在青楼门口撞见,春莲已是吓破了胆,战战兢兢,加上夜晚灯光昏暗,根本不敢看清对面人的长相。如今听到薛仁开口,这声音她倒是熟悉,才认出薛仁来。

    薛仁这一问,曹氏也没听明白。刘晋福走上前,压低了声音在曹氏耳边说了几句,曹氏脸色徒然一变:“这,这怎么话说的?春莲日夜在我跟前,她,她何曾把自己卖给薛家啊?”

    曹氏赶忙把春莲叫了过来,把薛仁此行的目的告诉她。春莲听完也是慌了神了,扑通一声就跪了下来。

    ”大娘子,我没有啊。春莲从来没有在什么卖身契上画过押,更不认得这个薛大爷,这肯定是误会。“

    ”诶,怎么说不认识呢,那晚你明明撞……”薛仁话还没说完,管家拉了拉他的袖子,“爷,爷。”打断了他。

    管家随后拿出卖身契来递给曹氏,“大娘子可看仔细了,白纸黑字,还有春莲自己摁的手印。你们刘家从我们薛府上偷了人,私藏在后院,我们没有告到官府去,已经是看在同乡的面子上了。我们现在就要把人带走,不要你一份赔偿,如若不然……”

    “你们想怎样?“曹氏看罢,心里也是又惊又怒,但想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气焰已是下去了一半。

    ”安生点让我们把人带走,薛家对此可以既往不咎,否则,咱们闹到公堂,你们家老刘就等着下大狱吧!“

    说罢,怒喝一声,薛府的下人一拥而上,就把春莲给抓了起来。春莲高声呼救,曹氏欲上前阻拦,刘晋福死死的拽住她,俩口子就眼睁睁看着春莲被带走了。

    春莲前脚刚出了刘家的门,曹氏的肚子就剧痛起来,俨然一副快要生产的模样。顾不上春莲那边,刘晋福赶紧叫人去找产婆,家里下人半惊半慌的,一屋子人忙活到后半夜,曹氏舍出半条命来,生下一名男婴,产婆拿起事先准备好的小被子,把孩子裹了裹送到曹氏跟前,这孩子得来不易,刘晋福夫妻两个本来是很欢喜的,可看到这个包被,曹氏不免又流下泪来。这被上所绣的纹样就是出自春莲之手,睹物思人。

    曹氏哭着说:“那薛二是个长了淫心的畜生,神山谁人不知呢,这些年明里暗里的,糟蹋在他手里的女子又有多少。春莲这一去,不知道要遭多大的罪,只怕是再难出来。”

    刘晋福也不知道怎么安慰她,只说:”你也看了,那卖身契上有春莲的手印。这事,肯定是有蹊跷,只是我们无凭无据,无从查起啊。“

    夫妻俩说不了几句,曹氏太过劳累,又晕了过去。一连几天,刘晋福柜上也不去了,就在家守着曹氏。有那么三四天的时间,曹氏慢慢的有点精神了,俩人在屋里说话,也说春莲的事,也说孩子的事。一直在曹氏身边伺候的丫鬟忍不住开口,“大奶奶,咱家还有个事呢,这些天事儿多,您身子又不好,所以一直也没来得及说。”

    “哦,什么事啊,你说吧。”

    “咱家白杏不见了。”

    “哦?那,她去哪了,什么时候的事?”

    “就是春莲姐姐被薛家带走的那日早上,我瞧见她天半亮呢,就从后门出去了,再也没回来。”

    曹氏是个聪明的人,当下就断定这俩人肯定有什么关联,又把家里的人都找来,问问白杏走之前都干什么了。有人说前几天,薛家门房上有人来把她叫走了,还有人说看见她和春莲夜里在一起喝酒。曹氏听完,就明白春莲是被下了圈套,可眼下白杏跑了,如果要找到她,说不定就能把春莲救回来。刘晋福的意思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如今孩子也有了,应该关起门来安生过日子。薛家的势力很大,为春莲一个不相干的人,惹怒了薛家,神山县里他们就怕是呆不下去了。

    曹氏把刘晋福好一通责骂,她已然把春莲当成自己的妹妹,这么好的一个姑娘在他们手里被薛二掳走,良心上无论如何也过不去,况且春莲已经给沈春元捎信去了,万一哪天沈春元刑满释放,来神山跟他们要人,又拿什么给人当交代呢。

    所以,不管刘晋福怎么劝阻,曹氏是铁了心要把这事告到官府去。她觉得如果县官受理此案,便由衙门派人去找白杏,找到了,此案就真相大白了。殊不知,她要去告官一事,薛家早已知道。

    那日薛家把春莲带走以后,管家特意留了个心眼,他买通了刘家一个小厮。让他盯着点刘晋福两口子,倘若他们有什么举动,务必要告诉自己,所以这边曹氏前脚找人写了状纸,后脚薛家的银子就先他们一步送进了县衙。

    刘晋福拿着状纸来到公堂之上。师爷将状纸递了上去,那堂官却看也不看,问师爷:“堂下之人姓甚名谁啊?”师爷说:“是本地开布行的掌柜,刘晋福。”

    ”嗯?“县官扬起了眉毛,转而又皱了起来

    ”你就是刘晋福?“

    ”回大老爷,正是小人。“

    ”好啊,本官还未去拿你,你倒自己找上来了。来人呐,把他抓起来,押入大牢!“

    县官一声令下,周围的衙役就上前把刘晋福摁在了地上,接着就给他手脚都上了镣铐。刘晋福吓得浑身都抖成了筛子,颤巍巍的问道:”大人,我,我是来递状子的,我何罪之有啊?“

    ”好,本官问你,你所告何人啊?“

    ”我,我告薛仁,他强抢民女,设计陷害于我,我家丫鬟白杏可以作证。“

    ”这白杏,人现在何处?“

    ”丢了,大老爷若派人去找,找到了就真相大白。“

    ”混账!“县令猛的摔了一下堂木,”无凭无据,但凭你一张嘴,就造谣本县大户,还指使本官帮你去找人,你好大的胆子!“

    刘晋福这会已经有点吓傻了,县令继续说道:”薛家状告你与其丫鬟春莲私通,把人拐走的状子早就送来了,有春莲的卖身文书和薛家一众下人的口供在此,本县还未传唤,你倒自己跑来恶人告状,着实可恶!来人,把这奸夫即刻押到牢里!“

    县令一声令下,周围的衙役就纷纷围了上来,把刘晋福擒拿在地,上了镣铐就押走了。

    刘晋福被下到狱里,消息很快就传回了曹氏这。这一下子,曹氏也是真的慌了,原想报了官就为救春莲的,如今连自己的丈夫都搭了进去。到这会,曹氏才真切的感受到自己是斗不过薛家的,如今可怎么办呢,虽说平日里屋里屋外都是曹氏做主,眼下丈夫没了,这个家看起来就要塌。无论如何,也要先把刘晋福给捞出来。赶紧的,安排人去打听,左求一圈又求一圈,找到人往县姥爷那边递话,很快的,那边给透了消息,要把刘晋福放出来,拿八百两银子。

    曹氏不敢耽搁,把柜上的现银和家里的现银凑了凑,拿出钱来交了上去。那边收到钱,这才把刘晋福给放了回来。夫妻二人经此一遭,气运已是大不如前。为了救刘晋福出来,上上下下,托人打点,连同送给牢狱关照的银子,拢共加起来也一千多两了,对于他们这样的小生意户来说,大半个家底就没了。

    最惨的还是曹氏,生了孩子以后一直也没养过来,刘晋福出事以后,她夜里担惊受怕,白天还要张罗救人,全凭自己一口气吊着。如今丈夫回来了,曹氏的身子开始一天比一天差,到最后卧床不起,曹氏知道自己时日无多,对刘晋福说:

    ”我与你夫妻一场,也是缘分也是福分。我脾气不好,这些年来,倒让你受了些委屈。“

    刘晋福听她说这个,眼圈就红了,眼瞅着曹氏的面色越来越青,可能留不住了,想要说什么,鼻子一酸说不出话来。

    曹氏继续缓缓说道:“如今我要走了,却有两个遗憾,一个是不能亲眼看到儿子长大,一个是不能把春莲救回来,不知她现在过的怎样。”说到此处,曹氏又不免掩面痛哭起来,这一哭,曹氏又不住的咳嗽起来,一张脸憋的通红,显然那口活命的气,就要散了。

    刘晋福看她这样,慌忙叫丫鬟去请大夫,他自己在床前守着,可他又什么都不会,只能抱着曹氏,一边哭一边喊:“你别走啊,你走了咱们这个家就散了,你不能走啊……”可曹氏在他怀里挣扎了几下,终究是一动不动了。丫鬟带着郎中来的时候,只看见刘晋福抱着曹氏的尸首痛哭流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