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年往事慢慢讲
繁体版

第三十章 去了趟市里

    李夕走后第三天就是期末考试,高中的考试跟高考时间差不多,需要三天。

    考试第二天,嘉嘉就到家了。

    晚上吃饭时,嘉嘉说,“考完试我就往回跑,就是为了赶上你的考试,结果还是错过一天。明天我要送你去考场,我们要拿出高考的架势来。”

    李颜笑,“高考还远呢!你搞得我好紧张啊!”

    “那我明天不送你了!”

    “不行,你送我我就能超常发挥,今晚不用复习明天就能稳拿高分!自信满满!”两个人哈哈大笑,丽娟也看着她们笑。

    结果真如李颜所说,这次期末考试李颜是全年级第一。安小颖拍着李颜的头,“真行啊你,你哥走了你为王。”

    李颜只是笑。她更愿意李夕是王,站在高处俯看众生。她就和万民一样,无限崇敬地仰望着他。李夕才是那个闪闪发光的人。

    “想什么呢?夸你一句还走神!今天放假我可就回家了,想我了回老家找我玩儿!你的嘉嘉回来了,我也不好意思打扰你!李夕要是回来想着告诉我哈!嘿嘿!”

    “唉呀,知道了,你好像每天都会以各种方式提我哥哥的名字......”李颜若有所思。

    “还说我整天瞎想,你又瞎想了吧?赶紧收拾收拾回家吧!”安小颖哼着不知名的小调走了。

    李颜把课桌收拾干净,刚走到教室外面,刘萌追了出来,跟李颜边走边说,“李颜,恭喜你!越来越优秀!”

    李颜笑笑,“你也挺优秀的,都差不多少。”

    “不,我都三十多名了,一次不如一次!学着都没信心!”刘萌有些沮丧。小学初中她也算是优秀的,整天跟吴嘉嘉争来争去。

    本来到了初三,她就要把嫉妒的目标投向李颜,可是李夕出现了。他那么优秀,但刘萌就是嫉妒不起来。直至后来,她对李颜的态度也改变了。

    她发现李颜跟别的女生都不一样,她对谁都不抱成见,对谁都会微笑。就算刘萌遭遇了空前的孤立,李颜待她也依如从前。

    她不嫉妒别人的优秀,她也不会鄙薄别人的不堪,她更不会在意别人对她的看法。她就那么自由地做着她自己。

    刘萌从心里羡慕李颜。可是她怎么就做不到呢?她在意妈妈的说教,在意老师对她的态度,在意别人对她的评价。

    她努力地想证明自己,可是上了高中,她似乎失去了一些光环,也就少了些底气。现在连学习成绩也不行。她觉得自己一无是处。

    李颜看出了刘萌的不开心,安慰说,“别想那么多,你基础好,寒假再好好复习复习,肯定没问题。我觉得二三十名也不错了,真的。咱们年级三百多人呢!”

    刘萌勉强挤出一个微笑。

    出了校门口,看到吴嘉嘉。嘉嘉身边,居然站着周琳。这两个曾经同班却毫无交集的两个人,居然在热烈的交谈。

    李颜正想跟刘萌说话,发现刘萌早就走远了。

    嘉嘉冲李颜招手,周琳看了看李颜,点头一笑,也走了。

    李颜奇怪,“怎么我一来她就走了?你俩是不是好久不见,偶然遇到甚是开心啊!感觉以前你俩没什么来往。”

    “唉呀,正如你说的,再不熟也是老同学,好久不见,看到当然开心了!”嘉嘉夺过李颜肩上的大书包。

    “告诉你,我把你没完成的手链子编完了,然后今天就全卖掉了,现在换成我请你去吃好吃的,哈哈!想吃什么?”

    “糖葫芦吧!”

    “就这点儿出息,又是糖葫芦!好吧,走!你说了算!”嘉嘉拉着李颜的手,走到以前滑旱冰的那条街。

    “放假了还来滑冰吧,听说这里就要变成小市场了,旱冰场取消。”

    “好,可惜哥哥不在,这半年也没机会带他来。主要是你不在,我对这里也不熟,不敢带着他乱跑。”

    “那有机会我带你俩来!”

    两人说着话,就到了卖糖葫芦的老头儿那。以前一块钱两根的糖葫芦,现在变成了一块五两根。嘉嘉好说歹说,两块钱买了三根山楂糖葫芦。给丽娟带回来一根。

    李颜又想到李夕,哥哥来县城这半年,还没有吃到县城的糖葫芦呢!

    嘉嘉和丽娟坐在小凳子上,一边把嘉嘉从市里批发市场买回来的学习用品分类,一边说起还能再卖点儿啥,把小店铺的空间利用起来。

    嘉嘉说快过年了,去市里批点儿过年的东西,剪纸啊,灯笼啊,福字啊,都行。丽娟同意。

    隔天,嘉嘉就带着丽娟和李颜坐公共汽车,去了市里的小批发市场。丽娟一见,激动得不行。这里真是一应俱全,什么都有。

    嘉嘉说,“其实我觉得卖衣服最赚钱,尤其女人的。但是投资也大。”丽娟想想也是,说等我回去再好好想想。

    三个人逛了一圈,李颜累得腿疼。丽娟说,“那就先按嘉嘉说的,咱们先带些过年的东西回去卖,别的等以后再说。这孩子,下次不能再带你来了。”

    嘉嘉扶着李颜,“小公主哪受得了这份罪,走吧,带你去市里的大饭店,好好补补。”

    丽娟说,“可别乱花钱了,市里东西肯定贵,咱们买点儿煎饼啥的垫垫,回家我给你们做。”

    嘉嘉笑着说,“阿姨,我逗李颜呢,我们学校就在附近,然后学校边上有个小吃部,特别便宜,而且我跟老板很熟。”

    “那好吧!”

    说着,三个人就到了嘉嘉说的小吃部门前。一个略显年轻的老板迎出来,“唉哟,嘉嘉,不是放假了吗?怎么过来了?”

    “带我姨和妹妹吃点儿饭!”

    “那行,你们快坐,想吃什么?这时间点儿人少,想吃啥咱们就做啥!”

    “就你们家的特色,朝鲜面吧,要热的,再每人一个鸡蛋。”嘉嘉又对丽娟说,“咱们县城现在还没有,他这里做得特别好吃,酸酸甜甜,特别爽口。”

    “我就爱吃酸酸甜甜的!”李颜笑。

    “知道你爱吃才带你来的,又便宜又好吃。”吴嘉嘉也笑。

    “吃完不许喊累了,我们要走到车站去!”丽娟嗔怪地说。

    “你们两个大长腿,一步顶我两步,我还得小跑才能追上你们。唉!”李颜叹气。

    正说笑着,三碗面依次上来,每人碗里有一个茶叶蛋,还有半根香肠。

    年轻的老板对嘉嘉说,“你走了,这小店生意都冷清了,开学一定要来啊!我给你加工钱。”

    丽娟疑惑地瞅着嘉嘉。

    “阿姨,先吃饭,吃完回去我跟您说!”嘉嘉看着丽娟说。

    三个人吃完饭,嘉嘉付钱,老板死活不要,说是请嘉嘉的。

    嘉嘉也没再推辞,带着李颜和丽娟出来,老板追出来又对嘉嘉说,“记着来啊!”嘉嘉挥手告别。

    然后又对丽娟说,“开学看到这个小卖部招人,我就过来了。每天中午晚上还有周六周日,就是帮忙端端饭菜,有时候也洗洗碗。一点儿都不累。而且中专不像高中那么忙,我就想着把时间利用起来。”

    丽娟埋怨说,“你不是有钱嘛,我也给你钱了,足够零花,你为什么还要打工赚钱,小小年纪,多累得慌。”

    嘉嘉笑着,“阿姨,你这观念得改改了,现在打工赚钱的学生可多了,就是方式不一样,赚钱是一方面,更主要的是想毕业了快速适应社会!

    再说我这中专也不需要深造,我觉得还不如多点社会历练。”

    “话倒是这么说,可现在年龄太小,出来打工不安全。”

    “没事,就在我们学校附近,能有什么事,再说,老板人很好的。”嘉嘉安慰着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