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年往事慢慢讲
繁体版

第三十五章 周琳的心事

    周琳是喜欢张学东的,从初一开学见到他就喜欢。

    当很多女孩子到了初中才开始疯狂传看言情小说的时候,周琳已经读完了琼瑶,于晴和亦舒的全部作品。

    所以她见到张学东的第一眼,就觉得他像小说里的男主角,阳光俊朗,温文儒雅,而她就是那个那个楚楚可怜的小女主。

    她不敢靠近,却无时无刻不在希望张学东走近她。

    虽然张学东并不知道周琳的小心思,所作所为不过是作为一个老师的本职工作,但并不妨碍他已经成为了周琳幻想中的角色。

    很少有人能猜到周琳的心思,她就在自己的世界里轰轰烈烈地爱着张学东。

    所以,当张学东因为那次作文竞赛事件遭遇了不公平待遇,她才会一直耿耿于怀想要报复。

    当年周琳的母亲是县文化馆的红人,接触县级局级领导比较多,也就大致了解了学校和张学东被调查的始末:

    刘萌在家里带有情绪化的讲述,让望女成凤的母亲对张学东有了极端的认识,于是实名向教育局举报张学东。

    说他利用教学之便勾引女学生,对漂亮女生认真辅导,对相貌平平的女生爱答不理,并说自己女儿因为没有那些女生漂亮便遭遇了不公平的待遇。也提到漂亮女生的名字:周琳和吴嘉嘉。

    因为高中的师生恋事件刚刚过去,教育局也很重视。但经过多方调查,并不像刘萌的母亲说的那样,但谁也不能保证某些苗头不会星火燎原。

    所以教育局和学校只能采取一些措施给出警示。

    周琳也不太清楚,为什么最后会把吴嘉嘉牵扯进来。明明是她喜欢张学东,故意靠近张学东的,可最后不能参加作文竞赛的却是吴嘉嘉。

    后来,当张学东放弃教师身份去务农时,她才从吴嘉嘉那里知道,关键人物刘萌,自始至终的对手就是吴嘉嘉。

    但吴嘉嘉什么也没说,什么也没做,宁可不读高中去上中专,来逃开这个她没有能力面对和改变的环境。

    可是周琳心里充满了恨。她要报复周琳,给张学东讨个公道。他是那么优秀的人,竟然丢了教师身份成了农民。

    周琳为张学东不平,也为吴嘉嘉感到不公,为她自己感到不公。他们根本就没做什么越界的事情,却被周围人说三道四,扣上不检点的帽子。

    她也想做个乖乖女,就算不被张学东喜欢,只要可以光明正大的暗恋他,喜欢他就行。她不需要他知道。

    可是连这点奢望也不能实现不了。

    她想到刚上初二时,母亲也曾被人泼脏水,说她水性杨花,勾搭男人。可明明就是那些人嫉妒母亲比她们优秀。

    父亲受不了街坊邻居指指点点,不让母亲再抛头露面上台演出,可是母亲不听。两个人整天战火不断吵吵嚷嚷。最后还是离婚了。

    周琳病倒,一连几天没去上学,也没有请假。张学东带着吴嘉嘉去看她。

    嘱咐她初中也很关键,别放弃,不管是上高中还是中专,让自己一定要坚持下来,向上再攀一个台阶,为自己的前途着想。

    他说会让吴嘉嘉把每天的作业给她带过来,恢复好了就赶紧回学校。

    第二天,周琳就回校了。她需要的,无非就是一句鼓励,一双能把她拉起来的手。她也没有辜负张学东的鼓励,顺利升入高中。

    但是仅仅一个暑假,周琳就变了,她似乎把骨子里隐藏的那个自己全部释放了出来。

    她去游戏厅,去酒吧唱歌蹦迪,学会了抽烟喝酒打台球,所有乖乖女不会触碰的领域她都去尝试了,也结识了一些社会上的闲散青年。

    高中开学看到刘萌,她压在心底的不平再次涌上来。她要报复。

    她了解刘萌,她也知道刘萌在家里承受的压力。母亲是个爱唠叨的小学老师,特别看重刘萌的成绩,不然初中也不会闹到教育局去。

    刘萌在高中经历的一切,都是周琳一步步设计好的。周琳不要急,她只是想跟刘萌玩儿个游戏。

    可惜刘萌毫不知情,一步步往前走。当她的成绩慢慢下滑时,只关心成绩的母亲并没有细心查找原因。

    只是一味安排刘萌补课,争分夺秒地学习。毫无价值的唠叨不绝于耳,却从没有留出任何时间倾听刘萌的心声。

    仅仅半年时间,刘萌的精神就处于崩溃的边缘。过年期间母亲又强行带她去亲戚朋友家拜年,聊学习,聊成绩,毫不顾忌刘萌的感受,也从不掩饰一个做母亲的失望。

    大年初六那天,刘萌就用家里的水果刀割腕自杀。幸亏抢救及时,保住了一条命。但精神似乎不太正常。只能休学。

    还没开学,周琳就从母亲那听说了这件事。周琳有些害怕,她没想害刘萌的命,她只是享受这种报复的快感。

    看到刘萌被耍得团团转,她开心。看到刘萌因为学习成绩焦灼,她开心。她认为的不公平好像稍稍公平了些。

    可是刘萌居然有勇气割腕。周琳想想就觉得害怕。所以她跟母亲说想要转学,说她在一中跟不上,要转去乡镇的普通高中。

    母亲扭不过她。劝她不如转到二中,至少在城里。周琳不干,非要去镇中。

    当时乡镇高中里最好的就是于和镇的于和高中。母亲托人,把她转到了于和镇。

    周琳知道,张学东是刘和镇的,紧挨着于和镇。但是不知道具体是哪个村子。她想,总能找到的。

    她很遗憾那时候没去送张学东。吴嘉嘉去了,魏宁宁去了,周大伟也去了。可是周琳胆子小,又藏了不想让别人知道的心思。

    所以最终也没有去。当她终于有勇气面对时,张学东已经走了。

    那次看到吴嘉嘉,吴嘉嘉跟她说,张学东就是于和镇的,他们还想着什么时候有时间去他家里看看。

    不过张学东走的时候没有任何沮丧的情绪,说他本来就不想当一辈子中学老师,更别说小学老师了。

    所以教育局调他去边远小学执教时,他坚决拒绝了,并辞去了教师工作,放弃多少人梦寐以求的教师身份。

    他原本的目标是当大学教授,无奈实力不行,将来也可能再继续学习深造,也可能转行干别的。看机会。

    他还鼓励他们努力学习,去外面的广阔天地闯一闯。人生不只有一条路。

    周琳很是后悔,没去看他,没有及早听到这番话。但是现在,周琳只想找到张学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