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的故事汇
繁体版

第七篇 蛟龙潭的传说(三、四、五)

    三、鸦鹊塘

    玉皇大帝派神仙下凡背山填堵了蛟龙潭,这事曾在天庭闹得沸沸扬扬,有人说该填,有人说不该填。主张填湖的神仙说,为了保护禾仓大地的嘉禾不再受蛟龙的危害该填,说不该填的人讲,蛟龙潭确实是一个美丽的湖潭,填了怪可惜的。不管怎样争论,反正已经填了,山已生根不能搬走。填湖的神仙返回天庭后,告诉众神仙:蛟龙潭并没有填完,靠西最美丽的那片湖留了下来,不信可去看看,这话不知怎么传到了王母娘娘宫里。那里宫女很多,有几个胆大的听说还留有湖水,便趁夜深人静的时候,偷偷下到潭内嬉戏、洗澡、梳妆,在天亮前飞回天庭。回到天庭后,她们绘声绘色地讲述蛟龙潭的景色如何美,水质如何好,梳妆时可以把清澈透明的水当镜子,等等,还有更形象的:在那潭内洗过澡后,有一股香味在身上久久不退;在潭内梳妆一次,可使秀发飘柔七七四十九天不散乱。听得众仙女心里痒痒的。于是,便不断有仙女下到潭内洗澡、梳妆。当然,她们都是瞒着王母娘娘的,其中有两个仙女来得最勤。一个叫秀鸦,一个叫鹊儿。在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忙完例行宫务的秀鸦与鹊儿,又偷偷下到潭内洗澡、梳妆来了。事有凑巧,就在秀鸦、鹊儿下来不久,玉帝圣旨要王母娘娘赴宴。王母娘娘点名秀鸦与鹊儿去蟠桃园摘几筐仙桃作礼物同去赴宴。喊了几次无人答应。王母娘娘问其他宫女,俩人哪去了?她们都支支吾吾不敢道出实情。王母娘娘大怒,下令值日官严查,见事情严重了,几个胆小的仙女便说出了实情。

    第二天,王母娘娘召集众仙女训话,说秀鸦、鹊儿违背天条,破坏天纲按律责杖二十大板,并要其他仙女以此为戒,不得离开天庭,否则,严惩不贷。仙女们都是细皮嫩肉的,连粗活也没干过,哪受得了如此重刑。可怜秀鸦、鹊儿被打得皮开肉绽,鲜血淋淋,惨不忍睹。秀鸦、鹊儿虽然口头认罪,心里却是一万个不服气,人间有那么好的仙境,我们只是去洗个澡,梳个妆,为啥就错了呢?大概仙女也和人间百姓一样,都有逆反心理,越是不准做的事就越要去做,特别是在潭内洗澡后久久不散的香气及梳妆后头发长久飘柔,更吸引她们再返人间潇洒一回。

    过了一个月,秀鸦、鹊儿伤好后,俩人又商量怎么瞒住王母娘娘下潭洗澡梳妆。秀鸦说:“与其在这没有自由的天庭无端受气,不如下凡人间永不回来。”

    “好啊!正合我意,就这么定了,决不后悔。”鹊儿含着泪花兴奋地回答。

    在一个风爽月明的夜晚,她俩偷偷告诉几个相好的姐妹,又来到了潭内。洗澡、梳妆、嬉戏,好不开心,真是人间美景胜天庭。秀鸦、鹊儿一连几天不在天庭,毕竟瞒不住阴险狡诈多谋的王母娘娘。她得知两仙女已经下凡,恼怒不已,连声大叫:反了,反了!

    于是派了天兵天将到蛟龙潭捉拿秀鸦、鹊儿。正是半夜时分,明月皎洁,微风吹拂,潭内鳞光闪闪,犹如一块巨大的会说话的宝镜。两仙女正尽情嬉戏,开心梳妆,好不惬意。突然月光一阵暗淡,天兵天将从天而降,将湖潭团团围住,喝令秀鸦、鹊儿赶紧上岸,回天庭伏法认罪,否则就地正法。两仙女不惊不慌,同声说:“天将大哥,等我们穿好衣服,梳好头就跟你们回去,决不难为你们,好吗?”

    两天将爽快答应,只差没说谢谢。因为这样他们才有时间尽情地欣赏一番潭内的美景。若不是天命在身,他们真想下潭去痛痛快快地洗个带香味的澡呢,这时,突然两个仙女穿好衣是,被好实,面向湖潭,各自拔出一把利剪向自己的喉咙刺去,只听“扑疼”一声便倒下潭内。天将叹息不止,回天庭报信去了。

    第二天一早,人们惊奇地发现,宽阔的潭内一夜之间并排突出了两个秀丽玲珑的小岛。岛上灌木郁郁葱葱,青翠欲滴,据说,这两个小岛就是仙女秀鸦与鹊儿的化身。那四季常青,青翠欲滴的灌木就是两仙女飘柔不乱的秀发。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两位痴心的仙女,就把这湖潭叫做叫鸦鹊塘。

    四、吴家庙

    廊里村住着一个名叫阿山的青年,从小父母双亡,靠乡亲们东一口西一口的接济才得以长大。阿山从小忠厚勤劳,不论哪家有事,都有他帮忙的身影,所以,深得乡亲邻里的喜爱。阿山一天天长大,他的婚事也成了乡亲们的心事。在一个明媚的春日,一位外出挑盐的老伯带回一个吴姓姑娘。她长得苗条、漂亮,貌若天仙,大家看了都喜欢,亲切地叫她吴家妹。经盐商说合,吴家妹嫁给了阿山为妻。从此,夫妻男耕女织,亲亲热热,喜气洋洋。成了人们非常羡慕的一对。

    却说被九郎公砍掉了尾巴的蛟龙,经过数年的调养身体渐渐复原,长出了一条与身体极不对称的尾巴,又可以到处游走干坏事了。但蛟龙潭已被神仙用大山填满,堵住了通往南海的水路,它想到禾仓、龙潭一带已不可能,于是又想出一条恶毒的馊主意。

    一天,蛟龙飞到天上雨神,唆使雨神不要按原来的时辰下雨,因为天上一日,地上一年,如果几个时辰不下雨,地上就要干旱几个月,雨神不明其理,听它唠唠叨叨的,果然几个时辰忘记了下雨,这下可害苦了人间的百姓。因连续几个月不下雨,年成干旱,土地开坼,刚插上的禾苗,一片枯萎发黄。阿山和大家一道,挑水抗旱。

    不多久,邻近的塘水挑干了。井水没了,要到很远的大河里才有水挑。来去几十里,不说挑水,就是走路也够艰难的。阿山为了救禾苗,为了养活妻子,每天披星戴月,冒着烈日,不停歇地挑水。终于在一天中午,累倒在毒日之下,口吐鲜血,撒下吴家妹独自一人走了。吴家妹悲痛万分,埋葬丈夫后,天天坐在离家不远的那条干涸的小河边哭泣。吴家妹的痴情悲声感动了上天。这天,恰巧南海观音到普济寺来点化众生,见到已经掏于眼泪的吴家妹,一问情由,顿生怜悯之心。于是拿出她那柳叶宝瓶,向吴家妹所在的小河撒下几滴甘露,霎时泉水从地底喷涌而出。由于柳叶瓶撒甘露时是成一条线的,所以在吴家妹所坐地方的上、下游河道中,隔不多远就有大小不等的泉水冒出。

    干涸的小河边有了哗哗的流水声,枯黄的禾苗恢复了生机,而坐在河边哭泣的吴家妹却不知了去向。传说吴家妹是吴刚的堂妹,吴刚从观音口中得知她的音讯后,就把地带到月宫上修炼去了。吴家妹刻苦修行,早已在广寒宫得道成仙。

    人们为了感谢吴家妹的恩德,就在她坐过的河边修了一座小庙,叫吴家庙,以兹纪念。从此,只要遇上干旱年成,村里的老年妇女便磨上一些糍粑,带上香烛之类的东西,去吴家庙跪拜,祈求下雨。传说,只要在神台上摆上米糍粑,烧起香烛纸钱,再把河里的泉水向天空洒上几把,晴朗的天空就会布满乌云,接着就下起雨来。

    更有趣的是,吴家庙的泉水,无论遇上多么干旱的年成,总是清泉汩汩,从不断流,且水质特别好。用它磨豆腐,不但口感好,还比用其他井水磨的豆腐多出两成以上;用它酿制水酒,更是醇香可口。

    五、唐公砠

    廊里往西两里许,有座石山,叫唐公殂。石山不大,围着它走一圈只需五分钟左右;不高,三丈八尺而已。整个石山坐落于一块空坪中,光秃秃的,与周围郁郁葱葱的青山绿水显得极不相称。山麓有个石洞,洞口有尊石像,轮廓分明,耳目传神,形象逼真,人们称之为朱天公公。石像旁边,长着一棵参天大树,枝繁叶茂,四季常青,长年守在朱天公公身旁,仿佛是朱天公公的忠诚卫士。沿着石洞往里走,不多远,石洞变得宽敞了,足有百十来个平方米,像一间大厅。厅内有石桌、石凳、石床,还有一段清泉从地下石缝中冒出来,源源不绝,经年累月地往外流。

    相传在很久以前,廊里村有个名叫唐朱天的青年人以打猎为生,他从小练就一身好武艺,特别是有一手百发百中的好箭法,因此每次上山打猎,都能得到许多猎物。满载而归。唐朱天不但有一身好武艺,还有副好心肠,爱打抱不平,喜欢帮助别人,经常把自己打到的猎物分给乡亲们,在人们的心目中,唐朱天是个乐善好施,具有侠义心肠的好小伙子。

    有一天,唐朱天又出外打猎了。他在山上奔跑了一上午,打下了很多野鸡、野兔。正准备回家时,听得“呀”的一声大叫。他抬眼望去,只见远方天空有一只硕大的苍鹰箭一般俯冲下来,向着一条小白蛇啄去。那条小白蛇非常特别,头上长着两只小犄角,全身雪白,显得十分可爱。只见它面对苍鹰的攻击,毫不害怕,腾挪闪躲,奋勇抵抗,不时瞅准时机主动向苍鹰反攻。毕竟,小白蛇力气太小,不慎被苍鹰双爪抓住。苍鹰双翅一振,就要向高空飞去。顿时,利爪下的小白蛇双眼流下了晶莹的泪珠,唐朱天觉得它好可怜,决意救它一命,便拿出弓箭,对着苍鹰一箭射去。待唐朱天收拾好弓箭、猎物正要回家,突然一个美丽的女孩子站在他面前,对着他盈盈下拜,连声说感谢他的救命之恩。唐朱天满头雾水,实在弄不明白,忙问是怎么回事。女孩对他嫣然一笑,说道:“我就是刚才被您救下的那条小白蛇呀。”接着,小白蛇讲述了自己的身世。原来,她是东海龙宫中的小公主,大家都叫她小龙女,年方十六,自幼被迫许配给南山鹰神的儿子为妻。不久前,鹰神送来聘礼,说过不多久就要来迎娶。可小龙女知道鹰神的儿子又丑又残暴,不愿嫁给他,就偷偷地从家里出走,想逃过这场婚事。不知怎么的,她逃婚的消息被鹰神的儿子知道了,它恼羞成怒,一路接追了上来。就这样,与小龙女追打,经过七七四十九天,来到了蛟龙潭地带,小龙女最后说:“要不是你一箭射死了它,我就真要被抓回去成亲啦,现在好了,再也不用担心了,可我也不愿再回龙宫,就在你们这几当一个平民百姓,好吗?”

    唐朱天被这一番话所感动,便收留了她。从此,他俩一起打猎。一起拾柴,日子久了,相互间便产生了爱慕之情。最后,在族长的主持下结为夫妻。

    唐朱天和小龙女成亲后,更加关心、帮助大家,唐朱天上山得到猎物后,小龙女就把它分成一份份,送给大家,小龙女还经常帮助村中的老人挑水、煮饭、织布,缝衣。她看到田地里的禾苗渴得要命,便施展法术,到半空中打几个喷嚏,下几场阵雨解除旱情。有了唐朱天和小龙女的帮助,蛟龙潭、廊里一带的百姓再也不怕干旱了。他们勤劳耕作,丰衣足食,过上了美满幸福的生活。

    却说小龙女离家出走以后,东海龙宫掀起了轩然大波。龙王下令,要不惜一切代价找到小龙女。当他得知南山鹰神的儿子去追杀小龙女后,龙颜大怒,马上派虾兵、蟹将腾云驾雾来到南山,向鹰神兴师问罪。鹰神也因为儿子很久未回,便一边向龙王赔罪,一边到处打听儿子和小龙女的下落。他们四处寻找,经过九九八十一天,找到蛟龙潭、廊里一带来了。

    到廊里一打听,原来鹰神的儿子已经被唐朱天一箭射死,小龙女也早已和唐朱天结为夫妇。鹰神获悉此事。勃然大怒,马上就要找唐朱天为儿子报仇,但碍着龙王的面子不能乱动,东海龙王知道自己的爱女安然无恙,心里十分高兴,可是又觉得堂堂东海龙王的女儿下嫁到凡间,实在有失自己的龙面,于是就和鹰神一道去找唐朱天,要把小龙女带回东海龙宫。

    有一天,东海龙王和南山鹰神一行在山上找到了正在打猎的唐朱天、小龙女夫妇,龙王一见到女儿,便一把拉过来,疼爱地问长问短。想到是唐朱天让自己失了龙面。便令虾兵蟹将们去追打唐朱天。小龙女见到父王十分高兴,可是见他如此蛮横,不为自己的幸福着想,心中又非常地气愤,大叫“不准追打唐朱天!”

    虾兵蟹将想,龙王旨令难违,可唐朱天又是小龙女的如意郎君,东海龙王的乘龙快婿,怎么办?它们装模作样地追了一阵后便退回去了。只有南山鹰神一见到唐朱天,便眼中喷火,恨不得一刀结果他的性命。他命令部下全力追杀,可这些又哪里是唐朱天的对手呢?几个回合下来,便有很多小喽啰死在了唐朱天的箭下。南山鹰神见唐朱天如此神勇,一时奈他不何,便一边缠住他恶斗不放,一边派人从南山搬来一座石山,从半空中轰隆隆直向唐朱天头顶砸去。

    毕竟势单力薄,唐朱天经过长时间搏斗,早已精疲力竭。刹那间,他见一座石山向自己压来,不及躲避,就活生生地被压在石山底下。尽管他拼命挣扎,最后也只露出一个脑袋。鹰神本来还想一刀砍下唐朱天的头,由于小龙女拼死相护,一时未能得逞。东海龙王也不愿让小龙女太伤心,暂时留下唐朱天一条性命,由他自生自灭。毕竟鹰神有些忌惮东海龙王,只好悻悻作罢,含恨而去。但他发出毒咒,一定要让唐朱天变成一块石头,而此时,唐朱天则被压在石山脚下,动弹不得,只好眼睁睁地看有爱妻小龙女被龙王强行带回龙宫。

    唐朱天被压在石山脚下后,靠乡亲们送的食物度日。靠他惊人的毅力活了下来。他坚信,终有一天,小龙女重新来到他身边,为他搬开石山,他们还会像以前那样过上幸福生活。

    他一天一天等,一天一天盼,然而来不及等到小龙女回来,却在鹰神的诅咒下,慢慢地变成了一块石头。

    小龙女呢,当然恨不得回来与唐朱天相见。可是她被老龙王软禁在东海龙宫里,怎能出来?她成天悲哭,时刻挂念着丈夫的安危。随着岁月的流逝,她对唐朱天的思念更加强烈。又过了些年,东海龙王见她对唐朱天的思念有增无减,容颜憔悴不已,才觉得自己不该死顾面子而毁了爱女一生的幸福,这才解除禁令,亲自送女儿回到唐朱天的身边。可是来迟了,当小龙女来到唐朱天身边,唐朱天已在先一天变成了石头。小龙女抱住石像痛哭不已。龙王见此情景,心中也很内疚。但事已至此,也无能为力。他知道小龙女是肯定不会再回龙宫了,便派人用开山斧在石山里面凿了石屋、石床、石桌、石凳,让她在这儿居住。

    小龙女日日夜夜陪伴在唐朱天石像旁,哭个不停。她哭唐朱天的悲惨遭遇,哭自己的悲苦命运,也哭父王的不近人情。她哭啊哭,终于有一天,她的眼睛也哭瞎了。她的眼泪掉在石屋内,化作一股清泉,源源不绝地流出来。过了些日子,小龙女化作一棵大树,长年守在洞口唐朱天石像旁,用自己的身体长年累月为唐朱天遮风挡雨。据说,直到现在,在风雨交加的夜晚,人们不时能听到这尊石像前有女人嘤嘤的哭泣声,那就是小龙女在向唐朱天诉说着他们之间坚贞不渝的爱情呢。

    后来,廊里的百姓为了纪念唐朱天和小龙女,就把这座石山叫做唐公砠,把石像叫做朱天公公,把洞口石像旁的那棵大树叫做龙女树,把石屋内的那口泉水称为龙女泉。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