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的故事汇
繁体版

第十一篇 月老和菖蒲、擒牛村与丹桂的传说

    媒人为何称月老

    传说嫦娥升天成仙以后,仍然没有脱尽凡胎俗气。因为她思念情郎后羿,常常吃不香睡不甜。

    八月十五晚上,嫦娥又想起了情郎。她叫宫娥请来了月老,托他下到凡间,要后羿念在夫妻情分上,搭救她离开月宫仙界,以便破镜重圆。

    月老一向喜欢牵红线,满口答应了嫦娥:“我愿意当月下佬,不过你要先给我喝杯喜酒才行。”

    嫦娥立即敬上三杯酒,月老醉了。然而,这时月老突然想起:玉皇大帝曾安排他砍桂花树,奉献给南海观世音菩萨做莲花宝座,因此,月老顾不上自己酒醉想打瞌睡,马上拿起玉斧去砍树。因为喝醉了酒,斧头从天上掉到了金鸡岭下,并砸出了一个大洞,天长日久,后来人们便把它叫做千家洞。

    月老因贪酒误事,犯了天条,玉皇大帝便罚他做苦工,叫他天天到月宫里砍桂花树。这桂花树前面欲后面长,天天砍不完。因为树枝掉落到晋屏山下,因此,桂园里每到凉秋八月便丹桂飘香。嫦娥因思念凡尘,也触犯了天规,玉皇大帝将他打入广寒宫,并派了一只玉兔看守,永远不得出来。凡人思念嫦娥,就在每年八月十五的晚上祈祷月老能为嫦娥牵红线,并祝福天下有情人能在这天晚上坐在桂花树下赏月吃饼,谈情说爱,成为眷属。至此,凡间就把为情人牵线搭桥的媒人,称为月老,并流传至今。

    菖蒲的传说

    很久以前,禾仓堡有个穷秀才娶了一位名叫端艳的女子,夫妻感情至好。这端艳虽非名门闺秀,却也知书识礼。那一年的五月端阳,家家户户吃粽子、喝雄黄酒。连常年深居简出的贫家妇女,也涂脂抹粉,梳妆打扮,争相观看花灯猜谜语去了,好不热闹!

    端艳家中一贫如洗,可怎么才能弄得热闹些呢?她正在纳闷,突然看见家院墙角边的菖蒲青翠碧绿,便顺手折了一把,到溪边洗刷干净,挂在大门上冲喜,并写了首诗贴在旁边:

    自嫌薄命嫁穷夫,嗟叹端阳件件无。

    莫教佳节空错过,聊将清水洗菖蒲。

    秀才回家看了妻子的诗,觉得心中有愧,很对不起妻子。于是返身出去,好像失魂落魄一般,他在田埂上无聊地来回踱步。偶一抬头,看到滕头上有头水牛正在吃青草,心头顿起歹意:我何不把牛牵去卖掉,也好弄几个钱,让妻子高兴高兴。主意打定,上前牵着老牛就走。谁知躲在树荫脚下看牛的主人早把这看得一清二楚,赶紧追了上来,把他扭送到了县衙门。

    知县见是偷牛的强盗,不管三七二十一,把秀才绑了起来,升堂问罪。秀才只好把自己如何窘迫,妻子又如何贤淑,和挂菖蒲作诗的事,一五一十地诉说了一遍。知县不信乡下女人也能吟诗,就差人传审端艳。端艳不知是怎么回事,赶到大堂之后,方才听说自己丈夫偷了牛,连忙下跪。知县说:“秀才偷牛,奇耻大辱,若不问罪,民愤难平,你看如何?”

    端艳听后,羞得无地自容,眼泪似断线珠子滚落下来,连连说:“秀才知法犯法,理应严刑重判。”

    知县说:“你言之有理,但本县怜你区区一个弱女子,丈夫坐牢,你今后怎么度日?你既会作诗,本县让你在堂上走三圈,再作一首。你如果写出来了,本县便可免除秀才之罪,放他回去。”

    端艳在堂上绕圈踱步,当走完第三圈,她要过知县的笔墨,和泪写下了一首七绝:

    滔滔江水向东流,难洗今朝满面羞。

    自笑妾身非织女,底事郎君效牵牛。

    知县看罢,非常钦佩端艳的才华,对她说:“本县若判你丈夫坐牢,你夫妻岂不成了牛郎织女吗?”

    于是,立即宣布秀才无罪,还拿了五百块大洋,打发夫妻俩回家。夫妻俩转忧为喜,千恩万谢,向知县磕了头,双双回到家里去了。

    自此,每到端午,禾仓堡一带人家,就在门前悬挂菖蒲,说是能驱晦避邪。这习俗一直沿袭至今,给人们的生活平添了几许绚丽的色彩。

    擒牛树

    很久以前,传说牛魔王在唐僧师徒去西天取经的路上,好不容易活捉了唐僧,妖魔鬼怪狂欢乱舞,笙乐高奏,热烈庆贺。岂料孙悟空神通广大,救走师傅师弟,将牛鬼蛇神打得死的死伤的伤逃的逃,还将牛魔王告上天庭。玉帝大怒,派天神将牛魔王捉拿归案,关押牢笼。

    牛魔王崽子小牛王见大势已去,隐蔽草丛逃了出来。想起一家不但没吃上唐僧肉,反而弄得家破人亡,好不气恼。它发誓找悟空报仇雪恨,拼个你死我活。小牛王与孙悟空血战三天三夜,最终精疲力尽,腿酥手软,头昏脑胀,眼睛充血,大败而逃。从此落下眼疾,得了红眼病,成了红眼牛。

    红眼牛从小娇生惯养,牛魔王被擒后,红眼牛失去生活依靠,只好浪迹天涯,流落四方,在外以野食水草为生,时不时趁农夫不注意,偶尔偷点庄稼吃,算是改善生活。

    有一天,含田寺千手观音云游四方,见红眼牛垂头丧气,实在可怜。观音老母大发慈悲,要红眼牛到神农教耕的地方——禾仓保去帮黎民百姓耙田犁地,种植庄稼。那里鸟语花香,山清水秀,黎民男耕女织,一派兴旺。

    红眼牛从西方高高兴兴而来,刚到禾仓边缘,就见小街田一带树木葱郁,人杰地灵,必定是一块风水宝地,便按下云头住下来。开始,红眼牛表现很好,循规蹈矩,听从驯化。帮农耕种,每天早出晚归,辛勤劳作,无怨无悔。千手观音看在眼里,喜在心头。但是,从小就被它父亲宠坏了的红眼牛野性难改,总想不劳而获,牛脾气一来,红起眼睛不认人。特别是生人路过,就以为是唐僧师徒,鼓起红眼就斗,嚣张至极。有时发起威来,好大的树木都能斗倒,经常闹得鸡飞狗跳,根本谈不上与农耕作。

    村里一老者在含田寺朝拜观音时,将此事告诉观音老母,要她老人家设法治治红眼牛,否则,红眼牛恶性不改,到头来不是和老牛魔王一样无法无天、胡乱作为?当晚,观音给老者送上一梦,叮嘱他,以后发现红眼牛发疯,就将它赶到后龙山草坪里最大的那棵大树下,牛自然听话。

    第二天,老者将观音送梦一事告诉村民,大家上山一看,果然一棵参天大树枝繁叶茂,身粗几围,主干两侧对称各生一枝,就像一个人的左右两手,膀粗臂长,健壮有力。人们无法擒住它时,就从四方八面把它赶到大树底下,再调皮的红眼牛都乖乖就擒。夏天,这地方特别凉爽,人们都喜欢到大树底下乘凉、聊天,小孩则成群结队在此嬉戏、逗乐、捉迷藏。可惜这棵大树在后来被砍掉了,但凡是有调皮凶猛的红眼牛,一到这个地方就非常听话。

    丹桂花开不结籽

    很久以前,丹桂子与侍女因厌烦天宫生活,商量私奔下凡,好在人间传播桂子。这事被嫦娥知道了,说:“本来我也想下凡,只是玉皇大帝不准。现在你们打算偷偷下凡去,我就成全你们吧。”

    嫦娥叫他们闭上眼睛,伸手一掌便把他们推出了月宫。丹桂子与侍女从月宫摔下来,在天空翻了九九八十一个跟斗,转得昏沉沉的,最后落到了蓝岭山上。丹桂子被甩在山的南面,侍女被甩在山的北面。这时,猪婆龙正在山上拱食,忽然闻着一股香气,便顺气寻去,它见丹桂子睡在地上,旁边有包桂花种子,三两口便把桂花种子吞吃掉了。

    丹桂子醒来后,见桂花种子被猪婆龙偷吃了,跳起来挥舞长剑与它斗起来,一剑斩断了猪婆龙的尾巴,又一剑斩断了猪婆龙的头。正当丹桂子弯腰准备从猪婆龙肚子里取桂花种子时,猪婆龙的尾巴突然跳了起来,钻进了他的肚里,丹桂子被猪婆龙的尾巴绞来绞去,痛苦异常,最后被绞死了。

    侍女失散丹桂子后,到处寻找,她从山北面找到山南面,见丹桂子已被猪婆龙绞死,痛哭不已,最后扒了一个洞把丹桂子埋在山脚下。侍女在坟头哭了七七四十九天,泪水一滴一滴落在坟头上,将坟上的土淋得透湿,到了第五十天,丹桂子的坟上奇怪地长出了一棵桂花树。

    侍女怕桂花树被牲口侵害,日夜守候在树旁,不吃不睡一直守了七七四十九天,到了第五十天,侍女变成了一个石头人,仍然守着桂花树。人们知道后,便把这石头叫作“桂女石”,这块地方后人把它叫做“桂园里”,它位于现在南岭山的青山管理区内。

    天长日久,这棵桂花树长得枝繁叶茂,每到八月,满树开满米黄色的花,香气袭人。以后,大树四周又抽出了许多枝条,人们挖去栽在房前屋后,山边地头。从此,桂花树就四处传播开了。因为它的籽粒被猪婆龙吃掉了,所以,桂花树后代便只开花不结籽,靠枝条繁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