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的故事汇
繁体版

第十二篇 石燕腾空与脱胎换骨的传说

    石燕腾空

    很久以前,沙地河边住着鸭娃母子二人,他们白天放鸭子,晚上打草鞋,生活非常艰苦。但是,母子俩心肠好,喜欢做好事,就是飞禽走兽,也从不伤害。

    有一天,鸭娃到田洞里放鸭,忽然传来一阵“吱一吱一”的鸟叫声,一声比一声低。他断定是有鸟被什么东西咬住了。他侧耳细听,发现声音是从河边的茅草丛里传来的,就用牧鸭竿拨开草丛,见一条菜花蛇咬住一只黑色小鸟。鸭娃不想伤蛇,又要救那只鸟,就用竹竿轻轻向蛇身扫了一下,蛇吐出小鸟逃走了。鸭娃也不追它,赶忙上前捡起小鸟一看,原来是一只小燕子。

    这里的燕子都喜欢在石壁上做窝,当地人称它们为石燕。鸭娃见石燕伤得很重,就将它捧回家里,交给母亲给它治伤。

    鸭娃母亲见了受伤的小鸟,急忙去找金狗脊毛给鸟敷伤口,又扯了金钱草熬水浸糁子喂它,后来还给小鸟喂鸡蛋黄,给鸟滋补身子。鸭娃每次放鸭回来,都要瞄一眼石燕,给它梳理羽毛。石燕在鸭娃母子的悉心照料下,伤很快就好了。它和鸭娃混熟了,经常叽叽喳喳地边叫边跳,好像在跟人逗耍。

    时间不知不觉过了七七四十九天。一天夜晚,门外飞来一群燕子,绕屋打了几个圈,吱吱地叫,屋里的石燕也跟着叫,鸭娃听了说:“石燕的同伴来接它了。”

    鸭娃母亲煮了一碟蛋黄,放在窗台上。随后,母子二人打开鸟笼,推开窗户,让石燕飞走。石燕出笼后,招呼同伴来啄蛋黄,又飞回屋里的火炉桌上跳了一阵,就和同伴们飞走了。

    石燕飞走后,鸭娃母子既喜欢又难过,好几天,吃饭都没有味道。

    有一天半夜,鸭娃母子都已入睡。忽然看见石燕又飞回来了,对着母亲二人说道:“感谢母子救命之恩,不知你们想要什么?”

    鸭娃说:“什么都不要,只愿你保重身体。”

    石燕说:“鸭娃妈,难道你老人家不想要个媳妇?”

    鸭娃母亲说:“我做梦都盼着抱孙子,只是,我家里这么穷,哪个姑娘愿意来呢?”鸭娃妈边说边掉眼泪。

    石燕说:“像你们这样的好人家,一定会有姑娘上门的。”说完,翅膀一张飞走了。原来母子二人都做了同样的梦,醒来后心里感到很奇怪。

    半个月以后,一天傍晚,鸭娃家有人轻轻敲门。开门一看,是个漂亮的女子,说是到远方投亲,路过这里,请求借宿一晚。鸭娃想到自家破烂的被盖,又无好吃的招待,很为难。鸭娃妈说:“就让她和我睡,家里还有两个鸡蛋,半升荞麦粉,暂时拿来招待她吧!”

    第二天清早,姑娘先起了床,挑水烧火,磨粉煮饭,就像在自己家里一样。日头越升越高,但姑娘并没有要走的意思。鸭娃妈说:“姑娘,你带些荞麦粉糍粑上路吧!走迟了,日头大,好晒人的。”

    姑娘笑着说:“我把那亲戚的地方都忘了,就认你们做亲戚。投到你家算了。”

    鸭娃妈说:“看你样子是发财人家小姐。我家靠放鸭谋生,吃的住的都不像样子,你过得惯吗?”

    姑娘笑着说:“不是自己鸡,不进自家笼。我爱上你家里,什么苦也吃得上。”

    鸭娃妈忧肠挂肚地说:“就算你不怕苦,我鸭娃十八九岁了,还是个单身汉,你住在我家里,不怕别人讲闲话?”

    姑娘默了一下神,低头笑着说:“他原来是个单身汉,现在我来了,就不单了……”话一脱口,姑娘的脸红到了脖子根。鸭娃妈听懂了她的话,像喝了一罐子蜜糖,欢喜得一时说不出话来。这时,姑娘又开口了:“我父母亲拿了三千两银子叫我自己来选郎,拿一千两盖栋房子,拿一千两买衣服家具,我和鸭娃男耕女织,苦吃苦做,岂不强过那富贵人家?”

    鸭娃得到这么一个漂亮姑娘,又有了这么多银子,真是走了红运。以为是在做梦。之后夫妻恩爱,一家人过得和和美美。

    人上一百,形形色色。人世间,好坏善恶,无奇不有。却说沙地河一带,有个叫胡螃蟹的,家里也曾大富大贵过。只因他嫖赌逍遥,家产花得精光,专在地方上打别人的油伙,动不动就要把别人“慷头棒出油来。”听说鸭娃讨了个漂亮老婆,又砌了新屋,他心里就痒痒的,要打鸭娃的主意。他趁鸭娃母子不在家时,跑到新娘子面前献殷勤。但挨了一顿骂,灰溜溜走了。从此胡螃蟹心中怀恨,常想报复。他想害死鸭娃,夺了他的房子,霸占他老婆。便无中生有,编造了鸭娃拦路打抢、通匪窝赃等十大罪状密告县太爷。这县太爷也是个黑白不分的糊涂虫,立即亲自带兵丁跟随胡螃蟹去捉“匪”,将鸭娃家团团围住。鸭娃妈急得呼天喊地,母子俩叫新娘子快快躲起来。可新娘子一点也不怕,她对鸭娃母子说:“天大担子我来挑!”说完,就和鸭娃一起把烂砖碎石搬到楼上,要鸭娃听她的吩咐行事。新娘子站在二层楼上,要县太爷对话。县太爷嚎起那鸭公嗓,讲了胡螃蟹告鸭娃的十大罪状。他叫新娘子赶快开门,把鸭娃交出来。

    新娘子哈哈大笑说:“你这个糊涂太爷,听信土豪劣绅诬告,不知冤枉了多少好人。这十大罪状,与鸭娃毫不沾边。倒是胡螃蟹就有这些罪,你若不信,可回衙门看看,告发胡螃蟹的状纸就放在你的案桌上。你赶快回去,要不然,就不怪我不客气!”县太爷以为是新娘子吓唬人,哪里肯信。他下令兵丁砸门,要捉拿鸭娃一家人。姑娘从二楼跑上三楼,从怀里掏出一块手帕,向空中一抖,大叫:“风———风———风!”突然刮起大风,天昏地暗,烂砖碎石直朝胡螃蟹、县太爷和兵丁打去,打得个个头破血流,哭爹喊娘。县令打马逃跑,兵丁们紧随在后,逃了好几里路,还有碎石烂砖打来。县令逃回衙门,见案桌上果然有一张黄帖,上面写着诗不诗、文不文的词句:

    我本一只石燕,出游遭蛇暗算。

    鸭娃救我脱危,母子医我身伤。

    石燕知恩图报,和他匹配鸳鸯。

    谁知土豪螃蟹,是个好色豺狼。

    被我严正警告,他却诬害我郎。

    你这糊涂县爷,竟然为虎作伥。

    飞石仅作警告,令你回头是岸。

    若还执迷不悟,定然没好下场。

    此状写者何人,就是鸭娃新娘。

    糊涂知县看了状纸,吓得出了一身冷汗,那胡螃蟹还是贼心不

    死,一心想害死鸭娃,霸占人妻。他派人抬了礼盒,到衙门来送礼。糊涂知县被吓得半死不生,哪里还敢再动。当场就叫兵丁把胡螃蟹抓了起来,上了枷,推下黑牢。又亲笔写了一块“作善降祥”的大红匾叫家丁们敲锣打鼓送到鸭娃家里去。

    沙地河一带的农民听说惩办了胡螃蟹,个个欢天喜地,都来看望石燕姑娘,夸奖石燕姑娘。

    一天早晨,日头刚出山,忽然飞来一群燕子,在鸭娃门外梧桐树上又叫又跳。石燕姑娘对鸭娃母子说“伙伴们来接我回去了。你们已经知道,我是一只燕子,为了报答你们母子救命之恩,我才化成了姑娘和你们生活到今天。现在你们吃穿不愁,鸭娃也不怕打单身了。如今我又除了恶霸,警告了县官,他们再也不敢来为难你们。我该走了。”鸭娃一听妻子要走,上前拖住她的衣袖,死死不放。但外面伙伴催得紧,姑娘脱掉衣裳,变成一只燕子,嗖的一声,飞了……

    后来,人们就把这个村子取名为石燕村,那石燕飞走的地方就叫“石燕腾空。”

    脱胎换骨

    很久以前,石燕村前的小河对岸有座学堂,由于附近没有过河的桥,学生上学都要转个大弯。一天,有个名叫胡格奇的学生上学经过河边、突然见河里冲出又高又大的水柱,随后从水柱里走出一个白须白发的老公公来。老公公笑微微地走上岸,二话不说,把胡格奇背过河。胡格奇傻了眼,等他缓过神来,早不见了老公公的影子。放学回家,胡格奇经过河边时,又见白发公公在岸上等着他,笑眯眯地又把他背过了河。

    胡格奇跑回家里,母亲见他比别人回得早,以为是逃学回来的。胡格奇把白发老人背他过河的事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母亲。母亲一听,晓得这崽会有好人变,就合掌念道:“阿弥陀佛,神仙保佑”。念完后又对着崽的耳朵说:“崽也,明天白发公公再背你过河时,你就问他,以后你会当什么官。”

    这天晚上,母子俩大眼鼓小眼、翻来覆去睡不着,正是心里有事嫌夜长,做母亲的恨不得拿把锄头把日头从山窝里挖出来。

    第二天天还没亮,母亲就起来打发儿子上学。胡格奇背着书包来到河边,见老公公又在河边等他。老公公背起他到了河中,胡格奇在老人背上小声地问:“老公公,你心肠这样好,请告诉我,我以后能当什么官?”老公公只笑了笑,没答话。

    胡格奇又问:“老公公,你笑什么呀?你告诉我,我以后能做什么事?”老公公见他的话改了口,就告诉他说:“只要你身勤、心正、以后能够做大事。”胡格奇又问:“老公公,天下大事那么多,你就对我讲实在吧。”

    老公公见胡格奇问得急,就告诉他以后能当皇帝。胡格奇听后,好喜欢哟!他手一松,差点掉下河里。老公公晓得自己失了口,又对胡格奇说:“我对你讲了,你就再不要告诉别人了。”

    胡格奇当场发誓:“若告了别人,雷打火烧。”

    这天下午放学回家,胡格奇被老公公背过河后,就跑回家里,把老公公的托付和当皇帝的事告诉了母亲。母亲听后,高兴得不得了,逢人就说她儿子能当皇帝,今后个个都要侍候他,哪个惹了他就没有好下场。之后她处处做出大不完的样子来,就好像当了国太一样,什么人都不放在眼里,走起路来衣袖可打死人。从那以后,胡格奇在学堂里也瞧不起先生和同学了。街坊邻舍、亲戚朋友都不敢惹他们。

    有一次,胡格奇的母亲在生火时用铁钳乱敲乱打,哪晓得这一敲一打把灶王爷的一只耳朵给打脱了。灶王爷恼火了,跑到天上告诉玉皇大帝。玉皇大帝听后,也很恼火:“皇帝还未当成,就这样欺负人,以后坐了龙庭,那还了得!”

    于是下了一道令,要天兵天将当晚午时下凡换下胡格奇的龙体。

    这天晚上,胡格奇的母亲刚睡不久,就梦见天兵天将下凡来给儿子脱胎换骨。眼看到手的荣华富贵,马上化为灰烬,母子俩成了沿街乞讨的穷叫花。她吓得出了一身冷汗,醒来后赶快把儿子叫醒,讲起梦中的事,哪晓得儿子也做了个同样的梦。看来天不从人愿,癞子只能做和尚了。母亲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嘱咐儿子在换骨头的时候,千万把牙关紧紧咬住,不要怕痛,不要骂人。到了午夜,儿子睡着了,母亲的眼皮子也在打架了。“啊!”突然,儿子发出一声惊叫,母亲三魂吓掉了两魂。睁眼一瞧,又没看见什么。只见胡格奇从床的这头滚到那头,又从床上滚到地下,全身直冒苞谷子汗。母亲在一旁,近不得身,只能看在眼里,气在心上无能为力。

    这场风波一直闹到五更时分,胡格奇痛得气不多了,瘫在地上。他再也不是龙颜玉体,变成了一个平常人,母亲赶紧把儿子抱到床上,痛哭起来。

    据说换骨时因胡格奇咬紧牙关,那对牙齿没有被换掉。因为有这对牙齿,以后他老想吃好的,结果坐吃山空,把祖辈遗留下来的家当吃了个精打光。

    胡格奇还利用这残留的御口,尽打歪哉主意。后来,村里为了孩子们上学方便,在老公公背胡格奇过河的地方架了一座桥,取名“沙基桥”。因为架桥时没有请胡格奇去吃酒,他母亲想利用他的“御口”骂垮桥梁。

    于是,胡格奇偷偷来到工地,对着在架的桥说:“沙基桥,沙基桥;这头架起那头摇。”

    据说,还真中了他的话,架起的桥总是摇摇晃晃。事后乡亲们请他去吃了一餐饭,他才改变口气念了一段:“沙基桥,沙基桥;今年建成万年牢。”

    从此,沙基桥到现在一直没有动摇过。

    俗话说:惹不起,躲得起。此后村里人都不去拢他的边,脱胎换骨后的胡格奇真正地成了个孤家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