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的故事汇
繁体版

第十七篇 叫花子与书生(外三章)

    叫花子与书生

    相传古时候有个叫花子,一路讨饭,饿倒在路旁。一个好心的和尚把他背进寺庙里,留在那里打杂。过了几年后,老和尚死了,叫花子仍然守在寺庙里不走,整天打打扫扫,把寺庙收拾得干干净净。

    转眼八年过去了。端午节那天,叫花子一边细心地给菩萨抹去灰尘,一边对菩萨说:“菩萨呀菩萨,我料理你们这么久了,你们为什么不保佑我呢?”

    当天晚上,叫花子躺在床上,忽然梦见一个菩萨走到床前,微笑着对叫花子说:“过几天河里涨大水,上游有三样生灵和一个人被洪水冲来。你去把三样生灵救起,但千万不能救那个人。”

    几天后,河里真的涨大水了。叫花子赶紧跑到河边去,看到上游冲来了一条蛇,叫花子把蛇救上了岸。接着,又冲上来了一只老鼠和一只黄蜂,叫花子又把它们救上了岸。他刚要离开河岸回庙里去的时候,上游冲来一个人,直喊“救命,救命”。他不忍心看着这个人活活地被洪水淹死,便想方设法也把他救了上来。

    被救起的蛇和老鼠朝叫花子点了三下头走了,黄蜂围着叫花子绕了三圈也飞去了。叫花子把落水的白面书生背回庙里,白面书生感激叫花子的救命之恩,还跟叫花子结拜了兄弟,一起在庙里住了下来。

    当天夜晚,寺庙里的菩萨又托梦给叫花子说:“你明天到庙后那棵老槐树下去挖一样东西吧!”

    第二天,叫花子把梦告诉了白面书生,并一起到庙后的老槐树下去挖,结果挖出一个光闪闪的东西来。叫花子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就问白面书生。白面书生一眼就认出是玉玺,却瞒着叫花子,说这东西不值钱,他拿到街上去换些米回来吃。叫花子心肠好,满口答应了。

    谁知道白面书生一出去就再也没有回来了。

    叫花子等呀,等呀,等了几个月还没有见白面书生的影子。后来,叫花子在街上打听到,原来被白面书生拿走的是皇帝的玉玺,不知道是谁偷偷埋在庙后的槐树下的。现在街上贴了皇榜,说谁找到了就招谁做驸马。白面书生早已瞒着叫花子把玉玺献给皇帝了。叫花子很生气,便追到京城找白面书生讲理,谁知道皇帝不分青红皂白,反把叫花子打进了死牢里。

    叫花子五花大绑关在死牢里。

    那只得救的老鼠为了报答叫花子的救命之恩,跑到牢房里把捆在叫花子身上的绳子咬断了。当晚那条被救的蛇又托梦给叫花子说:“救命恩人,我去将皇帝的女儿咬伤,然后我衔草药给你,除了你去,谁也医不好。”

    叫花子一觉醒来,发现身边放着一包草药。

    第二天,皇帝女儿被蛇咬伤的事情传开了。许多有名的蛇医都说无法医好,只得张贴皇榜,说谁能医好皇上的女儿,就招谁为驸马。叫花子心中有数,便对狱卒说他能医好皇帝的女儿。

    狱卒便把叫花子说的禀报了皇帝,皇帝开始并不相信,但为了救女儿要紧,就把叫花子从死牢里传到皇宫,让他试一试。

    谁知道叫花子一服药就把皇帝的女儿医好了。皇帝不愿招叫花子为驸马,便给叫花子出难题说:“明天,我准备一百乘一模一样的花轿送亲,叫我女儿坐在其中的一乘轿里面,如果你能一句说得出我女儿在哪乘轿内,就招你为驸马,不然就要杀你的头!”

    叫花子一听,急得哭了起来,晚饭也没有吃就迷迷糊糊睡着了。这时,那只被他从河里救起的黄蜂飞来对他说:“救命恩人你不要急,明天你看我落在哪一乘花轿的轿门上,这乘轿里坐的必定是皇帝的女儿。”

    第二天,皇宫门前摆着一百乘一模一样的花轿。皇帝要叫花子去辨认他女儿坐的是哪乘花轿。叫花子记住了黄蜂的话,一句就说对了。皇帝无话可说,只得叫女儿跟叫花子成了亲。

    叫花子当了驸马以后,就把那个白面书生如何忘恩负义和欺哄皇上的事一五一十告诉了公主。公主把叫花子的话转告了皇帝。皇帝龙颜大怒,即刻下旨将那个白面书生杀了。

    蛇精怪

    从前有个员外,养了三个女儿,大女儿是个麻子,二女儿是个大脚,满女儿呢,脚缠得小,人也还生得好,也最疼她爹。

    有一天,员外菜园的塘上长出一蔸七姊妹的棘花,员外的三个女儿就要求父亲上去摘花给她们戴。哪知道他一上去就给棘垴上一条竹筒大的蛇精怪卷倒了,蛇精怪还要求员外嫁一个女儿给它,不嫁就咬死员外。

    这时,他的大女儿来到菜园喊他爹吃饭,员外就对她说:“大女,你是肯嫁给蛇精怪,还是肯让蛇精怪咬死疼你的爹。”

    大女儿一看是一条大蛇精卷住了父亲,便说:“我可不愿嫁给蛇精怪。”说完调转屁股就走了。

    过了好一阵后,二女儿也来喊她爹吃饭,员外又问二女儿:“二女,你是肯嫁给蛇精怪,还是让蛇精怪咬死疼你的爹?”

    二女儿说:“我宁愿让蛇精怪咬死疼我的爹爹,也不会嫁给蛇精怪。”

    最后,满女儿来喊她爹吃饭,员外又问满女儿:“满女,你呢?你肯嫁给蛇精怪,还是让蛇精怪咬死疼女儿的爹?”

    满女一看她爹被一条蛇精怪卷到树上,就赶紧说:“我愿嫁给蛇精怪,也不肯让蛇精怪咬死疼女儿的爹。”

    蛇精怪一听满女愿意嫁给它,就把员外放了,自己溜到水塘里去洗澡,一转眼蛇精怪变了个漂亮的小伙子。

    过了几日就把满女娶走了。员外的大女儿,二女儿看到三妹嫁了一个漂亮的小伙子,就眼红起来,她俩打商量说:“想办法谋了她。”

    满女嫁去一个月后,就打发回了娘家,蛇精怪跟她说好是了七日就来接。

    这一天,两个大姊哄起妹子一起去井里洗衣服,到了井边,大姊说:“妹子,我们一起来照一照,看哪个长得俊秀。”

    妹子刚往井边一照,就“扑通”一声被推下井里去了。她俩用石板盖在井口上,跑到屋里说:“爹爹,爹爹,妹妹跌到井里浸死了。”

    爹爹不相信,跑到井边去看,刚揭开石板,就飞出一个丫鹊子,往井里一看,很深很深,看不到一点影子。

    满女浸死了,爹心里又气又急:“过几天新郎那边来接人,我又如何交代呢?”

    大女儿说:“爹,不要急,那边来接就我去。”

    爹说:“女儿,你脸上有麻子呀。”

    大女儿又说:“我就告诉他因为炸油糍粑不小心炸麻的。”

    二女儿也说:“爹,不要急,那边来接就我去。”

    爹说:“女儿,你的脚板好大呢。”

    二女说:“我就说跟我妈舂米糠舂大的。”

    大女儿说:“我去!”

    二女儿说:“我去!”

    两姊妹争来争去,爹还是让他的大女儿跟着新郎那边来接的人去了。

    大姊到了蛇精怪屋里,油罐盐罐都不知道在哪里,婆婆就说:“回去几日就不记得啦?”

    大姊说:“我的记性不好。”

    蛇精怪又问她:“你脸上怎么有麻子?”

    大姊说:“跟我妈炸油糍粑不小心炸麻的。”

    蛇精怪又问:“脚怎么也变大了?”

    大姊说:“跟我妈舂米糠舂大的。”

    有一天,蛇精怪去赶牛,一个丫鹊子追着蛇精怪来叫:“赶牛伢仔赶牛屁,赶牛伢仔换了妻。”

    蛇精怪走到哪里,就追到哪里叫,天天都照样。

    蛇精怪感到好奇怪,回来告诉他妈说:妈,我去赶牛,日日都有个丫鹊子对我叫:“赶牛伢仔赶牛屁,赶牛伢仔换了妻。”

    他妈就交代他:“儿子,你就带把红米,带把白米,碰到丫鹊子叫,就把米放在衫袖筒上说:‘是我夫人就入红米袖筒,不是我的夫人就入白米袖筒’。”

    蛇精怪按照他母亲的吩咐去做了,丫鹊子一叫就入了他的红米衫袖筒。蛇精怪把它带回屋里用笼子养起来。

    每日早晨,大姊起床梳头发,丫鹊子就叫:“反梳复梳,梳到一个鸡毛窝,反撩复撩,撩到一个团团寮。”

    大姊的头发越梳越结,只得一梳子就把丫鹊子敲死了,她还不解恨,又把丫鹊子煮起来吃,分给蛇精怪一碗,自己一碗,吃的时候,娘碗里都是肉,丈夫碗里也都是肉,唯独她这碗尽是骨头,大姊就跟丈夫换了一碗,都是肉的换到她手上又变成了光骨头,她气得把这碗丫鹊子肉倒在粪坑里了。

    隔了几日,蛇精怪出起粪坑里的肥水到园里去淋菜,长出了一蔸漂亮的竹子,大姊把它砍下来做了床闩,箍了马桶。夜晚困在床上,就听到有人说话:“尼尼咹咹,大姊用妹子做床闩,叮叮咚咚,大姊用妹子箍马桶。”

    大姊一听又把床闩、马桶一口气烧了,把灰倒在菜园里。

    过了没多久,菜园里长出一蔸桃树,结满了桃子。蛇精怪仰起脑壳往桃树上看,“啪”,一个好甜的红桃跌在嘴里。他回来把这事告诉了夫人。大姊听了赶紧走到树下仰起脑壳往桃子树上看,“啪”一团好臭的烂狗屎跌在她嘴里,臭得她直打呕。她气得不得了,回去拿一把柴刀就砍桃子树,砍着,砍着,“轰隆”一声,桃子树倒下来了,大姊走不及,被活活地压死在桃子树下。

    农夫与倩娘

    有一个心肠好的农夫,父亲母亲过世早,加上家里贫寒,三十七、八岁了还没有讨到老婆。

    有一天,农夫在土里铲草。忽然听到从山下传来一阵热热闹闹的吹打声。农夫停下手里的活,抬起脑壳看了看,原来是一队红红绿绿的送亲队伍。农夫看了一阵后,勾下脑壳想:自己一担米已吃了一半多了,还没见过老婆的影子,人家吹吹打打讨老婆,我的老婆还不知道在哪里抓灰吃。

    农夫刚想拿起锄头铲草,一只嫩乎乎的手轻轻地搭到了他的肩膀上。农夫回头一看,原来是一个漂亮的姑娘站在身旁。姑娘娇里娇气地对农夫说:“好哥哥,你不嫌弃的话,我来做你的老婆吧!”

    农夫听见姑娘说要做自己的老婆,真不知道如何是好。

    过了一阵,农夫问道:“你这个妹子,叫什么名?家住哪里?”

    姑娘笑眯眯地回答道:“我叫倩娘,家就住在附近的村子里?”

    农夫带了一个漂亮的老婆回来,左邻右舍都赶来道贺。那倩娘也是个贤惠女子,她把家务事料理得非常熨帖,对农夫也照顾得很周到;遇到村里人,大的称兄嫂,小的称妹妹,嘴巴子总是亲巴子甜。他们夫妻恩恩爱爱,不久,倩娘就给农夫生了一个又白又胖的儿子。

    这天,农夫家里来了一位老庚。这个老庚就说经常在外做生意,但他从来不嫌弃农夫屋里穷,每次回来总要择一个时辰聊聊家乡话。这回回来,他听到农夫娶了一个年轻漂亮的老婆,还添了一个儿子,就来道喜了。倩娘给他们炒了几个菜,又热好了一壶酒,就带着儿子出去了。他们俩老庚面对面地坐着,边喝边谈,话也随着酒兴越来越多了。做生意的老庚说:“老庚,不是我喝酒说酒话,刚才老庚嫂在炒菜的时候,我仔细瞟了她几眼,漂亮是漂亮,只是她不像个凡间的人呀!”

    农夫听罢,赶忙要老庚说下去。

    做生意的老庚接着说:“依我看,这老庚嫂是阴间的鬼!”

    农夫说:“我当你是从她身上看出了什么毛病呢,她一会做,二会吃,三会说人话,四还给我养了一个儿子,你说她是阴间里的鬼,恐怕老庚是喝酒过量了吧?”

    农夫说完,就准备去收酒壶了。那老庚赶忙用手按住酒壶,说:“我不是说酒话,如果你不信的话,哪天夜晚等她歇觉以后,你就找一盏麻油灯在床边照照,仔细看看,老庚嫂一定是一排灰黑色的骨头摆在床上!”

    农夫半信半疑,连忙说:“不要说了,我们还是喝酒,谈点别的什么吧。”

    那老庚走了以后,农夫一连几日都心神不安。他想:老庚是一个跑江湖的人,见多识广。过去他对自己说的话是无一不准的,这回呢?他准备去找盏麻油灯,夜晚照照就清楚了。这天夜晚,等到下半夜倩娘歇觉以后,农夫就慢慢地从床上爬起来,点燃了那盏麻油灯。他把灯端到床边一照,差点把他吓得半死!那床上哪里是自己的老婆,分明是一排灰黑色的骨架笔直地摆在那里,儿子侧着身子歇在那排骨架子边上。农夫赶忙吹熄了油灯,连夜跑到了那做生意老庚的屋里,把自己看见的事情告诉了他。

    做生意的老庚见农夫吓得脸上没有一点血色,说话上气不接下气的样子,就赶忙安慰他:莫急莫急,根据我的估计,倩娘过两日就要去娘家,也就是说,她要到阴间去了。到那时,一路上你自己抱起儿子,走到一片草坪时,你就站在边上,注意看到她往哪口棺材里去。等她一走进那棺材里,你就把口水吐在手心上,然后在那棺材盖上扫一下,就没事了。

    农夫回家后过了两日,倩娘真的笑眯眯地对农夫说:“我来这么久了,还没有去找过娘家哩!今日我们就一起去找娘家吧。”

    农夫想了想,就满口答应了。一路上,倩娘提着包袱走在前面,农夫抱着儿子走在后面。走着走着,走到一块荒坪里时,倩娘就突然不见了,眼前有一排排房屋,忽然他看见有间房屋的门打开了一下,又看见倩娘好像闪身进到那里面去了。他想起老庚说过的话,就把口水吐在手上往那门上扫去。刚扫完,那房屋就变成了一口棺材,那门也就变成了棺材盖。农夫再看周围,这哪里是什么房屋,明明是一排排的棺材哩!

    农夫回到屋里,想起和倩娘恩恩爱爱一场,还给自己留下了一个宝贝儿子,她就这么去了,越想越于心不忍。后来,农夫就在屋里的神台前新立了一块神位,逢年过节,总要在神位前点三炷香,烧几张纸钱,表示自己对倩娘的恩爱。

    狐狸与货郎

    有一个打猎的人在山上打了一只狐狸,用网袋装着打算背回家里去。路上,遇见了一个货郎。货郎看到网袋里那只狐狸眼泪汪汪,脚在滴血,好可怜的样子,就撂下货担,走到猎人的前面,要求买下那只狐狸。猎人说要三百两银子才能卖。货郎找遍全身的银子,把货担搭上才凑足了三百两银子。货郎和猎人分手后,就在山上找了一些草药嚼好敷在狐狸的伤腿上,对狐狸说:“狐狸呀,我今天花三百两银子从刀下救你出来,是想放你一条活路。这一带打猎的人很多,今后你就走到很远的深山里去吧!”

    狐狸“咕——!咕——!”地叫了几声,表示感激货郎的救命恩情,就一跛一跛地向深山里走去了。

    货郎回到家里来,老婆看到他两手空空,猜想必定出了什么事。货郎的老婆是个很贤惠,很通情达理的妇人,她没有骂货郎,还是和平时一样细心地侍候货郎。货郎一连几日都闷声闷气,吃饭没有味,歇觉也不香。

    有一天,货郎老婆问道:“货郎呀,这几日不知道你默什么神?货郎担没有了,饮食也减了,你到底有什么心事,就跟我说嘛。”

    货郎打了个很长的“唉”声,对老婆说:“你知道,这货担是我们的半个家当,我那天一时心软,拿货担跟一个打猎的人换了一只受伤的狐狸,后来又把狐狸放走了。你说我高兴得起来吗?”

    老婆听到货郎说出了事情的原委,就安慰货郎:老辈说一文钱定江山,你做的是一件积德的事,依我说,如今货担没有了,也不要着急,你就用只篮子把屋里剩下的一点货提出去卖了吧,天长日久,不愁没有兴旺的日子!

    货郎果真按老婆的主意,每日清晨就提着一篮货出了门,进东村出西村,一路走一路卖。有一天上午,货郎在一座凉亭里歇凉。忽然间,他看见对面的石条凳上堆着一大堆白花花的银子,走过去一数,足足有五百两!货郎想:肯定是哪个过路的人一时大意把银子丢失在这里的。货郎守在银子旁边,碰到每一个路过这里的人都要问一问是不是失了什么物件。从上午到天黑了,问来问去,没有一个人说自己丢了东西。货郎就把那五百两银子带回家里来了。货郎和老婆商量好,拿捡到的五百两银子做本钱,在自己屋里开了一家绸缎铺子。辅子一开张,生意很兴旺。货郎每天挑一担子绸缎去卖也不到半日就卖得精光!不到半年光景,货郎家里就变得很富裕了。

    有一天,货郎挑了一担绸缎去赶墟。一个约莫二十七、八岁,长得像仙女一样秀丽的姑娘来到货郎卖绸缎的摊子旁边,问道:“货郎,我要做你的老婆,你同不同意?”

    货郎答道:我已经是有妻室儿女的人了,你还年轻,另外找个人家吧。

    姑娘说:“那就做你的偏房吧。你下一墟要来接我回去呀!”

    姑娘说完,也不等货郎回话就走了。

    货郎回到家里,又是吃饭无味,睡觉不香了。老婆看到货郎这个样子,就问道:“货郎,你这两日怎么啦?”

    货郎默到老婆平时对自己那么好,自己再去接那姑娘来做偏房,怎么对得起老婆呢?老婆问多了,货郎到底把那日在墟上的事情告诉了老婆,还说:“那个姑娘要我下一墟去接她回来呢!”

    老婆不但没有为难货郎,反而大大方方地说:“讨二房、三房的人有的是,只要你情愿,就把那姑娘接来吧!”

    第二墟,那姑娘穿红着绿果真跟着货郎来了。姑娘来了以后,就问货郎老婆:“大表姐,你有几个儿女了?”

    货郎老婆告诉她已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

    姑娘知道三个儿女都没有进学堂读书,就说:“大表姐,从今以后,你就料理家务,我就教三个儿女读书习字吧!”

    说起来也巧得很,那三个儿女在货郎的二老婆管教下,读书习字进步很快。后来进京城考试,两个儿子,一个中了文科状元。一个中了武科状元。货郎一家高兴得不得了!这时,货郎的二老婆突然提出要走了。货郎俩老千言万语地留她都不肯。

    最后,货郎说:“你实在要走,我们也没有办法。就请你过了这两日,等两个儿子从京城回到家里来再走吧,他们还要报答你的恩情呢!”

    左劝右劝她还是不同意。货郎俩老只好办了一桌好酒好菜为她送行。

    吃完酒饭,货郎俩老难舍难分送她走。送到一座深山边上,她一下子就变成了一只非常秀丽的狐狸。还没等货郎俩明白是怎么一回事,那只秀丽的狐狸就走进了深山里,货郎俩老只是看见它的尾巴朝他们摆了几下。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