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尾三部曲之乡村
繁体版

16.羞辱(5)再次舌战

    回到家,冷老师打开《现代教师》读书群,看到几乎是无一例外的痛骂孔老师,忍不住发出了质问:大家都是老师,何必这样伤害?

    李新说道:我们耻于和这样的人一起做老师。

    冷老师问:你知道事情的经过吗?

    李新的回答:文章里写得清清楚楚。

    冷老师说:文章里没有写出事情的经过,至少,没有写出起因。

    宋胜江说话了:你说的事实没有写清楚,其实是转移话题。

    冷老师公布了事件的起因:那个学生课堂上无故撕碎同学的作文本,被孔老师阻止后,辱骂孔老师,还威胁孔老师的女儿。各位要是遇到这样的学生,会如何处理?

    李新强调:不管发生什么样的事情,一个做老师的,都不应该打学生。学生应该得到爱,而不是恨。

    冷老师写道:没有人说教师应该打人。教师的职责是培养人。培养人需要长善,也该救失。没有担当,看到错误不敢纠正的老师能帮助学生纠正偏差,让他们树立正确的观念吗?不说别的,只要看一看当下校园里一些学生的霸道、欺凌、胁迫,就可以知道我们的教育软到了什么程度。行为没有被规范过,对孩子们的伤害最严重。这仅仅是孩子们的错吗?不,耽误他们的,其实是家长,还有老师。家长溺爱孩子,又把老师当敌人,轻则嘲弄,重则举报,以辱师为荣。导致学生有错,教师不敢纠,学生有失,教师不敢救。一天天放纵孩子,不光让他们迷失了方向,也让家庭失去了未来。改变这种情况,需要砸碎套在教师颈上、心中、手上、脚上的铁锁,给教师足够的惩戒权。惩戒,不是恨,是爱!

    宋胜江问道:你是赞成打学生的了?

    冷老师回答:如果一巴掌能阻止一个生命的滑坡,我认为那一巴掌不光应该,还称得上功德无量。

    宋胜江写道:真是奇谈怪论。

    李新指出:将伤害学生当成旗帜来炫耀,真是可悲。

    冷老师写道:一巴掌的伤害是有形的,不管不问的伤害是无形的。哪一种伤害更重,影响更深,一目了然。

    宋胜江写道:你处处和正义作对,像你这样泯灭了良知的人,不知你当初是怎么混进教师队伍的。

    冷老师实话实说:从源头上来说,我的确是混进教师队伍的。我做过没有编制的代课教师,到现在还有三年工龄没有算上;我做过民办教师,差点被中心校长开除了;我没有全力以赴抓分数,不久前还被家长找到学校要求领导撤换我。做了教师,我实在侥幸,但聊以自慰的是,我一直学着做老师。

    李新发出了这样的见解:好教师应该有先进的思想,有高尚的道德,有精湛的教学艺术。你这样的人,思想落后,趣味低下,粗鄙不堪,永远不可能成为好老师的。

    冷老师发表了看法:我知道自己不会成为好老师,但这并不妨碍我对好老师的理解。好老师的标准千千万,但基本的一条,是对生命负责。如果一个教师抱住僵化的条条框框不放松,耽误了生命成长还以为自己无比正确,这才是最可悲的。

    李新阐述了观点:我出版的几本书里,都有对好老师的阐述。尽管我有悲天悯人的情怀,但我还是不得不说:冷延玉,你在我面前卖弄,实在不知天高地厚,只能是自取其辱。

    冷老师打出了这样的内容:你真厉害,只凭这一句话,让我明白了,你的所谓悲悯,只是一件外衣。虽然看到了你的狭隘,但我还是要说:尽管特级教师这个群体里有你这样的人,我还是对这个优秀的群体保持足够的尊敬。

    将这段内容发送出去后,冷老师感觉意犹未尽,写道:溺爱孩子的家长可以举报老师,不懂教育的人们可以辱骂老师,但是,作为专业的教育工作者,我们不应该盲目跟风,像对待十恶不赦的罪人那样,作贱敢于惩戒学生的同行!今天我们作贱同行,明天被作贱的,就是我们自己!

    有人反驳:你又信口雌黄了。我们做老师的,应该有反躬自省的意识。

    冷老师回应:反躬自省,也要弄清是非曲直,依据事实进行专业、理性的分析,最好能够看到那一巴掌后面的负责任,而不是一味跟风,助长社会中本来就不正常的仇教、辱师风气,增加教师对教育处罚的恐惧。如果教师都不敢管学生了,我们的教育就会陷入更大的困境。老实地说,前两天,我都恨不得给某个家长两记耳光呢。

    李新发表了看法:早就看出来了,你是崇尚暴力的。你们东州这个鬼地方,男人锁女人,老师打学生,还想打家长,实在是个充满暴力的蛮荒之地。

    冷老师感觉血往头上涌,颤抖着双手,写下了这样的文字:男人锁女人,当然可恶,但也仅此一例。百万人中,有这样的一个人,并不奇怪。奇怪的是我们只会贴标签。老师打学生,自然不是最好的教育方法,但也事出有因。再问一遍:学生要是侵犯了你的孩子,你会怎么做?

    李新的回答是:当然是教育、感化他了。我们的爱,应该全部送给学生。

    冷老师写道:你说的可能是神话,也可能是鬼话,但绝不是人话。至少,你让我无法理解。因为,你不像一个母亲。

    宋胜江表态了:你这样恶语伤人,太下作了。

    李新的回应也不客气:你终于露出了你的流氓嘴脸。你就是藏在我们身边的“师贼”。

    冷老师打出这样的文字:做“师贼”,我还真不够格。因为,我没有欺世骗钱,也没有偷名盗誉,连一句谄媚的话也不愿说,更不愿低三下四做事。

    有人提议:查一查他的论文。这种见识的人,不可能写出像样论文的。

    有人写道:你这个骗子,侥幸混入我们这个群,现在自行退出还来得及。不然,我们将论文查重的结果公之于众,让你哭都找不到地方。

    冷老师笑了笑,写道:告诉大家一个事实:前几天,因为评职称,我上交了五篇论文。查重的结果,一篇的重复率是7.2%,因为引用了别人的两处课堂实录,用来批评的,一篇的重复率在2%以内,三篇的重复率是0。我的文章,大多是自己一个字一个字硬写出来的,很少参考别人的观点,更少引用别人的句子。

    李新的观点是:你不参考名家观点,只能证明你的文章很浅显,不引用经典语句,表明你太狂妄,不懂得尊重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