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陆炳:最强锦衣卫他飞升了
繁体版

第006章 见嘉靖

    黄锦一路絮絮叨叨,家长里短之间无一不是在给陆炳介绍现在的朝政。

    “今日个虽然抽了他们两鞭子,让朝中不免妄议你借着万岁爷的旧情嚣张跋扈,这你也不用担心,万岁爷心中自有一杆秤,说不定还要夸你替他出了口气。”

    “这是什么意思?”

    陆炳并不在意别人怎么看待皇城门口伤人事情,不过黄锦的话还是勾起了他的一丝兴趣。

    “万岁爷这几年致力于推行新政,却总有那伙子人,明里暗里阻挠。”

    所谓嘉靖新政,主要是实行“一条鞭法”,除了经济与军事上的革新,还有三条触及了权贵们的利益:

    其一,大省兴作,没必要的工程省了。

    其二,裁革冗员,各部门无用的人裁了。

    其三,解决宗藩,少娶少生,严格控制宗室人口的膨胀。

    陆炳一边默默回忆《明史》中关于嘉靖新政的记载,一边继续听黄锦往下说。

    “上个月把你们锦衣卫的画师工匠放了四五万人,加上内监局的那些个闲杂人员,怕不是放出了十万人。”

    “太急了。”

    “咱家也这样以为……这压力就转到了锦衣卫与内监局,锦衣卫你有父亲一力压着,但抵不住那些人嘴碎,这些天不少风言风语传至万岁爷耳边,他正烦燥着,你这一抽可不就是替他抽的。”

    事情果如黄锦所料。

    两人刚至养心殿,便听见殿中传来嘉靖帝的大笑:“好!抽得好!这些混帐就得给朕好好抽打!”

    嘉靖十三年,明世宗朱厚熜二十七岁。

    陆炳眼里的嘉靖五官端正,皮肤白净,或许是思虑过甚,身材有几分削瘦,眼神并不像后世传说的那样阴鹜,反而燃烧着两团年轻天子的雄心壮志之火。

    “文孚,你总算回来了!”

    “嗯。”

    陆炳本就身材高大,加之两年边镇的风霜磨砺,个头又窜高了一截,皮肤也晒成了紫红色,站在嘉靖面前,竟然是嘉靖在仰望着陆炳。

    兴奋的嘉靖毫无被臣子冒犯的感觉。

    他搓着手笑道:“文孚你回来了,朕的心也踏实了,朕正担心身边缺少可靠之人,你这一回来,可算解了朕的燃眉之急。”

    不过养心殿内还有一名小太监,因办事机灵,这几年深得嘉靖的喜欢。

    他见陆炳还笔挺地站着,不由得尖起嗓子喊道:“陆炳,你还不快跪下谢恩!”

    这一喊提醒了嘉靖,他怔了一下,脸上的笑容慢慢消失了,眼中的兴奋变成了疑惑,进而变成了猜忌。

    陆炳依然昂立,只是拿眼睛去瞧了瞧那名小太监。

    小太监瞬间被陆炳的凝神诀控制,脑海中的腌臜念头一览无余:

    内阁首辅张璁支持嘉靖,一意清理田庄,再加上他反腐倡廉,让权贵们恨得牙痒痒。

    小太监收了权贵们的好处,不断在嘉靖面前蛊惑张璁善权,让嘉靖对张璁的信任与日下降。

    现在陆炳归来,小太监又把主意打到了这位敢杀敢打的锦衣卫身上,准备再次蛊惑嘉靖,让陆炳去拿张璁,关入诏狱受审。

    只要进了诏狱,张璁那把老骨头不可能再出来。

    小太监不知自己的心事全然被陆炳看透,见他还不跪,便走到陆炳身边,用脚去踢他的膝盖。

    “哎哟,我说陆炳,万岁爷看在小时候的情分上给你脸面,你还真的拿自己当万岁爷的亲兄弟啊?”

    诛心之言,让嘉靖的脸色大变。

    黄锦一看要糟,急忙推着陆炳:“文孚,你莫不是见着万岁爷高兴傻了。”

    就在小太监的脚挨到陆炳膝盖的刹那间,小太监忽然呼噜一声,双手死死掐住自己的脖子,不到片刻,便掐得满脸通红,舌头也吐了出来。

    “天呐,小桂子,你这是发什么疯?”

    黄锦顾不上陆炳,仓皇叫着,养心殿外值勤的两名禁卫听到喊声冲进屋子。

    “快,快把桂公公拉开!”

    两名禁卫大步冲至小桂子身边,用力去掰他的手腕,没想到又细又瘦的手腕此刻却爆发出惊人的力量。

    “黄大人,不行啊,再拉他的手腕就要断了!”

    “这这这?”

    满殿的人何曾见过这样诡异的事情,嘉靖更是吓得心神俱裂,毫不顾及自己的帝王形象,躲在御桌后面。

    禁卫犹豫片刻,小桂子已经翻出白眼,活活把自己掐死了。

    殿中满是屎尿失禁的臭味。

    “他得了失心疯,拖出去,快拖出去!”

    黄锦掩着鼻子连声喊道,又跑出去喊人打水,清扫养心殿。

    忙乱中,嘉靖从御桌后面抬起头,恐惧地看着陆炳,陆炳的目光也越过御桌,冷冷地看着他。

    “不要……不要……”

    忽然间,嘉靖举起手掌遮住自己的脸,惊恐的喃喃自语,好像面对的并不是陆炳,而是一头吃人的妖怪。

    陆炳心头微动,这个样子的嘉靖有些不对劲。

    没容陆炳细想,一群太监宫女挑担提水地冲进了养心殿,急速收拾起小桂子留下的一滩黄白之物。

    黄锦扶起嘉靖,又叫上陆炳,转移到乾清宫。

    似乎是被冰冷的夜风吹清醒了,等到了乾清宫,嘉靖绝口不提跪拜的事情,专心与陆炳议起新政。

    “朕要动皇庄了!”

    听到这句话,陆炳并未惊讶,只是淡淡回道:“只要皇上做了决定,我定然办到。”

    “文孚,朕就知道你一定会支持朕!”

    困扰嘉靖多年却始终不敢行动的事情,在听到陆炳于蓟州立下军功时,便开始了谋划。

    自永乐年间开始,皇家勋戚强占农民田产成风。

    到弘治帝,京师附近的皇庄更是达到了一个天文数字。

    上行下效,地方官员也借赋役不均、天灾人祸等因素大量接受小农“投献”,甚至强占民田。

    成化年间的荆襄流民事件,正德的刘六刘七起义,无一不是百姓田产被夺而起。

    实际上,嘉靖刚刚即位时,不乏能臣干吏提到这个问题,但那时嘉靖还在因大礼仪与朝臣怄气,没有心思考虑国家大事。

    现在想要彻底推行新政,皇庄是绕不过去的障碍,嘉靖将一切要素都考虑过了,只差一名可以替他执行的官员。

    动皇庄,必然流血。

    天底下什么人不怕流血?

    军人。

    军人中的锦衣卫,锦衣卫中的陆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