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陆炳:最强锦衣卫他飞升了
繁体版

第044章 缇骑

    陆炳凝望着远去的队伍。

    遗留的妖芒带着狐狸的骚味,若真是狐狸精,很有可能藏身于嘉靖的后宫。

    跟随躬祭的嫔妃只有方皇后与夏太后,宫女也不多,查起来并不困难。

    或许真如黄锦所说,夏太后就是那只狐狸精。

    先回京师。

    半个月后,朝廷局势出现了巨大的变化。

    嘉靖最为青睐的礼部尚书夏言,被一道圣旨贬到青州,接替弃官的林文沛任青州知府。

    此外,首辅张璁在天寿山曝晒半日,回家之后便病倒了,申请致仕养病。

    嘉靖再三挽留,但张璁的确病体难愈,只好同意他告老还乡,由次辅李时接替首辅之位。

    陆炳击杀皇陵的两头黑熊精有功,升任锦衣卫都指挥使,成为名正言顺的锦衣卫第一人。

    张璁离京那日,正逢夏言启程赴任。

    十里长亭,秋风瑟瑟。

    两人关系并不和睦,夏言主动退居一旁给张璁让道,目送张家几百人排成长队,离开京师这个富贵乡,也离开了勾心斗角的修罗场。

    而他,不过是一匹劣马,两名忠仆。

    夏言回望高大的城墙,捏紧拳头:“陶仲文曾言,我是继张璁与李时之后的首辅,就算此刻贬至青州,我夏言也绝不认输,一定会再回来的。”

    同一时间,陆炳正在西郊检视谭青挑选的老兵。

    朱棣迁都北京后,将京师军队改编为三大营,包括五军营、三千营和神机营。

    三大营初建时,颇有战斗力,土木之变却将主力损耗殆尽,从此一蹶不振。

    嘉靖登基后雄心万丈,加上北方鞑靼日渐强盛,因而想着恢复永乐年间的三大营旧制。

    正好谭青跟着陆炳靖平青州有功,手底下的禁卫军又被陆炳调走,嘉靖便派他来挑选兵卒。

    谭青是个行动派,接到旨令之后便向五军都督府要人,直接调了几万边军入京。

    “陆大人,卑职先紧着锦衣卫的人选,按你的吩咐挑了一万老兵出来,个顶个的健卒。”

    陆炳挑人的要求很简单,只有三条:

    见过血。

    受过伤。

    非富贵人家出身。

    符合这三个条件的老兵,经历过生死,也意味着他们可以用命去换取军功,战场上自然不会怯懦。

    陆炳骑着追雪,绕着这支老兵走了一圈,最后停在队伍前方。

    “本座锦衣卫陆炳,挑选尔等出来组建缇骑,若有不愿加入者,出队向后。”

    万人静默。

    锦衣卫三个字对于普通人而言,那是威风凛凛兼高高在上的部门,多少人求之不得。

    但对于这些战场上一刀一枪拼杀出来的老兵而言,锦衣卫是个遍布纨绔子弟,整日里干着害人勾当的阴暗组织。

    他们是来当军人的,不是来当特务的。

    不过,这些老兵也不敢真的退出队伍,谁知道这位陆大人会不会伺机报复。

    陆炳冷眼一扫,已经看穿了诸多人的想法。

    他没有动气,而是加上了一句:“缇骑建好之后,本座将带着你们先下广西,收复安南,再北上蒙古,彻底剿灭鞑靼。”

    陆炳的声音不算很大,却似一块巨石投入水中,激起万人荡漾。

    很快,就有人高声问道:“陆大人,锦衣卫不是兵,皇上怎么可能派我们去打安南和蒙古?”

    “就是!锦衣卫只会抄家杀人,什么时候上过战场了?”

    “军人当马革裹尸而还,我绝不在诏狱当一只地老鼠!”

    “只怕是拿着打仗的名义骗我们去送死,好搏取他的富贵前程。”

    “这两日我打听了一下,这位陆大人可是出了名的心狠手辣,立秋一天就杀了几千人,杀得西市血流成河,这样的人谁敢跟着他!”

    渐渐地,议论声越来越大,各种难听的话也出来了。

    谭青怒喝一声:“肃静!”

    又转过头对陆炳讪笑道:“陆大人,老兵都是些兵油子。”

    “无妨,本座只要自愿加入的。”

    陆炳没有使用“炼神真诀”操控他们的思维,他要的是一支生龙活虎的军队,而不是一支傀儡。

    议论声被谭青压制后,队伍中走出一名身材高大,脸上有道深长伤疤的老兵。

    他径直走到陆炳的马前,行了一个军礼,朗声问道:“陆大人说的很好,但如何让我们相信缇骑是去打仗,而不是抄家灭门的?”

    “你叫什么名字?”

    “卑职宁夏左屯卫管队霍永昌。”

    边军指挥体系中,管队是最低的一级,在千户与百户之间选用,管理60人的编制。

    陆炳看着他脸上的伤疤,由额头斜划过眼角、鼻子,一直裂到嘴唇,这一刀没将他的脑袋削掉已属好运。

    “你是千户还是百户?”

    霍永昌依然朗声回答:“卑职只是总旗,但屡立军功,因而破额担任队管。”

    “立过什么军功?”

    这时,老兵队伍中来自宁夏左屯卫的同袍替他喊起来:“霍管队斩杀过十名鞑子!”

    “还猎杀过一头野狼!”

    “霍管队救过我的命,我们哨队出去遭遇大风雪,是霍管队找到我们,将我背回来的!”

    “霍管队也救过我的命,不然我就被鞑子杀死了,霍管队是我们宁夏左屯卫的第一猛将!”

    “肃静!”

    听到这些议论,陆炳心中已有衡量,他又问道:“既然立下如此之多的军功,为何仅是总旗?”

    这句话问到了霍永昌的痛处。

    他脸皮抽搐几下,那道伤疤更显狰狞:“如果卑职说,是因为卑职投错了胎,没有生在富贵人家,所以连自己的军功也保不住,大人会相信吗?”

    “本座只相信事实。”

    “事实就是卑职每次立下的军功,都会让给上司,十多年来,左屯卫因卑职获得晋封的不在少数,而卑职始终是一名总旗。”

    “你心中可有不平意?”

    陆炳骑在马上,居高临下地逼视着霍永昌。

    或许是暗藏许久的怒火终于被点燃了,霍永昌仰面吼道:“有!我恨边军的不公!若不是陆大人要求的非富贵子弟出身,卑职永远也脱离不了宁夏左屯卫!”

    这一刻,一缕隐隐的气息自霍永昌的头顶飘出。

    陆炳回忆起大兴皇庄后园的佃农们,他恍然大悟,国有龙气,官有运道,民有命力……

    原来命力就是百姓心底的不平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