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院士从学霸开始
繁体版

第70章 两大海外名校的邀请【求订阅】

    廖方义被徐源突如其来的问题问的有点懵,怔了两秒才反应过来,当即微笑着和徐源科普数学科学院关于发表SCI论文的相关规定。

    “咱们系自然是有奖励的。”

    “论文被科学院分区一区收录且为第一作者,可以获得奖金一万元。”

    “且引用次数超过三十增加五千。”

    “因为你的情况比较特殊解决了间隔问题,经过和唐教授商议决定颁发给你五万元奖金。”

    徐源前世又不是没有发过论文,自然清楚箐华大学这方面的制度。

    能额外拿到五万已经不算少了。

    主要箐华毕竟是国内地位最高的学府,汇聚着全国最优秀的教育资源,若学生显得平庸那才有问题。

    所以更多是项目学术地位上的优势,现金奖励肯定无法和其他大学相比。

    如果他是在普通本科或者大专院校,发表这样一篇论文肯定会有丰厚奖励。

    徐源正想着这些事,旁边唐时宏像是看了出来,当即反问了句。

    “怎么你还嫌少啊?”

    “这篇论文最大的价值是学术成就,对你以后可是有很大好处的。”

    “你要是能在自然杂志上发篇论文,我说什么也给你申请个最高五十万的奖项。”

    听到唐时宏这番话,徐源露出一个腼腆笑容:“当然不嫌少。”

    而这时廖方义却打断唐时宏的话,对徐源表示支持后又接着往下讲。

    “话不能那样说,我记得徐源的老家是农村,缺钱用可以理解。”

    “就算是搞学术研究,那也要先解决温饱问题不是。”

    “物质基础同样重要。”

    “主任说的对,这点是我没考虑到。”唐时宏点点头附和着。

    廖方义思索片刻,然后像是做出了什么决定。

    颇为认真的对徐源讲:“以你现在的数学水准,有机会倒是能参与项目。”

    “届时可以获得补贴和项目奖金。”

    徐源显然没想到廖方义为他考虑了这么多,还在愣神之际耳旁又传来唐时宏的声音。

    “还不赶紧谢谢主任。”

    “能以在读本科生的身份进入到项目中全校都找不到第二个。”

    “这能够为你积累丰富的经验。”

    徐源原本还想着尽快攻读完学士学位,成为研究生生后进入项目研究中真正发挥实力,没想到因为一篇数学论文提前实现了愿望。

    别管是什么样的项目有没有画饼嫌疑,起码这话是说出来了。

    回过神来连忙激动的说:“谢谢廖主任。”

    “先别着急谢,能不能遇上适合你进的项目还是要看运气的。”廖方义看到徐源这么热情赶紧摆手解释。

    毕竟现在要是就让他找适合的项目组,那就算校长过来也抓瞎。

    事情进展到这里,按理说基本没徐源什么事了,就算论文刊登出来实体版到学校也要几天。

    可就在徐源准备离开去食堂吃饭时,却又听唐时宏讲起另外一件事。

    “对了。”

    “除数学年刊编委会发来的回复外,还有另外两封邮件是给你的。”

    还有邮件?

    徐源下意识嘀咕句,显然他对此并不知情。

    念头停留在这里赶紧询问道:“这两封是从哪来发来的邮件?”

    “它们分别来自普林斯顿大学和达特茅斯学院,因为邮件内容都已经在他们官网进行了发布,倒也不涉及什么个人隐私。”

    “普林斯顿大学邀请你过去攻读学位,达特茅斯学院则是想进行交流。”

    唐时宏嘴角噙着笑容缓缓解释,说话时目光始终聚焦在徐源身上等着回答。

    看徐源没什么反应又补充了句。

    “还有我听老胡说你在奥赛晚宴上已经拒绝了一次普林斯顿大学的邀请?”

    “是有这么回事。”徐源点点头承认。

    同时被海外两大知名院校邀请,说实话他心里面多少是有些暗爽的,毕竟这代表的是他的实力在国际上初步得到了认可。

    但对于跑去海外他并没有这个念头,何况他眼下也压根没有时间。

    思维快速运转徐源也不再迟疑,当即同着唐时宏和廖方义说出自己的决定。

    “我下个月还要准备期中考试呢,可没时间去海外搞什么交流。”

    廖方义不得不说是位合格的系主任,听见徐源这话直接就是百分百的支持:“海外院校想针对卡迈克尔数的间隔问题交流,我们可以提供场地表示欢迎,倒也不用让徐源上赶着跑过去。”

    国内数学界的发展一直处在不对等的情况中,每次涉及国际性质的学术交流,都是这边主动带队前往海外名校参加。

    只为能接触更多新的数学知识,好让自身成真带领华国数学界真正崛起。

    如今自家高校的学生解决了无穷多个卡迈克尔数之间的间隔问题。

    理应当一次东道主邀请海外数学家过来。

    唐时宏对廖方义的意见自然不会有什么异议,他本人更是尊重徐源的决定。

    可对于刚才的回答他却有些疑惑。

    想到这直接询问道:“我记得系里不是允许你期末直接参加大二的考试吗?”

    在徐源解决了卡迈克尔数问题后,唐时宏便知道徐源的数学水平远远超过了现阶段。

    尽管卡迈克尔数主要是门槛较低的数论领域,但继续参加大一的考试着实没有难度,所以他便让徐源期末直接跟着大二考试。

    毕竟他也很想徐源能早点拿到学位证书,到时候来当他的研究生。

    徐源听见唐时宏提起这件事,有些尴尬的说:“是工程力学系的期中考试。”

    “许教授说要给我亲自出题。”

    “你惹许教授生气了,那他确定的事情我可帮你说不上什么话。”唐时宏有些担心的询问道。

    虽然他们同为正教授,但许崇兴已经是工程院的院士候选人。

    加上年龄也是长他两岁,唐时宏可不认为能说服对方改变原有的打算。

    闻言徐源则是吓了跳,赶忙解释:“我哪里敢惹许教授生气。”

    “许教授是工程系流体力学研究所带头人,参与过战斗机等飞行器的外形结构设计,就连月中刚成功发射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也能在研发人员名单中看到许教授的身影。”

    廖方义显然对许崇兴比较熟悉,主动介绍了对方的学术成就后还不忘嘱咐徐源。

    “既然许教授要亲自给你出题,那这段时间还是好好备考吧。”

    “别到时候考的太糟糕。”

    “以你在数学上的天赋,同时攻读工程力学系或许真能带领力学走上新高度。”

    “放心吧主任,我会好好考的。”徐源点头保证。

    而这个时候事情也总算是彻底结束,最后只听唐时宏摆摆手说:

    “普林斯顿和达特茅斯那边我会帮你回复,这事你就不用再多管了。”

    “赶紧去吃饭吧。”

    对此徐源自然是非常乐意,再次向两人表示感谢后这才转身离开。

    真别说,忙碌到现在他确实有点饿了。

    ……

    进入到十一月,数学年刊的最新期正式发布。

    相比其他地方普林斯顿大学无疑是最先拿到纸质期刊原件的院校。

    由于无穷多个卡迈克尔数之间的间隔证明,是本期期刊中对数论研究影响最大的,所以被编委会特意在封面上进行了标注。

    普林斯顿大学数学系拥有众多数学教授,其中不乏数论研究者。

    拿到期刊之后自然是第一时间阅读这篇论文。

    冯祖明作为普林斯顿大学亚裔教授,除了担任国家队的奥赛总教练外,平时也会给数学系里的本科学生教导授课。

    尤其正值上届国际数学奥赛结束没多久,他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学校里。

    这天中午下课后他回到办公室,注意到系主任里克特还在看着什么东西,于是便走过去主动打招呼。

    “里克特先生没有去吃饭吗?”

    “哦是冯教授啊,我正在研究这篇论文,现在它就是我的精神食粮。”里克特抬起视线看见是冯祖明后扬了扬手里的杂志颇为幽默的笑着说。

    这时冯祖明才看清里克特手里的东西,接过话茬与之交流起来。

    “是最新期的数学年刊,不知道是什么样的论文让里克特先生如此评价。”

    “关于卡迈克尔数的,这篇论文彻底证明了无穷多个卡迈克尔数之间的间隔问题,并且是使用一种全新的筛法来完成证明。”

    “你肯定想不到证明他的人还是一位今年刚入校的大学生。”

    里克特眉飞色舞的和冯祖明说着,但讲到论文作者的时候脸上又浮现出惋惜。

    “可惜对方拒绝了我们的入学邀请,这真是一件令人遗憾的事。”

    冯祖明自然知道卡迈克尔数的间隔问题,听到证明者是一位大学生也颇感惊讶。

    只不过得知对方也拒绝了普林斯顿大学的邀请,总觉得有种不怎么舒服的熟悉感,他可没有忘记上次在奥赛晚宴上发生的事情。

    但他倒也没有多想,几乎是下意识向里克特询问起这位论文作者的情况。

    “不知道对方来自哪个国家的院校,会因此拒绝我们普林斯顿大学发出的邀请?”

    “我想冯教授你应该不会陌生,对方来自箐华大学数学科学院,好像还参加了刚结束的上届东京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