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院士从学霸开始
繁体版

第71章 完全不敢相信

    “来自箐华大学数学科学院,还参加了上届的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冯祖明在嘴里重复着里克特给出的信息总觉得有一种熟悉感:“该不会是获得绝对优胜者满分金牌的徐源吧?”

    “好像是这个名字,冯教授你认识他?”里克特忙站起身一脸惊喜。

    而冯祖明得到这个回答,整个人已经完全怔住,实在无法相信这件事。

    卡迈克尔数问题虽然早已被解决,剩下的只是连带的间隔证明。

    在数学界众多猜想难题中不算特别重要,但怎么也不应该是由一位大学生解决。

    关键这个人还是徐源。

    先前在奥赛晚宴上拒绝他的邀请的人。

    怀揣着这种想法,几乎没有任何迟疑他便下意识脱口质疑了句。

    “这个徐源只是刚进入大学的新生,怎么可能证明出卡迈克尔数中的间隔问题?”

    “是不是弄错了?”

    不过就话音落下之际,他便有些后悔,很快意识到自己讲了错话。

    果然。

    原本还有着笑容的里克特闻言立刻板起脸,向冯祖明表示出自己的不满。

    “冯教授。”

    “你是在质疑高等研究院编委会吗?”

    “这篇论文由编委会的主编霍尔特先生,和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德利涅教授,以及达特茅斯学院教授波梅兰斯共同审稿。”

    “波梅兰斯教授更是对证明方法给出了极高评价。”

    “我想波梅兰斯教授在卡迈克尔数领域的权威,应该没有人会去质疑吧。”

    “抱歉里克特先生。”

    冯祖明连忙开口解释:“我只是感到比较惊讶。”

    到了这个时候尽管他很难相信,也不得不承认自己之前的判断是错误的。

    对方哪怕留在箐华大学,照样能在数学领域做出学术成就。

    在刚进入大学的阶段中,便能证明出卡迈克尔数中的间隔问题,确实是相当有天赋啊!

    怪不得他当时那么有自信,认为自己肯定能有学术成就。

    等等。

    难道说在国际数学奥赛的时候,他就已经……

    冯祖明脑海中回忆起那天晚宴上的事,突然想到对方当时表示的胸有成竹,本来他还没有放在心上,但现在结合这篇论文,恐怕奥赛没结束的时候对方就完成了证明过程。

    如果情况真是如此的话,那未免更让人感到震惊。

    在国际数学奥赛中,选手基本都面临着压力,脑海里想的也全是考试。

    只为能拿到金牌为国争光。

    徐源在这种情况下还有余力解决数学难题,实在是匪夷所思。

    里克特倒也不会真为此和冯祖明翻脸,主要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代表着绝对权威,所发行的期刊肯定不允许被任何人质疑,哪怕对方是普林斯顿大学数学系的教授也不行。

    但通过这个小插曲倒让他想到了什么,随即脸色缓和下来接着说。

    “既然你认识这位徐源,那能否说服对方来我们普林斯顿大学学习深造,如此优秀的天赋不应该埋没。”

    身为数学系的主任,他始终有着普林斯顿大学才是数学天堂的自信。

    冯祖明听见这话也是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但可以确定他肯定不会再去邀请徐源。

    这要是被连拒两次,那他也太过丢脸没面子,只怕今后在数学界都混不下去了。

    甚至他现在都打心里不想遇到徐源,否则足以能想像那尴尬的场面。

    念头停在这里他只好解释道:“其实在奥赛晚宴上我就已经代表普林斯顿大学发出了邀请,只不过对方选择了进入箐华大学。”丝毫没有隐瞒自己被当时一个高中生拒绝的情况。

    “这真是一件令人遗憾的事情。”里克特最终惋惜了句打消念头。

    ……

    数学年刊最新期刊虽说到国内需要时间,官方网站却已经能查看。

    加上箐华大学在校内网正式宣布了这一喜讯,不少学生都注意到这件事。

    水木箐华是箐华大学最热闹的论坛,无论校内还是校外有什么事,大家都会在上面互相交流讨论。

    甚至有部分用户还和天涯社区重叠,经常来回切换页面。

    张俊东自从那天受刺激后,也是下定决心狠狠努力了一个月。

    过完国庆到这个月才算有时间到外面网吧,下午后两节没课便准备打会游戏,结果刚坐下就听到旁边几个同学激动喊了起来。

    “你们快看学校论坛,今年新生里面出了一个牛人。”

    “好像大家都在讨论。”

    “有多牛啊?”

    “听说是数学科学院的,大一直接在数学年刊上发表了篇论文。”

    张俊东闻言也顿时来了兴趣,待电脑开机后熟练打开水木箐华论坛。

    随着页面内容显示出来,顿时便见一条热度很高的新帖出现在视线中。

    “今年最强新生,箐华数学系三字班徐源成功发表数学年刊论文,箐华实力碾压燕京大学!”

    标题直击重要信息的同时,还不忘拉踩了一波燕京大学。

    只能说是箐华学生喜欢干的事。

    不过这可让他有些不淡定了,毕竟对于徐源这个名字几乎都快刻进了脑海。

    想到这里他立刻点进帖子查看内容,心情瞬间变得复杂起来。

    张俊东滑动鼠标很快浏览完帖子,不知道下次遇到究竟是喊学弟还是学长。

    虽说他是二字班学生,可看完徐源所获得的成绩哪还好意思喊学弟。

    “原来那天在机房他就是在写这篇论文……”

    回想起上次在学校机房遇到发生的事情,脸上浮现出些许苦涩。

    他的认知还停留在徐源拿到奥赛金牌,成为状元被校长亲自送去通知书,结果人家早就进入全新赛道在数学年刊上发论文了。

    要知道他现在还连论文怎么写都不知道。

    并且他还想起来三月份在唐教授公开课上和徐源首次见面的时候,对方就提起过卡迈克尔数问题,当时还并没有完成最终的证明。

    没预料到过个国庆,论文都发表出来了。

    目光继续下移能看到帖子后面有很多回复,甚至包括不少名字缀有研究生的账号。

    “虽然我很不愿意承认这点,但我一个博士生表示写不出这篇论文。”

    “真是太给我们这届新生涨脸了。”

    “我记得对方好像是今年的新生代表,原来实力居然这么强。”

    “校长亲自送录取通知书的也是他吧,之前我还觉得有点夸张了,现在看来人家确实有这个实力和资格。”

    “觉得自己研究生读到狗肚子里去了。”

    “燕京大学可没有这么牛的新生吧,这种数学天才属于咱们箐华。”

    “谁有这位学弟的联系方式,我想给他做个校内专访刚好完成专业课的作业。”

    ……

    仅是看了一页回复,张俊东便有点扛不住,甚至觉得待在网吧心里浮现出愧疚感。

    经过一阵内心挣扎后,他站起身朝网管所在的方向喊了句。

    “网管。”

    “现在下机能退费吗?”

    前台网管站起身伸着脖子看了一眼,语气冷淡的吐出两个字。

    “不退。”

    闻言张俊东只得重新坐下。

    不忘自我安慰道:“机子都开了可不能浪费,还是等明天再开始努力。”

    先前徐源是在三字班新生中知名度很高,现在因为论文恐怕名字会被全校记住。

    加上不少人还把相关新闻转发到天涯社区,想来热度还会进一步扩大。

    至于作为事件主人公的徐源,此刻则正安静坐在寝室里捧着本统计计算与软件,在那认真阅读研究。

    既然期末要跟着大二考试,肯定也不能只求个及格拿到学分,所以相关课程要抓紧时间复习才行,毕竟后面大三大四的数学专业课程难度更加高。

    他现在虽说在数论领域做出了一定成就,但要学的知识同样很多。

    例如微分几何复变函数常微分方程等等。

    毕竟数论门槛相对还是比较低的,很早就深受民科的喜爱。

    尽管月中就是工程力学系的期中考试,他还听说许崇兴教授正加班给他出试卷,却依旧没有要复习相关专业课的意思。

    就是主打一个力学自信。

    对面的刘洋同样坐在桌子旁,俯身像是在写什么东西神神秘秘的。

    李振亚和王海涛则不在寝室,两人说什么晚上要去操场偶遇学姐,直到现在人都还没有回来。

    正当宿舍安静着的时候,宿舍门突然被一股大力从外面推开。

    还没见到人影声音已经传进寝室。

    “源哥。”

    “你之前那篇论文发表到数学年刊上面了?”

    “我们在操场听到有学长在聊。”

    王海涛一马当先扑到徐源椅子旁边,脸上极其兴奋的询问着。

    李振亚也不逞多让,同样接过话茬询问:“这事到底是真的假的啊?”

    宿舍里的人早就都知道徐源写了篇论文,但那在他们看来就是练手用的。

    熟悉以后好为毕业论文做准备。

    可万万没想到徐源竟把论文投稿给数学年刊,关键还被收录了。

    作为数学专业的学生,哪怕没写过论文也知道数学年刊的含金量,基本都是数学教授投稿的期刊。因此在操场听到这件事后,学姐当场就成了浮云。

    两人二话没说便往寝室赶,想要向徐源当面询问清楚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