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圣师
繁体版

011 无解之局,柳暗花明

    陈理自己跟自己下了一盘棋。

    他按照当前的局势,把自己融入棋局,想要找出一条生路,但无奈地发现不管如何努力,象征着自己的白子都会被杀得无力招架,狼狈不堪,最后丢盔弃甲而亡。

    “我就知道最后一世没有这么好过,最后一关总是压轴的!”最后,陈理将手中白子往棋局上一抛。

    白子砸在棋局上,将苦苦挣扎的白子砸掉了一大块。

    让白子原本就凄惨的局势雪上加霜。

    陈理苦笑,心道系统大哥不会给我玩心跳,故意在最后一世的时候整我吧?

    “咦?”

    忽地,陈理一愣,眼睛紧紧地盯着棋局!

    “这是......?”

    陈理下的,是残局,围棋中著名的棋谱,珍珑棋局。

    棋局中劫中有劫,既有共活,又有长生,或反扑或收气,花五聚六,复杂无比。

    之所以选这个棋局,是因为陈理觉得自己如今的处境便如棋局中白子,举目皆是绝路。

    陈理奋六世之轮回,也难奈何这等棋局。

    而今心灰意冷之际的随手一抛,竟阴差阳错将白子杀掉一大片。

    这么自残的一招,非但没有断绝白子的生机,反而开拓出了一大片空地,给了白子崭新的生机!

    置之死地而后生!!!

    陈理扬天大笑。

    “哈哈哈哈!”

    他终于明白了,自己之所以无法翻盘的原因。

    此局,白子已然是十死无生。

    正如现在他自己的处境。

    想着一味的后退来寻找生路已然是不可能!

    这一段时间,陈理低调苟活于小香居。

    周围风浪却是不断。

    不管是自家那些脑袋长包胡言乱语的叔伯兄弟,还是周围那些蠢蠢欲动的汉王旧人,都不时地想要挑起事端。

    能活到今天,陈理都觉得朱元璋太大仁大义了!

    面对这些风浪,陈理竭力想要远离,撇清关系。

    但效果不好。

    非但如此,陈理还觉得自己一直被推着往风浪中去。

    就如前日见的那个老者。

    他自然能猜出那老者的身份。

    五十多岁的年纪,一脸的精明,又能出入吴王府中,除了那个有着王佐之才的李善长,又能是谁?

    李善长找上自己,可不是什么好事。

    听闻当初攻打武昌的时候,常遇春围城数日。

    吴军伤亡颇重。

    李善长便建议常遇春以屠城威胁。

    常遇春嗜杀。

    听闻此建议顿觉得有理。

    而陈理得知此事,便立即放弃了抵抗,出城投降。

    武昌城池坚固,难以成就防御。

    若是因此勾起了常十万的杀性,怕是就活不了了。

    也是因此,陈理看到了李善长这个儒生身上的杀性。

    而今,这个日后权倾朝野让朱元璋都颇为忌惮的丞相突然造访。

    陈理可不相信对方是来关心自己的。

    尤其是联系到之前对方曾以屠城相向。

    更是让陈理如芒在背。

    以成汉皇帝的身份投降朱元璋,本就让人警惕。

    陈理拼了命地低调,但前路依旧荆棘丛生。

    他怕了。

    怕六世之轮回毁于一旦。

    怕这一世的轨迹会发生偏差!

    棋局推演,无一活路。

    无解之局!

    然而今陈理终于明白死局的原因并非是绝路,而是自己着相了!

    在困境中,只想着低调怯弱,想着后退来回避事情。

    看似每一步的风浪都和自己无关。

    但越是如此,岂非让人越怀疑自己刻意而为,甚至有人在帮忙谋划?

    反倒更引人怀疑。

    李善长此行,与其说是谈农事,不如说是来探自己口风的。

    而陈理的一番自弱之举怕是会让李善长更觉得自己是在装疯卖傻、卧薪尝胆。

    想想历史上的陈理常埋怨。

    朱元璋听了反而很大度地谅解,说道:“此童孺辈,言语小过,不足问,但恐为小人瞽惑,不能保始终,宜处之远方,则衅隙无自生,可始终保全矣。”

    并将陈理送往高丽,赐高丽国王纱罗文绮四十八匹,俾善待之。

    正是因为从陈理的埋怨中,朱元璋看到了一个吃不了生活的苦的孩童的影子,让朱元璋觉得不必戒备。

    而今,陈理的处处让步与置身事外之举,反而让有心人觉得他城府颇深!

    一旦让朱元璋起了疑心,陈理的处境就危险了!

    “糊涂啊!”陈理哑然失笑。

    “看来,今后我不能一直苟着当老六了,这样反而惹人怀疑。”陈理摩挲着一颗白子,将其下到棋盘之上。

    那原本处于绝境的白子,顷刻之间就占据了一大片生机。

    无解之局,柳暗花明!

    “只是,如果张扬跋扈也要讲究尺度,要不然成了出头的椽子死得反而更快!”

    “呵呵,有意思,看来这最后一世比前六世都有意思了。”

    将军府。

    常遇春坐在家中,沉默不语。

    屋中煞气肆意。

    仆人等都不敢在这个时候叨扰常遇春。

    忽而,房门推开,一个身着蓝衣的女子走了进来。

    常遇春一皱眉,正要发怒,抬眼见到蓝衣女子,顿时好似冰山遇骄阳,满脸的怒气化成了温暖的春水。

    “妹子,你来了!”

    来人,正是夫人蓝氏,将军蓝玉胞姊,蓝盈盈。

    蓝盈盈笑靥如花。

    “自八弟家中回来,你就闷闷不乐,下人们也不敢进来。”蓝盈盈将手中端着的粥递给常遇春,“吃点东西吧。”

    常遇春端起碗,一饮而尽,然后抹了下嘴巴。

    “怎么了?”蓝盈盈问道。

    常遇春放下碗,道:“正好,这事还真得和你商量一下。”

    他便将徐达的话复述了一遍。

    “八弟这是何意?”常遇春皱眉说道,“媛媛多去王府走动?我想不明白。”

    蓝盈盈一笑,道:“这是八弟在说媒拉纤呢!”

    “哦?”常遇春疑惑道,“给谁拉?”

    蓝盈盈伸手轻轻点了一下常遇春的额头,“你呀,八弟都说让媛媛去王府了,还能给谁拉?”

    常遇春憨憨笑了下,道:“在妹子面前,我脑袋突然就不灵光了,嗯,妹子是说八弟让媛媛和四哥家的几个小子接触?”

    蓝盈盈点头,“应该是这样了,就是不知道八弟看中的是哪一个了。”

    常遇春一拍额头,“管他哪一个呢,只要是四哥的孩子,咱放心,嗯,这样,明日就让媛媛进府给四哥四嫂他们问安去,嗯,思思也八岁了吧?一起去,俩孩子一起去,不刻意。”

    蓝盈盈笑着点头。

    心事一去,常遇春胸中舒畅,看着蓝盈盈,眼睛不由得渐渐红了起来。

    “妹子,你真好看!”

    ......

    九岁的常媛媛已经出落得亭亭玉立。

    举手投足之间好似蓝盈盈一般,带着一种迷人的气质,既让人着迷,又让人如沐春风。

    “姐,就咱俩去嘛?”常媛媛背后,八岁的常思思问道。

    因为比大姐小了一岁,常思思看起来还是孩童模样。

    虽然个子也不矮,但在常媛媛身边却是一眼就能看出稚气未脱。

    “嗯,”常媛媛一咬牙,“刚才我听爹娘说了,八叔要给我保媒拉纤,哼,我的终身大事哪能这么随意?我得先看看!这事,我得自己做主!”

    常思思一脸的崇拜,道:“大姐说的真好,以后我也像大姐这样,谁也不能帮我做主!”

    “走!”

    两个小姑娘悄悄从将军府后门溜走,直奔吴王府。

    吴王府,小香居。

    陈理正依着栏杆眯着眼睛晒太阳,忽然听闻大门吱地一声打开了。

    定然是那小太监又送吃食来了。

    陈理忽地坐起。

    “哎呦,好标志的两个小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