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圣师
繁体版

010 可使其惧而不可使其纵

    朱元璋以聪明神武之资,抱济世安民之志,乘时应运,豪杰景从,戡乱摧强,十五载而成帝业。

    在他眼中,除了结发妻子马氏,和大儿子朱标,无人可放纵于前!

    当初招降陈理,且待之如己出,只是一时感叹所致。

    也是为了堵住天下士子之口,证明自己是心怀天下之主,而非嗜杀残酷之人!

    但,这不代表陈理可以放肆而为。

    教朱标农事,在朱元璋看来,陈理的目的定然不纯!

    听到朱元璋的问话,朱标并不惊慌,而是起身行了一个大礼。

    “父王,孩儿知错。”

    朱元璋眉头一挑,脸上神色一缓,“嗯,知错就好,你且说说,错在哪里?”

    朱标却是神态自若。

    “孩儿不知。”

    朱元璋:......

    马氏一笑,温声说道:“标儿,最近你与谁走得比较近?”

    朱标想了下,认真说道:“嗯与常叔叔家走的比较近,父王说了,常叔叔是咱们倚重的大将,得多亲近;还有徐叔叔家,汤大爷家......”

    朱元璋的脸变得很黑。

    这小子分明是在装傻!

    混账,咱家标儿本是一个仁厚之子,何时学得这般油嘴滑舌了?

    马氏噗嗤一笑,上前搂住了朱标,温声说道:“除了这些叔叔伯伯那里,你还和谁接触过?嗯,娘说的是年轻的孩子......”

    朱标愣住了,没有说话。

    但脸上的表情很是纠结。

    朱元璋和马氏都安静地等待着。

    半晌,朱标一撩衣襟,跪倒在地。

    “孩儿说谎了!”

    朱元璋和马氏二人长松了一口气。

    马氏轻声问道:“哦?你隐瞒了什么吗?”

    朱标便将自己和陈理交往的经过说了一遍。

    “父亲,母亲,孩儿只是觉得陈大哥对孩儿没有恶意,虽然他的兄弟叔叔对父亲颇有微词,但孩儿从来没有听陈大哥埋怨过一句,他只是喜欢种田而已。”

    马氏眉头一皱,有些紧张地看着朱元璋。

    朱元璋亦是眉头紧锁,不过只是几个呼吸之后,眉头一松,哈哈大笑,“好,好,标儿竟如此义气,好!”

    朱标脸色一红,道:“不是义气,是......是的确如此。”

    朱元璋起身,走到朱标的面前,拍了拍朱标的肩膀。

    “嗯,好,爹信你,不过你得明白:虽然你现在还小,作为孩童可以向大人说一些无关紧要的谎话,但你不同,你是咱朱重八的儿子,是吴王世子,不能与其他孩童一般。”

    “今日,你的话,咱不多问,不管真假,咱一概不问,不过,爹希望以后问你的每一句话,你都能如实回答,知道吗?”

    毕竟是小孩,朱标虽然强忍着情绪,但还是有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马氏见状,轻轻拍了拍朱标的肩膀,柔声说道:“标儿,爹娘是你最亲的人,有些事不能瞒着我们。”

    朱标一抹眼泪,拼命地稳住腔调,道:“娘,我知道,我就是怕你们误会,陈大哥真的是一个好人,他不知道我是谁,只是以为我是个小太监,但是却对我很好!他不是为了巴结我接近我才对我好!”

    “而且,他还很有才华,爹不是说了吗?打天下靠武将,但以后治理天下要靠有才的人!”

    朱元璋一愣,呵呵笑道:“你这兔崽子,这是要收服一个谋臣吗?”

    朱标倔强说道:“有何不可?甘罗十二岁为相,我今虽然还没有十二岁,但要结交一个有才华的好人还是能做到的!”

    朱元璋欣慰点头,“好,标儿好志气!不过,你得知道,将来咱是要得天下做皇帝的,标儿你也是要接爹爹的位置的,为皇者,当有威仪!”

    “你喜欢你陈大哥,觉得他能帮你助你,爹爹很高兴。”

    “然为皇者,使臣尽心不可使其骄,可使其惧而不可使其纵!”

    朱标躬身,“孩儿记住了!”

    大将军府。

    徐达、常遇春、汤和等一众淮西武将齐聚。

    徐达面色严肃,看向一旁的汤和,低声说道:“三哥,我们这么多人聚集在这里,若是让大王知道......”

    汤和笑了下,“八弟放心,今日是家宴,且我已经给大王请示,说起来这也是大王的意思。”

    徐达这才脸色一松。

    今日来的,都是当年陆家庄结拜的兄弟。

    当年在陆家庄,八雄结拜。

    武符武殿章为大哥。

    胡大海行二。

    汤和行三。

    朱元璋行四。

    邓愈行五。

    常遇春行六。

    郭英行七。

    徐达行八。

    除去三年前在杭州八咏楼被蒋英等人行刺离世的二哥胡大海之外,有六人在此相聚。

    而今,兄弟六人在军中都身居高位。

    若非朱元璋允许,似这等聚集很容易就被人扣上一个谋反忤逆的名头!

    “今日,咱们兄弟也算是比较齐了,来,诸位,先举杯!”汤和笑呵呵举起手中杯子,“本来今日大王也要来的,但因有要事故而缺席,不过临行时大王交代兄弟们一定要尽兴!”

    徐达、武符等人举杯,同饮。

    放下酒杯,徐达倾着身子问武符,“大哥,要不,您先说两句?”

    武符呵呵一笑,“我就是一个大老粗,能说什么?老八你说就是,哥哥听着。”

    徐达点点头,“诸位,今日咱们兄弟齐聚,是要说一说江北地区的战事!”

    众人一凛,都放下了酒杯。

    数月前,朱元璋大军进攻张士诚。

    战事顺利。

    通州城内百姓与城外的朱元璋大军里应外合,一举拿下通州。

    按计划,原本应该立即挥师兴化、盐城、泰州等地,将东吴的势力一举赶出江北地区。

    谁料通州地区突发蝗灾。

    瞬间席卷整个江北地区。

    严重危及到了大军的后勤补给。

    无奈,朱元璋只能退兵。

    这直接影响了朱元璋一统江北的计划!

    从起义至今,十多年过去。

    活着,吃饱饭,得天下,朱元璋的心态也在变化。

    通州战事受挫,这就像是一根刺,横在朱元璋的胸中。

    作为朱元璋的结拜兄弟,他们自然知道朱元璋所求。

    “江北之困,关键在粮草!”汤和皱眉说道。

    众人皆点头。

    武符也颔首,道:“若不是这一场蝗灾,江北早就在我等手中了!”

    徐达端起酒杯,喝了一口,悠悠说道:“哦?诸位兄弟意思,是只要粮草充足,江北便如囊中之物?”

    “那是自然!”众人都纷纷点头。

    浴血奋战至今,他们知道张士诚部的战力,亦对自己的战力有信心。

    “呵呵,那今日咱们就以一年后粮草充足为前提,商议一下江北战事布局!”

    “什么?!”

    众人大惊!

    两个时辰以后。

    武符、汤和等人从大将军府中走出。

    一个个神色激动,颜色亢奋。

    常遇春走在最后和徐达作别。

    “六哥,我听说媛媛几年九岁了吧?”

    常遇春一愣,点头。

    “八弟这是何意?”

    徐达双手一背。

    “让媛媛去王府多走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