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圣师
繁体版

017 割韭菜

    新鲜的蒜,泡在水里,过不了几天就能长出新芽。

    这些新芽,鲜嫩得很,用来炒,或者拌,都是上佳的食材。

    看着陈理眼花缭乱地将一盘已经发好了的蒜苗割下来,然后用盐水洗了一遍,再拌一点猪油,那翠绿中带着的油晃晃的光芒,一下子将朱标和梅殷的食欲勾了出来。

    “哎呀,这......看着真好吃!”

    梅殷忍不住地舔了下嘴巴。

    至正二十六年,朱元璋还为吴王。

    所占之地不过应天附近一带。

    兵马虽强,但粮草并不充足。

    尤其今年是灾荒年,应天的兵更是拮据。

    不过好在当年跟着朱元璋的兵大都习惯了挨饿。

    都是实在活不下去的老实汉子,被生生逼成的百战悍兵。

    虽然打仗的本事一天天的见长,但吃苦耐劳的秉性依然还在。

    很多将军和士兵一样,吃惯了粗粮饼子,便是有了细面的馍馍也都金贵地不舍得吃。

    这两个孩子虽然一个是吴王世子,一个是大将军的儿子,但平日里也和农家孩子没有什么区别。

    吃得饱,但并非锦衣玉食。

    按照朱元璋的话说,“咱都是农人家的孩子,能吃饱饭就不得了啦,还想着顿顿大鱼大肉?你们爹在战场上吃不到的东西,你们这些小兔崽子也别想着在后面偷偷地瞒着咱吃,等哪天天底下的人都能吃大鱼大肉了,你们再吃!”

    陈理笑着挑了一根蒜苗,递给梅殷。

    “来,你尝尝。”

    梅殷一愣,有些局促地看了一眼朱标。

    陈理见状,笑道,“你是梅将军的儿子,还是小的,咱们都得让着你,别客气,来!”

    朱标也笑道,“是啊,你是大将军的儿子,咱就是个小太监,比不了你,快吃吧。”

    梅殷苦笑,正要辩解,但见朱标挤眉弄眼,顿时反应过来。

    “那,那好吧,我先试试看......”

    陈理将蒜苗朝梅殷口中一塞,笑骂道:“还试试?莫非我还能下毒害你们不成?”

    梅殷正要说话,忽然神色一僵,眼睛瞪大。

    “怎么了?!”朱标吓了一跳。

    “太好吃了!”梅殷大叫道,“比我娘做的还好吃!”

    见梅殷失态,陈理先是一愣,随即一笑。

    梅殷是梅思祖的从子,也就是侄儿。

    只因梅思祖的弟弟早年战死,才将梅殷当亲生儿子养在身边。

    这梅殷看着忠厚,实则也是聪慧之人,平日里规规矩矩,从不敢以梅思祖的名头胡闹。

    在此时诸位豪杰的儿子中,名声颇好。

    就连朱元璋都十分喜欢他。

    但今日却因为一口蒜苗如此失态!

    朱标拍打了梅殷一下,嗔骂道:“一惊一乍的,咱还以为你要死了呢!”

    “世......世上怎么有这么好吃的蒜苗,来,您也尝尝!”梅殷从陈理的手中夺过筷子,卷起衣襟擦了一下,然后夹起一根蒜苗,送到朱标的嘴边。

    陈理一愣。

    朱标亦是一愣。

    “这,这怎么好意思让你给我夹菜,我自己来吧。”朱标笑道。

    梅殷一愣,“哎呀,太兴奋了,对,您自己来,来。”

    “陈大哥,想不到,您还有这么好的手艺!”

    陈理摆摆手,“厨灶耳,算什么手艺!”

    梅殷摇头道:“人之于世,吃喝拉撒,再者,民以食为天,能掌厨灶,那是大本事,再者说了,陈大哥还对农事精通,这......我看,陈大哥就是食神下界喽!”

    陈理哈哈大笑。

    又找来两双筷子,三人一遍说笑,一边吃着盘中的蒜苗。

    “大哥说这东西,割完了,过几天还有吗?”梅殷问道。

    陈理点头,“四五天,就又有一茬了。”

    朱标惊叹道:“那岂不是吃不尽?”

    梅殷大喜,“要是以后咱们军中都弄这个,不就可以解决一些粮草问题了吗?”

    陈理摇头,“也不是,吃个几茬,它就长不起来了!”

    梅殷闻言顿时有些失望,过了一会儿又热切地看着陈理,“大哥,你是不是还有其他的能耐,可以种出很多粮食?”

    朱标也一脸渴望地看着陈理。

    陈理一笑,指着院落的一角,“那不是吗?别看只有一亩地,待收成的时候,可能有四五百斤呢!”

    “什么!!!”朱标和梅殷大惊!

    元末时,沃田的水稻产量大约在三百斤多一点!

    一般的贫田、旱田还达不到这个产量。

    五百斤,那是什么概念?!

    “当真?!”梅殷眼中精光四射,好似不是一个八岁的孩童一般。

    陈理有些得意。

    “自然!”

    就在这时,一个女孩的声音响了起来。

    “胡扯!”

    陈理一愣,转头一看,竟是一个十岁左右的女孩,正一脸厌恶地看着自己。

    “大妞儿?”朱标欢喜说道,“你怎么来了?”

    叫大妞的女孩没有搭理朱标,而是来到陈理的面前。

    “我听闻你是旧汉王陈友谅之子,想那陈友谅也是一代豪杰,你也是当过汉王的人,怎地说话这么不知高低!”大妞鄙夷地看着陈理,“五百斤?你怎么不说一千斤呢!”

    陈理的脸色涨红,道:“你怎知不可能?!这是我种的地,我岂能不清楚!”

    “信口雌黄!”大妞轻蔑一笑,“我看,你是听说咱们吴军缺粮食,故意这么说的吧?”

    陈理气得哈哈一笑,指着大妞说道:“好歹咱也是当过王的人,怎滴会胡说?吴王府上下待我不薄,王妃更是待我如子,咱早就想报答她老人家了,只不过没有机会而已!这院中的地,定然是在五百斤上下,咱决不食言,哼哼,告诉你,小丫头片子,莫说是五百斤,若是给我大片良田,莫说是五百斤,便是六百斤也不再话下!”

    “可敢立军令状?!”大妞冷笑。

    “有何不敢?!”陈理寸步不让。

    “好!”忽然,院外一声龙吟。

    众孩童往外一个,就见一个四十岁左右的魁梧大汉走了进来!

    常遇春!

    陈理连忙拜倒,“大将军!”

    常遇春点头。

    “咱问你,你说你真能种出六百斤的谷物?”

    陈理讪讪道:“这......可能吧!”

    “什么可能?军中大事岂能胡言乱语?!”常遇春怒道。

    陈理懵逼。

    咱什么时候和你讲军中大事了?

    常遇春却是不管不顾,道:“方才你也讲了,吴王和王妃待你如子,让你在王府住着,你也该给吴王排忧解难,如今通州大灾,需要粮食,既然你有这个本事,为何藏着掖着?是爷们儿,就得当然不让,嗯,好在你没有让我失望,竟然立下军令状!”

    “好,咱就给你这个机会!”

    “应天城外,咱有良田三千亩,到时候咱再给其他几个兄弟讲讲,给你凑出一万亩!都给你种,来年,咱跟你要五百万斤粮食!”

    “这......”陈理脸上苦笑。

    “就这么说定了!”常遇春说罢,一把扯过朱标,“都走!”

    小香居内。

    陈理低头不语。

    “娘的,老子被当韭菜收割了!”

    他的眼中露出了一抹精光。

    “老货,老子宅在家里种地都不行,非要找个由头弄死老子?!”

    “好,你想玩,那老子陪你!”

    “真当老子苟了六世,不能搅弄风雨吗?!”

    “咱,走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