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圣师
繁体版

027杀机潜伏

    原本热闹的小香居,突然安静下来了。

    众人都诧异地看着陈理。

    李景隆咽了口吐沫,“那,后来呢?”

    陈理瞪着眼睛,出神地看着天空。

    半晌,才一笑。

    “后来,咱就投降了呗,既然知道要输,又何必撑下去?”

    “他们舍不得手里的权利,拼死抵抗;我又不喜欢当王,所以干脆投降,哈哈,不当了,要当,他们当去!”

    “再说了,打仗,死的都是庄稼人苦哈哈,那些高高在上的文人老爷、武将大帅们又不会冲在第一线!”

    “我听闻吴王仁厚,只要不是犯了大恶的,投降了就能有活路!”

    陈理一笑,“结果证明,我是对的,看看,咱现在还是侯爷呢,也悠闲清净!”

    李老拐郑重地朝陈理一抱拳,“侯爷,起初俺对您可是百般地刺挠,但现在,俺觉得您是一个爷们儿,就冲您方才的话,俺觉得您不是一个坏人!”

    陈理一愣,随即哈哈大笑。

    “那我谢谢您了,哎,说来也很苦恼,咱是降过来的,有些事儿,咱有心理准备。”

    李景隆见状,忙道:“不管以前了,现在,您就是咱大吴的归德侯,哈哈!”

    吴高、徐辉祖等人对陈理也纷纷点头示意。

    之前,是觉得陈理此人颇有能耐。

    会种地,还能根据农事引申出很多他们没有听说过的观点。

    但是,那仅仅是对陈理的能耐的认可。

    现在,他们觉得陈理和自己是一类人。

    “对了,方才您说,红薯的亩产可达八九石?”一个老兵猛然想起来了,激动问道。

    陈理点头,“应该是,但是我还没有种出来,以前种的,还没有真正的收成,所以这一次就想着大家一起来弄,常将军在城外划给了我一万亩良田,到时候种下去就知道了!”

    李老拐等人激动了。

    几辈子的庄稼人,怎么不知道一亩地麦子能收成多少?

    好年景的时候,可产三石,也就是三百多斤。

    还得是水田。

    若是遇见坡田、旱田,怕是不到一石。

    但听陈理说,红薯一亩地能产八九石,还不挑地儿。

    他们一下子眼睛就红了,比当年攻破了应天打开了库府的时候都激动!

    “这东西,能吃嘛?”有人问。

    “能吃!”陈理笑道,“有点甜,就像,嗯,萝卜一样,但是比萝卜顶饿!”

    陈理蹲坐下来,就像乡里的小伙子一样。

    这个动作让李老拐等人很有好感。

    “而且啊,这红薯可以生吃,可以蒸,煮,烤,还可以切成片,晒干了,在用水一煮,烧茶!”

    “磨成粉的话,还可以做成饼子。”

    “很顶饿!”

    陈理说一句,这些人的眼睛就红一分。

    最后,连常茂、李景隆等人都激动得浑身发抖。

    庄稼人家,对于饿,有着天然的恐惧!

    但现在,这个问题似乎将要被解决!

    “大哥,你说,咱最后一个问题哈,别介意,你,你为什么愿意将这等宝贝拿出来?”李景隆哆嗦着问道。

    陈理哈哈一笑,“藏着掖着?那有什么用,又不能生蛋!”

    “能让天下人吃饱饭,多大的功德啊!”

    “好!”老兵们脸色涨红,大声叫好。

    吃饱饭,多简单真诚的想法啊!

    通州。

    沐英站在梅思祖的跟前,低着头。

    梅思祖皱着眉头看着眼前的军报。

    “粮食,只够六个月?”

    “是,这还不算赈灾的!”沐英说道,“相国那边正在筹备。”

    梅思祖将军报往帅案上一放,“粮食啊!”

    沐英犹豫了一下,然后说道:“前些日子,家里来信了,说相国已经有了办法,来年秋天,就能筹集到足够大军用度的粮食!”

    “嗯?”梅思祖眼睛一眯,转头看着沐英,“当真?”

    “应该不会错,”沐英说道,“相国私下还说当前稳定通州是首要任务。”

    “你什么看法?”梅思祖问道。

    以稳定通州为重,那就要赈灾,而且还要大力的赈济!

    通州的储备粮不多。

    就只能动用军粮!

    如今,军中的粮草还是应天这几年好不容易攒下来的。

    六个月。

    他只有六个月的时间,来整顿军备,来年要对江北地区用兵。

    但若是大力赈济通州,很可能根本支撑不了六个月!

    最关键的是,上位那边还没有给具体的军令!

    虽然之前已经连续下令稳定通州。

    可并没有提如何使用军粮!

    梅思祖坐镇通州,他不敢冒这个险!

    沐英沉吟了一下,“将军,听家里说,令郎最近和那位走得挺近。”

    梅思祖一愣。

    随即脸色阴沉。

    “相国何故如此?”

    一个多月前,他接到家中来信,说相国拜访过几次,单单和自己儿子梅殷聊了聊。

    一个五十多岁的相国,和一个七八岁的小孩聊什么?

    后来,家里人将梅殷去小香居的事情说了后,梅思祖一下子就反应过来了。

    李善长是要用自己儿子来钓鱼呢!

    梅殷成了鱼饵!

    “他李善长要动一个阶下之囚,何故还要将吾儿牵扯进来?”

    鱼饵,不但要被鱼吃掉,甚至将来还可能会背锅。

    背鱼为何上钩被人送上案板烹煮的锅!

    沐英没有说话。

    “沐英,你是上位的义子,你觉得,上位真的不容那个人吗?”梅思祖心中不忿,却也不好表达出来,坐下来之后,悠悠问了一句。

    沐英看了梅思祖一眼,“将军,末将岂可擅自揣测上位的心思?”

    梅思祖一愣,随即苦笑道:“是,是我孟浪了。”

    “可在我看来,上位定然是容得了那个人的,要不然怎么可能......”

    “这事儿,会不会是相国擅自做主?”

    “若是如此,上位难道不知道吗?可为什么不管呢?”梅思祖一边推测,一边自语。

    一旁的沐英神色平静。

    梅思祖突然顿住了,震惊地看着沐英。

    “难道......?”

    沐英笑了下,“将军,大军粮饷一向是由相国调配,既然他说将军当以通州为重,末将觉得将军照做就是,便是将来出了篓子,将军亦有说辞。”

    梅思祖看着沐英。

    沐英这话,意味深长啊。

    “是啊,相国让怎么做,我便怎么做吧。”

    应天府。

    元朝至正十六年朱元璋亲自带兵分三路用十天时间攻破集庆路;同年三月,改集庆路为应天府,“应天”之名意指“上应天意”。

    经过几年的发展,应天渐渐从战争的废墟中恢复过来。

    此时的应天府,下辖上元、江宁、句容、溧阳、溧水、高淳、江浦、六合八县。

    有大约100万人口!

    六合县在应天府的正北边,有大约10万人口。

    六合县县令是原县丞。

    当年朱元璋打下应天之后,很多作恶的官员被杀,但也赦免了一些不算恶吏的官员,让他们留任。

    县令王伟光此时就在县衙内,接见一个很特殊的人。

    “我家王上已经将那些杀才的儿子们聚集在一起,若是此时动手,定然可一举成事!”

    王伟光看着眼前人信誓旦旦的样子,心中鄙夷,但脸上露出一丝惊叹。

    “汉王好手段,你且回去按原计划准备,届时我会动手!”

    待那人走后,王伟光一个人在房中坐了很久。

    “来人,请普照寺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