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傲之向大年
繁体版

177 厉兵秣马英雄帖

    临时机构运转起来后,米为义借鉴日月神教的做法,只要不是死硬的土著分子,就必须缴纳投名状,才能免去痛苦!

    而陈九,轻车熟路的运用日月神教之前的做法,选取底饥寒交迫的底层武士们,给他们好吃的好喝的,死不悔改的不愿意配合的,直接灭掉。

    留下的乖乖配合,不奢望他们能出多少战斗力,主要就是维持基本的秩序,捎带一些的,就是充当临时的炮灰。

    而此时日本这边都是闪沙一片,没有真正统一,各自为政。

    米为义稳打稳扎,以九州岛港口为基地,舰队直接封锁了九州岛北部的海峡,北方本州岛的援军无法赶来支援。

    接下来,装备精良,以三流高手带队的一万多人,全部消灭了反抗激烈的武士和当地豪强,然后发飞鸽传书给向大年,请求征集人员去九州岛进行管理。

    向大年发出指令,从衡山、舟山、琉球调集了两千多人,赶赴遥远的九州去经营一方。

    这两千多人,由东方不败亲自带队,向大年并没有邀请东方不败去,是东方不败主动去的。

    米为义在九州码头,见到东方不败,很是意外,不过心里更加欢喜,有这位一来,自己可以轻松不少。

    不过,米为义接受了人员和物质后,还是无意中,将东方不败到九州的事情,传给了向大年。

    向大年收到信息后,示意米为义尽力满足东方不败的需求,如果他有需要的话,并且暗示九州岛有储藏很大的银矿,还有本州岛西南方向,有一个八百平方米面积大小的岛屿,叫做佐渡岛,上面据说有金子,抢先占据掉。

    米为义立马明白了自家师兄的意图。

    于是找到东方不败一行人,将向大年的猜测说了出来。

    东方不败眼神发亮,随机叮嘱米为义派出人马,马上占据佐渡岛。而自己则带着随从,开始在九州岛勘探银矿所在。

    终于忙活了一个多月,走遍了九州岛的山山水水,勘探人员终于发现了银矿所在地。

    米为义传出信息:“银矿储量非常惊人,是现在封存起来,还是马上开始开采银矿?”

    向大年马上传回指令:“一边开采,一边以九州岛为基地,向北扩张,早日占据本州岛!”

    同时向大年命令琉球和舟山,除了必要的护卫队伍外,全力支援东瀛的远征,并且发出指令,西域的黑山骑兵部队,抽调十分之一的人马,去日本训练骑兵连队,用来作为步兵的有效补充!

    此时本州岛正处于应仁之乱后的混乱时期,各地都是各自为政。

    有的有识之士发起盟会,准备南下夺回九州岛,驱除明人!

    有的则觉得明人劳师远征,只是为通商口岸和商人的安全保障,谈妥了,他们粮草补给不够,自然会离开,回到明国。

    而米为义则一边整军备战,适应这边气候,一边虚与委蛇。

    三个月后,陈九训练的日伪军有了初步的战斗力,陈九还用了特别的损招,凡是加入日伪军的,都是没落的武士或者低廉的平民,让他们互相揭发老东家的罪行,并且众目睽睽之下,亲手处决罪恶大的老东家。

    数月以来各地的暴乱和破坏,都由日伪军镇压,有陈九等人带着,日伪军初步有了一定战斗力。

    由于米为义一向在吃穿住上,没有区别对待,所以几个月下来,九层的日伪军自然而然对琉球而来的军队有了一丝丝的依附之意。

    毕竟以前是饥一顿饱一顿,三月不知肉味,如今自己参加日伪军,天天吃肉,身体强壮起来,家里人也帮着修建白灰灰的马路,有了酬劳,时常还能买上面粉和稻米,做一顿好吃的。

    如此的日子,也不是不能接受!

    同时,千里之外的基隆造船中心,工人正在紧急忙碌着,一艘宽大的载人轮船即将下水。

    此海船,防护力度不强,没有安装威力巨大的火炮,仅仅是载人或者载货,一次能运输一万千人,如果像欧洲那样不管死活的塞满人,能装四倍多,四万多人。

    这是向大年要求制造出来的,用于移民迁移所用,刘晓柏等人私下称为运兵舰!

    初次使用,在琉球海峡跑了一个来回感觉还不错,就准备投入使用,往九州跑一趟。

    一艘运兵舰,需要配置八艘护卫的蒸汽机舰,刘晓柏规规矩矩的按照造船厂的要求来。

    十五天后,米为义见到运兵舰到来,非标惊讶,心里却更加开心,这以后运输起来就方便多了。

    一万多青壮,大大缓解了米为义的压力,分出两千派往佐渡岛,以老兵带新兵,历经战火洗礼,不就便可以成为老兵了。

    等运兵舰队返回时,自然不会空着,而是运走了九州岛上的战利品,那就是从各处土豪劣绅那里收集的白银黄金还有上好的熟铁。

    还顺便带走了一些日为军的子女,去琉球学习先进的文化知识,为人母者,自然不舍得,为人父者,却大感荣幸,这是上天赐予的机缘,能到大唐故土去深造。

    这热烈的眼神,如果向大年在现场,恐怕就会想起前世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去美洲西欧留学,简直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一样。

    之后的半年时间里,米为义没有发动任何军事行动,而是巩固九州岛和佐渡岛的防御,同时训练运送而来的七八万青壮汉民。

    至于训练方法和教官,则是向大年亲自抄写的手册,结合了前世的经验和当下的实际情况。

    向大年亲自来了九州岛,对这些青壮进行训练,三个月后,青壮成为了新兵,除了一些天赋超群的人加入野战队伍外,其它人都能守城参与防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