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御大宋
繁体版

第四十三章 最终定计

    “说!那狗官是不是叫做丁谓?”

    柳铭章问完并没有拿开布团的意思。

    见许清徳喉咙里发出“呜呜呜”的声音,柳铭章又问道:

    “不知道?我再问你一遍,罗老爷背后倚仗的狗官,是不是叫做丁谓?”

    “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许清徳害怕的嚎啕着。

    这时柳铭章站起身来,拿开了许清徳嘴上的布团,郑重其事地说:“我最后问你一遍,罗老爷背后倚仗的狗官,是不是叫做丁谓?”

    “说!是不是!”孙彬见状绕到许清徳背后发出一声低吼。

    许清徳彻底崩溃了,脱口而出道:“是,是,大爷说是就是了。”

    柳铭章见势对着孙彬挥出一个手刀,孙彬反应极其迅速,一把从身后击晕了许清徳。

    又经过近两个小时的折腾,孙彬总算把许清徳抬回了房中,还把一切恢复原样,确保他醒来时只认为这是一场梦。

    弄完一切以后已经凌晨三四点。

    再次翻墙出院子时,柳铭章一直在沉思,孙彬却奇怪问道:“大人是要借着这桩案子往宰相丁谓身上泼脏水吗?”

    “怎么?你怀疑我在构陷当朝宰辅?”柳铭章听到孙彬的话突然顿住脚步问道。

    “属下不敢。”孙彬连忙单膝跪下对柳铭章说道:

    “宰相丁谓结党营私天下皆知,府里另一位判官狄棐大人正是被宰相丁谓陷害才被贬谪出京,很多人早就看不惯了。”

    “那你问这话是什么意思?”柳铭章转过身来冷冷质问道。

    孙彬沉默良久才开口道:

    “柳大人对属下的知遇之恩,属下万死难报。只是属下觉得,若是朝中没有强援,仅凭这一桩案子很难动摇当朝宰相的根基。属下知道知府大人和丁谓早有宿怨,也知道他对大人您十分器重……或许……或许这是属下的私心,属下希望大人能明哲保身,不要太过着急。”

    柳铭章听完松了一口气,将孙彬从地上扶起后说道:

    “君子法天运,四时可前知。小人惟所遇,寒暑不可期。利害有常势,取舍无定姿。焉能使我心,皎皎远犹疑。这是韩愈所作《五言律诗》,读懂这首诗,你当不会再有适才那些疑问。”

    看着孙彬似懂非懂,柳铭章不想多做解释。

    在他看来,走这一步未必能起太大的效果,可他实在不确定王曾清除丁谓的势力究竟需要多长时间,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在明年,也就是公元1023年。

    如果能以这个切入点为开端,那么按照吏部的办事效率,或许能在明年年初就将丁谓势力一次性连根拔起,那便有利于国家未来的发展。

    再者说来,借着这个切入点,也可以在朝中铺垫出一些人脉,等到宋仁宗孝期过后复开科举,只要他能顺利考中进士,以22岁的年纪留在三省阁部,这就算是一个完美开局了。

    只有建立在这样的开局下,才有机会进入枢密院,办那件寇准想办却没有办到的事。

    “大人,那我们接下来怎么办?”孙彬问道。

    “接下来的几天你监视一下这个许清徳,看看他有没有生疑,其余的等知府大人开堂审理此案时再说。”

    柳铭章说完想了想,又吩咐道:“你先去办吧,后续需要什么你报来给我便是。”

    看着孙彬远远离开,柳铭章走在没有一点光线的巷子里,不停回想着这几天的事情。

    光是他给自己定下这拔掉十几家地主势力的“小目标”来说,眼下最大的问题是手上能调动的资源实在太少了。

    暂且不说这些地主家背后和朝局有没有直接联系,光是一家家收集罪证就很麻烦,就算要做假证据栽赃也需要时间不是?

    届时这些地主家还可能拿出银子来疏通关系以求轻判,使得案子的判决达不到抄家流放没收土地的效果。又或者从根源上干掉在背后起推动作用的官员,也就是那位开封府的司法参军。

    一旦开启了神仙与神仙的斗争,比的从来不是谁的香火更旺盛,而是大家手上现有的仙法够不够硬。

    从这点上来看,柳铭章和那些扎根京城数十年的地主势力相比,还差很远,更别说还又可能碰上丁谓一党的官员。

    当然捷径倒也不是没有。

    其中一条就是用银子来开路,正所谓有钱能使鬼推磨,收拢一批像孙彬一样在底层办事的人。

    另一条则是那个目前还没有掌权的宋仁宗,或许可以通过他掌握到朝中的一些情报关系。

    只是这两条路目前效果都不是特别理想,眼下唯一立竿见影的法子,就只剩下和李迪摊牌了。

    李迪曾经是参知政事,和寇准亲厚。

    寇准的价值在于他推荐了太多官员,这些官员大多身居要职且品行端正,虽然在真宗驾崩时被丁谓矫诏打压,依然还是一股不小的力量。

    若是能得到李迪的首肯,将这些在京官员的力量全部调动起来,未来一旦开启和丁谓一党的斗争总不至于被对方一击撂倒。

    但唯一的问题在于柳铭章实在不能确定,他不确定以这种栽赃陷害的方式发动对丁谓一党的进攻李迪会怎么看待。

    要是换作寇准的话,他都能想象出寇准会如何严词拒绝,文人那清高的毛病永远治不好。

    而且寇准看起来还是个晚期患者,至于李迪有没有这毛病就不好说了。

    回到府衙换回了衣裳,左思右想,柳铭章还是决定放手一搏,直接找上李迪把话说开。

    原先他一直想跳过李迪直接事情办了,但想了又想,最终发现自己的官职权力还是太小,很多事情上是力不从心的。

    而跟李迪把话说开无非也就两个结果而已。

    若是李迪无条件支持他对丁谓底下的下级官员下手,他相信以开封府的权力完全可以在丁谓一党的胸膛上开个大窟窿。

    等丁谓一党反应过来要调查前因后果时已经吃了后手发动的亏,己方则可以从容应对。

    即便李迪和寇准一样那么清高,左不过是义正言辞地把他这个司法参军痛骂一顿。

    但……

    骂完还能怎样?

    革老子的职吗?

    那可倒好,九品芝麻官,老子不干了!

    想到这里,柳铭章脸上露出了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