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御大宋
繁体版

第六十七章 鼓乐镇魂

    “大人……”

    老村长一时间不知道要说些什么话安慰眼前这个年轻的官员,只是听着外间的喊杀声,掌灯的手在不住地颤抖。

    看到老村长手中不停抖动的烛光,柳铭章顿时冷静了下来,这一刻,他想起自己曾经看过的一本战争题材的小说,书中主角的母亲对主角说:“想要赢得一场战争的胜利,就是要做你能做的一切……”

    “可是,现在的我还能做点什么?”

    柳铭章懊恼地想着,不过很快,脑海中突然闪过一个念头,旋即对老村长道:

    “你们这里有没有鼓,没有的话铜锣也行,要是都没有,唢呐也可以!”

    老村长被他的话吓得愣了愣,不过很快反应过来,连连答道:“有,这些都有,是村里的武行在上元佳节闹狮用的。”

    “太好了!东西在哪里?快带我去!”

    柳铭章强撑着起身,对老村长说道。

    “在,在祠堂。”老村长转身到屋里翻出了一个系满钥匙的钥匙圈,这就要给柳铭章头前带路。

    柳铭章脚下一急,一把栽倒在地上,艰难爬起后顺手拿过顶门的短棍撑着跟随村长走了一百多米的路,期间不时警惕四周,来到祠堂的时候已经上气不接下气。

    见老村长把盖在大鼓上的帆布揭开,摆在祠堂一侧的那面大鼓此刻对柳铭章而言就是手下捕快的生命,话不多说便来到巨鼓前拔出鼓槌挥动起来。

    “咚!咚!咚!”

    “咚!咚!咚!”

    “咚!咚!咚!”

    几下鼓槌落下,柳铭章便觉得力气好像用尽了,根本敲不出张飞在汜水关前给二哥关羽擂鼓时的气势,随着鼓槌跌落在地,他也一屁股跌坐在地上大口喘着粗气。

    就在这个时候,老村长从一旁抱着一口木箱走了出来,手上还提溜着一片铜锣,当木箱打开,柳铭章赫然看到自己先前提到的唢呐。

    正所谓:“唢呐一响,黄金万两。”

    虽然和小号一样同为西洋乐器,但唢呐早在公元三世纪就已经发明出来,后来在唐朝时期经由丝绸之路传至中土,其高亢嘹亮的音色也让其成为了中土的民间乐器之王。

    柳铭章虽然自称精通音律,实际上吹牛的成分居多,只是在小学时参加过学校的升旗团充当鼓乐手,司职“小号手”。

    由于当时的训练极其无聊,于是他便找来了抗战时期冲锋号的乐谱试吹。

    这一试可不得了,几下过后竟然吹得比旗乐还好,直到过了这么些年,那高昂的调子他依旧记得,要是换成唢呐简直比小号还要简单,一直“徽角宫徽徽徽,徽角宫徽徽徽徽”就完事儿了。

    但,这并不是他想吹的,因为有一首比冲锋号更熟练也更适合此情此景的调子,其词道:

    如果祖国遭受到侵犯,热血男儿当自强;喝干这碗家乡的酒,壮士一去不复返……

    滚滚黄河,滔滔长江;给我生命,给我力量;就让鲜血染红最美的花,洒在我的胸膛上……

    红旗飘飘,军号响!剑已出鞘,雷鸣电闪,从来是狭路相逢勇者胜……

    向前进,向前进,向前进,向前进……

    红旗飘飘,军号响!剑已出鞘,雷鸣电闪,从来是狭路相逢勇者胜……

    向前进,向前进,向前进,向前进,向前进!

    当唢呐握在手中时,柳铭章像是见了失散多年的兄弟,让老村长推开了祠堂的大门后,他用尽全身力气吹奏起来,嘹亮的唢呐声就像魔法一样在村庄上空不停回响盘旋着……

    就连村外的龙卫也受到乐声的鼓舞,纷纷从地上爬起来提刃战马,重新加入到冲锋的序列中……

    “你怎么了?”

    “不知为何,听到这乐声心中万分悲痛。”

    “现在还不能悲伤。兄弟们!上啊!赶跑这些残害百姓的马匪!”

    “将士们,我们的身后就是国都!”

    “龙卫列阵!冲阵!”

    “杀!”

    一轮又一轮的冲杀,捕快和龙卫都已经杀红了眼,根本不管身上越累越多的伤痕,舍生忘死的冲杀着。

    在不停的冲锋中,马匪们的士气逐渐瓦解,溃逃越来越多,他们甚至无法组织有效的反击,在正义的合击下一个个倒在血泊中。

    经过漫长的杀戮,天色逐渐明亮了起来,只是太阳还没有从东方升起,天际的轮廓已经逐渐清晰。

    此时映在众人眼里的并不是黎明,而是漫无边际的血色。

    大量马匪已经逃离了现场,只剩下重伤濒死和已经死去的贼人,场面完全被捕快和龙卫控制,这时东边也赶来了一个小队的援军。

    事后经过盘点,捕快们重伤十多人,其中六人不治,余下全是轻伤,那十多名龙卫更是浑身染血,像是从深渊地狱归来那般,现场找到七十多具马匪的尸体,轻重伤被俘的也有六十多人。

    当孙彬来到祠堂找到柳铭章时,他已经浑身脱力睡到在祠堂中,那把为全军将士助威的唢呐扔在了一旁。

    在村长的号召下,当地的百姓纷纷拿出了家中备用的白药给龙卫的将士和捕快们包扎,在各家后院炉灶升起袅袅炊烟时,天色已经彻底明亮。

    柳铭章醒来后第一时间找到了龙卫的为首将领,他迫切想知道是不是他出发前写的那封信起了作用,同时也暗自可惜来得不是杨文广,要是杨文广这个万人敌带队前来,这一战根本不会有这么大的伤亡。

    但在见面的那一刻,他却失望了。

    因为据龙卫的队长说,他接到的命令,是将手中小队分成四队,沿着南门三条官道巡查五十里,还有一队十余骑机动应援。

    除了南门以外,东门、北门、西门皆有部署,是为了防止别国密探策反国内的盗匪势力,伺机挑起大宋内部矛盾,好从中渔利。

    只是没有想到竟然会在此处遇上一支两百多人的马匪队伍,要不是得柳铭章带领的捕快拖住其中半数,他们这十几名龙卫很可能要在今夜全部交代了。

    可是柳铭章知道,自己能活下来,完全因为龙卫的出现,要是没有这些龙卫正面冲阵,不要说捕快们伤亡殆尽,自己从道观抓回来的人犯也再难送回京城。

    看着柳铭章有些失望的离开,一瘸一拐的脚步渐行渐远,一名龙卫突然问道:“队长,你为什么不告诉这位柳参军,我们正是奉命接应……”

    龙卫队长挥手将其打断道:“数日前这位大人险些被辽国密探刺杀于城中。虽得杨指挥使相救无恙,却已然是我们龙卫的疏失。此番正面遇敌不过是分内之事,怎能再赚他的人情?”

    “唉!可怜他带来的这些捕快,都是我大宋好男儿。”龙卫叹息着说道。

    “适才了解过村落布防。”龙卫队长似乎没听到他的话,而是望着远方有些出神地说道:“若他能当上我朝枢密使,将是国朝之福!”

    “队长为何这么说?”

    龙卫有些不解道:“先前末将问过捕快们,他下令出击的时机稍早,否则伤亡应该还会再小一些。”

    “不,你不懂,他是为了保护民财才下令出击的。幸好贼匪只是烧去了几座草山,若还继续坐视,万一将这片民宅都烧去,这里的百姓又该如何过活?”龙卫队长语重心长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