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御大宋
繁体版

一百零四章 无法拒绝的童工

    经过孙彬的连日探查,事情有了一些进展。

    这期间,柳铭章让孙彬把府中的人手按三人一小组,或者四人一小组,其中一个人带着书文进行记录,其余人手巡查打探,回到府中再将琐碎的记录逐一整理,剔除相同的部分,由繁化简。

    一个月下来,得回来的情报量已经相当巨大。

    但很快,柳铭章就面临了一个同样巨大的难题。

    他没有足够的人手整理这些情报,只靠他自己一个人的话,工作量太大了。

    初时他想着征集一些落第学子进行整理,但考虑到里头涉及了东京城有司的府衙隐晦事物,若是经办人口风不严外泄出去,很可能在朝堂上引起轩然大波。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他只能自己整理。

    不过在岗勤中,他发现位于开封府潘楼东面的十字街地段,孙彬每天于四更到五更天的凌晨,总会派出一班三十多人的岗换成便装去值夜勤。

    细问之下才知道,原来在开封府,有民间手艺人会将假造的各种仿制品赶在凌晨到拂晓间售卖,被当地老百姓称为:“鬼市子”。

    通常这类市场会在凌晨三四点成行成市,主要售卖衣服、团扇、胭脂水粉等女性用品,于拂晓天明时散尽。

    后来时间长了,市场规模逐渐扩大,周边还多了许多卖早餐和早茶的摊点。

    和白天的坊市不同,在鬼市中说话没有白天这么多忌讳,正可谓是情报集散中心。

    譬如哪位官员娶了小妾、宫中娘子们的喜好、哪些勋贵家中做什么营生……

    当然,就怕其中有人讨论官家是不是刘太后亲生的。

    正因如此,孙彬才加强了对夜间的布控排查。

    这段时间收集回来的情报很多都来自鬼市,是白天坊市的三倍不止。

    而另外还有一部分,则是来自开封府和东京城的大小青楼。

    这些青楼倒是好办,只要孙彬他们暗中亮出公门身份,青楼掌柜和老鸨们大多给予方便,让他们在门房中喝杯茶什么的,能听听位于大堂客座的“赏花人”们都在聊些什么。

    说来也巧,其中一位据说先前在北山书院干活的小厮新转到开封府这边做营生,聊起了那日在北山书院中,宰相丁谓宴请另一位宰相吕夷简的事情。

    北山书院虽然名义上是座书院,实则暗藏“风雅”,是东京城里不少达官贵人闲聚的场所。

    当时席间,丁谓似乎对吕夷简极尽讨好,还要送他一把价值千两白银的“焦尾古琴”。

    只不过吕夷简没有平白无故地接受,他将古琴收下后说改日让人给丁谓奉上白银二千两。

    柳铭章看到这一条情报的第一反应很古怪,总觉得这里头藏了什么猫腻。

    虽然没有证据,但他断定在这件事里,不是吕夷简贿赂丁谓就是丁谓贿赂吕夷简了。

    不过就算他有证据也没办法,谁让吕夷简是这场特别行动的老板呢?

    反复考量之下,他还是将这部分情报全部筛选出来扔进了废纸篓。

    时间一天天过去,柳铭章每天需要整理大量琐碎情报,根本不知道哪天是个头,他的心情逐渐烦躁了起来。

    其实没过多久,孙彬便敏锐地察觉到了他的异样,只能找到他爹孙老头看看能不能缓解眼下的窘境。

    孙老头一眼就看出了问题症结在于柳铭章的工作量实在太大,需要寻找一些落第学子从事情报分类。

    而这件事情他也一直在办,只是找来的人一个个都不能让柳铭章满意,许多人才一照面就被柳铭章退了货。

    直到有一天,孙彬不知道从哪找来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说是书院的学生,略有些才名。

    只因家中贫寒,本想着乾兴元年会开科举便来了开封府,希望早日考取功名获得一份朝廷职奉维持生计。

    可惜赶上先帝驾崩,官家登基以后需要守丧三年,最快也得到天圣二年才能考举。

    如今他盘缠用尽,实在已经揭不开锅了,不得已才来到府衙,希望得到一份抄写工作。

    说起来,穷到十四五岁就想金榜题名的学子柳铭章是真的没见过,好奇之下便让孙彬给他带了进来。

    可才照面寒暄,他便皱起了眉头。

    因为这个十五六岁的少年,话语间带着一股浓重的四川口音,该是个如假包换的蜀地人。

    对于四川话,柳铭章一点都不陌生,毕竟某时代的二代目就是个四川人,多年听读下来,他甚至能说好些四川话。

    少年倒也好说,表示每天可以工作六个时辰,只为求两餐一宿,要是还能拿到半贯铁钱的月俸让他购置纸笔那就再好不过了。

    听到这种不把自己当人的要求,柳铭章心动到几乎立马就想答应下来,生怕对方反悔。

    但出于谨慎的考虑,他还是出了几道四书五经中的题目考了考这个少年。

    没想到对方毫无意外地全部答对,甚至连同他搜肠刮肚找出的冷僻诗词和古籍摘句,少年都对答入流。

    “艹了!”

    暗暗骂了一口国粹,柳铭章当即拍板,让孙彬找来名册给他登记。

    期间反复和少年重申保密协议,还告诫他未来经手的一切公文都不得外泄。

    少年听到眼前这位即将成为自己衣食父母的大人不停重申保密条例,不但连连点头,还拿出孔子《论语·学而篇》中“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呼?与朋友交而不信呼?传不习呼?”来说事。

    扬言一定能将抄写分类公文的事务办好。

    正当柳铭章患得患失的时候,孙彬已经将两份人员名单拿了进来,其中一份厚重的是明面上见得光的人员出勤表,而另一份则是暗中组建的特别行动队,以及特别行动队的一切项目开支。

    孙彬之所以拿进来两份,主要他拿不准柳铭章打算让这个少年出任哪一边的任务。

    按理说来,情报抄写分类,能算是见得光的部分,但少年和柳铭章一样,都没有功名在身。

    而且他的年纪太小了,要是官府征用这样的人做文书工作,传扬出去只怕要被外人诟病。

    柳铭章倒没想这么多,直接拿起王曾那边的造册翻开来看,毕竟那边的费用是即时核准的,并且王曾在为人处世上比吕夷简更加坦荡,他的费用花起来更让人放心。

    “唔,如果这样的话,好吧,那就这么安排……”

    沉吟片刻后,柳铭章开口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少年朝柳铭章躬身一揖,无比激动地说道:“大人对学生恩同再造,学生欧阳修,定当竭力报效大人!”

    “?”

    这一刻,柳铭章感觉自己的耳朵出了毛病,腾地站起身来大声问道:“你都说囖啥?再说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