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御大宋
繁体版

一百一十六章 装病算不算欺君

    柳铭章在王府官家的带领下,穿过前庭来到了后院,来到位于王府西北角的一处花厅中。

    从花厅外望进去,只见一个白面无须、看上去还不到三十岁年轻人正在空旷的花厅中优雅作画,许是多年养尊处优的缘故,举手投足间那股贵气仿佛浑然天成,根本不像一个患了重病的人。

    “王爷,柳大人请来了。”

    就在柳铭章呆愣时,老管家上前,将柳铭章赠送的墨宝放在案头上,对赵元俨说道。

    “呵!柳大人还真是客气,初次见面竟能想到给本王带礼物?”

    赵元俨说着,随手拿起了其中一副书筒便倒出里头那纸生宣缓缓展开,说话的语气随意平和,仿佛对方是个多年未见的老友,完全不像初次见面的陌生人。

    “王爷言重了。铭章官职俸禄太低,实在不能如王相那般给王爷送来王凝之的真迹。今有幸得王爷相请,无奈,铭章只好滥竽充数,亲手写了两幅字,希望王爷不要嫌弃才好。”

    对于这样的自来熟,柳铭章着实不太适应,随口说了些客套话。

    怎料赵元俨正在展开宣纸的手轻轻一顿,皱着眉头哼了一声,就在柳铭章不解时,他却突然大笑起来道:

    “哈哈!”

    “哈哈哈!”

    “怨气颇重……”

    “柳大人这话听着怨气颇重。”

    “此刻多半还想着那四幅《兰亭集序》吧?”

    柳铭章被赵元俨一番话弄得无言以对,便想着岔开话题,转而说道:

    “身为官家的八皇叔,今日又是乾元节,王爷称病不去奉驾,倒在家中相邀铭章过府,欺君的罪过王爷承担得起,铭章这小小的官身可承担不起。”

    “若是官家和太后都知道本王心病因何而来,也不能算本王欺君罔上了吧?”

    赵元俨说罢,继续张开宣纸,目光很快便被上面的字体吸引,吟读道:

    “人生百岁,七十稀少。更除十年孩童小。又十年昏老。都來五十載,一半被、睡魔分了。那二十五載中,寧無些箇煩惱。”

    “仔細思量,好追歡及早。遇酒逢花堪笑傲。任玉山傾倒。對景且沈醉,人生似、露垂芳草。幸新來,有酒如渑,要結千秋歌笑。”(注)

    “好词,好字。好字,也是好词……想不到柳大人及冠之年居然能有如此心性,难得啊!”

    “这词要是我写的就好了!”得到这样的赞美,柳铭章暗暗苦笑。

    想到和这些达官贵人打交道真是累得紧,明明有话要说,却又拐弯抹角,想到这里,他索性开门见山问道:“王爷今日邀我前来,不会只是为了鉴赏书画吧?”

    就在这时,王府老管家带着一个婢女走进花厅,婢女手中的托盘上端着两盏热茶,远远闻着茶香就知道是那万恶的“安溪铁观音”。

    铁观音以异香闻名于世,但柳铭章不太喜欢这个味道,在过去,他喝得更多的还是京华牌的老香片儿。

    赵元俨接过茶盏时,挥手示意柳铭章入客座,便随口讲起了一些“他”所知道的情况。

    原来在真宗驾崩时,确实为了如何安置李氏的事情纠结过,而赵元俨之所以知道,正是因为在真宗病重时曾把这个最心爱的弟弟召进宫去商量对策。

    真宗本意是希望刘娥能对李氏大度一些,在赚足李氏人情的同时还把赵祯一并安抚了,如此便不枉费他这个先帝做了十几年的坏人。

    可谁能料到刘娥甫一上位,便着急忙慌地把李氏贬去给真宗守永定陵,生怕李氏是赵祯生母的事被人知晓。

    在赵元俨看来,刘娥这种做法实属违背先帝意愿,但他无可奈何,只能装聋作哑,甚至在人前装出心病难医的模样来避世,怕的就是自己哪天喝多了口不择言。

    因为他深知,若有人在刘娥在世时将此事说破,难保刘娥不会打击报复,让好不容易平稳下来的朝局再次发生变动,那说破此事的人就是千古罪人了。

    当然,这些都不是重点。

    毕竟李氏比刘娥年轻不少,在李氏被送到永定陵以后,赵元俨便派人暗暗照拂于她,希望可以等到刘娥寿终正寝的时候再告诉赵祯他的生母究竟是谁。

    但天不从人愿,就在赵元俨按部就班的时候,发现民间竟然流传起了种种恶毒流言。

    始作俑者居然把赵祯的身世编成了一出“狸猫换太子”的大戏,赵元俨也敏锐地察觉到在这件事的背后,必有一方敌对势力在从中作梗。

    赵元俨本想动用自己的王府力量暗中查察此事,奈何他的王府目标实在太大。

    因为宋太宗在他未满十岁时就敕封了亲王虚位,而且还在真宗登基不久得到了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之职。

    因此,他是大宋唯一一个当过宰相的亲王。

    试问一个当过国朝宰相的皇叔动用王府力量调查民间流言,这事情不管怎么说都会让人觉得他心怀不轨。

    就在他一筹莫展的时候,一个人出现在他的视野中。

    这人官位不高,仅仅只是开封府的九品司法参军,在职俸上更多属于知府幕僚性质。

    但正是这个职位不高的小吏,居然牵扯进了丁谓罢相的风波中,还在其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最有趣的是即便开封府连连更换知府,他也能屹立不倒,着实让赵元俨有些吃惊。

    而真正让赵元俨另眼相看的,是后来谣言开始散布时,又是这个司法参军暗中联系了两府宰相,在新任知府还没到任的情况下一明一暗两路出击,最大限度地限制了谣言的扩散。

    所以这些天下来,赵元俨一直想找一个机会见见这位开封府的司法参军,只是苦于没有机会……

    听到这里,柳铭章把那天开封府卫截获信鸽的事说了出来,并且遗憾地提到自己官职太低,无法调用枢密院力量,把这些潜入大宋的谍者揪出来。

    “果然!这些外邦蛮夷亡我大宋之心不死!”

    赵元俨听罢,将手中的茶盏狠狠砸在桌上,面带怒容道:“柳铭章,从今日起,本王命你暗中查察此事,若需人手,王府幕僚家将随你调用,一应费用也由本王来出。”

    柳铭章听到这耳熟的台词顿时一惊,连忙起身道:“王爷此举,只怕不太好吧?”

    “你是不敢?还是不愿?”赵元俨余怒未消,冷冷问道。

    说实话,对于赵元俨的授权,柳铭章既不敢,也不愿,因为他有官职在身,而且也希望有朝一日能登阁为相。

    若是接受了赵元俨的任命查间谍,万一不慎曝光出来,那将会成为他一生的政治污点,再无出头之日。

    正当柳铭章犹豫间,听到赵元俨在一旁沉声道:

    “你手上掌握的府卫力量虽多,但他们离不开京城,若你还有一丝汉家儿郎的血性,便不该拒绝本王。”

    (注):《红芍药》这首词牌为双调、九十一字、十仄韵,最早载于明朝蒋氏的《南九宫谱》,也被称作《旧编南九宫谱》。

    后来到了清末民初,唐先生在编撰《全宋词》时没有勘对这首词的字数格律,导致前半阕和后半阕对仗失衡。

    今天市面上流传的北宋王观《红芍药·人生百岁》就是《全宋词》中八十九字的谬误版本。

    这里我没有贬低唐先生的意思,反而对他给我国传统文化推广做出的贡献给予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