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御大宋
繁体版

一百二十一章 官家事母至孝

    跟着老太监进入了一座偏僻的小殿,看着殿中空空如也,只有几座大型佛像正目光空洞地凝视着前方……

    柳铭章心头一片灰败,暗道:“这特么也太惨了吧!”

    听到殿外的响动,一个三十岁的女子在年轻侍女的搀扶下走了出来,老太监见状连忙上前屈膝跪拜道:“老奴奉官家旨意,前来给娘娘请安。”

    这时柳铭章看到,女子身形微微一晃,要不是有侍女搀扶,几致昏倒。

    侍女将她扶稳以后,一脸不可置信地上前,小心翼翼地问道:“吴常侍,你是受官家的指派,不……不是太后?”

    “确实是官家亲口指派,此等大事老奴怎敢欺瞒。”老太监声音异常平稳道。

    侍女转头和主子对视一眼,语气陡然一变,带了些许责怪地意味道:

    “那你还不赶紧安排凤驾迎娘娘回宫?难道眼睁睁看着官家生母在此受苦吗?”

    侍女这样的要求过分吗?其实并不过分。

    毕竟是生身之母,怎么能眼睁睁看着母亲在一处极其荒凉且照顾不周的地方受苦呢?

    可是,一旁的柳铭章却明白,既得陇,再望蜀,也不过是寻常操作罢了。

    正如他先前说的那样:“人心贪欲之大,可载鲲鹏。”

    老太监听罢并不接茬,而是很聪明地将皮球踢给了柳铭章,他恭声道:“官家事母至孝,老奴今日来,是陪同这位柳大人,得官家旨意的也是这位柳大人,稍后他会为娘娘细说后续安排,请娘娘暂且容许老奴退下,安置官家命人送来的随行之物。”

    待他缓缓退出大殿后,侍女和李氏的目光便来到了柳铭章的身上,空气一时间安静到几近诡异。

    不过她们并没有发现老太监在躬身后退时,在路过柳铭章身边的时候,老太监和柳铭章极其隐晦地对视了一眼。

    和老太监那一脸从容不同,柳铭章内心戏早已快进到一场场雨夜、奔雷、以及男主角在大雨滂沱中声嘶力竭地咆哮……

    这糟老头子显然把此次任务最艰难的部分一股脑地全都丢给了他,最恶心的是,临走还说出那句“官家事母至孝。”

    可是再尴尬又能怎样,左右看看见四下无人,柳铭章突然便上前跪倒在李氏跟前说道:“母妃在上,请受儿臣一拜。”

    “你好大的胆子!竟然如此僭越!”

    看到他的动作,两人先是愣住,不过那年轻的侍女最先反应过来,指着跪倒在地的柳铭章大喝道。

    听到侍女的喝止,柳铭章丝毫不理会,只是微微抬起身来望向李氏道:“母妃容禀。儿臣此来,正是替官家为人子向母亲大人尽孝。”

    对于“儿臣”这个称呼柳铭章细想过,首先自然是能占到赵四那厮的便宜,其次还能讨好李氏,可谓好处多多。

    至于传扬出去会不会被责难,其实就赵祯的这趟任务来说在太后那里就不讨好,还不如把该占的便宜全都占了,在他看来,做干儿子可以,但绝对不做又便宜不占的王八蛋。

    “柳公子请起。”见侍女还要说什么,李氏抬手将她制止,深吸了一口气后,小心翼翼地问道:“官家如此折中安排,可是忌讳太后?”

    顺势起身时,柳铭章这才上上下下打量了这个少妇,发现她长得还不错,就是一张鹅蛋脸恬淡素雅脂粉未施,显得有些苍白。

    不过对于她的问题,柳铭章摇了摇头,很快想到一个两全其美地解释,道:“此处不是说话的地方,下面这些话,儿臣不欲为外人所知,母妃这里可有静室?”

    柳铭章跟着李氏来到室内,又想方设法把那个碍事的侍女支走他才敢把实情道出,当然还包括民间流传的那一出“狗血宫斗剧”。

    不过在叙述过程中,他有意隐去了一部分关于“南斗星曰马”的间谍情报,总的一句话就是:“有人在利用‘母妃’的身份制造恶毒流言。”

    李氏说到底只是个宫女出身,根本没经历过这样的阵仗,听完柳铭章的叙述后,原本就苍白的脸色瞬间变得更白了。

    这时柳铭章拉过一张等着坐到李氏的床前,握住她那双略微颤抖的手说道:

    “母妃大可放心,有铭章在,必不会让您再受半点委屈。官家此举既是为了保护母妃,也能让母妃体会有儿子在身边侍奉的欣慰。若非铭章仁孝无双,哪能得到官家委派代天子尽人子之孝?”

    看到眼前这个陌生的男子说得如此坦诚,李氏叹了一口气,放在膝盖上的双手没有了最初的挣扎,目光也逐渐飘到了窗外,喃喃自语般地说道:“官家有心了。”

    “啊对了!此次来看望母妃,儿臣可是带了礼物的哟!”

    为了避免空气再次凝滞,柳铭章腾地站起身来,像是个顽劣孩童急着取悦母亲那般道:“母妃何不猜上一猜?”

    李氏被柳铭章着突如其来地跳脱弄得喷笑了出来,屋内的气氛也为之一转,但很快又板起脸佯装生气问道:“哪有像你这般戏弄娘亲的?别卖关子了,说说吧。”

    柳铭章听罢心头一乐,知道对方已经半推半就地接受了自己这个“便宜儿子”,如此以来赵祯的任务便能算是完成了一半。

    只不过,仅仅让对方接受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讨得对方的欢心。

    能让母亲开开心心过好每一天,能让母亲为了儿子感到骄傲和自豪,这才是儿子最大的孝顺。

    心念至此,柳铭章趁热打铁来到李氏身旁,吓得李氏往后缩了缩,不过柳铭章没有太过逾越的举动,只是看了看门外,又小心翼翼在她耳边小声说道:“是金器,足赤的金器。”

    “什么?”李氏听罢愣住了,久久说不出话来。

    柳铭章继续说道:“母妃还不知道吧,官家曾对礼部说过:‘先帝与太后的礼数须用真金,朕御用涂金即可。’其实在儿臣心中,您也是太后呢!”

    对于柳铭章的话,李氏有些恍然,直到她想起眼前这是一张容易让人出戏的脸,才叹息道:

    “我知道你奉了官家旨意前来取悦与我,也看到了你的一片孝心,但你往后切不可在用上‘儿臣’‘母妃’这般称呼,若是不慎传扬出去,只怕……只怕……”

    “是!儿子谨遵母亲教诲。”柳铭章连忙将其打断,心下却叹息道:

    “唉!苦瓜脸还真是难伺候,动不动就往那死啊活的上去想,忘却忧愁开开心心过好每一天不香吗?真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