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江山无限
繁体版

第九十一章 黑云压城金鼓鸣(6)

    袁绍还端着盟主的架子,这让曹操头疼不已。让一个外宽内忌,色厉胆薄的人瞎指挥,结果肯定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嘴角挂着一丝苦笑,曹操问荀攸、戏志才,“公达、志才,合纵未成,袁本初又来抢盟主之位,如之奈何?”

    “明公,”荀攸暗暗叹气,“若是与之计较,徒伤和气,到时反被刘千里所趁。”

    “我有一言,望明公三思。”戏志才脸色郑重,“袁本初徒有虚名,不可与共大事也。如假意合纵,趁机夺了荆州,与刘千里划江而治,然后兵发西川。如此则中国半壁江山尽在明公之手,以之为资,励精图治,北上逐鹿,再造盛世,岂能远乎?”

    曹黑子听了戏志才这话,一对小眼瞪得溜圆,半晌作声不得。

    荀攸没想到自己的这个老乡能腹黑到这等层度,也是微闭双眼,沉思不语。

    “若是袁本初等人获胜,又将如何?”好半天,曹操缓过神来,问了一句关键。

    “绝无可能!”谁知荀攸、戏志才竟然是异口同声作出了结论。

    “愿闻其详。”

    戏志才看了一眼荀攸,示意让他说。

    “袁本初与公孙伯珪征战经年,一纸合约能起的什么作用?”荀攸开口说道:“若是袁公路或明公为盟主,公孙伯珪或许会尽力配合,如今袁本初自封盟主,公孙伯珪岂能任他调遣?一旦生了嫌隙,幽冀二州再燃战火,必被刘千里所灭。刘景升守成之主,一旦北上得了南阳,恐会止步不前;袁公路嘛,”荀攸冷笑一声,“洛阳一战,手下大将尽墨,只靠一群乌合之众,既便有百万又能如何?”

    “荆州战兵三十余万,”曹操暗自对比了下,“夺一南阳,十万大军足够。我若出兵荆州,万一战事不遂,必成胶着,恐怕....”

    “明公无须担忧,”戏志才的一双三角眼精光闪烁,“江东四郡各大家族尽皆出兵,如若不然,且看谁人敢试明公刀锋?”

    “今日就议到在这儿吧。”曹操心中忐忑,一时还是拿不定主意,准备再召集心腹将领商量一下。

    正旦过后,袁绍收到了刘表的答复。书信写的明白,这个副盟主的位置,别人是做不得的。接着曹操的书信到了,信中对袁本初一阵恭维,最后信誓旦旦的表示,盟主旌旗所指就是曹黑子进攻的方向。

    ‘孟德对我,还是一样的忠诚可靠啊!’袁绍摩挲着曹操的来信,感动的几乎流下泪来,‘少年时结下的交情,果然是经得住考验的。’微转头看了一眼被揉的皱皱巴巴的刘表的书信,一股怒气填塞在胸臆之间,‘刘景升,江夏八骏,虚有其表罢了,你有什么资格跟我叫板?可是,公路跟公孙那厮的书信什么时候到呢?’

    公孙瓒跟袁绍有很多相通之处,第一点就是二人的亲生母亲地位卑微,这一点造就了两人孤傲的性格,容不得别人说自己的出身不够尊贵;第二点是在第一点上发展而来,独断专行。袁绍表面上善于听取属下的意见,但曹操一句好谋无断说出了他的本质,也就是说你们说你们的,我干我的。公孙瓒绝对是个狠人,属于敢打敢拼的真汉子,可惜不听人言,最后自焚。第三点,识别人才,驾驭人才方面都不足。作为北方的两位大佬,二人身边可谓是人才济济,袁绍驾驭人才是弱项,后来手下的谋士围绕他的三个儿子争权夺势可见一斑;公孙瓒呢,识别人才上明显不足,正史上错过了赵云,刘备北上投靠袁绍而不是投靠他这个老同学,又证明了他无法驾驭刘备。

    公孙瓒早就收到了袁绍的书信,只是,信的内容让他无法接受。原因就是袁绍以盟主的口吻对他指手画脚,连最起码的尊重都没有。这让公孙瓒如何接受?既然接受不了,何必给袁绍回复呢?

    出身嫡子的袁术肯定对袁绍自封盟主也不感冒,但是形势不如人,虽然倡议合纵攻打刘驹,但是内心怎么想的,其实一点也不难猜测。

    合纵只不过是某些人的一厢情愿,开局虽良好,但却搞得分歧增多。

    不能约定期限,袁绍也很无奈,眼看着春风吹绿了杨柳,只好自作主张的送信给曹操等人,约定四月初九日同时出兵。

    这一晃,接近半年的时间就过去了。刘驹早已调兵遣将,准备好了应对之策。

    北方:袁绍十万大军屯兵黎阳,以颜良、文丑、张郃、高览为大将,淳于琼负责押运粮草,准备一鼓作气渡过河水,抢占白马,在河水南岸站稳脚跟。公孙瓒大军驻扎渤海郡修县,进攻平原。

    南边:刘表以蔡瑁为主将,文聘为副,率军十万自襄阳出兵北上,渡过长江,直取南阳。张闿不负袁术使命,成功刺杀掉了刘宠、骆俊,袁术将陈国的八万大军掌握在手,陈兵阳夏,预备攻打陈留郡。曹操也很配合的让曹仁、夏侯惇领兵十万北上,进攻彭城。

    大战,似乎是一触即发。

    到了四月初九这一天,公孙瓒最先沉不住气,沿着早已干涸的黄河故道直扑平原城。公孙瓒灭了刘虞后,威震北疆,三郡乌桓虽有心替刘虞报仇,但面对白马义从的威势,不敢轻动,反而被公孙瓒从乌桓各部掠夺了不少良马,如此一来,公孙瓒的骑兵部队得以扩充,精骑已达五千。

    这次进攻平原,公孙瓒动用了三千骑兵。大军出动,烟尘蔽日,顺着黄河故道,滚滚而来。

    太史慈站在平原城的北门上,看着铺天盖地的幽州大军,一向雍容的心态也变得患得患失起来。

    三千白马义从跟在公孙瓒身后绕着城池飞奔,不时有一支支利箭射向城头。

    ‘这是立威给我看啊!’太史慈看到幽州骑兵嘚瑟无比,胸中豪情勃发,这一战,必胜!

    大战在即,将有必胜之心,士有敢战之意,胜利,还会远吗?

    公孙瓒见平原北门将旗飘扬,上面写着镇北将军太史几个字,心知主将太史慈就在北方城头,在领着麾下嘚瑟一圈后,勒马停在了北门外,望向城头,见一众军官中簇拥着一员大将,身披铁甲,身躯魁伟,面容坚毅,遂扬声叫道:“城上可是子义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