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失落的天空
繁体版

第005章 初鸣的幼鹿

    “要不,让我试试吧!”

    一个突兀而又悦耳的声音,从黄文涛的眼皮子底下传了出来。

    刹那间,无数人的眼光看向第二排那个缓缓站起身的男生,李一江、刘玉琼、王柔,陈小纭,还有惊讶的黄文涛……最后排的姜小勇和尹丙汉被挡住了,还够着身子往他看过来。

    纪东决定上台解答这道题,还是经历了一番思想斗争的!

    作为一个心态早已成熟的男人,他本不稀罕在这种场合,去做一道这些少年们不会做的数学题,去证明自己的与众不同,去抬高自己的班级地位。哪怕日后等他成年,踏足社会名利场,在他潜意识里,都不会主动与别人比房产车辆是否奢华,也不曾与别人比过身份财产是否高富帅。

    经过幼年时期的磨难、少年时期的艰辛、青年时期的奋起和中年时期的惊心动魄,相对普通人而言,他显得更为老成持重,遇事会深沉不露,那种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青春心态,早已埋葬在他多年来日积月累的成熟和底蕴之下,从此相忘于那片江湖。

    “有没有哪个大神能站出来,解一下这个难题啊?”前排的王柔和陈小纭低着头,小声嘀咕着。

    。。。。。

    纪东突然惊醒了!

    既然上天给了他一次重新来过的机会,他不应该有所改变吗?

    他仿佛看到了王柔焦急的心灵,也依稀看到了“黄老怪”沮丧的情绪。那些年“黄老怪”给予他的关怀,纪东还是有感觉的,他对这个师长心存感激。

    既然已经看出了“黄老怪”的深层次用心,帮他一把,又何乐而不为呢?

    这类“动点问题”的题型,可能在九十年代的初中数学中比较罕见,但在二十一世纪,那可是初中数学中最常见的十类典型题型之一。

    记得长子初二年级时,就这种题型所衍生出的几种变形,纪东给他整整补习和强化了一周,一直补到他见到这种题就吐的程度。因此,恰恰是解答这种“动点问题”,纪东可是如热刀切黄油,得心应手,信手拈来。

    在众人复杂目光的注视下,纪东缓缓站起身,平静地走上讲台,面向大家露出一丝微笑,转身拿起一支粉笔,直接书写起来。由于熟悉的缘故,纪东解题的速度非常快,快得大家还没有跟上解题思路时,他的粉笔已经写出答案,停了下来。

    “当动点P位于直角梯形上边AB的中点时,也就是当AP等于二分之五时,ΔPEF的面积最大!

    教室内一阵寂静。

    大部分学生仍盯着黑板上的答题步骤,边对照图形边理解纪东的思路,而一些基础好、反应快的学生,已经开始在草稿纸上“沙沙沙”验证起来。

    良久,李一江、刘玉琼等也抬起头来,纷纷发出“喔”的感叹声,看脸上的表情,好象已经同样得出了正确答案,在看向纪东的眼神中,纷纷透露出敬佩和赞赏,甚至有一丝不服和嫉妒的感情。

    能够以高分进入一中求学的学生,哪个不是当年班上叱咤风云的人物。因此,少年的心性,很难让他们接受,突然发现还有人在自己擅长的方面,超越了他们许多的现实情况。

    。。。。。

    “可以讲一讲解题思路吗?”一个女孩声音传来。

    纪东循声望去,他看到了王柔那满含期望的眼神。虽然脱口而出的发声,让她稍觉一丝羞意,但那种对知识的渴望,对未知世界的追索,对智慧的向往,促使她依然坚持着直视纪东。

    她不知道的是,此时,却另有一种烟视媚行、眉目如画的视觉冲击,瞬间印上纪东的瞳孔,并在他的心灵上又激起一丝涟漪。

    纪东向王柔微微点了一下头。

    “好的,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一下我的解题思路,不过事先声明,我也是这两天复习初中数学时,刚巧做过类似的题型。”

    “要解答这道题,我觉得有四个侧重点,一是要会简化图形。即透过梯形的平行边,确定ΔADQ具有固定面积,所以这道题跟外面的梯形其实没多大关系……。二是要能发现梯形内部的平行四边形,用它的面积的二分之一来表示ΔPEF的面积……。三是会利用相似三角形的边长比来计算三角形的面积比……。四是要灵活运用未知数,正确地构建面积和边长的函数,剩下的工作就比较简单了,通过代数运算求最大值。”

    “最后,我想补充一点,在图形中使用函数思想,相对来讲难度较大。但这也是这类题的亮点,也是未来老师出题的宠儿,它考察的就是我们的分析思考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同学们可以在这类题上多练习几次,以后再次遇上就不会有难度了。”

    说完,纪东再次向王柔看了一眼,走下了讲台。

    。。。。。

    纪东浑然没有察觉到一旁黄文涛看他的眼神,三分炽热,三分欣慰,还有四分怀疑。

    纪东在讲台上那种从容不迫与成熟自信,让黄文涛有一种极度熟悉的感觉。仿佛刚才站在讲台上侃侃而谈的,不是一个青涩学子,而是一个有着丰富阅历和教学经验的同行,尤其是最后的归纳总结,不正是自己要讲的内容吗?

    黄文涛再次看了一眼花名册上的重点标注。没错啊!他就是一名自费生!还是那种中考成绩极不理想,纯粹是靠缴纳了高昂的择校费,才能进一中读书的自费生!照理说,这种现象本不应该出现在这个男生的身上才对,这不应该是哪个“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学霸级学生的标配吗?

    纪东可不知道黄文涛这时的紊乱念头。

    通过这节课的观察,尤其是注意到同学们对那道“动点问题”的解答程度,他好象对自己有了点信心,“嗯!好象在数学这门课上,还没有被其他同学们拉开太大的差距。”

    来到这个世界后,他好象忘记了那些跨越时代的鸿沟了。

    不同时期的教育,对文化科目的要求也不相同啊!

    在二十一世纪,从小学一年级就开设了英语课程,初中将会开设十门学科,而且门门都要参加会考或者统考,其中的主科如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和化学,将会涉及到许多九十年代高中才会接触的知识点!

    国家一直在强调为学生减压减负,但学习重心一直在往前移,老师在拼命、家长在咆哮、学生在抱怨,已经成为未来普通老百姓生活中的常态。

    而现在仍是九十年代,这个时候的应试教育还处于打基础、固根本、利长远阶段,还没有达到后世那种狂热化、功利化的、企业化的流水线生产模式。

    可以这样说,这个时期的学校,如同那单纯的少女,害羞,矜持,努力,对谁都真诚的要死,但心里总是住着一束光。

    “黄老怪,能帮到你的,我已经帮了啊!下面,该忙下我自己的事情了。”

    纪东从抽屉里拿出还未复习完的初三数学课本,从昨夜做的记号处翻了开来。

    “嗯!还有一大半内容没复习完呢,要抓紧时间了!”

    纪东认真的将每一章节的概念和公式抄写在专用专用草稿纸上,对于一些经典题型,都会快速的在另一本草稿纸上演算一遍,以加深对这些概念和公式的印象。

    。。。。。

    这节课,黄文涛没有再出一些更难的题型。

    他要通过这种教学方法,给孩子们增加一些学习的兴趣,增加一些攻克难题的快乐,而不是给孩子们打击。毕竟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要讲求方法,循序渐进!

    通过这节课,他初步了解了这届学生的数学基础,也清楚了他们的上限。

    “情况不是很理想啊,相对以前所带的班级,这个班基础不是很弱,但有天份的学生太少了啊!”

    眼见还有几分钟下课,黄文涛索性停止了上课,开始对本节课进行讲评,重点表扬了表现积极的十几名学生,尤其那几名尖子生。但当表扬到冯纪东时,黄文涛稍稍犹豫了一下,一带而过!

    “下两堂课,可能语文老师或者英语老师会过来认识一下大家,虽然还没有正式上课,但只要上课铃声响了,大家就必须呆在教室复习!”

    “最后我要强调一点,从明天开始,学校将会对高一新生进行为期三天的军训,同时为了掌握同学们的学习基础,学校定于周五,也就是在军训后,抽空对大家进行一次摸底考试!”

    “好了,下课!尹丙汉、姜小勇、曹明阳、张巍……还有那个谁谁谁……,冯纪东!你们几个现在跟着我,到校务处把这学期的教科书领回来!”

    正趴在课桌上认真复习的纪东,闻听自己的名字还是被叫了出来,不由得埋头苦笑,“看来,自费生的印象没那么容易就能改变的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