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覆数字时代
繁体版

第九章 美好总是短暂的

    姜伟来拨通陈洁芮的电话,问她得到通知书没有?陈洁芮说她在车上,二十分钟后就到西北工业大学。姜伟来一听,丢下其他三人,打车直奔学校。

    陈洁芮的通知书早就拿到了的,她之所以不告诉姜伟来,是因为有点不好意思。一方面她要姜伟来填报西北工业大学,考虑到姜伟来能上这所学校。另一方面,她的分数想读西北工业大学不存在任何问题。以她这么高的分数而读西北工业大学,显然有奔着姜伟来去的成份,岂不是表明了她喜欢上了姜伟来。姜伟来又不是傻子,一听陈洁芮到西北工业大学,那高兴劲就不用提了。

    陈洁芮坐火车到西安,出了站后到处走走看看,经过一体育用品店,就走了进去,第一眼就看到架子上有哑铃,这时才想起回的时候只顾收拾衣服,把哑铃给忘了。转念一想,哑铃这么重,带过来也要花不少的运费,很可能运费就够买哑铃了。自己天天锻炼身体,还真离不开,于是决定再卖两个。先是看了一对三十的重的,又看了一对五十斤重的。老板看她一只手拿五十斤的在手上玩,眼走直了。面前这个身材还有些偏瘦的女孩子,一只手玩五十斤的哑铃毫不费力,开店以来很少遇上。选好后陈洁芮让老板打包,这下子老板有些为难了。问:“打一个包还是两个包?”

    陈洁芮看了看自己身边还有个装衣服的箱子,觉得打一个包要好些,如果打两个包,加上自己的有三个了,不好拿。老板问:“打成一个包你能拿得动?”

    陈洁芮说:“可以的,拿出去我打个车就可以了,又不是走多远的路。”

    老板把两对哑铃用木板做成的箱子装了,特地弄了两根吊东西用的吊带沿箱子中间给绑上,以便于携带。陈洁芮付了钱,提起哑铃的箱子,移到外面的路上。老板则帮她拿了装衣服的箱子。然后打了个的士车直达学校。

    的士车有专用的停车点,下了车,陈洁芮才知道的士车停车点与学校有些距离。这车是无人驾驶的,不能像人开的那样想到什么地方就到什么地方。即使是人开的,学校里可能考虑到学生的安全,一般也不会让车子在校园里自由出入。这下子陈洁芮犯难了,装哑铃的箱子有一百六十斤以上,自己提起走了一段路就累得受不了。看来想把这个箱子带到宿舍得费大力了。

    却说这些大学生,特别是男生,在这新生进校的时候都想在新生门路不熟的时候给他们帮助。所需要帮助的当然得是女生了,这是个大献殷勤的好机会,如果桃花开得好,女朋友就会在这当中产生。当然,他们也是有选择的,对于那些相貌太一般的,他们是没有提供帮助的力气的。

    陈洁芮的出现令所有的男生都为之一喜,眼前的这个女生不仅身材好,长相也出众,关键是提了一个箱子,看起来很吃力。这样的女生,自己主动的去帮助她,完全合乎情理,没有任何的趁人之危的嫌疑。

    陈洁芮站在两个箱子间休息,考虑打电话让姜伟来帮忙。只见有三个男生出现在她面前。一个说:“同学,你带了这么多的东西,要不要帮帮你?”

    居然有人主动的来帮忙,陈洁芮没有拒绝的道理,她说:“那就太好了,我正想找人帮忙。”

    得到美女的认可,三人争着给陈洁芮提箱子。其中的一个要给她拿装衣服的箱子,陈洁芮说:“这个我拿,你们帮我拿另一个。”

    只见去提木箱的人使出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箱子提起来,想要行走却走不动。能进大学的这些学生,读书都是好样的,但是体力就差远了。按说这三个男生同时出力也能帮陈洁芮把木箱搬到宿舍的,可是,三人都有私心,他们是不会合力的,所以,谁也不能帮到陈洁芮。三人一脸的尴尬,无奈的走开了。

    其他的男生看在眼里,知道木箱不好拿,自己没这个力量也就不上去出丑。其中有个男生自恃有些力量,看着木箱也不大,何况他看到陈洁芮自己就能搬动,于是上前说道:“同学,我如果能帮你把这个箱子搬到宿舍,可不可做你的男朋友?”

    陈洁芮心想:做男朋友又不是做丈夫,没什么大不了的。她笑着说:“当然可以。”

    这个男生见陈洁芮同意,心中狂喜,心想以自己的力气,今天的女朋友就到手了。于是,气沉丹田,把木箱拿了起来。还别说,这人真有些力气,拿着木箱走了十多步,只是感觉到木箱越来越沉,手越来越痛,最后受不了,只得把木箱放下。当他再想提木箱时,无论怎么使劲也提不起木箱来。

    像陈洁芮这种漂亮的女生在大学里就很受关注,从她下的士车的那时起,不知有多少男生以及女生的眼光都落在了她的身上。当这个男生提出给他搬箱子就能成为她的男朋友时,这些人的好奇心都上来了,纷纷上前,想看看故事是怎么发生的。

    姜伟来坐的士到了学校,一下车就听到一个男生对另一个男生说:“那边有个女生抛绣球,谁把好的箱子搬到宿舍,她就是谁的女朋友。”

    那个男生听了这话就说:“如果是个丑鬼,有什么意思?”

    只见这个男生一脸不屑的样子说:“丑鬼?咱们系就找不出这么漂亮的。”

    那个男生惊奇的问:“真的?”

    这个男生也不回答,摆出不耐烦回答的样子。那个男生示意带他也去看看。

    姜伟来四处的寻找不到陈洁芮,听了这两人的谈话,也就跟在他们身后,也想看看是怎么回事。当他看到陈洁芮站在那里,旁边还有人去试着拿起木箱,他猜得出是怎么回事了。立即的上前同陈洁芮打招呼。

    陈洁芮正拿着手机想给姜伟来打电话,姜伟就在面前出现了,她笑着说:“我正想打电话给你呢。”

    姜伟来指着木箱问:“这是你的箱子?”

    陈洁芮说:“是我的,你帮我拿到宿舍去。”

    姜伟来用手提了提箱子,感觉到不轻。他问:“这是什么,这么重?”

    陈洁芮说:“是哑铃。”

    姜伟来用左手拿住捆在木箱上的吊带,右手则抓住箱子底,把木箱夹在腰间,往前走去,陈洁芮拉着箱子跟在他的后面。至于那些看热闹的学生,见姜伟来有条不斋的拿走箱子,又是陈洁芮的熟人,仿佛看到了故事的结局,也就散了。

    姜伟来把哑铃运到宿舍,累得满头大汉,手脚酸痛。他问陈洁芮:“你不会是从家里带来的吧?”

    陈洁芮说:“亏你想得出来,我有这么傻?这是我刚买的。看你这么累,今天我请你吃饭。”

    姜伟来笑道:“吃饭是小,从今天起,你就是我的女朋友啦。”

    陈洁芮脸上露出了笑容,嘴上却说:“你想得美。”

    姜伟来说:“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陈洁芮说:“我不是君子,我是女子。”

    姜伟来还想说什么,陈洁芮止住他:“你再说,今天的饭立即取消。”姜伟那还敢说什么,立即闭了嘴。

    陈洁芮请客的菜不贵,但营养搭配合理。两人没喝酒,喝的是果汁。陈洁芮问姜伟来:“你为什么要学机器人及人工智能?”

    姜伟来反问陈洁芮:“你说执法最重要的是什么?”

    陈洁芮觉得姜伟来大脑有点短路,就反问:“我问你的是为什么要学机器人及人工智能?”

    姜伟来说:“我学这个跟执法有关。”

    陈洁芮大为诧异的“哦”了一声。

    姜伟来接着说:“复杂的执法我们不谈,就谈交通执法。最初的时候没有电子警察,执法都是人,于是就出现了违法时行贿执法的交警。因为人与人交往就会产生人际关系,时间一长,还会形成利益链。这样一来,执法者就会成为某群人的利益链中键的一环。不仅执法不公,亵渎法律,还对社会以及经济造成严重的破坏。后来,公路上设了电子警察,违法者只要被捕捉到,必受处罚。现在是机器人警察在街上巡逻,凡有违法行为,都会按有关的规定处理,很是公平。我印象最深的是张宁永拿刀威胁我,当时如果不是机器人警察出手制止了他的行为,我可能会受伤。假如巡逻的不是机器人,而是人,很有可能这人知道张宁永是县长的儿子,为了不得罪人,完全装作没看见。”

    陈洁芮问姜伟来:“就因为这事你才要学这个专业的?”

    姜伟来说:“不仅仅是这事。记得很多年前,老人摔倒,好心的人去扶,之后老人家属告做好事的人,说是他推倒老人的。这事经过法院审理,在审理的过程中,法官问出这样的话:“你不推到老人,你为什么要去扶他。”就这么一句话,人们见到老人摔倒再也不敢上去帮助,让整个中国社会的道德倒退了不知多少年。假如法官是很智能的机器人,他通晓法律,执法公正,讲事实,求实证,又不会受贿。那么,用这样的机器的断案,其公平性肯定强过人。”

    陈洁芮说:“按照你的逻辑,这个社会要由机器来管理?”

    姜伟来说:“管理分为两个步骤:一是定法律法规;二是执行。历史上任何朝代的法律法规都定得好,但是,都逃不掉三百年灭亡的魔咒。主要的原因就是执法的时候出了问题。像清朝后期,官场也好,民间也好,法律几乎没用,反而成了权谋者用来打击对手的工具。整个社会运行的是潜规则。以致于外敌入侵时,老百姓根不不关心国家的存亡。我认为,人制定法律,然后用智能的机器人来执法。这样就可以保证执法的公平与公正。那怕有失误,也是利大于弊的。”

    陈洁芮觉得姜伟来的想法不现实,有点桃花源的感觉。她说:“你想得美,怎么一问问现在搞管理的人愿不愿意让机器人来管?”

    姜伟来一脸的自信:“这是历史的必然,现在实现不了,不等于以后就不能实现。”

    陈洁芮说:“夸你可以说你是看到未来。说得现实点你是活在梦幻里,不切实际。”

    姜伟来说:“不管怎么说,人总得有想法才行。我问你,你又是为什么选择学通讯的?”

    陈洁芮问:“你是不是以为通讯就是接打电话,网络联络之类的?”

    姜伟来说:“不是这些,难道还有其他?”

    陈洁芮说:“应该也就是这些。只不过,有通就有断。有信息交流,就有信息扰乱。现在的战争已不是人参与的战争。因为在机器人面前,人类在战争中几乎没有生存的机会。而通讯是人与机器人之间不可或缺的东西。失去对机器人的联通,相当于失去了对军队的指挥和控制。所以通讯对于军队来说那是重中之重。”

    听了陈洁芮的话,姜伟来想起她家是军人家庭,应该是骨子里就有军人的基因在里面。可是她为什么不去读军校,反而来西北工业大学。一想到陈洁芮是为自己而来,他的心里美滋滋的。他说:“如此说来,两军作战是通讯之战了?”

    陈洁芮说:“那是肯定的。双方都是机器人上战场,通讯优于对方就可以取得主动权。如果能断掉敌方的通讯,对于敌方的机器人就是单方面的屠杀。”

    姜伟来说:“如果是高智能的机器人,自己可以单独的进行战斗,未必就是单方面的屠杀。”

    陈洁芮说:“你要搞清楚,机器人无论怎么设计他都要听人的。只要是听人的,在通讯中断的时候,我方就可以让机器人听自己的。”

    姜伟来说:“我就要设计出有自我意识的机器人,让他自己在无人的场景也能应对自如。”

    陈洁芮一脸不屑的说:“你现在连机器是怎么构造的都不知道,还想做出自我意识的。吹牛过过瘾吧。”

    中国古话,人生有四大幸: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姜伟来与陈洁芮来到了西安,两人暂时没有其他的熟人,算得上是他乡遇故知了。虽说没有洞房花烛,两情相悦,也不差洞房花烛的幸福感。能够考上不错的大学,相较古时候的金榜题名差了不少,可是这种成功的喜悦也差不多。现在的两人可是活在一池子的蜜汁中,要多甜蜜有多甜蜜。每天除了上课的时间,他们几乎都在一起。离开了都有种心欠欠的感觉。

    幸福的生活最能降低人的斗志。两人在学习知识上都感心神不能集中,成绩相当的差,达到自己都不能原谅自己的境地。陈洁芮对姜伟来说,两人不能在一起。姜伟来也是这么认为的,但是,两人一分开,心神更乱,之后又不自觉的走到了一起。只要在一起,他们仿佛听了大悲咒一般,心境复归于平静。

    人生在世,要受到很多困扰。有些人为财所困;有些人为名所困;有些人为道德所困。姜伟来与陈洁芮如今被情所困。如此的下去,他们知道,自己读的这个大学也就白读了。为了摆脱这一困局,还是有军人基因的陈洁芮下了决心,他报名参军。只要被军队录取,两人想人分开也不可能了。那么,报了名的她能不能录取,两人能否摆脱这个“情”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