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人在五丈原,丞相刚归天
繁体版

第二十八章 出手相助

    姜思的反应有些出乎他的意料,听着他的话,安平自己也有些心潮澎湃。

    这就是古代的忠义之士吗?

    也是,毕竟是魏芷认可的人,怎么可能没有自己的主见。

    安平拍拍手,赞道,“不愧是姜将军的妹妹,真乃国之栋梁。”

    说着伸手抱拳,“姜姑娘,在下安平安舒和,方才有所隐瞒,多有冒犯,还请见谅。”

    姜思也抱拳还礼,“安公子言重了。”

    “明人不说暗话,姜姑娘如此忠义,平也不多说废话了。”安平道。

    “姜姑娘,可知朝堂上最近有什么异样?”

    姜思道,“没什么异样,至少我没听瞻弟说起过。”

    安平点点头,这点在他意料之中。

    如今大军还没回到汉中,过早将丞相逝世的消息公之于众,可能会引发预料外的骚乱。

    而大军的情况朝廷又不明确,蒋琬已经带领禁军北上汉中,以防不测,成都军力空虚,若哪里爆发了叛乱,会十分棘手。

    历史上,诸葛亮刚去世,南中地区就开始爆发不间断的叛乱,有当地土司挑起的,有魏吴挑拨引起的,甚至还有蜀汉官员压榨太狠,自己引起的。

    加上杨仪魏延互相争权,此时隐瞒丞相已死的消息,是当前最优的选择。

    等蒋琬控制了北伐军队,再公布消息也不迟。

    “果然如此,”安平沉静道。

    “姜姑娘,实不相瞒,丞相......归天了!”

    “嗯?丞相......”姜思一怔,声音带着不可思议,双手拽住安平的衣袖,“你说什么?丞相怎么了?你在说一遍?”

    “丞相归天了。”安平语气还是一样平静。

    “怎么可能,丞相身体一向很好,哥哥年前回来之时,我还问起过他。”姜思带着怀疑的语气看着安平。

    安平没在多说,“没错,丞相已于五日前在五丈原病逝,灵柩由大军护送,正在前往汉中的路上。”

    “不可能、不可能!大军还在路上,那你们怎么在这里?”诸葛亮的死对于她的冲击太大,姜思脑子迷糊,顺嘴问出来。

    “事情比较复杂,现在就我们三个,话千万不要外传。”

    见姜思点头,安平接着道。

    “大军的确还在回汉中的路上,不过是由杨仪统帅。魏军侯心有不服,被杨仪诬陷意图谋反,同时还遭其追杀,妄图做个死无罪证。

    无奈之下,军侯只能放弃大部队,逃来成都面见陛下,以求澄清事实。”

    “所以,今天是准备进宫面见陛下吗?”姜思四处打量,“那怎么没见文长伯伯?”

    安平摇摇头,“今天没有这个打算,现在城里形势复杂,我们进城想打听一下情况,最好能直接见到陛下。”

    “至于魏军侯,并没有进城。”

    姜思一皱眉,“不能直接进宫面见陛下吗?”

    “恐怕没那么容易,”安平解释道,“魏军侯名声在外,宫城和成都城的护卫兵士都认识他。”

    “但魏军侯被杨仪弹劾,背负着谋反罪名,直接进城,就怕还没见到陛下,便被某些宵小暗中陷害。”

    “军侯平日性情孤傲,树敌过多,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听完安平的话,姜思眉头皱得更深。

    “平哥哥的意思是朝上诸公都会对魏伯伯不利?”

    “对,所有人,”安平确认道。

    “那怎么确保陛下不会恼怒于魏伯伯?毕竟满朝文武都对魏伯伯怨言,偏听偏信之下,陛下也分不清事实。”姜思不解道。

    “姜小姐说的很对,不过关于这点我自有妙计,唯一需要的就是不经过别人,直接面见陛下。”

    安平回复道。

    听他这么说,姜思挠挠头,“我身份低微,想要见陛下,我也帮不上什么忙啊?”

    “能帮得上,”安平提醒道,“刚才听汀兰说,姜小姐和丞相公子比较熟,我们可以通过丞相夫人,直接面见陛下。”

    “可是,”姜思陷入沉思,她总感觉哪里不对劲。

    “是了,”姜思一拍手,“我昨日才去的相府,同瞻弟一同读书,未见他有什么异常。”

    “也就是说,”她死死盯着安平,“要不就是丞相没有仙逝,要不就是相府还没收到消息。”

    “汀兰姐不会骗我,所以第一个不可能。那只有第二种可能,瞻弟还不知道丞相已经仙逝。”

    “去面见丞相夫人,代表什么你知道吗?”

    姜思声音之中带着冷峻,魏芷见状,怕对方误会,张嘴想辩解几句。

    安平摆摆手,接着道,“代表我们要告诉丞相夫人和公子,丞相已经仙逝了。”

    “我虽然不知道朝廷为什么不告诉夫人他们,”姜思脸上的表情更加严肃,“不过,丞相待我兄妹二人如亲子,我绝对不会做伤害他们的事情。”

    她双手攥拳,警告着安平。

    安平笑了,真是个率性的女子,该说不愧是姜维之妹吗,忠义无双啊。

    “姜小姐误会了,”安平再次抱拳,“丞相已逝,现在说和过几天再说,并没有什么区别。”

    “但丞相肯定不会希望大汉朝中重臣发生争斗,甚至引发战争。”

    “魏军侯战功彪铸,乃我朝第一等大将,若因此受牢狱之灾,甚至命葬成都,丞相九泉之下,又岂能安心。”

    安平绷着脸,沉声质问道,“丞相继先帝之志,秉承‘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的政治理想,每位人才都能发挥特长,全益州上下一心,共同匡扶汉室。”

    “现在丞相刚逝世,就要斩杀北伐老将,自断一臂吗?”

    安平的连番发问,顶的姜思呼吸沉重,压迫感十足。

    “平没有恶意,也不希望丞相病逝。可事情已经发生,我们现在更该保护好他老人家留下的财富,为今后再次北伐积攒力量。”

    “如此,还望姜小姐能以大局为重。”

    说完,安平朝她作了个天揖。

    魏芷在他旁边,也同样作揖。

    姜思没有回答,轻轻斜身,避开两人的大礼。

    “不齐不是那种不分轻重的人,”姜思幽幽道,“家兄常常说起,丞相居心尽力治理益州,不敢有丝毫懈怠,只为报先帝知遇之恩。”

    “他深受感动,常以丞相之志为己任。”

    “我为其妹,岂会在后方托他的后腿。”

    “若是此事真的如此重要,不齐......答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