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人在五丈原,丞相刚归天
繁体版

第二十九章 和魏延的争执

    见姜思答应,现场的气氛缓和下来。

    安平拱拱手,“多谢姜小姐,不过还有事情需要你的帮助。”

    “什么事情?”姜思问道。

    “魏军侯名声在外,成都各门的卫士都认识他,我们又不能暴露身份,所以想请姜小姐想办法让军侯混进城来。”

    姜思听了感觉有理,思考片刻道,“平哥哥你看这样可好?”

    “等会我就去见瞻弟,若是能见到夫人,明日一早,我先遣人去城外报信,到时候你们画好妆,等我亲自过去,你们扮演我的随从,便可跟我入城。”

    安平一听,转头看向魏芷,两人都感觉可行,微微点头,答应道,“可以,此计甚好。”

    约定好时间,安平同姜思告别,“姜姑娘,拜托了。”

    姜思重重点头,嗯了一声,便就此分开。

    魏芷望着姜思离去的方向,忧郁的问道,“舒和,七七能成功吗?”

    安平没做停留,朝城门的方向走去。

    “当然能,我相信她。”

    被他的自信所感染,魏芷灿烂一笑,“也是,那可是七七,我辈中的小才女。”

    说完,也不在停留,追着安平而去。

    时间过得飞快,二人一早出的门,回到客栈已经夕阳西下。

    刚进客栈门,店老板便走上前来拦住安平。

    “这位公子,您可算回来了。”

    老板一脸的焦急。

    安平不知所以,困惑道,“陈老板有何事?”

    陈老板紧忙道,“不瞒公子,早上听了您的嘱咐,老倌便上了心。”

    “您走之后,我先派小二上去一次,屋里没有回应,中午的时候,我又让厨房做了些饭菜,让人送过去,还是没有反应。”

    “到现在这个时候,贵家长既没有出来,更没有吃丁点东西,我怕会出事啊。”

    什么上了心,还不是那一两金子的作用。

    安平心里嗤笑几声。

    但听对方说完,他感觉情况不太妙。

    和魏芷对视一眼,安平先稳住店老板。

    “多谢陈老板,我们现在就上去瞧瞧。”

    “诶,你们快去看看吧。”

    看得出来,陈老板倒是真有些急,估计怕是人在店里出什么事情,耽误他的生意。

    安平自忖情况还不会这么糟,魏延虽性格刚烈,却也不是那种一言不合,就拔刀自刎自证清白的人。

    而自己等人也没有暴露的可能。

    眼角瞥见魏芷的神色很平静,显然也知道其父的性格。

    二人结伴上楼,来到房门前。

    魏芷凑近安平,小声道,“舒和,父亲恐怕心情很糟,你有十足的把握说服他吗?”

    “只有五成,不过足够了,”安平正色道,“都等到准备充分才去做,那就太晚了。

    手刚搭在房门上,屋里想起沉重的声音。

    “是汀兰回来了吗?”

    “父亲,是我。”魏芷推开房门。

    只见桌上放着一把宝剑,哪剑三尺来长,剑鞘很是华丽。

    魏芷从来没有见过这把剑,心里很是诧异,转身朝床边走去。

    魏延躺在床上一言不发,哪怕他的女儿走到近前,也只是看了一眼而已。

    见到这种情况,魏芷有些不知所措,“父亲您怎么躺在床上?我听店小二说,您经一天没吃东西了,这怎么行,饿坏了身体怎么办。”

    说着,就想扶他起来。

    魏延微微摇头,“我不饿,吃不下。”

    “父亲,”魏芷眼眶微红,“您好歹吃点东西,熬坏了身体,还怎么见陛下呢。”

    “啊,见陛下,陛下还愿见我吗?”魏延嘴巴微张,喃喃道。

    “我已经成大汉的敌人吗?”

    床榻上的人说话有气无力,很难想象这就是威震汉中的征西大将军魏延。

    安平立刻差觉,魏延这是信仰崩塌,钻了牛角尖。

    自己守护了一辈子的国家,却把自己当做最大的敌人,对魏延来说,这是何等的讽刺。

    这种事情要是处理不好,这个人怕是要废了。

    魏芷劝了一阵,没有什么效果,转头想让安平帮忙。

    见他盘坐在地,拿起那把宝剑,仔细翻看着。

    轻轻呼唤了几声,安平却并未搭腔,左手握着剑鞘,右手呛的一声将宝剑拔出。

    “真实把好剑。”安平赞叹道。“可惜跟错了主人。”

    接着站起身来,挥舞了几下,却见屋中寒光点点,气氛为之一凝。

    “舒和......”魏芷不明白安平的用意,虽不会怀疑他做什么坏事,还是不解地问道。

    魏延只是扭头看了一眼,声音无力道,“那是先帝所赐之剑,自是宝物。”

    安平一言不发,攥着宝剑朝床边走来。

    魏芷脸色微变,匆忙站起身来。

    “舒和,你要做什么?”

    “哼,真是救错了人,想不到我大汉满朝文武,净是些尸位素餐、蝇营狗苟之类,此等宝剑与其留在这里埋没,不如明日我带入宫中,劝谏陛下早日北投曹魏,省的益州百姓受更多的苦。”

    “这大汉,还是亡了好。”

    说完就往外走。

    “舒......舒和你......”魏芷听得花容失色,语气有些颤抖。

    “匹夫敢尔!?”魏延猛地从床上坐起,指着安平,浑身的杀气,“大逆不道之话,你怎敢说出口?”

    说着便要下床,和安平拼命。

    安平也停下脚步,冷声道,“我本以为魏延乃是当今大汉一等一的英雄,今日所见,真让人贻笑大方。”

    “大汉将亡,此等事实,何须我来讲明。”

    魏延怒发冲冠,要不是魏芷死死拦住,怕是已经冲到安平身前,和他扭打起来。

    虽然震惊于安平大逆不道的话,魏芷还是边将其挡在身后,边朝安平使眼色,示意他不要再胡说。

    “竖子可恶,竖子可恶,”魏延拍打着床沿。

    “丞相虽死,尚有我魏延,尚有吴懿、吴班、马忠、李严、邓芝等大将,大汉兵精粮足,何已将亡?”

    安平冷着脸道。

    “吴懿、吴班据是外戚,守国有力,外伐无心;马忠处事能断、恩威并立,然一直镇守南中,不悉北境,邓芝亦同;李严性格狭义,只求功名,日后必不会再被启用。”

    “朝堂之上多有俊杰,然能安邦定国者,或官职低微,或名声不显。”

    “蒋琬、费祎二人,乃治国之才,而非拓疆之将。

    曹魏地大物博,大汉不能比也,若往后只是固守益州,不思进取,此消彼长之下,不是亡国又是什么。

    还不如早早投降,诸公既能得封高官,百姓也能免遭兵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