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难公子平天下
繁体版

第六十八章:双喜临门

    扶余王城的这个中秋过得跟以往不一样,是因为白山大酒楼今年推出了月饼,这源自于我跟贾叔和洪瑞在颍川贾府的一次交谈。我告诉洪瑞,把我之前在黑水屯做得那个月饼,改良一下,一定会在扶余王城卖爆了。

    果不其然,回来洪瑞就让白山大酒楼的厨师改良,之后提前一个月预售,今年中秋节,王城里谁家要没吃月饼,都不好意思说过节。

    今天,我陪着素素一起去上班,早早的让白山大酒楼提前订制了一批翰林院主题月饼,提前送到大学堂送给学生们。

    今天也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对于取得发明突破进展的个人和团队进行表彰和奖赏。

    每项发明选择出1名最突出贡献者,5名团队核心成员,10名参与者,20名外围成员,

    表彰涵盖了16个课题组,涉及426人,因为有不少人还跨多个课题组。参与研发的师生占学士科总师生的五分之一。

    我按照研发课题的重要性,把这些课题分了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

    “下面,有请扶余国内阁大臣、翰林院院长荀彧先生宣读获奖课题名单。”

    素素在台上一本正经的主持着,只见荀彧整了整衣衫,走到台前拿出事先准备的稿子,开始念:

    “获得扶余国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的课题是:水泥。”

    下面哗的一声,掌声雷动。

    “水泥,它将彻底改变我们的生活……”

    颁奖词都是我给荀彧写的。

    “获得二等奖的课题是:玻璃、改进型纺织机、火药及其应用、滚珠轴承及其应用、活字印刷。”

    “获得三等奖的课题是:蒸馏白酒、火锅烧烤烹饪技法及炊具研发,香皂,五金工具箱、外科刀具及医用酒精,家用水净化器、新式服装及劳保用品,新型家具,新生活用品、铅笔。恭喜以上课题组,宣读完毕。”

    底下又是一阵掌声雷动。

    “下面,有请扶余国内阁大臣,御史院院长贵武先生宣读《关于表彰奖励扶余国科学技术进步奖获得者的决定》。”

    “下面,由我来宣读……”

    这个决定我跟内阁酝酿了好几天才下了决心,主要是差在这些发明的专利问题,内阁分成了两种声音。

    一派以吉尼台,孙管家和王六他们为主,认为所有的发明都是在我的启发下,在扶余国现有的技术基础上,也在国家和大学堂的全力资助下开展的,专利应该属于国家。

    另一派以荀彧,海州为主,认为即便是这样,也要鼓励发明,专利给到个人,个人的收益最大化,可以刺激民间科学研究的积极性。

    而吉尼台一派又反驳他们说,国家给予名誉和奖励也是一种刺激,两派各有各的道理,谁也说服不了谁,最后没办法,投票解决,又打平。

    而最后简位居倾向于荀彧这边的意见,投出了宝贵的一票,简位居无意中,左右了一次内阁决议,他也第一次体会到行使权力的感觉。最后形成的一致意见是:

    第一,16个课题组的牵头人,也就是选出来的那1名最突出贡献者,共有10名老师,6名学士科二年级学生,直接升入扶余王家学院,老师为学院教授,学生提前毕业直升博士。

    第二,16个组的核心成员共计80人,与牵头人共享该项技术专利,专利定向转让给扶余商行,按照该项专利创造利润的百分之五标准获得收益,收益期20年,教师可以兼职经商创业,学生可以自愿选择提前毕业,毕业后待遇在原有享受国家每月补贴10石的基础上翻倍。

    第三,160名参与者,个人可以终身免费使用自己参与的课题组专利,在不损害扶余国利益的情况下,可以自主经营该项专利。

    第四、以上三类人员加上320名外围成员共576人,个人按照一二三等奖分别获得金银铜质纪念章和1000石粮食、500石粮食、300石粮食。

    贵武大人宣读完奖励的文件后,现场一阵欢呼。

    “下面有请内阁大臣张洪瑞、荣雨奇、周维、海州、孙涛为三等奖团队颁奖。”

    “下面有请内阁大臣吉尼台、王峰、弥加为二等奖团队颁奖。”

    “下面有请扶余国王储简位居王子,为一等奖团队颁奖。”

    “下面有请扶余大学堂名誉校长、松江王贾鹏总结讲话。”

    “......”

    我讲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告诉所有人,扶余大学堂每年都会举办这种评奖活动。

    整整一上午,聚集在操场上的近万名师生和观礼的社会各界人士,在不断地刺激下,爆发出一阵又一阵的欢呼声,颁奖结束后,眼见着众人成群结伴、眉飞色舞的议论着今天的所见所闻。显然,这次评奖的余波和影响会持续很久,不仅仅是这几天的议论而已,相信从此以后,扶余国的民间会掀起科学研究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后浪推前浪,没有止境。

    我和素素,加上内阁众人,邀请16个课题组的牵头人一起到白山大酒楼吃午饭,吃的是自助餐,这对于这16个牵头人来说是莫大的荣誉。

    而这10名老师和6名学生,也自然成为了内阁众人眼里的香饽饽,人才,谁不想要啊。

    突然,素素跑向宴会厅的洗手间,我见状追了上去,只见素素在那干呕,我拍了拍她后背:

    “素素,你怎么了?吃什么吃不舒服了吗?”

    “鹏哥,我可能有了。”

    “真的啊!太棒了!”

    我捧着素素的脸就亲了一口,素素今年18了,从4月份南下开始,我们就没有刻意在安全期的时候嗨皮,毕竟我和素素也很期待要孩子,但是我一直有所顾虑,一个是担心太早生孩子对素素身体不好,另一个是这个时代的医疗水平很初级,女人生孩子就相当于过了一次鬼门关,不过也不能一直不生啊,所以就决定等素素到了18岁,我们就要小宝宝。

    上半年回中原,就是一次旅行,走走停停,心情也好,这个孩子来得正是时候。

    “你找大夫给看了没有?”

    “还没有,我也就是最近这几天才开始恶心,我就怀疑是。”

    “那正好,外面就有医科的老师,让他们给你看看,走,我扶你出去,来,慢点,哈哈。”

    “哎呀,你别摸我肚子,拿开你的臭爪子。”

    “我们的素素公主、素素校长马上就要当妈了,哈哈。”

    我推开大厅的门,朝医科的教师王鹏喊道:

    “来,王医生,快给你们的校长把把脉,她有点不舒服。”

    我话说完,众人都围上来,尤其是简位居,焦急的询问着素素。只见王鹏正色为速速把脉,随即一喜,道:

    “恭喜校长,恭喜松江王,校长这是喜脉啊!应该还不到两个月,校长这段时间可要养好身体。”

    “太好了,是不是肯定准啊?王老师。”

    “松江王,绝对准,嘎嘎准,还有,我家夫人李氏是保胎接生方面的专家,这段时间我让她全程陪着校长。”

    “王老师,你要我怎么感谢你啊,太棒了,来我们共同举杯,庆祝一下,也谢谢王老师!”

    “众位,你们继续在这里吃啊,接下来我家素素就不去学校了,学校这边大哥你管着吧,贾云孙小翠他们都能辅助你,我们先告辞一步。”

    我小心翼翼的扶着素素走出大酒楼,上了马车,我还抱着素素坐在我怀里,因为我怕他颠着,简位居也跟我回来了。

    “二弟,我们哪天找你喝酒庆祝一下啊!”

    “好的,我先走了,你们回去吧!”

    这荀彧自从喝了我们新研究出来的白酒,他就爱上了这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