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难公子平天下
繁体版

第六十九章:江南夜酌

    回到家里,我和素素不放心,打算请王宫里的御医再给确认下,同时也向父王母后和姑母通报了喜讯,他们三个人听到消息带着御医就奔松江别院来了,果不其然,就是怀孕了。

    众人一阵欢喜,母后和姑母干脆就在松江别院住了下来,贾叔带着我婶母,还有孙管家老婆王妈、孙小翠和贾云贾豹都围着忙前忙后,叽叽喳喳,素素见状,将孙小翠和贾云赶回了学校,告诉他们去辅助荀彧,让贾豹也别在眼前晃悠了,接着荀彧老婆唐嫣也过来了,跟素素分享着她的经验,她前年有过一次小产,现在正在调理身体,准备再战。

    我连插句话的机会都没有,于是便和父王一起喝起茶来,我叫简位居过来,他也不过来,在几个女人的身边跑来跑去,小孩子还是喜欢热闹。

    “儿啊,此次中原之行不白去啊!哈哈。”

    “是啊,父王,真是不白去,就属这个收获最大!”

    “按照你的打算,你来年开春,是不是还要去中原啊?而且是带兵去吧?”

    “哎呀,我还没想到这个茬呢,素素得3月份生,我二月末就得动身了,正好错过了,这咋办?”

    我突然觉得心里很不舒服,怎么这么巧,素素生孩子,我不陪在身边怎么行,不行,我必须陪在素素身边,认可我不去中原了,我也不能让素素自己在这里生孩子。

    “能不去吗?咱就在这扶余国踏踏实实过日子不也挺好吗?现在扶余国各方面都走上正轨了,鲜卑、高丽也不敢与我们做对了。”

    “父王放心,在我心里,素素最重要,我肯定在家陪他,去中原不是因为别的,是因为中原马上就要天下大乱,如果我们不在这个时候去建功立业,扩充实力,鲜卑和扶余倒是小事,如果一旦面对中原强大军事实力,我们是扛不住的,无法保护自己,所以,中原也得去,父王你容我想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好吧,我不干涉你们的想法了,你总能看得更远,想好了便去做吧,家里不是还有我呢吗?有我在,素素就没事。”

    “父王,我也在,到时候我让部队先去,我陪素素生完孩子我再走。”

    “好,那就先这样定,哈哈,今晚咱们爷俩得好好喝点。”

    “......”

    这十来天,我基本上就没出门,我根据回忆,整理了一本后世所有关于怀孕注意事项的小册子,包括菜谱。每天就陪着素素在院子里散步,聊天。

    到了九月份,秋高气爽,虽然内政和军队都在紧锣密鼓的推进各项事情,但是这帮军政大佬们非得要请我和素素喝顿酒,表示祝贺,这个面子我得给,我说自己去,素素说这段时间在家憋得慌也要一起去,我俩就一起去了。

    我特意嘱咐贾豹别喝酒,万一我们喝得晚,让他送他嫂子先回家。

    请我们吃饭的地点选在了江南工业园区江边大道新建的一处白山大酒楼分店。军方旅以上主官都来了,十六七个人,内阁这边也悉数到场,还有几个农场牧场主和矿区主管、扶余商行和王家学院的部分代表,加在一起,得有小40人了,我们就在靠近江边的院子里,搞了两只烤全羊,还有一些火锅烧烤之类的。

    这么多人,都来敬我酒,我也招架不住,我就拉着荀彧太史慈,李大力贾虎给我挡酒,素素吃了几口就吐了,我就让贾豹护送她回去了,王鹏的夫人李悦李大夫也随着素素一同回去,这段时间李大夫隔三差五的就来陪着素素,素素将我整理《怀孕期间注意事项》小册子交给李大夫,李大夫啧啧称奇:

    “没想到松江王竟如此通晓妇女生养之事!”

    我招呼荀彧众人来到江边,此时江边的风已经比较凉了,望着这夕阳映照下滚滚逝去的江水,我问众人道:

    “你们认识我之前可曾想象过现在所经历的一切?“

    众人皆摇头。

    “王爷,这真像一场梦一样,我走出大山已经两年了,两年前,我还是衣不蔽体,食不饱腹,寝则难眠,如今,不但住在暖和的砖瓦房子里,吃好喝好,管过农场,现在还居然还掌一旅强兵,不敢想,不敢想,我想说,就是做梦,都梦不出来这样的日子。”

    建玉感慨道,确实,要说变化大,确实建玉所经历的差别太大,众人其实也都深有感触,哪怕是荀彧太史慈周维众人,也是一样。

    “其实,我也没有想过,今天所经历的一切,对于我而言,也是很新鲜的。”

    “那王爷你是怎么做到能预见未来,能知道这么多超乎常人的学问,怎么做到的呢?老夫一直百思不得其解,几次都想问你,听大家说,你是神仙转世,不知道怎么回事就这样了,我一直都想听你亲口说说。”

    弥加的问题,相信也是众人心中所问。

    “我要说我来自两千年后的世界,你们信吗?”

    “公子,你可别闹了,我可是看着你长大的。”

    “对啊,公子,我们可是一起在黑水屯待了10年啊。”

    孙管家和李大力是绝对不相信的。

    “不过兄长,确实是从那次被岑刚偷袭打了你脑袋一棍子,我觉得从那以后就跟以前不一样了,就陆续出现了这些常人无法想象的事情。”

    贾虎补充道。

    “王爷的大脑一定是突然开窍了,我也有过这种时候,有时候不知道怎么回事,突然就冒出一个新的想法来,我经常这样。”

    说这话的人是于晨,如果各位还记得的话,他就是去年春天我带队去找矿时候第一个发现煤河镇煤矿的人。

    于晨确实是天赋异禀,这次他是出尽了风头,水泥课题组的牵头人就是他,短短的一年半时间,他去年还是一个预师科落选的小工匠,被我破格选进预师科,在预师科时候学习和成长很快,后来到扶余大学堂工作,竟被选为工匠科的副管事,带领学生们研发水泥,直到现在,直接升入王家学院任教授,又被王六盯上,想推荐他为工部副大臣。

    人生大起大落也不过是如此罢了,于晨这么一说,众人也跟着附和,因为也确实没有什么能够解释的了。大家一边聊着,一边喝着,分享着自己的奇遇和个人见解。

    “扶余国就像是一架一直向前的马车,诸位都是组成这架马车的马、车轮、车身、轴承、辐条,甚至是赶车的车夫,就像这江水,一直向前,不能回头,我们虽然不能回头,但是我们能够控制方向,也像这江水,我们可以把水引向别处,诸位驾驶扶余国这架马车走向何方?肩上的担子很重啊!”

    我话锋一转,将话题引到了我想表达的话题上,大家没有说话,等着我的下文。

    “诸位,就像我刚才说的一样,可能今天所经历的事情,我们以前从来都没有想过。那么,从现在出发,再未来,我们现在可能也无法想象,我们唯一能做到的就是,凡事皆用尽全力,凡事皆用心为之。我也是,为了我们身后的百姓,为了爱我们的家人、为了眼前的一切不再失去,为了我们一起出生入死的兄弟,还有要对得起那些已经死去的兄弟。”

    说着,我将酒杯对着千米外码头旁矗立的烈士纪念碑。众人皆肃穆。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赴汤蹈火,在所不惜。”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赴汤蹈火,在所不惜。”

    众人重复了一遍我的誓言,面色激动。

    “扶余国,就拜托各位了,干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