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梦丹
繁体版

第22章 老君山(一)

    越往南走,房子就越破旧,不一会,翠绿的大山就露出全貌:大约七八百米高的山,将四面八方都围了起来,山里冒起炊烟,正好到了吃午饭的时候。

    摸着怀里的银钱,掂了掂重了不少的包袱,孟定钰想起早上小妹睡眼惺忪的样子就好笑,小妹不仅给他准备了十两碎银,还准备了一张十两面额的银票,叫他贴身藏好,留着路上花用。

    出一趟镖,根据路程远近、危险程度、货物价值这三样为依据按出力多少来分钱,这次打头出力最多的镖师估摸着也就二两银,小妹这给准备的已经远超工钱了。

    包袱里还塞了不少吃的用的,也不知道这妮子是什么时候塞进去的。

    昨天看她和许钱在院子里捣鼓竹子,做了两个有孔的竹筒,拿麻绳一串,装些小块零散的吃食或调料,盖上盖子,往身上那么一搭,方便又实用。

    日头越来越大,老镖师手一挥,一行人陆陆续续躲进阴凉处。

    “老弟,你这竹筒里是些啥?早上你背着来的时候大伙就好奇的不得了,俺们还是第一次见这新奇玩意儿。”

    牛富一脸八卦地凑过来询问,周围人的眼光也瞬间聚集,满眼都是“快说呀快说呀”。

    孟定钰也不小气,打开盖子展示给众人看,“是些家里做的吃食,炸的鱼干,放在包袱里怕碎,家里小妹想出来的法子,给放进竹筒就不怕压了。兄弟们快来尝尝,味道还行。”笑意舒展,顺手又打开另一个竹筒,“这是小妹自己琢磨的调味料,放了些胡椒花椒粉,平时做饭撒上一点,有滋味极了。”

    撒上调味料的鱼干味道的确不错,牛富不住点头:“你小妹是个机灵的,心思也活,往后俺也做一个背在身上,装点油盐什么的,走镖的路上好歹能见点油星。”

    孟定钰赶忙摆手,“那可不成,这竹筒装水装不住,咱这路上背着左摇右晃的,再多水也漏完了。要是冬天,装个猪油膏还行,其他的油就甭想了。”

    牛贵也接着说:“就是,元二兄弟说得对,大哥你也是,那竹筒钻了洞穿了麻绳,怎么能装水呢。”

    “嗨,这不是一时间没想到嘛。”被亲兄弟怼了一下,牛富不好意思地说。

    “行啦,赶紧吃饭吧,水囊里的水都喝完了吗?喝完的赶紧过来,俺这烧的水开了。”

    胡老镖师已经从业二十六年,他一开口,众人如鸟兽散,该装水的装水,该吃饭的吃饭。

    孟定钰趁机送了些鱼干给胡镖师尝尝。

    休息了一个半时辰,过了最晒人的时候,一行人继续穿行林间,拉着货物艰难行走。

    ……

    二哥出发后,大哥也去了医馆,苟玉玉又睡了个回笼觉。迷迷糊糊间,听到杜姨轻飘飘的声音:“小姐,快起来吃早饭啦。”

    翻身坐起来,虚虚睁开眼,接过热乎乎的帕子,三两下洗漱完,才去到桌上吃饭。

    家里的早饭很简单,一碟子凉拌青笋,一碟子菠菜炒鸡蛋,温热的大米粥,清新爽口,很是开胃。

    都说一日之计在于晨,以前的苟玉玉一睁眼就像打仗,她住的城中村距公司通勤时间要一个半小时,遇到堵车更是麻烦,虽然九点打卡,但每天早上都要早起,没想到有一天,离奇穿越,过得可比社畜生活好多了。

    吃了饭不久,之前定做的衣柜被木匠送来,大约一米七到两米的榉木方角柜,矮的那个显然是要放在苟玉玉房里的。

    很朴素的木柜子,没有上漆也不是什么名贵的木材,只简单雕刻了些花纹,阎木匠做的很仔细,柜子内部被细细打磨过,一点毛刺也看不着。

    结了剩下的工钱,给每个房间都配上衣柜,终于有件正经家具了。

    没有手机的日子真的很无聊,总觉得时间过得很慢。

    见小姐百无聊赖的样子,许翠给小姐推荐起去处——

    “听说阎阿婆的糖水铺子很不错,小姐可要去尝尝?”

    “不想去,还不饿。”

    “那城西有个说书先生,小姐要不要去听听?很多姑娘家都喜欢他的故事。”

    “他那故事……算了吧。”

    想起之前偶然听过说书先生那“落魄酸秀才遇见双胞胎姐妹花,同两姐妹爱情美满,自此走上人生巅峰”的故事,苟玉玉不禁打了个寒颤,噫~道不同,不相为谋。虽然他说的很好,讲的故事缠绵悱恻动人情肠,奈何受教育限制,苟玉玉接受不了这种故事。

    “那,小姐去对面阮府串串门?”

    “好主意!去找表姐玩。”大小姐最近经常出门游玩,肯定有好去处解闷!

    她们来的时间巧,阮瑀佳正准备出门。见苟玉玉也想跟着一起,她也没多说什么,吩咐府里再准备辆马车,一行人径直出城去。

    隔着车帘,苟玉玉问道:“佳佳姐,咱们这是去哪里啊?”出了城,周围景色大不一样:原先宽阔可供四辆马车同时通过的官道变得崎岖狭窄,马车走的并不顺畅。

    “去老君山,听说有位得道高人,算无遗漏,其貌甚伟,我倒要看看是不是真有其人。”

    哦~原来大小姐也是隐形的颜狗啊~

    苟玉玉促狭地笑了笑,挤眉弄眼的样子令阮瑀佳有些糊涂。

    终于到了老君山山脚,苟玉玉下了车,入眼的是座不高的小山,遍布竹林,风一吹便沙沙作响。

    老君山虽然距府城远了些,来来往往的人却不少,有的挎着篮子笑意盈盈,篮子里装着些新鲜瓜果,有的愁眉苦脸心事重重。

    还看到有人虔诚地三步一拜九步一叩,苟玉玉戳了戳旁边的阮瑀佳:“表姐,你看那边——”

    正行叩拜大礼的是对夫妻,瞧着年龄三十来岁的样子,两人神情凄苦,泣涕涟涟,很是可怜。

    阮瑀佳敛眉,声音冰冷,“再苦又怎样,难道求神拜佛就能解决他们的苦难吗?”

    周围一瞬间投来许多不善的目光,但没人敢出声,那女子一看就是大户人家出来的,周围七八个下人,只敢在心里骂几句匆匆走人。

    苟玉玉听这话,赶忙遮着脸拉着阮瑀佳走开,大小姐这张嘴真是厉害,若不是带的下人多气势足,怕是早被人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