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苦难
繁体版

第72章.出外看病

    《中年危机》(长篇小说)张宝同

    早上天还没亮,于小兰就醒来了。听着她犯愁的呻吟,傅林就知道她因害病一晚上没睡好。因为昨晚于小兰不知去了哪家诊所打吊针了。直到夜里十一点钟才回来,所以,傅林就一直等到她回来才睡觉。

    傅林每天的工作基本上是写东西,很费脑子,所以,晚上睡觉的时间比较长,一般是从晚上十点半钟开始睡觉,一直要睡到早上七点才起床。如果晚上睡不到那么长的时间,第二天一天的精神状态就会受到影响。而早上又是睡眠正香的时候。可这时,于小兰却从床上坐了起来,说,“肚子一晚上都很不舒服。”傅林正处在昏睡状态,听着于小兰的话,却不想答话。于小兰见他没有动静,就恼怒起来,说,“人家难受得成这样,你道是想个办法呀!”

    这下,傅林有些火了,眼睛没睁开,就对着于小兰喊道,“我有啥办法?你昨晚不是已经打过两瓶吊针了?”说着,把被子往身上一拉,又睡了起来。于小兰哼哼叽叽地说,“打了吊针也好像不管啥用。”傅林睡着说道,“照你这样下去,再好的药物也不会管用。自身的抗病力不行,用什么药都是白搭。我给你说过千次万次,世上没有什么灵丹妙药,要想不得病,就得强身健体,预防为主。不能老是指望着打针吃药。现在医院用的药物差不多都是抗生素,这些药会使病毒和病菌产生抗药性,久而久之,你再生病用啥药去治也就不太灵了。”

    于小兰觉得傅林这话是在嫌她看病花钱了,就说,“有了病总不能不去看。”傅林有些不耐烦了,说,“我不是说不让你去看病,这些年来你没把医院的门槛踏烂?可是,你的病看好了没有?不但没有,病反而越来越重了,反而越来越难看。有些话我都给你说得不耐说了,你真是要想把病看好,就得要预防为主,就得要改变那些不良的生活方式。你要知道人生病的原因就是因为某些不良的生活方式造成的。比如说你的肠癌就是因为你成天就爱喝那稀面汤,不爱吃蔬菜。”于小兰辩道,“可我现在每顿都吃菜了。”傅林说,“你那叫什么吃菜?把面条煮得稀巴烂,放上把小青菜往锅里一绘,就是一顿饭。你这种饮食方法既没营养,又不科学,不得病才怪呢。”

    于小兰说,“你是南方人爱吃米,可我就不爱吃米,爱吃面条。”傅林说,“问题就出在你爱吃这种饭上,我不是反对你吃面条,可你那种吃法不对,你把面条煮得稀烂,且不说还有没有营养和味道,早晚也得把胃和牙齿弄坏不可。你又不是没有牙齿的老太婆,干嘛非要把饭煮得稀巴烂?”

    于小兰说,“我是动过手术的人,肠子被切去了那么长一节,消化能力肯定不如你们正常人。”傅林用驳斥的口气说,“你没有动手术之前就是这样,现在动过手术了还不接受教训。我再次告诉你,你要是还死守着那种饮食习惯不撒手,更麻烦的病恐怕还在后面呢。这不是在吓唬你,你也应该知道随着年龄的增大和免疫力的退化,身体情况肯定会越来越不堪乐观。你要再不纠正那些不良习惯,以后的病就会更多更难治。”

    可是,傅林的这些话不但没有让于小兰领情,还让于小兰觉得他是在嫌弃她害病。所以,她边穿着衣服边气恼地说,“只要我一害病,你就躁气说怪话,好像你就不害病一样。”傅林说,“谁害病跟你一样,哼哼叽叽的,没完没了,弄得一家人就跟天要塌下来似的。”

    于小兰这时已经从床上下了地,站在卧室的门旁,气急败坏地说,“我这一辈子真是倒了霉了,害个病也让你嫌弃。好像我自己不拿工资,花的都是你的钱似的。幸亏我还有份工资,要是光靠你养活,恐怕早就让你给逼死了。”说着,便进到了卫生间。

    傅林听着于小兰进到了卫生间,也就不想再跟她争吵了。他也知道他就是说得再多也没啥用。这些年来,于小兰几乎已经把他的话当成了别有用意和充满敌意的代名词,所以,就是一个没文化的老太婆说的话也会比他傅林说的话要管用得多。这样一想,就觉得这些话已经说过了千遍万遍了都没起作用,再说起来连他自己都觉得索然无味了,还不如省下心再多睡一会觉呢。于是,他一转身,很快又进入了梦中。

    等傅林一觉醒来时,早就不见于小兰的人影了。他一看表已经七点多了,就赶忙起床。这时,斌斌也已经起床了,在穿衣服。傅林就问,“你妈人呢?”斌斌摇了摇头,说,“不知道。”傅林马上就知道于小兰去医院了,因为医院人多,必须要很早去挂号,而且于小兰看病向来要挂专家号,更要去得早一些,否则,去晚了就挂不上专家号了。傅林赶忙洗漱完,出外买了两个烧饼夹鸡蛋和两包豆浆。给了斌斌一个烧饼夹鸡蛋和豆浆,自己就坐在沙发上吃了起来。斌斌拿着早餐,一边吃着一边背上书包去上学了。

    傅林吃完早餐,就骑车慢慢悠悠地去上班。在路上,他碰见了康副厂长康明利。本来,他想避开他,可是,却见康副厂长骑车主动地朝他驶了过来,既然躲不开,他就硬着头皮朝着人家打招呼,“康副厂长,上班。”康副厂长对他说,“听说你在参加英语培训班?”傅林说,“是的。”康副厂长说,“准备出国?”傅林听着这话,就说,“不是说咱们厂准备从德国引进设备?”康副厂长说,“没听说呀?你听谁说的?”傅林说,“听杜厂长说的。”康副厂长说,“没听他说过。”傅林说,“杜厂长说这是商局长对他说的,是咱们厂扭亏增盈改革的方案。”康副厂长欲言又止地说,“引进设备非常花钱,可咱们厂不知有没有这多的钱?”但他又说,“既然是杜厂长让你参加培训,恐怕就不会有错。”

    两人在机关大院停放好自行车,这时,小车已在院里等着康副厂长出去办事,傅林就直接去了办公室。他刚进到办公室,就听到电话铃声响了,他拿起话筒,一听是关梅的声音。关梅说,“我要去建材市场买些东西,今天早上就不去单位了。”傅林一听,心想你不来单位才好呢,就说,“你忙你的,有啥事我帮着处理。”关梅说,“记住到行政科把咱们科的照像机拿过来放好。”傅林说,“好的。”

    傅林放下话筒就去了行政科,见王科长在批评司机小魏,就劝着王科长说,“算了,别生气,小魏也是个明白人,知错就改。”王科长还是恼火地说,“他明白什么,明白人还能做糊涂事?”原来王科长昨天晚上让他去送杜厂长去机场,可是,他喝了些酒,杜厂长嫌他酒后驾车不安全,就打的去了机场。对于王科长的批评,小魏有些不服气,嘟囔着说,“你又没事先给我说要送厂长去机场。”王科长更是冒火了,说,“还用我说?叫你没事别喝酒,你记不住是吧?你看还能不能干了,不能干就换人。”一句话说得小魏再也不敢吭声了。傅林就拉着王科长进到了他的小办公室。

    王科长把相机从柜子里拿了出来,递给傅林,说,“你最近在忙啥,也不见你过来了。”傅林没敢把参加英语培训的事说出来,怕王科长听了会挖苦他,就说,“没啥事,就是小兰的身体不好,要在家里照顾她。”王科长说,“你往秦都商贸公司调动的事办得咋样了?”傅林摇了摇头说,“不行,杜厂长不放,说秦都商贸公司跟咱们单位是竞争单位。”王科长说,“扯蛋,厂子都停产了,还讲什么竞争。你再不趁现在还年轻赶紧离开,再过上两三年,把年龄熬大了,再去人家单位恐怕人家都不要了。”傅林说,“可是,厂长不放,有啥办法?听天由命吧。”

    回到办公室,见小吴和候杰都来了,傅林把相机给了候杰。他没把关梅有事不来的事对他们说,怕他们一听说关梅不来了,又会跑不见了。听着小吴跟候杰在谈论着有关装修房子的事,傅林就拿出英语书看了起来。到了快到中午时分,见小吴和候杰都离开了,傅林也把书本一收,骑车回家了。

    路过菜市场,傅林买了几条小鱼,回到家开始做米饭,把小鱼清洗好,晾干用油一煎,还炒了个土豆丝,就是一顿可口的饭菜。如果让于小兰做饭炒菜,就是有同样的原料,做出的饭菜一点都不好吃。自从傅林发现自己有些阳一萎了,就特别重视用食补来加强营养,所以,每顿都要给自己做一个有鱼肉或有鸡肉的晕菜,这些热性的食物有助于肠道的温和,会对肠道起到保护和恢复的作用。

    斌斌放学回来了,可是,于小兰却一直没有回来。按照平时,她就是去医院也该回来了。这让他有些恼火,因为平时都是于小兰中午回来做饭,如果他今天中午没有回来,斌斌连饭都没吃的。他和孩子先吃饭,把剩下的饭放在电饭锅里保温留着,等着于小兰回来。可是,一直等到斌斌去上学了,也没见于小兰回来。于是,他给于小兰单位打了个电话,接电话的人说于小兰请假没来上班。傅林就纳闷她去干嘛了,怎么这时还不见回来。

    下午,关梅还是没来上班,小吴和候杰到办公室里转了一圈就离开了。傅林一人呆在办公室里专心地学习英语。他把今晚要学的新课预习了一遍,又做了一些托福试题。到了快五点时,他就回了家,想早点吃饭,然后再去外院上课。可是,他回到家,依然没有见于小兰回来。他抓紧时间做饭,然后吃了饭赶紧去上课。

    五点钟时,斌斌回来了,他和斌斌早早就吃了饭,等着于小兰回来。可是,到了六点钟于小兰都没回来。本来,这时他必须要骑车赶往外院上课。可是,于小兰没回来,斌斌也一会一问妈妈咋还不回来。他怕斌斌没人管,又会跑去打游戏,就继续地等着。到了六点半钟,还没见于小兰回来。傅林只好放弃上课,安排斌斌做作业,自己则坐斌斌旁边看着英语书。

    大约到了八点来钟,楼下的水泥地上就响起了卡卡的脚步声。这声音急促而有力,节奏感极强,好像充满着优越与自信。因为这些年里,于小兰常常呆在她娘家,总是晚上很晚才回来,傅林就得常常在家里等她,所以,对她的这种脚步声再熟悉不过了。但他一般不去主动给她开门,想让她感到回家晚了是不受欢迎的。可斌斌却喊了起来,“妈妈回来了。”说着,便跑去开门。

    一会,那充满着优越和自信的皮鞋声就卡卡地进到了屋里,然后就明知故问地问斌斌。“吃饭了没有?”斌斌说,“吃过了。”于小兰进到屋里,见傅林坐在桌旁看书,就说,“你没去上课?”傅林说,“你不回家,我要是再走了,孩子谁管?”然后就问,“你今天干嘛去了?”于小兰说,“看病呀。”傅林不高兴地说,“看个病怎么就能看一整天?”于小兰答道,“从早上打吊针,一下就打到了下午两点钟。”然后又说,“今天遇到了一个好心人非要请我吃饭,吃了饭人家就开车把我带到城里兜了会风,然后就到舞厅里跳了会舞。”

    平常,于小兰要是带着气一个星期都不会搭理傅林。今天听于小兰一下子说了那么多的话,就知道于小兰已经把早上生气的事给忘了。傅林自己不喜欢出外到舞厅跳舞,也不喜欢于小兰跟别人跳舞,就很不高兴说,“家里的事都不说回来管管,老是在外瞎转什么?”于小兰则答道,“我又不跟你比,你心志高远,想当作家。我啥也不想当,只要身体好不害病,能高高兴兴快快乐乐地过上一天,也就心满意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