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苦难
繁体版

第124章.改革措施

    《中年危机》(长篇小说)张宝同

    会后,叶厂长把傅林叫到办公室,不禁叹气地说,“说起无聊的话,大家都是争先恐后,滔滔不绝,可是,到了正经事上,大家都没话说了。厂里让这些人当领导,咋能不亏损?”傅林说,“虽说这些年来厂里效益不好,工人拿不到全工资,更拿不到奖金,可领导们的利益一点都没受到影响。厂里人都说改革是改革工人,不改革领导。所以,他们对厂里的改革自然是不太理解。”

    叶厂长说,“改革要是不改革领导,那改革不就成了一句空话?”傅林说,“实际上改革应该先改革领导,领导是火车头,火车头都跑不快,后面的车厢怎么能跑得快?任何时候都是只有落后的领导,没有落后的群众。”

    叶厂长说,“是这样,我看改革还得真要从领导班子成员身上先动刀。”傅林说,“可是,他们都是领导,他们不犯错误,你咋好拿他们动刀子?”叶厂长默默地点了点头,说,“难就难在这里。搞不好就会出现班子成员之间不团结,闹矛盾和闹帮派的现象。”说着,就问傅林,“你对领导班子成员的改革有什么想法?”

    傅林说,“我近来看了一些有关国营企业改革的文章,特别是看了一篇有关东北一家国营大厂改革试点的报道,感觉很有启示,所以,对咱厂的改革和发展我也有过一些思考和想法。先说一下对于领导干部的改革,这是一个包括领导干部的权限、待遇和业绩的综合考核问题。针对咱们总厂的领导班子成员,我觉得当务之急就是严格领导班子成员的纪律,规范领导班子成员的形象,加强对领导班子成员的考核。要实行领导班子成员每周的工作计划通报和汇报检查制度,每月实行对领导班子成员工作业绩的考核兑现制度,每半年对领导班子成员进行一次考核和测评,对考核不合格,业绩不达标的要进行专门谈话。”

    叶厂长说,“非常好,继续说。”傅林又说,“只要领导班子成员纪律严了,行为规范了,工作积极性提高了,那么,扭亏增盈的工作就好办多了。”叶厂长说,“很好,等各车间和分厂恢复生产之后,还要让他们每人承包一个车间和分厂,省得让他们整天感觉没事可做,慢慢养成了养尊处优的习惯。”傅林说,“我把这些也都补充写进《实施方案》里。”

    第二天下午,两点半开会,大家也没有让人通知,两点半就到了会议室。平时大家一到会议室就开始喷云吐雾谈笑风生。可是,这次开会,不但没有人再说晕段子了,甚至连吸烟的人也没有了。因为大家都知道叶厂长不喜欢闻烟味,而且,机关也有规定科室里不得吸烟。

    到了两点半,叶厂长就宣布开会,让傅林继续讲述《实施方案》。《实施方案》的第二部分是催款,也就是追款。电机总厂之所以会出现经营不畅,除过产品销路不畅,积压过多之外,就是外面欠款太多,又长期要不回来,使得资金周转不开,导致工厂停工停产。要想让工厂重新运转起来,除过扩大销售,就得想办法把各单位和私企老板那里的欠款都集中地讨要回来。傅林当然知道许多欠款并不只是讨要问题,里面还牵涉到有些干部和营销人员跟人家欠款单位或是老板有些利益方面的关系。所以,他主张一方面要组织营销人员抓紧讨要,一方面组织一个追款小组,利用法律手段进行追款。只要能把欠款讨回一半,就能让给工人们发出工资和补贴,还能再启动重组一个分厂开工。

    对于这个问题,大家觉得傅林的措施可行,因为对于讨要欠款,这本身就是企业中一个让人头痛的问题。这个问题虽然让人头痛,但还必须要去实施,否则,没有充足的资金,工人的工资就发不下来,恢复生产就是一句空话。所以,大家都同意傅林说的这两种办法,组织部分人力去追要欠款和成立讨债小组。

    傅林讲述道,“《实施方案》的第三步是恢复生产的试点。要对各分厂的经营方式和人员组合进行重新调整。比如说电线分厂有两个车间,目前只有少部分人在岗。可以先把两个车间的在岗人员合并在一起,组成一分厂。然后再把部分的技术骨干和先进设备集中起来,组建二分厂,选派技术水平高和管理能力强的人担任领导,进行示范性生产和经营,并对他们盈利的部分实行奖励,实现两个分厂的相互竞争和齐头并进。如果实验一旦成功,便在全厂干部职工中挑选工作能力强,技术水平高的人员成立电机一分厂,实现扭亏增盈。在这个基础上,再成立电机二分厂和电机三分厂。从而让所有的下岗工人重新上岗,实现总厂所有分厂全面优化和效益不断增长的良性循环。”

    “《实施方案》第四部分是严把产品质量关,最大限度地降低不合格产品。要让产品质量保持在一个高水平线上,必须要从选拔上岗人员抓起。每个分厂在成立之初和开工之前都必须要从优从严地挑选上岗人员,对上岗人员进行必要的操作考核,考核不合格的不得从事技术岗位,只能安排在非技术工种岗位。对那些考核不合格的和尚未上岗的人员要组织专人进行培训,直到拿到合格证书方有上岗资格。”

    “《实施方案》的第五部分是强化技术人员和营销人员的激励机制。要让整个厂子东山再起,恢复活力,有两个重点要紧抓不放,一是技术革新,一是对外销售,这是咱们总厂是否能重新振兴的灵魂和关键。所以,我建议从现在起就得把合并在一起的技术科和销售科再分开,通过层层选拔把真正懂技术和善钻研的人调到技术科,把他们的补贴定到比同级人员高出百分之十到百分之二十,赋予他们弹性的工作时间,并在评先和晋级方面对他们倾斜,鼓励技术人员搞攻关搞创新。对销售人员应采用业绩激励措施,可以按业绩的百分比进行提成。”

    说到这里,叶厂长补充说,“我也有这种想法,把技术科和销售科进行重新组建,要把最懂技术和最懂销售的人集中在技术科和销售科。所以,我想让傅林和李科长在对全厂技术人才和销售人才进行普遍调查的基础上,通过竞选和把关,把真正的技术人才和销售人才选拔出来,重新组建技术科和销售科,在补贴和奖励方面可以对他们进行倾斜,激励他们发挥才干,积极创收。”

    “《实施方案》的第六部分是勤俭节约,压缩支出。总厂的经费支出庞大,如果不进行控制,不但会造成极大的浪费,还会滋生腐败。机关的科室和个人,每个分厂和车间单位,都必须要按现在的经费支出再压缩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三十,旅差费按级别降低一个级别。电话费和办公费用按科室人员的职别分配,超过部分从本科室人员的年终奖中扣除。出租车费原则上不予报销,如果有特殊,须有上一级领导批准报销。招待费要严格把关,宴请客人须由厂级领导批准,严格确定人数。购买物品须要两人以上的人员经手,遵循物美价廉的原则。如果总厂的经费开支能减少百分之二十到三十,就能节省较多的资金用于生产和创收。”

    “《实施方案》的第七部分为挖潜增收。在有足够资金的基础上,可把总厂到家属区这一段的沿街围墙建成一栋两层的楼房。一层可作为门面房出租,或是安排一些人员从业。二楼可作为招待所。既能创收,也能安置一些人员就业。”

    在傅林宣读和讲解完《实施方案》,叶厂长让大家都畅谈一下对这部《实施方案》的意见。大家当然都是一番赞扬和夸讲。高书记首先发言说,“如果能提早发现傅林这样的人才,并能按照《实施方案》进行改革,电机总厂也不会有今天这个样子。”小林说,“过去,我们只知道傅科长文章写得好,是个秀才,没想到还是人才和帅才。我以后一定要向傅科长好好学习,增长才干。”马副书记说,“叶厂长慧眼识珠,一来就发现了傅林这个人才,有叶厂长把舵,有傅林配合,我们都对总厂的未来充满着信心。”常副厂长说,“其实我早就看出傅林是个人才,也给杜厂长推荐过,可是杜厂长说傅林写写文章还可以,最多能当个秘书科长。”康副厂长说,“我过去也只觉得傅林是个文人,可是,那次跟他在一起竞选副厂长时,我就发现傅林其实是个了不起的人才,感到自己实际上比他差了很多。”

    叶厂长说,“本来,让大家来议论一下《实施方案》,结果大家都在评价傅林了。不过,通过大家对傅林的评价和认可,也能说明大家对他写的这个《实施方案》是赞同和认可的。刚才大家都说,傅林是个文人或是秀才,可是,作为一名秘书科的秘书,傅林都能看清咱们厂的现状和发展,为咱们厂的现状和前景感到忧虑和不安,可是,作为总厂领导班子成员的各位,却对总厂的现状和发展又有什么提醒和建议?我想咱们厂走到这一步,大家应该能看得很清楚,问题出在了哪里。可是,大家都没有发挥出自己应有的作用。如果大家一致地向杜厂长提出眼下的危机,督促他改变现状,总厂也不会滑落到今天这样。所以,我想大家应该深刻地接受这次教训,以壮士断腕义无反顾的精神投入到这次总厂的改革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咱们总厂打翻身仗建功立业。”

    接着,叶厂长提出要成立电机总厂扭亏增盈实施方案领导小组。大家都表示同意,并确定叶厂长为领导小组组长,高书记为副组长。成员为常副厂长,康副厂长,小林主一席,马副书记、傅林、李科长、沈科长和肖科长,以及各车间和分厂的主任和厂长。

    傅林这时才意识到自己已经进到领导们的圈子里,而这个圈子就是上升的通道。原来,他看着秘书出身的马副书记、小林、常副厂长都是秘书出身,然后就当上了秘书科长,再往后就晋升为副书记、工会主一席和副厂长等厂级领导,还以为是因为他们能写出大块的文章和材料,或是秘书科这个职位比较重要。现在他才明白了那是因为他们进到了这个圈子了。因为秘书科长要给班子成员做会议记录,就能参加到班子成员的会议中,经常和他们打成一片,久而久之,也就成为了这个圈子里的人。厂里每次干部调整,自然是首先考虑这个圈子里的人。这就是秘书科长很容易晋升为厂级领导的原因。

    会议一直开到了晚上八点钟才结束。叶厂长对大家说,“今天大家都辛苦了,我请大家吃个饭。”然后对傅林说,“你给小魏打个电话,让他把中巴车准备好,送大家去中菜皇。”傅林回到了办公室先是给小魏打电话,“小魏,你在哪里?”小魏说,“我在家里,傅科长,有啥事?”傅林说,“领导班子会议才刚开完,叶厂长想请大家到中菜皇吃个饭,你把中巴车开过来。”

    小魏说,“我家远,骑车子恐怕要半小时才能到。”傅林说,“你挡个车过来,我给你报销。”小魏说,“好的。”接着,傅林又给家里打电话,“我们刚开完会,叶厂长要请我们出外吃饭。”于小兰说,“你咋不早说,我把饭都做好了。”傅林说,“我也是刚知道叶厂长要请客。”

    过了半小时,小魏开车把大家拉到了中菜皇。傅林来到吧台,要吧台安排个包间。可是,吧台服务员说没有包间了。傅林说,“现在肯定有已经空下来的包间,你们赶紧找人收拾一下。”傅林说吧台服务员让服务员去收拾包间了,要大家先在沙发上等上一会。这时,他就走到叶厂长身边问道,“这饭定在什么标准?”叶厂长说,“这是第一次请大家吃饭,标准就高一些,七八百元吧。”傅林说,“肯定会有人喝酒。”叶厂长想了想,说,“那就要上一瓶西凤。”傅林马上说,“可西凤也有几种价格。要不,就要一瓶西凤十五年,两百多元。”叶厂长说,“可以。”

    过了一会,包间收拾好了,傅林让大家进到了包间里。大家都是这种场合的常客,对自己应该坐在哪个位子都心知肚明。傅林和小魏等大家都坐好了,才找了个空位子坐下。叶厂长让傅林点菜。傅林虽然上过餐桌,可是,从来都没点过菜。但是,他除过不知叶厂长的口味之外,对其他人的品味还是有所了解。他拿起菜单,朝着叶厂长问道,“大家有什么忌口的吗?”叶厂长说,“没啥忌口的。”于是,傅林就点了六凉六热,要了一瓶西凤十五年和一些九度啤酒。

    大家开始吃喝和敬酒。傅林知道这种场合重要的不是吃好喝好,而是观察和交际。所以,他吃上一两口菜,就停下来,看着叶厂长和其他领导们都喜欢吃哪些菜,听他们喜欢说什么话。等大家都给叶厂长敬过了酒,傅林才起身到叶厂长面前敬酒,他说,“叶厂长,我敬你一杯,我工作有不到之处,还请叶厂长批评指导。”叶厂长说,“傅林,咋这样客气。”接着,他又敬高书记,说,“高书记,我敬你一杯,祝你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高书记说,“谢谢傅林。”过了一会,傅林再敬马副书记和小林,最后敬常副厂长和康副厂长。

    等吃完饭,已是十点来钟。傅林先是挡了辆出租车,送走了叶厂长,因为叶厂长家不在总厂家属小区里,然后,让其他人都上了中巴车上,将他们都送到了总厂家属新区他们家的楼下,然后才让小魏把自己送到了总厂家属区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