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劫
繁体版

第五十六章 孔明神机妙算

    关羽示意关平跟他到一旁去,免得挡着来往搬运砖石的役工。

    父子两人来到城墙下,关羽说:“既是你母亲、弟、妹无事,却来江陵寻我,不知另外何事,你且说来,为父先听一听。”

    关平于是便把杨信的事情说了,然后道:“母亲说有才能的人,往往高傲,譬如大人;我空口白话,就要招揽他,实在唐突。而且母亲说我不够资格,像那样有才能的人,理应伯父或大人亲自延请。”

    关羽听罢,斜飞入鬓的眉毛微微耸了耸,一双丹凤眼眯着几分,颔首道:“你母亲之言未尝没有道理。”

    便道:“你说那人身上有与我、益德、子龙一般相似的气质?”

    关平道:“孩儿与他面对面交谈,分明捕捉到了那样的气质;虽然孩儿不成器,但常年跟着大人身边,对这样的气质很是敏感,决然不会看错。”

    关羽不禁啧了一声,连连抚须,道:“竟还有这样的强人在野?”

    自黄巾至今,已二十余年;神州大地战火绵绵,各路诸侯你来我往,在这样的大潮之中,有本事的人,早应该崭露头角。

    越有本事,崭露的越快。

    若如关平所言,那杨信有着与他、张飞、赵云一个层次的武力,怎么也该冒头了才对。

    不过关羽并不觉得关平会撒谎,也相信关平的眼力。

    或真是遗珠在野,毕竟天下之大,总有例外。

    关羽心中转动,一时许多念头;此间赤壁得胜,他们这个团队,总算打开了局面,触碰到了一丝理想中的未来。

    但当前刘备团队面临的境况,并不宽松。

    尤以人才不足为甚。

    虽然赤壁之后,刘备团体打出了战绩,得到了大半个荆州,崛起的趋势一目了然,以至于墙头草纷纷来投,眼看队伍膨胀,似乎不缺人。

    但实际上,不论关羽还是刘备本人,明里暗里都防着这些墙头草,至少最近两年不敢重用。

    实在是,荆州大好局面,就是被这些墙头草败坏掉的。

    前车之鉴,不可不察。

    对于这些世家、豪强出身的墙头草,他们的秉性,刘备团体在颠沛流离之中,已深有体会。

    尤以早前在徐州时候。

    那些世家、豪强的嘴脸,至今仍铭刻在关羽心中。

    就算要用世家、豪强的人才,也应该先用非荆州出身的,而不是直接把荆州的原班人马拉起来就用。

    所以对荆州世家、豪强之外的人才,尤以底层出身的人才,刘备团体此时非常渴求。

    当然,不是说刘备就不重用荆州的人才——譬如诸葛亮、魏延、廖化、伊籍等在赤壁之前就已心向刘备,或者在那个时候就跟着刘备干事业的,现在每一个都受到了刘备应有的重用。

    而如今倒过来的墙头草们,显然不能与上述的人物相提并论。就算要用他们,也得等刘备消化掉荆州消化得差不多的时候。

    ——这儿关羽听到说,流民之中,居然有一个武力强盛堪比他、张飞、赵云的人物,便立刻上了心。

    他是个极有决断的人,稍作沉吟,便道:“既有此大才,某便亲自走一趟。”

    关羽叫来廖化,稍作叮嘱,让他暂代筑城重任;教关平到城南门等他,便自回到府衙,与诸葛亮打一声招呼。

    诸葛亮听到说关羽要亲自出马,不禁笑道:“以将军的名望,亲自出马,必然手到擒来。”

    关羽微微摇头,笑道:“若兄长出马,自然手到擒来;我脾气不好,说不得反倒坏事。”

    诸葛亮笑道:“武力强盛者,天下以将军之名最盛;杨信既以武力见长,必然仰慕将军。”

    关羽闻言,眉宇间略带自矜,道:“希望如此。”

    正这时,有人来报:“关将军、诸葛军师,主公回江陵了!”

    关羽和诸葛亮一听,不禁对视一眼,皆露出满脸笑容。

    当即并肩而出,未至大门,已听到刘备的声音:“云长和孔明在哪里?!”

    就见刘备从大门入,哈哈大笑着上来,一手把住关羽,一手把住孔明:“江夏实在不是个好地方,使我每每想念云长、孔明。”

    说:“可是江夏又要仔细盯着,若非实在有些事情心里记挂,怕是要三两月才能回来。”

    孔明便笑道:“如此说来,关将军和我是顺带的?”

    刘备大笑:“不顺带,不顺带;我本就想念你们,只是提早回来一趟。”

    说着便拉上两人进了大厅,道:“过几日还得回去。”

    进屋落座,关羽便道:“兄长急忙赶回江陵,却不知记挂何事?若须得动刀子,弟愿为兄操刀!”

    刘备笑起来,连连摆手:“是好事,哪须得云长动刀?”

    便说:“前日里庐江雷氏次子雷远至江夏,一番长谈,我甚是喜爱。”

    孔明神色一动,说:“看来雷氏荆州之行的事情,已然抵定。”

    刘备笑道:“雷远已回灊山,早晚抵定此事;但我回江陵,却非是因为雷氏荆州之行的事情。”

    他看着孔明,笑道:“孔明有神机妙算之能,可能猜到为何?”

    诸葛亮稍作沉吟,说:“主公说雷远已回灊山,莫非雷远并非从灊山而来?若从灊山而来,当不至于如此匆忙。”

    刘备笑起来:“雷远确非灊山而来。”

    诸葛亮心下转动,脸上浮现出一抹笑容:“主公说甚是喜爱雷远,想必定然是一位少年英雄。”

    “曹操征淮南,目的之一是给孙氏当头一棒,次之则是清剿淮南豪霸,以达成对淮南的完全统治。”

    “孙氏号召淮南豪霸共击曹操,却自身十余万大军被曹操轻易击退,而致淮南豪霸独自面对曹军。”

    “在这样的情况下,淮南豪霸若不尽早离开淮南,必然被曹军碾成齑粉。”

    “然家业难舍,而军情如火,即使想要逃离淮南,可拖家带口,仓促之间逃遁不易,又怎能避过曹军撕咬?”

    “在这样的情况下,必定有人兵行险着。”

    “譬如断其粮,以迟滞曹军,甚至迫使曹军退兵。”

    “曹操大败于赤壁,人力物力损失惨重,不及一年又起十万大军征淮南,粮草必捉襟见肘;若此时有人行险,侥幸烧毁其囤粮,曹操必定退兵。”

    他语气越来越肯定,笑道:“这兵行险着的人,莫非就是雷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