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从餐饮开始打造万亿市值
繁体版

第45章开始吟唱

    “给自己定多少的工资合适呢?”陈轩不敢定的太高。

    像他这种老实巴交的人,担心定的太高不太好。

    “自家大厨杨志建工资都8500了,自己工资定个1万块钱不过分吧!”

    “虽然公司现在还是亏损的。

    但我的工资一分不能少,这都是我的劳动所得!”

    “咳咳,公司欠我1万块钱工资没有发。”

    虽然公司上个月还是亏损的,还欠了很多债,但是公司账上有钱。

    现在公司账户上的钱,一部分是9月10号之前的结余,另一部分是暂时压在陈轩手中的供应商货款。

    这其中,会员充值属于预收账款,只有会员到店消费之后才计入营业额,才开始报税,现在的话账上的这些会员充值还不需要清算。

    陈轩前天还转手费的10万元,其实大部分都是用这些会员充值的预收账款来还的,如果没有这些预收账款,陈轩就连还转手费的钱都拿不出来。

    如果转手费的合同违约,按照合同规定最坏的情况下,门店是会被前任老板收回的。

    好在会员充值活动并没有让他失望,才让他有惊无险的过了这一关。

    叹了一口气之后,陈轩意念一动,只觉得脑海中传来一丝冰凉。

    “嘟!”

    【创业系统】

    【姓名:陈轩】

    【名下公司:星汉科技有限公司】

    【星汉旗下子公司:第九快餐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注册资本,认缴:10万元)】

    【公司及个人债务:509726.74元】9月10日结余。

    【公司账户余额:41629.35元】9月10日结余。

    ……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50多万的债务。陈轩记得自己跟网贷公司借了30万,实际上是借了40万,但是扣除手续费管理费等各种费用,到手只有30万,加上利息一共是44万7520元欠债,四舍五入就是45万。

    另外公司还欠着接手前任老板的20万未付款,欠着自己20万的借款,各种债务一共是85万,但因为公司欠陈轩的20万在公司和个人债务上互相抵消,因此没有统计在公司及个人债务上,在系统上就表现为65万左右的对外负债。

    这个月9号还了网贷公司的37293.34分期和500块钱的借款,还欠609726.74元。

    此后又还了前任老板10万的转让费,现在还欠对外负债509726.74元。

    “唉!辛辛苦苦一个月分文不挣,还欠着50多万。”

    ……

    “网贷公司吃进去的利润是最多的,以后打死不借网贷了,真坑啊!”

    现在公司账户上还有4万多元。

    过几天要支出的税务、水电燃气等各种杂费大概要6万多块钱。

    员工工资一个月总计是8万多元,但上个月只干了20天左右,只发20天的工资,所以只要5万多。

    “咳!加上自己20天的6千多元工资,是6万多才对。”

    不过现在距离15号还有5天时间,算下来,到时候还会有5万多的毛利润进账。

    也就是说,加上系统账上这4万多元,到时候账上会有10万块钱左右。

    而这个月员工工资加水电、税务、宿舍房租,各种杂费等,总共还需要11万元左右。

    虽然看似有1万元的资金缺口,但是只要员工工资够发就行了,其他的像水电燃气都可以拖一拖,只要不是逾期好几个月,他是不会随便停你气和电的。

    至于下个月的转手费和网贷分期,陈轩大体算了一下,甚至不需要再跟系统借钱都可以抹平,当然前提是水电燃气要拖一拖,供应商货款也要拖一拖。

    供应商货款这个事,双方虽然才合作了一个月,但对方老板一看陈轩的生意很好,双方谈了一次之后,他已经同意,可以一个月一付了。

    不用再像刚接手的时候一样,因为餐饮行业倒闭率高,陈轩人又很年轻,不像会做生意的人,所以当时没敢给账期。

    这样一来,还清债务就只是时间问题了,因为从下个月开始,可以拖一个月的供应商货款,相当于多出了40%的钱,可以暂时挪作他用。

    只需要粗略估算一下,下个月如果能保持每天1万7000以上的营业额,因为供应商货款不需要每天结了,10天之后公司账上就会有17万元,这17万减去网贷分期和转手费之后,公司账上应该还有3万。

    再过五天之后发工资的日子,公司账上又会多出8万5000元以上的营业额,加上本月9月15号到9月30号的公司账上结余15万左右,下个月也就是10月15号的时候,公司账上至少会有26万的现金。

    这26万减去发工资结水电税费什么的一共14万元,剩下12万,再加上从10月15号到10月31号16天的营业额,10月底公司账上一共是40万元左右。

    这40万里面,10月31号付清28万左右的供应商食材货款,11月1号的时候,公司账上应该有12万多元。

    不过到了11月,一个季度一付的,押一付三的房租也该付了,房租一个月是3.5万,三个月的房租的话就是10.5万。

    10.5万而已,就当是转手费多交一个月就是了。

    也就是说从现在起,还清欠款,只是时间问题。

    算完账之后,陈轩神清气爽,浑身轻松。

    他之前一门心思想着赚钱还债,不想再借网贷的那种压力,已经消失不见。

    等这笔钱彻底还清,系统的借钱功能就可以休眠了,因为这个功能,纯粹就是起到一个提供第1桶金的作用。

    这系统真正的bug级外挂,是它的气运功能。

    没有这个气运功能在潜移默化当中发挥作用,自己大概率是没法实现上一世的梦想的。

    现在的话,暂时没事,可以先梳理一下未来的长期计划和远期目标,回忆一下自己上一世定下的商业计划。

    说起上一世的商业计划,还得从他小时候讲起。

    那时他读初中,有天他在初中历史课本上看到了米国1929年大萧条,奶农倒牛奶事件。

    那个时候的他一直不明白,牛奶这么好的东西,为什么要倒了呢?

    直到他渐渐长大,学到了很多经济学常识,才知道,原来在工业革命以后,人类社会的大多数矛盾都是产能过剩与市场消费不足引起的。

    而在工业革命以前,人类社会的大多数矛盾都是生产力不足以满足社会需求,物资匮乏引起的。

    米国的1929年大萧条,就是因为贫富差距过大,从而导致普通人没钱消费,最终导致产能过剩。

    大量的库存卖不出去,导致工厂停工,发不出工资,工人更加买不起东西,于是危机蔓延到服装、餐饮、服务业等衣食住行的各个行业,失业人数不断扩大。

    东西更加卖不出去,最终大萧条蔓延全球,成为二战的间接导火索。

    所以在当时就出现了一幅极为讽刺的画面,一边是农场主产能过剩,大量倾倒牛奶。

    一边是大量的人饿死。

    网上流传的一个小故事就生动的描述了当时的情况,“在一个寒冷的冬天,一个小女孩问妈妈:“妈妈,家里为什么不烧煤呢?

    妈妈说:“家里煤很少了,因为爸爸又失业了。”

    小女孩又问妈妈:“爸爸为什么会失业呢?”

    妈妈说:“因为煤太多了。”

    其实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开启,本质上也是为了争夺殖民地,新兴工业国德国和老牌工业国争夺工业品倾销的市场。

    因为德国国内市场太小,无法支撑其工业发展所需要的市场空间和工业设备更新换代所需要的利润。

    因为市场是企业技术进步、科技创新的重要驱动力。

    以燃油汽车为例,西方的汽车有上百年的技术积累,在二战时还造过坦克,他们在制造汽车的过程中踩过很多坑,比如大众的部分车型因为设计缺陷,会出现烧机油的情况。

    奔驰曾因为质量问题被大量召回,而大量的国产燃油汽车在刚起步的时候,就长时间陷在这些坑里出不来。

    那段时间,买这些进口车可能全车只会有一个毛病,而且还无关痛痒,但是当时的国产燃油车技术差距就非常巨大了。

    比如什么漏油、异响、顿挫、生锈,启动的时候车身剧烈抖动,车身掉漆掉色,车身强度低,一压就扁,一碰就碎等等,诸多缺陷都会发生在同一台车上,要不是当时很多国产燃油汽车的零部件都是进口货。

    毛病还会更多,这就导致了早期的国产燃油车卖不上价,赚不到钱。车企赚不到钱就没钱来搞研发,没钱来搞技术创新,没钱来招聘人才,只能将就将就,继续糊弄消费者。

    结果口碑更差,陷入低质低价,没钱没人才,没钱没创新,没钱没质量的恶性循环。

    如果燃油汽车工业的科技发展被锁死,长远来看必定会影响到军工,军工又会影响到民用,形成恶性循环。

    不过好在,后世凭借强大的工业能力和巨大的市场,国产的燃油车企业也渐渐赶上。

    而且为了颠覆燃油车时代,华国也选择更换赛道,搞新能源汽车,这样大家都是从零起步。

    西方几百年的技术积累在新赛道就被大大削弱了,因为部分燃油车技术积累,在新赛道用不上。

    因此,如果一个国家没有足够大的消费市场的话,它是无法推动工业技术的更新换代和进步。

    譬如日本,在后世的2023年就放弃了大型喷气式大飞机的研发。

    除了技术问题以外,其实最核心的问题是,日本国内没有足够大的市场来消费这些大飞机。

    就算日本耗尽千辛万苦,耗费巨大成本把大飞机造出来了,也卖不出去。

    他们一开始想把大飞机卖给米国,结果人家米国要保护自己的波音飞机的市场,根本就不买日本的,想卖给华国,但华国有c919大飞机,也不要他的。想卖给欧洲,但欧洲有空客,人家为了保护自己的空客飞机的市场份额也不买他的。

    况且大飞机制造技术,关系到战略轰炸机的制造,大型军用运输机的制造等航空航天的先进技术,无论是华国米国还是欧洲,都不想开放这一块的市场,都想保护自己的市场份额,来滋养自己的大飞机工业。

    所以日本只能卖给自己国内了,但日本国内那么大一点地方,根本买不了几架飞机,如果只能卖出几十架的话,那根本就连制造成本都覆盖不过来,卖一架就亏一架,根本就是一个看不到头的无底洞。

    因为工业制造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有“规模效应”,如果只生产一小部分产品,比如说只生产一件、两件、三件,这种产品往往非常贵,是“定制产品”,需要工匠手工生产,需要一个零件一个零件慢慢手搓,但如果想要生产几千万件几百万件甚至几亿件的话,生产成本就会因为规模效应,从而降得非常非常低。

    因此日本的大飞机制造工业,只能被微小的市场空间锁死,根本卖不出去几架,就算手搓出来也是亏本的,发展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