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此子妖孽,断不可留
繁体版

第91章 关于皇帝的阅读理解

    “毁佛灭道不至于,不过从张真人身上,贫僧看到了陛下对龙虎山深深的恶意……”

    道衍尝试组织一下语言,说道。

    朱元璋来了兴趣。

    “当时,张真人离开京城的时候问贫僧,他该如何做?”

    “贫僧回了他一句,无为而治,落足人间!”

    “无为而治,落足人间?我记得这句话……”

    朱元璋撞见过道衍和张正常的话别,对这句话隐约有个印象。

    “其实当时贫僧,只是忽悠他的……”

    道衍认真的表述,让朱元璋一阵无语。

    “不过,贫僧后来想着,这句话与其说是贫僧对张真人的规劝,不如说是贫僧对于佛道二门的思考!”

    道衍尝试组织自己的语言,该怎么说能让朱元璋听着舒服点。

    他当然知道朱元璋的心病,朱元璋当过和尚,又是造反起家。

    红巾军至少在名义上,打的就是摩尼教,也就是所谓的明教的名义造反,宗教在政权更迭中的威力,没有人比他更加了解。

    以朱元璋多疑小气的性格,他对宗教肯定不放心。

    说白了,什么【天师】之名冒犯天子,上天,都是一个借口。

    老张家的天师位传了这么多年,也没见其他皇帝咬文嚼字。

    其实皇帝打压张家的真正原因,一来是老张家和前朝牵扯太深,二来是他忌惮张家的影响力。

    张家可不是一直都这么乖,他们曾经有个祖宗,叫做张鲁。

    那可是将五斗米教组织起来,在三国时期当过一方诸侯的人物。

    哪怕后来起事不成,但从太平道到五斗米道,道教的人造反上战斗力一直是可以的。

    朱元璋肯定要削张家……

    然张家造反的可能性小,加上张家一开始就下注在他身上。

    老朱不管怎么做,他对张正常的做法都免不了被人说不地道。

    所以洪武元年这场剥夺天师位的动作,不过是皇帝的开胃菜。

    等到天下局势稳定下来,朱元璋还会进一步削弱佛道。

    毁佛灭道不至于,可朱元璋洪武五年,基本收回了老张家和佛门身上的特权。

    尤其是禁绝僧道出行的动作,基本等于把当和尚和当道士的都关在寺院里,不准随便出门。

    当个和尚,跟坐牢差不多。

    至于当道士,尤其是可以娶妻生子的火居道士更惨,朝廷的法律甚至一定程度上允许官员敲诈这些人。

    皇帝在捧着上层道士的时候,也一直打压这个群体。

    佛门虽然看似没有老张家那样辉煌的历史,可是别忘了。

    什么白莲教,弥勒教,这些民间宗教虽然严格来说和佛门扯不上关系,但佛门也很难与它们撇清关系。

    威胁,是朱元璋控制宗教的核心原因之一。

    而另外一個原因,道衍相信老朱一直想做,却因为传统一直没动手。

    那就是盘旋在整个封建王朝中,关于僧人和道士的原罪,不事生产!

    僧人掌握民心,是原罪之一。

    不事生产,是原罪之二。

    自古灭佛灭道,基本上逃不脱这两个原罪。

    “贫僧一直在想,为什么贫僧会说出那番话,大概是贫僧觉得,僧道二门,对这个世界的作用太小了……”

    道衍一句话,隐约引发朱元璋的共鸣。

    他对佛道二门的处置方法,此时并未成型,若不然也不会在洪武五年才想好如何整治僧道二门。

    不事生产,在小气吧啦的朱元璋这里,确实是个不小的问题。

    毕竟洪武皇帝可是连官员一天都得上两三次朝,工资低工作时间还得翻倍的存在。

    “李施主也知道,贫僧并不信神佛,而更相信自然规律。

    所谓神也好,佛也好,他们的神迹无非就是自然规律的变化。

    求真,就是求佛!

    而贫僧身为僧人,不免对贫僧目前的身份有过多的思考,那就是我们的存在,对于这个世界有什么意义?”

    朱元璋静静听着,等待道衍说的下文。

    “若是全无异议,这肯定不可能的,因为佛道二门,不管哪一代的皇帝,都会给予僧道二门极大的特权,税收上就有优惠!

    为什么会如此,其实也很简单,因为僧道二门,能安抚人心……

    他们手里掌握着大量百姓的民心,这是他们可以获得特权的基础……

    就如儒家的士大夫掌握了对这个世界规则的解释权,所以他们可以从君王这里获得权力。

    但佛道二门跟士大夫不同在于。

    他们收获的民心,和他们对这个世界做出来的贡献,不成正比!

    陛下大概也是觉察到了这个问题,所以很不爽这个群体……”

    朱元璋沉默许久,没有接上道衍的话。

    道衍抬头,却看见他头上的旁白:

    【皇帝听着你的话,就如看到一个正在做阅读理解的学生,你关于他的解析,很多连他自己都没想到。在啼笑皆非的时候,他又突然意识到,也许自己真的想过这个问题。

    只是他没有将自己的思绪总结出来,而你帮他提炼好了……】

    道衍吁了一口气,去猜测一个人的想法,哪怕能从史书上得到一个的人信息,也不可能完全分析准确。

    但这种不准确,才是道衍需要的。如果他真的如读心术一般说中朱元璋的所有心事,以老朱的性格大概第一时间会想杀了自己。

    帝王之心,不可窥视。

    你真成了他肚子里的蛔虫,他大概会一把杀虫药杀了你。

    可自己看似啼笑皆非的解析,却会被朱元璋当成自己装神弄鬼,轻视自己之余。

    他还会仔细思索自己的【建议】。

    简而言之,道衍现在说的话,只是存在于老朱潜意识中的想法,他要在五年之后也许才会逐渐想明白这些道理。

    如今他提前说,朱元璋更容易接受。

    “所以当时贫僧给张真人的建议是,无为而治,落足人间!

    当一个人手里掌握的权力太大太久,他会看不清楚自己。

    而以为自己手中的民心,可以裹挟君王,这就是取死有道。

    所谓的无为而治,治的就是自己心中的贪念,将位置摆正,回到最初的状态,才是保命之道……”

    “后边呢?”

    朱元璋被道衍一顿忽悠,对他接下来的话,很是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