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此子妖孽,断不可留
繁体版

第92章 强制他们慈悲,果然是妖僧

    “落足人间,就是增加自己的社会价值!

    僧道不事生产,他们真正能获取民心的方式,就是因为鬼神的存在,而非他们本身拥有多少能力。

    诚然,如慧昙师父,如张真人这般的人物,他们如果去读书,肯定不会比一般人差。

    但既然是僧人,道人,他就逃不脱贫僧的判定。

    僧道于整个社会的生产来说,就是趴在百姓身上吸血的虫!”

    道衍这番话,称得上是惊涛骇浪。

    朱元璋自己也被他的话说得神色动容。

    要知道,他可是和尚,他说出的话语,却否定了他立身的位置,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道衍一起拿跟他暗示过自己不信鬼神,朱元璋此时才发现,这货比他想象中更狠。

    “历朝历代,佛门兴则帝王灭,道门也差不多是一样的节奏。

    其实道理很简单,当僧道二门兴盛的时候,会剥夺太多的社会资源,让天下财富在佛门内部空转。

    其实王朝的兴衰也逃不过这个规律,只是帝王无法动士大夫,却可以杀和尚道士。

    本质上,是因为他们并没有提供多少匹配的上他们特权的价值。

    所以在陛下眼中,他们的存在就会变得碍眼。

    那如何将他们的价值平衡起来,无非就是限制他们的人数,或者剥去他的权利……”

    道衍说的,正是朱元璋五年后做的。

    他第一个是将天下寺院规模削减,二是将度牒的发放收回官方。

    这可是要了许多人老命的操作,比如老张家……

    他们一年通过发放度牒,可是拿了不少的财富。

    削减规模只是其一,剥夺权利,皇帝主要是将和尚的道士的地位遍地,并且不允许僧道随意出入寺院,等于将他们的行动给控制住了。

    朱元璋的做法,对于道衍而言,他觉得并不太好。

    因为皇帝也不敢去动僧道延续了几千年的传统,只是在边边角角限制一下。

    在道衍看来,这不够。

    所以他继续说:

    “贫僧觉得这并没有将改革进行到底,也不曾让僧人,道人回归到他们原本应该有的位置。”

    “他们应该在什么位置?”

    朱元璋跟道衍聊了一会,整个人变得非常开心。

    这个道衍,确实对他胃口。他对宗教本身有好感,因为他曾经是里边的一部分。

    但同时他对它们的力量,也十分警惕。

    这才有了他未来五年后非常拧巴的改革方案。

    “上服务于仙佛,下服务于百姓,这就是佛道二门应该有的位置。

    他们至少也该是個服务业,听从君王的指挥,遵守他们的义务……

    总不能仗着神佛的名声,口中说着普度众生,却骑在百姓头上吧?”

    道衍指着远处正在服务的僧人和道人说:

    “这就是他们应该在的地方,佛言普度众生,慈悲为怀,道士虽然不说,可也对百姓说出一声施主。

    施主有难,他们就该出现在该出现的地方。

    僧人,道士,为什么会获得百姓信任,除了他们背后的神佛,还在于他们本身的身份,就是负责为百姓安抚苦难。

    这是他们的责任,也是他们的义务!

    如果陛下能通过政令的方式执行这个义务,那自然是好……”

    朱元璋头皮发麻,他也当过和尚。

    他可知道道衍这种做法,那是太狠了。

    出家人为什么出家,无非就是想要获得一个清净之地,修行成佛而已。

    当然,这是理想的状态,大部分的人出家,恐怕还是因为加入佛门道门,有利可图。

    免税,不事生产放在古代,可是妥妥的福利。

    这也是为什么老张家的度牒一张卖几十两,依然有人趋之若鹜的原因。

    这长此以往下去,僧人确实成为了一份不错的职业。

    社会地位,也算是上九流之一。

    可如果一旦他们承担了【义务】,那么华夏社会上原来属于僧道二门的组织架构,肯定要受到冲击。

    比起自己心中想的方法,道衍这个法子其实更狠。

    当然,所谓的狠只针对僧道内部,但如他所言,对于天下是有好处的。

    让这些人能在关键时刻,以服务的形态投入到关键的地方,算得上物尽其用。

    只是,佛门和道门,别看历代皇帝多少都打压牵制过。

    却很少有人会朝着组织架构动手。

    其实说白了,还是执行难度大,或者说,怕影响稳定。

    “说得好,但不好办呀!”

    老朱疯狂心动,但却无奈摇头。

    “有什么不好办的,李施主还记得贫僧跟你说过的梁武帝的故事?”

    “你说强制天下僧人不吃肉的事?”

    朱元璋对那件事印象深刻,他古怪地看着道衍。

    虽然是自己陷害的,可道衍确实也是因为吃肉的事情被发现,而导致流放瓦官寺。

    “皇帝可以以慈悲为名,强制僧人不能吃肉,这件事其实当时的佛门也是拼命反对的。

    可梁武帝好就好在,占据了一个大义的名分,当时的僧人是有苦说不出。

    而现在……”

    道衍笑得古怪:“那为什么陛下不能以慈悲为名,强制他们普度众生……”

    “好!”

    朱元璋忍不住大叫一声好,惹得远处的人纷纷投来目光,好在检校早就将他们聊天的地方遮挡,不然皇帝恐怕要曝光了。

    朱元璋心情激动,他心里一直想着如何利用僧道。

    道衍的提议,让他脑洞大开。

    不过他望向道衍的表示很古怪。

    这货不是打击报复吧?他因为不能吃肉而被僧人赶出天界寺,然后反手提了一个让天下僧人强制慈悲的路子。

    如果他这个【李存义】将提议交给皇帝,恐怕天下僧人恨不得吃了道衍。

    “这小子脑子是怎么长的,果然很妖孽……”

    道衍的想法虽然疯狂,却真有执行的可能。

    朱元璋回头望向远处的僧人和道士,他其实通过这场瘟疫的治理,已经发现了官府基层工作能力的不行。

    很多应该由地方士绅填补,当这些人缺失之后,变得很难办。

    这本来应该是华夏延续上千年的传统,朱元璋不应大惊小怪。

    可是他却开始重视起来。

    “下边的和尚,似乎没有很多……?”

    朱元璋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