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游记
繁体版

第十五章 夜请红绸

    红缨身姿轻盈地立起身来,她的目光轻轻地转向西壁。那里,一扇古朴的小门静静地伫立着,仿佛隐藏着无尽的秘密。她优雅地伸出手,指尖轻轻触碰到门扉,随着“吱呀”一声轻响,那扇门缓缓开启,透出一缕微弱的光芒。

    她朝着外面大声呼喊了几句,声音在空旷的空间中回荡,如同遥远的钟声,悠扬而神秘。然而,那话语的内容却仿佛被一阵风吹散,模糊不清,让人无法分辨。她的呼喊,似乎是在与某个未知的存在对话,又或是在向整个宇宙倾诉。

    与此同时,无名也缓缓地站起身来,他轻轻地将手中的琴瑟悬挂在壁上,那琴瑟的弦音似乎还在空气中回荡,余音未完。

    莫呃紧随其后,他的目光落在壁间的那对夜明珠上。那珠子在微弱的光线中闪烁着幽幽的光芒,仿佛两颗璀璨的星辰,吸引了他的全部注意力。他心中满是好奇,想要一探究竟,看看这对珠子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等到他回去之时,就向那些友人吹嘘自己的全能全知。

    当他缓步走至那夜明珠之下,月色洒落,珠子发出幽幽的光泽,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辰。他伸出手,想要轻触这神秘的珠子,指尖刚刚触及,一股炽热之感便如电流般传遍全身。

    他急忙缩回手,掌心已被烫得通红,心中不禁涌起一股诧异之情。他暗自思忖:“这珠子怎会如此炽热?难道其中隐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他的目光不禁落在一旁的无名身上,只见无名已将琴瑟挂好后,正悠然自得地欣赏着夜色。

    他忍不住开口问道:“先生,这珠子究竟是何物?为何如此炽热?”

    无名闻言,微微一笑,答道:“这是骊龙之珠,你莫非不识得吗?”莫呃听后,眉头紧锁,不解地追问:“可这骊珠怎会如此炽热呢?我从未听说过有这样的珠子。”

    无名缓缓解释道:“这是火龙所吐出的珠子,自然炽热无比。它不同于寻常之物,蕴含着火龙的力量与智慧。”

    莫呃听后,心中更加疑惑,他环顾四周,想要寻找更多的线索来解开这个谜团。

    此时,无名似乎看出了他的心思,伸手向夜明珠旁边的一个小铜鼻子一拔。奇迹般地,那珠子竟像一扇门般缓缓张开,露出里面的秘密。莫呃定睛一看,原来这竟是一个珠壳,里面藏着一个深邃的油池。

    油池中央,用棉花线卷着一个灯心,外面则包裹着千层纸制成的灯筒。灯筒上方有个小烟囱,从壁子上延伸出去,上头冒出许多黑烟。莫呃看着这一幕,不禁哑然失笑,原来这珠子之所以炽热,竟是因为里面藏着一个精巧的灯具。

    他摇了摇头,笑道:“我还道真有火龙呢,原来竟是个巧夺天工的灯具。”

    无名闻言,古怪地一笑,说道:“难道真没有火龙吗?说不定这珠子本身就是火龙留下的印记呢?”

    莫呃一愣,转瞬又摇摇头,将注意力重新收回,再次仔细打量那珠壳。只见这珠壳并非寻常之物,而是用大螺蚌壳精心打磨而成,壳面光滑如镜,熠熠生辉。然而,比起洋灯来,它的光亮程度还是稍逊一筹,略显黯淡。莫呃不禁感叹道:“与其如此费尽心思,何不直接买个洋灯来用,岂不是更为省事?”

    无名听后,淡淡一笑道:“这深山里哪有洋货铺呢?这油便是前山出产的,与你们所用的洋油并无二致。只是我们手艺不精,提炼得不够纯净,所以光亮稍显不足。因此,只得将它嵌在壁子里头,以增添些许光亮。”说罢,他便将珠壳轻轻合上,那夜明珠便又恢复了原本的模样,静静地躺在那里,散发着淡淡的光芒。

    莫呃的好奇心被再次勾起,他满怀好奇地追问道:“这地毯究竟是由何种材质精心编织而成的呢?”

    无名耐心地解答道:“这地毯的俗名叫做‘蓑草’。之所以如此命名,是因为这种草可以用来制作蓑衣,具有实用价值。当蓑草处于半枯状态时,人们会精心采摘下来,晾晒至干透,然后巧妙地劈成细丝,再与麻线交织在一起,最终编织成这精美的地毯。”

    莫呃低头细看那地毯,只见它纹理清晰,色泽柔和,仿佛是大自然馈赠的精美艺术品。红缨姑娘的巧手果然名不虚传,她能将这普通的蓑草变废为宝,编织成如此美丽的地毯,实在令人赞叹不已。

    此外,莫呃还注意到壁上涂抹着一种奇特的物质。他好奇地问道:“这壁上涂抹的是什么东西?”

    无名解释道:“这是用云母粉混合着红色胶泥精心涂抹的。云母能够抵御潮湿,红色胶泥则能防止寒气侵入。比起你们常用的石灰来,它的效果要好得多呢。”

    莫呃的视线在屋内游移,最终定格在墙壁上悬挂着的一件奇异之物上。那物件形似弹棉花的弓,却又不尽相同,其上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弦线,错综复杂,仿佛蕴藏着无尽的音符与旋律。

    他走近几步,仔细端详着这件乐器。那弦线细腻而坚韧。

    莫呃伸出手,轻轻抚摸着那些弦线,仿佛能感受到它们传递出的微弱振动。

    无名看着莫呃好奇而专注的神情,微笑着开口:“它名叫‘箜篌’,是一种古老的乐器。”

    月华如水,静静洒在寂静的洞中。莫呃站在月色之下,目光紧盯着手中的箜篌,那古朴的琴身上流淌着岁月的痕迹。他轻轻拨弄,琴弦微颤,却未能发出期待的响亮之音,反倒显得几分低沉。

    “箜篌之美,果真只存在于诗中吗?”莫呃轻声自语,眉宇间流露出淡淡的遗憾。莫呃从小便读诗,诗中常常提及《箜篌引》,可却从未见识过它的真实模样,诗中有它的美妙乐色,真实却从未听过。

    无名立于洞外,听到莫呃的叹息,嘴角微扬。他抬头望向那轮明亮的月亮,心中已有计较。他转身回到洞内,对莫呃说道:“莫兄,莫急。箜篌之韵,非独奏所能尽显。若得佳人相伴,共赏此乐,方为完美。”

    莫呃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期待。他点了点头,道:“先生所言极是。只是这夜深人静,何处寻得佳人相伴?”

    无名微微一笑,此时彼刻,沉思片刻后说道:“眼下不过亥时正中,红绸那丫头或许还未入眠。”于是,他转身对红缨吩咐道:“莫先生想要聆听箜篌的美妙之音,就不知你家姊妹,红绸那丫头能否赏光前来?”

    红缨轻轻地点了点头,她的双眸也闪烁着期待的光芒,她也久未见姊妹,当下轻声应道:“待会儿爷爷送茶来时,我便叫他去红绸姐那询问一声。”她的声音如潺潺流水,轻柔而富有韵味。众人闻言,纷纷点头表示赞同,重新落座于石凳之上,静待老者的到来。

    不久,一阵轻微的脚步声由远及近,老者步履稳健地走了进来。他手中捧着一个小巧精致的红泥炉子,炉子上方放置着一个晶莹剔透的水瓶子,一套茶具则摆放得整整齐齐。老者将这些物品小心翼翼地安放在矮脚几上,目光中流露出对它们的珍视。

    红缨见状,连忙站起身来,对老者说道:“你去一趟大姐家,问问姐姐红绸,看她能否抽出时间来此与我们相聚。”老者恭敬地应了声“是”,转身便离去了。他的背影在夕阳的余晖中渐行渐渐远,仿佛融入了这片宁静的山林之中。

    此时,三位人士悠然自得地坐在洞外的梅花树旁,他们的身影在落日的余晖中显得格外宁静。莫呃靠近洞外,几乎触手可及,他静静地欣赏着洞外的景色,仿佛被这片美景所吸引,忘却了世间的纷扰。

    红缨则细心地斟茶倒水,她的动作轻盈而优雅,仿佛一位翩翩起舞的仙子。茶香四溢,弥漫在空气中,令人心旷神怡。三人围坐一起,品茗论道,享受着这难得的宁静时光。

    洞外的梅花树在微风中轻轻摇曳,花瓣随风飘落,宛如一场美丽的花雨。莫呃闭上眼睛,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仿佛能够闻到梅花那淡淡的清香。他的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感动,仿佛与这片大自然融为了一体。

    莫呃的目光如飘飞的柳絮,不经意间落在了窗台上静静摆放的几本书上。那几本书宛如尘封的记忆,静静地等待着被唤醒。他好奇地伸出手,指尖轻轻触碰到书脊,带着一丝敬畏与期待,将书籍一一取来翻阅。

    书的封面,古朴而典雅,四个大字“此中人语”赫然在目。字迹苍劲有力,宛如一位历经沧桑的智者,在低语着世间的秘密。那字迹中透露出一种深邃的文化底蕴,仿佛能引领人穿越时光,探寻古老的智慧。

    莫呃小心翼翼地揭开书页,纸张的沙沙声在静谧的空气中回荡。只见书中既有优美的诗篇,如清泉流淌,洗涤心灵;又有深邃的散文,如老树盘根,诉说着岁月的沧桑。但最为引人注目的,还是那些长短不一的歌谣。这些歌谣大多出自手录,字迹娟秀,仿佛一位女子的纤手在轻轻拨动琴弦,奏出动人的旋律。

    莫呃沉浸在这些歌谣的世界中,试图理解其中的深意。但大多数内容都让他感到困惑不解,仿佛隔着一层轻纱,难以窥见真容。他眉头紧锁,思绪万千,却又欲罢不能。

    偶然间,他翻到一本书籍的某一页,只见其中夹着一张花笺。花笺上写有四首四言诗,简洁而深邃,像是一颗颗璀璨的明珠,散落在诗的海洋中。莫呃眼前一亮,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冲动。

    他转向一旁的红缨,用诚恳的语气问道:“这张花笺上的诗,我想抄录下来,不知可否?”

    红缨接过花笺,仔细端详了一番,那目光中闪烁着好奇与欣赏。她大方地笑道:“你喜欢,就拿去吧。”那笑容如同春日的阳光,温暖而明媚,洒在莫呃的心头。

    夜色渐浓,月光洒落在古朴的庭院之中,给静谧的夜增添了一抹神秘的色彩。莫呃站在庭院中央,小心翼翼地接过那张薄薄的纸片,他的手指轻轻颤抖,心中充满了好奇与期待。

    他目光如炬,紧紧盯着纸片上的字迹,仿佛要将每一个字都刻入心扉。那字迹古朴而深邃,仿佛蕴含着千年的秘密。莫呃深吸一口气,试图平复内心的激动,然后再次仔细审视着那些字迹。

    “《银鼠谚》东山乳虎,迎门当户;明年食麝,悲生齐鲁。一解残骸狼籍,乳虎乏食;飞腾上天,立豕当国。二解乳虎斑斑,雄据西山;亚当孙子,横被摧残,三解四邻震怒,天眷西顾;毙豕殪虎,黎民安堵,四解。””莫呃轻声读出诗句,每一个字都如同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层层涟漪。

    他的目光在诗句中穿梭,仿佛看到了那古老歌谣背后的故事。他的眉头紧锁,陷入了沉思之中。周围的空气仿佛凝固了,只有莫呃的呼吸声和纸片上字迹的沙沙声在夜空中回荡。

    无名站在一旁,看着莫呃专注的神情,微微一笑。他的笑容中透着一丝神秘,仿佛知道些什么却又故意不说。红缨业务跟着站在一旁,密而不语。

    良久,庭院中的夜风轻轻吹过,带着一丝凉意,将莫呃唤醒:“这诗仿佛是一首古老的歌谣,其中必然隐藏着某些深刻的事迹。还请无名先生或者红缨姑娘为我指点迷津,略作一二解释。”

    无名一笑:“我若说,刚才便说了,我即不说,只是想着莫呃先生应该迟早会知道,可能明天,可能后天,亦或者一月,半年,更长者三四年。”

    红缨则在一旁补充道:“‘乳虎’一词,指的便是沧澜县的那位王大人。至于诗中的其他内容,你慢慢揣摩,细细品味,相信也是可以逐渐领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