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觉之途
繁体版

第45章 灵粮之丸

    宴席散去后,尚之玄打道回府,在回程的马车中,他向李离问出了心中疑惑:

    “徐振威为何能轻易说动世家大族和富商前来投效?最近,就连江州文武官员也有意无意地接近本王?”

    “乱世自保之举罢了。”李离说道。

    “这些人难道对朝廷如此没有信心吗?池可正刚取得了一场大胜,此刻已兵临末离城下,剿贼形势一片大好啊。”尚之玄又纳闷起来。

    “朝廷之患非只有流贼造反,最大的威胁是成国。”

    “成国崛起不过五十年,为何如此可怕?让世人皆认为朝廷必亡?”尚之玄对此颇为不解。

    “殿下,成国称帝建国,有别于自古以来的所有胡虏,入主东土之意昭然若揭。”李离想了想,又说道:“而且成国近来频繁调兵,怕是离大举南下不远了。”

    “有龙岭天险,成国没那么容易打进来吧?”尚之玄又问道。

    “殿下有所不知,成国以前打不进东土,是因为只能打龙首关,龙首关之险自是难以攻破的。但去岁降服泰乌族后,成国便可绕道攻打御关。”

    “御关难道不险要?”

    “御关一带,龙岭有大小缺口几十处,这些缺口都可通行大军。”李离说道:“历代虽在此修建了大量关隘,但防御破绽仍旧不少,自章朝开始,数次被泰乌人攻破。”

    “为何自章朝开始?”尚之玄疑惑道。

    “这还要从‘六朝’时期说起。”

    李离娓娓道来:“大乾灭亡后,各地军阀割据混战不休,四百年间更替了六个朝代,可谓是民不聊生,这就是天下至暗的六朝时期,其混乱程度尤超‘乱国’时期。”

    “章朝平定天下,为了彻底改变武将乱政的局面,便采取了以文制武的方略,前宁朝和我朝均沿袭此治国方略。”

    “以文治国确实能抑制军阀、防范武将擅权,是太平岁月的治国良策。但随着王朝开国日久,文人治国所滋生的党争和贪腐不断加剧,导致武备松弛...”

    尚之玄听到此处,豁然大悟:“武备松弛又导致边塞失防,因此岭北的蛮夷入侵。”

    “是的,章朝末年泰乌人攻破御关,袭掠易北。前宁时泰乌人更是攻陷国都,导致北方半壁江山沦陷百年。”李离颔首说道:“我朝太祖虽驱逐泰乌恢复河山,但几百年来我朝国力衰落,庄宗和穆宗年间泰乌人又两次破御关劫掠京畿。”

    “岭北的泰乌人好不容易衰落了,但靖东又崛起了武力更强的成国。”李离语气萧索:“成国控弦百万、士卒悍勇,天下人不免联想到差点覆灭前宁的泰乌帝国。”

    龙岭以北的广袤大地被称作北野,北野自西向东分为海西、岭北、靖东,如今成国一统靖东和岭北,国土远超大央,兵力更是鼎盛...

    想到此处,尚之玄明白了当下局势:“流寇与胡虏两大威胁,加之今上昏聩,也不怪众人对朝廷失去信心。”

    “正是如此,天下人和朝廷已是离心离德了。”李离叹息道。

    尚之玄听罢,顿感形势紧迫,暗道自己不能因江州一战的胜利而沾沾自喜。

    其实,尚之玄回江州后并没有懈怠,他效仿幽园的学堂,在王府中也建起一座相同的学堂。

    他从平民子弟中招募学生,请了一些秀才来教学生识字,又选出适合人选,由自己亲自教授术数和灵文基础。

    他准备教完基础知识后,再让天权子来传授更深奥的灵文之道和符阵理论。

    短短半个月,学堂已经初具规模,这不但是为了灵文之道的未来,更是从小培养忠于他的各类人才,唯一可惜的是没有发现身具灵根的学生。

    这天,尚之玄给学生讲起了符阵和灵文的关系。

    “打个比方,灵文就是砖,符阵就是房屋,房屋是由许多砖盖起来的,那么符阵是由许多灵文组成的…”

    “殿下讲课,总是由浅到深,可比师兄你干巴巴的强多了。”廉玉衡站在窗外,对天权子说道。

    天权子撇了撇嘴:“那要不师妹也去授课试试?”

    “切!”廉玉衡回敬了一对白眼。

    尚之玄见真武派众人来了,便匆匆下课,随后领着众人到正厅议事。

    “诸位道长来的如此之快。”尚之玄发现除了天璇子,真武派的其他人都到齐了。

    “正好我们也有许多问题请教殿下,接到您的信就立即赶来了。”天权子说道。

    “那就请诸位道长先说。”

    “我先来。”天玑子抢先说道:“新灵粮丸炼出来了!”

    天玑子一直在幽园中研究灵粮丸,用他的话来说,灵粮丸可以解决凡人的温饱问题。

    他此前研究的灵粮丸虽然效果极佳,吃上一颗就能三天不用吃饭,但成本太高,远超凡人所能承受。

    尚之玄于是让他继续研究,以找出更为廉价的配方。

    天玑子说完,拿出了一个瓷瓶,倒出十几颗丹药,说道:“这就是最新研制的灵粮丸,效果虽然不如之前,但吃上一粒也够一天所需。”

    尚之玄好奇地问道:“口感怎么样?”

    “殿下尝尝?”

    “不了...”尚之玄摆手说道。

    天玑子捏起一粒放在嘴里嚼了起来,笑着说道:“嘿嘿,我添加了不同的辅料,炼制出了不同味道的灵粮丸。”

    他如数家珍地说起来:“有橘子味的、桃子味的...有咸的、甜的、辣的...还有鱼肉味、猪肉味、鸡肉味...”

    真武派的众人听得一脸无奈,心里纷纷鄙视。

    尚之玄却佩服起了这个吃货的思维,心想这样做的益处也十分明显,就是不会因为吃腻而导致无人愿意食用。

    “道长大才!”尚之玄大加赞赏,又问道:“不知花费如何?”

    “嗯...用了一斤五谷杂粮...一两灵稻和灵麦,还有三钱赤精,一颗青灵果,还有...”天玑子掐算半天,也说不出个数来。

    “还是我来说吧...”天权子无奈说道:“花费一两银子可以炼出二十颗灵粮丸。”

    “也就是说,一枚灵粮丸的成本是五十文。”尚之玄算了算,叹道:“还是比百姓一日三餐的花费要贵啊!”

    尚之玄想到,两文钱就能买一个包子,一枚灵粮丸值二十五个包子,穷人省着点吃一天只需七八个包子就行,二十五个都能吃三天了。

    “道长,不能再低了吗?”尚之玄期盼地问道。

    “这是最低了。”天玑子摇了摇头:“灵粮丸的原理脱胎于辟谷丹,必须加入灵物,要是花费再低就不够灵物的成本了...没了灵物,练出的丹药怕是连一顿饭都抵不了。”

    “殿下,灵粮丸虽贵,但有其独到之处。”李离在一旁说道。

    尚之玄不解,向他看去:“有何独到之处?”

    “灵粮丸携带方便,可用作士卒轻装行军的口粮,利于急行军和长途奔袭。”

    李离想了想,继续说道:“灵粮丸既然属于灵丹,便能长久保存,水浸火烧也不会变质。我们可以在丰年时将多余的粮食炼成灵粮丸,灾年时用以赈灾。”

    “有道理!”

    尚之玄点点头,看向天玑子问道:“但灵麦和灵稻...还有那些灵果,恐怕难以量产吧?”

    “这些灵植必须种在灵田上,至于灵田...除了真武派,也只有你们家皇帝有一些了。”天玑子答道。

    自人皇确立皇权之后,历朝历代就对修行门派和世家不断打压,到如今修行门派和世家彻底没落,许多修行手段均已失传,也只有真武派历经万年不衰,才能完整保留各种修行手段了。

    “这该如何?总不能一直让真武派供应吧。”尚之玄犯起了难。

    “若想要开发灵田,倒是有一人选。”天权子说道。

    天玑子似乎得到了提醒,也说道:“是啊,九师弟善于培育灵植,对灵田也颇有心得。”

    尚之玄想起来,天玑子的九师弟是真武九曜之中的江隐元,旋即试探道:“若能请江道长下山就好了。”

    “这个,恐怕我们做不了主。不如我修书一封,问问大师兄的意思。”天权子说道。

    “多谢道长。”

    随后,尚之玄招来刘非瑾,吩咐他派遣人手配合天玑子,准备先炼制一些灵粮丸作为军粮储备。

    “道长,你刚才说有何事请教。”尚之玄看向天权子。

    “贫道最近发现了一个过去忽略的问题,关系到符阵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