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农家乐通古代
繁体版

第四十八章 见马皇后

    对于刘据而言,他自然不知道后世一个叫名为大唐的国家在玄武门所发生的一系列琐事,甚至开创了一个独属于大唐的继承法。

    玄武门继承法。

    现在的刘据只觉得,玄武门这名字不仅威武霸气,也颇有文化底蕴。

    玄武,天之四灵也,北方神兽。

    因此刘据光从名字上就大致就能猜到,玄武门是皇城位于北方的城门。

    “兄长,想来这就是大明的宫城了吧,看着着实巍峨壮观。”

    虽然朱标平日里对于溢美之词不放在心上,但是听着刘据这位大汉太子对于大明宫城的赞美及肯定,他还是或多或少有些开心的。

    “是的,小据,此城名为紫禁城,占地近乎于万亩,不过,较之西汉三大宫未央宫,长乐宫,建章宫还是有很大的不足,毕竟光是一座未央宫,所占的面积就能够与紫禁城比肩了,更不用提其余两座宫殿了。

    听闻朱标这位大明太子对于大汉宫殿的称赞,刘据也是极为开心。

    跟随着朱标顺利进入宫城之内,刘据有些好奇地向朱标问道。

    “兄长,我们是要去见你的父皇吗。”

    朱标摇了摇头

    “此行先去见一趟我的母后,之后再去见我的父皇。”

    虽然张泊对于马皇后的身体保持乐观的态度,但是朱标可不敢放松警惕。

    两人行进了一盏茶的时间,来到了一座宫殿中。

    刘据抬头,看向门廊下的牌匾。

    坤宁宫。

    刘据很快就意识到这个名字不一般。

    老子的《道德经》有云:“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

    天是乾,地是坤。

    坤宁宫,是一个很符合皇后居所的名字。

    想到大汉的命名方式,刘据便感觉到些许无奈。

    比如长安的东城门之一的宣平门,寓意宣告平定,简单直接。

    又例如皇后的寝宫,椒房殿。

    因为宫殿的墙壁上使用花椒树的花朵所制成的粉末进行粉刷,因此椒房殿才得以命名。

    与玄武门,坤宁宫这些名字相比,宣平门,椒房殿显然有些平庸。

    当然,小孩子的情绪来的快,去的也快,很快他就被带进寝宫内部,见到了如今站在大明顶点的女性,大明的国母马皇后。

    刘据的第一眼,甚至认为他自己看错了。

    眼前的马皇后,并没有刘据印象中一国之母般的雍容华贵,而是一位穿着简单的衣物,面容慈祥的老妇人。

    此刻的马皇后,正在一架织布机前织着布匹,这也是马皇后的日常工作之一,平日里就织些绸衣料、缎被面之类的,以皇家的名义赐予孤寡老人。

    剩余下来的布料,也会制成衣物,赏赐给王妃子女,以教育他们爱惜财物。

    刘据此刻已经看呆了。

    这位大明国母竟然亲自织着布匹,身上一点也没有皇后的架子。

    使得刘据在第一时间就想到了他的阿母卫子夫。

    “母后。”

    朱标的声音传到了正在织布的马皇后耳中。

    听闻儿子的声音,马皇后停下了手中的动作,转过头来。

    “标儿,你怎么来了?听你父皇说,你去感谢救了雄英的那名食肆主人,可曾将他带回宫中,我也好感谢他一番。”

    马皇后话音未落,目光也是注意到了在朱标身后的刘据。

    “见过皇后。”

    刘据也是很有礼貌地行礼。

    “标儿,这位是?”

    “母后,此事说来话长。”

    随后,朱标花费了两刻钟的时间,将一切的来龙去脉全都和马皇后解释清楚。

    与所有人第一次听到这个消息时的震撼相同,马皇后也是如此。不过,作为经历过大风大浪的女人,马皇后很快清醒了过来。

    她将目光投到了眼前只有较之长孙雄英大不了几岁的刘据身上。

    “你真是西汉时期的汉武帝之子刘据?”

    “是的,皇后。”

    就在马皇后消化着海量信息的时候,朱标开口道。

    “母后,我从后世带回来了一些瓜果蔬菜请母后尝尝。”

    朱标说完,便对着门外喊道。

    “来人,将东西呈上来。”

    朱标话音刚落,宫女们便端着一只只盘子进入殿中。

    将之一一摆在殿中的桌子上。

    朱标领着马皇后与刘据来到桌子旁,开始为马皇后介绍。

    “母后,这是后世的黄瓜,香瓜,葡萄,番茄,您尝尝看。”

    马皇后看向盘中的那几件瓜果,确是与她印象中大相径庭。

    “标儿,你们也一同来吃些吧。”

    “小据,你再去吃一些?”

    “兄长,不用了,我在食肆已经吃的够多了。”

    见两人如此客气,马皇后也只是拿出一些浅尝辄止。

    在吃下后的第一口,她便感觉到了这些瓜果与大明的极大不同。

    较之大明的更加多汁,香甜。

    之后马皇后心中就生出了一个想法,就是这些作物能不能在大明种植。

    “回皇后,想来应该没什么难度,因为泊哥,他也曾推荐些亩产千斤的作物给父皇以及玄德叔父,想来在大明,此等事物应该也可以栽种。”

    亩产千斤的作物!马皇后难掩震惊地看向说话的刘据。

    一旁的朱标大抵相同。

    他可从未听到店家谈及此事。

    这可是一个天大的消息。

    因为现在大明的亩产,极好的良田,撑死了也就四百斤,这多亏了宋时传入中原地区的占城稻,这才使得大明的粮食产量较之汉唐高出一个等级。

    如今,竟然还有亩产千斤的作物。

    有此作物,不知天下会少饿死多少人。

    这是母子俩心中共同的念头。

    “小据,不知道这亩产千斤的种子价值几何。”

    “大抵上是五十亩地五十粒金豆子。”

    刘据说完,还比画了一下金豆子的大小。

    “如此,标儿,还需将此事告知你的父皇。”

    “是,母后。”

    马皇后此刻注意到了朱标的神情似乎有异,似乎有话要说的样子。

    “标儿,你似乎有心事。”

    朱标回过神来,看了眼马皇后,最终摇了摇头。

    “母后,无事。”

    朱标考虑许久,最终下定了决心,不将史书中母后的逝世的消息告知母后。

    至于如何确保母后的身体健康,朱标打算之后与太医戴思恭商议一番。

    “母后,您稍事休息,切莫太过劳累,我领着小据去见一见父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