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联王朝:弗格森制造
繁体版

第79章 初探整体性

    “弗格森的执教赢得了声誉,成绩是最有说服力的,他的人格魅力也在更衣室里得到了展现,整个球队的气氛和精神面貌都因为他的执教而出现了显著变化。”

    ——题记

    赛季结束,曼联让很多媒体都很意外。

    曼联在赛季前并没有引进什么巨星,也没有什么青训天才闪光,球队怎么就有如此大的改变?

    弗格森怎么就能让球队脱胎换骨?

    尽管没有夺冠,但联赛第二名对于上个赛季陷入降级泥潭的曼联来说已经是非常好的成绩了,弗格森是怎么做到的?

    很多记者眼里,弗格森买安德森顶替塞维贝克纯属瞎搞,麦克莱尔的加盟也不被看好,冬天强挖布鲁斯也是主动挨宰,麦克格拉斯和怀特塞德的问题没有解决……他怎么就能够带领曼联拿到第二?

    深耕足球这个领域的记者都知道没有任何偶然,弗格森的好成绩必然有其特殊秘密。

    弗格森提交给董事会的报告中是这样解释的,“我们成绩有了巨大飞跃。一方面是我们实力的确有所增长,这与买人、训练、打法等等的改变是分不开的。我们采取了全新的方式来进行比赛,一种适应球队现实与未来需要的方式。新的赛前准备,新的首发标准、新的阵容,新的站位和配合要求。”

    弗格森强调,“我们一直在尝试改变,新的进攻,新的防守,新的阵容。”

    弗格森熟悉了英格兰的足球环境,开始实践自己的执教理念。弗格森一直崇尚进攻,鼓励对抗,追求速度,他决定把这些作为曼联最基本的战术构成。

    弗格森擅长使用442战术,很清楚这个阵型打法的优势与局限。弗格森知道自家球员的不足在哪,他决定通过提高整体性来增强战斗力。弗格森认为他在阿伯丁的成功是可以复制的。现在最核心的课题就是如何让球员有效地支撑攻防一体,让进攻更有效率,让双前锋更有力地攻击,让中场更快速地支援防守。

    弗格森也是执行传统4后卫站位,但对四后卫的部署集中于整体的防守和边路的进攻协助。至于曼联的4中场,弗格森的核心要求是球员必须超级能跑,最好有技术和大局观,兼备带球突破能力就完美了。

    弗格森的这种战术打法其实并不复杂,但对球员的要求很高。弗格森的进攻理念并不难,对球员的站位和跑动要求也很简单,他其实不需要球员去执行甚至去设计复杂精巧的套路;但他也不需要传统英格兰那种简单的长传冲吊,不欢迎球员依靠身体的强横来踢球。

    弗格森的战术讲究整体性,再由某个实力超群的球员带出强大的冲击力。

    赛季开始之前,弗格森并不愿意放走赛维贝壳,但球员一心要走他也不作挽留。他买来安德森,就是看重他的经验,帮助防线补位和稳定。引进麦克莱尔是弗格森的一个关键,这是他需要倚重的强点,也是曼联原来缺乏的冲击力。

    冬季来的布鲁斯也很重要,麦克格拉斯伤病之后中后卫摇摇欲坠,布鲁斯就变成救火的菩萨。弗格森还希望他成为新的防线领袖,以后直接替代麦克格拉斯。

    弗格森给曼联买来前锋和两个后卫都成为了核心主力,麦克莱尔和布鲁斯更是成为攻防两端的关键人物,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弗格森在这个赛季一共派出超过27名球员出战,除此之外还有不少的青训新人。麦克莱尔出场最多达到了48场,联赛全勤40场;达克斯贝里47场出场,联赛39场紧跟其后,同样以能跑成为核心主力;罗布森和斯特拉坎分别在联赛出场36和33场,大腿级别的存在。新引进的安德森(30场)、奥尔森(30场)、怀特塞德和吉布森都有26场的出场,主力门将特纳出场24场,替补沃尔什16场,接着就是布鲁斯21场,麦克格拉斯也是21场;奥布莱恩、布莱克-摩尔、加顿、阿尔比斯通等在联赛出场次数都不够10场。从这个数据可以看出,曼联阵中真正的大腿罗布森和斯特拉坎都缺乏出色的、持续的状态,全靠麦克莱尔的高光、布鲁斯的勤勉才站到了亚军位置。

    弗格森麾下的主力阵容,门将特纳,二门沃尔什;后卫安德森、布鲁斯、麦克格拉斯、科林-吉布森;中场斯特拉坎、布赖恩-罗布森、杜克斯贝里、奥尔森,两个前锋麦克莱尔和怀特塞德;达文波特是重要替补。莫兰、阿尔比斯通、马克-罗宾斯等成为了主要的轮换。

    曼联更衣室风气早已肃清,弗格森的铁腕早已令所有人都服服帖帖,再没有了酒气和懒散之风。

    这是最大的变化之一。

    麦克格拉斯依然会偷偷地喝酒,但他一旦伤病,就被弗格森无情地扔到了替补席。怀特塞德出场也不多,大概率原因也在此。

    弗格森注重使用新人,这也是曼联传统与他的经验相配合的重要方面。他大胆地将一些年轻球员派上球场,给小甜菜们发热发光的机会,也弥补主力长期征战的体力耗尽和精神懈怠。弗格森大胆使用李-马丁和格拉汉姆,两个小年轻都是本赛季第一次得到机会登场比赛,表现很不错。

    弗格森对青训一贯的重视,并不是只对92班偏爱。

    另外一个变化,就是大力抓训练。

    弗格森花了很大的力气去管理季前训练,向战术打法的演练和调整倾斜。这也是曼联最终在赛季开始之后站稳脚跟并且越踢越好的关键。

    弗格森和团队专门针对各个球队的特点,研究针对不同球队的不同打法。弗格森开始创新地使用442阵型,甚至直接对其进行变阵,进行不一样的尝试。

    弗格森的442是有弹性的,善于变化。最为关键的中场,罗布森和斯特拉坎具备非常高的能力水平,意识经验更是一流。这使得弗格森的中场既可以平行站位,也可以是菱形站位,还能够像后来边后卫提前之后,中场中间后退的雁阵布局。弗格森彻底放弃简单的高举高打,但却依然大量使用两翼传中。不仅如此,弗格森还主动强化了边路的进攻,前锋的接应,中场的配合都被他放到了很重要的地位。

    曼联前场的进攻阵眼是斯特拉坎,弗格森的旧将,也曾经是在阿伯丁时的中场核心。因为罗布森的兜底,斯特拉坎可以担负起更多的攻击责任。弗格森经常别出心裁安排斯特拉坎在左路踢球,发挥他的单兵突破能力。斯特拉坎的进攻是非常犀利的,创造机会的能力也很强,他在边路激活了曼联的整个左路和肋部,也让曼联整个攻击线都活跃起来。

    弗格森一度将阵容改为更具备攻击性的433,将斯特拉坎直接前提到左边锋,更多地尝试单兵突击,让曼联的进攻产生更多的变化。而在某些场次,弗格森又会尝试让斯特拉坎躲在两个前锋后面,侧重成为影子杀手和前锋射门前的最后一传。

    弗格森非常信任斯特拉坎,双脚俱佳,又以突破见长的斯特拉坎在新赛季的战术地位更加重要,他甚至依靠表现压过了罗布森的存在。

    弗格森麾下曼联的中场能量节点,或者攻防转换的关键之处,就在于队长罗布森的位置。罗布森覆盖面积超大,跑动距离超长,只要他没伤,就是超一流的全能中场。本赛季罗布森被弗格森要求减少了跑动,赛季出场达到了43场(联赛出场36场),并且全部首发,成为了曼联取得优异成绩的最大依仗。

    有了罗布森,曼联在中场有了极大的安全余量。

    罗布森和斯特拉坎在中路,弗格森甚至会演化出一些新的攻击套路。罗布森成为进攻中的重炮,斯特拉坎则变成前锋身后的刺客。罗布森也会进攻,也会前插,还能冲抢头球,尽管带球突进到禁区弧顶一带射门已经不多,但罗布森赛季也打进了11个进球,是队内的第二号射手。

    罗布森的防守能力同样值得信任。他预判出色,反应敏锐,跑动覆盖面积大,提前卡位意识强,能够很好地断掉对手的传球线路,封堵对手中后场的出球,协助队友锁死对方边路的突破。

    弗格森的442威力就由此而生,而当阵型变化成为433,也就是只安排3个中场时,弗格森会将罗布森、杜克斯贝里、奥尔森三角形摆布,让斯特拉坎直接提到边锋线。罗布森跑动会更多,但也更靠近对手的腹地,更好地发挥攻击能力强的特点。

    弗格森会要求防守时注重集体防守,从边锋就开始执行回撤迟滞,而麦克莱尔也要回到中场来成为屏障,罗布森更是会回收到防线上帮助队友。如此一来,433的站位就随时变为541,全队积极防守的效果非常到位。

    弗格森崇尚进攻,但实际上也非常重视防守。他专门引进了安德森和布鲁斯。布鲁斯身为中后卫,实力强大,性格强硬,但与麦克格拉斯还是存在一定的配搭问题,麦克格拉斯有伤在身,而且还在酗酒,一共才出场23次,联赛出场才21次,这对于核心中后卫是不够的。麦克格拉斯和布鲁斯联袂出场更少,双子星并不能提供防线的稳定性。曼联实际上还是需要弗格森专门打造集体防守战术才减少隐患。

    立足进攻,才是弗格森的精髓。弗格森追求的战术效果差一点就达到了,斯特拉坎的技术足够撕开对手防线,罗布森也善于发现空当,两个边前卫都有进攻能力,怀特塞德和麦克莱尔在禁区抢点都很出色。麦克莱尔的数据说明他的优秀,达文波特在前场也有不错的冲击力,但可惜曼联只有一个麦克莱尔,只有一个斯特拉坎,也只有一个罗布森,怀特塞德状态一般,达文波特也还是不太够。

    弗格森曾经指出,“这是个尖锐的话题。我认为效力曼联的前锋一个赛季起码要打进20个进球才算及格,联赛最起码要进14球以上。”

    弗格森甚至直接批评过怀特塞德,“尽管有时候我不得不派上你首发,但这不意味着你当得起这样的荣誉。”

    另外一个前锋达文波特?尽管他出场了21场,但仅仅在联赛中打进5球。显而易见,这不符合弗格森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