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长冬夜
繁体版

第二十六篇:发展

    结束了工作后,涧贞心情沉重地走了下去,回到北永校的行政办公区和魏维生汇报了此事,魏维生夸赞涧贞行事效率,给予了他一些额外物资的领取票证——即当时人们所制定的用来和官方交易物资的凭证,类似于天启前的粮票、油票一类。

    涧贞很快回到自己的“医院”——那是魏维生划给他专门用来行政的地方。

    涧贞的医院位于学校四号楼的整个二层,这里原先是学校所有的化学和生物教室、实验室和储藏室的所在地,所以涧贞和他的职员们可以很方便地找到消毒用品和所需的化学试剂。实际上大部分化学试剂在目前的情况下都用不太上,即便能用他们也不知道该怎么用。但酒精、氯化钠——即食盐和一些消毒用品则可以帮助他们很快地开展工作。

    涧贞等人也很快将之改造成了适合接收病人并给予照顾工作的环境。针对管道和砖石更加熟练的运用让他们可以把火堆产生的烟雾很好地送进学校的排气管系统,而当初所部署的风电机又可以让他们将排气系统重新启动....再加上技工们的改造和升级,现在北永校各处的火堆所形成的烟雾都会通过各个方向延伸出来的排气口而自行排走。于此,四层的教学楼已经完全满足了原始与现代技术结合的供暖条件....可以让人们常驻工作、生活的区域又被扩展了,这让他们的劳动效率再一次被提高。

    人们的生活便如此继续下去,一切都非常的忙碌、紧张。技工们仍然在学习各类工程建设与材料、化学、制造方面的知识,并不断赶制各类工具,支援需要他们出现的地方。涧贞的医院并不很忙,已经很少有人受伤了,大多都是擦碰和不小心的摔倒、撞击....哪怕他们如今搜集到的物资已经足够所有人生存下去很长时间,但这些从饥饿中站起的人们永远都不会对食物和补给嫌多。

    而且被迫长大的他们不得不在渡过最初的困难时期之后用一种更理性的面貌去看待世界,看待自己的处境。难能可贵的是如今每个人都在避免冲突——因为他们知道不管受了什么无法自愈的伤,涧贞的医院都爱莫能助。清道夫、斥候和外围搜寻队已经划分了更加明确且细化的组织结构与相关制度,他们如今井然有序地前进在北永校所能触及范围边缘的位置,亦或是在人们已经走过的道路上不断地清理着积雪。这些将力气和精力挥洒在供人走向远方的道路上的人不管在什么时候都理应得到相当的尊重——幸运的是,在我们的历史中,他们始终很受尊重。

    对于日趋壮大与成熟的北永校运行秩序,魏维生重新划分和建立起了一套简单的组织运作机构,其中分为三大类:决策层、统计层、执行层。这三大类又各有分列,如决策层就包括魏维生本人、新组建的议会和各类遍及中小部门的会议室;统计层则包括各行政职能机构负责人和统计员、测算员与技术人员;执行层则以王斌雄的“保安团”——如今已更名为“北永校卫队”,和负责审判与解释所有成员责任、义务范围的“司法室”以及当初的学生会成员来担任的治安秩序机构为主。

    终于,在这一切都最终敲定并开始执行的时候,天启后的人们终于从松散、脆弱、混乱的求生集体“进化”成了有着统一的秩序、纪律甚至是最基本的法律的微型“城邦国家”——北永校也不再是所有人的住址,人们开始依照自己的职业和被分配的责任而选择在学校外的社区甚至是工地、广场、林地和商业单位居住。

    这些分散在外面的人在最初的时候并不多,不过却也奠定了这一“城邦国家”的最初雏形:即以北永校为中心,四方经由被魏维生和议会决定任命的负责人联系其地方与北永校中心的最初的朴素政治形态。

    而这一切的贯彻执行有很大一部分也要依靠王斌雄的卫队作为暴力机构的维护。因为并不是所有人都渴望回归到秩序中去——特别是那些在当初拉帮结派甚至因不服魏维生的领导而暗自怀抱心思的。王斌雄并不是一个善于思考的人,因为他认为有涧贞为他提供的骨朵和长矛就够了——他不会思考无所谓,让他的敌人也无法思考不就好了?

    于是,魏维生开始计划北永校的未来....以学校为起点,人们慢慢地忙碌在了分散于学校四周的位置。轻手工业的产能中心与科研中心都转移到了在北边一点紧挨北永校的建筑工地;东侧因为原先是一片平坦而宽阔的公路和公园、河道区域,因而没有什么很有用的资源,且因为分布有河道和各类被掩埋的隔离栏、矮墙,其上又都有尖刺的装饰,万一陷进去很可能有危险,因而人们并未先行探索这里;西方是紧挨附近矮山的林地,人们正在计划往那地进发,那里的林木是非常有用的原材料;原先分布于那里的温室大棚和养殖场必然已经无法使用,但仍然可以从中找到一些有价值的资料和材料;此外,西方矮山因风雪迷雾的阻隔而让人们很难观察到它前后的情况,但仍然有一些时常出没于迷雾中的巨型黑色物体搅动着人们的猜测....

    那便是极西之地的世界屏障山系——人们很快就将看到。

    而南侧,则遍布着人们尚未探索的居民区与商业街、大型商超等极具探索价值的楼宇。于是为了方便后续工作,魏维生指导人们先行进发,深入其中,在他们所得到该地区地图位于南方资源区最中间的部分停下,建立一个临时的资源搜集与统计报送基地,再从这个基地为中心向四周辐射、搜集资源到这里,然后再统一跟随报送的统计资料运到北永校,进行进一步分配。

    于是,几个方向上的人们都开始动工了。劳动的热火再一次倾注进人们的血液,但这一切却并不像人们所想的那样顺利....

    因为已经进行了相当多的开发与归纳工作,如今的人们基本已经算是经验丰富了。这么多经验老道的人在一起干活难免出现一些指指点点的事情。

    就像我们马上要说的,天启也即将发挥它带给人们灾难的第二重作用:已经战胜了自然威胁的来自人性的威胁。

    对自己同学、战友的工作指指点点其实并无什么大问题。不过是你骂一句我打一拳罢了,他们毕竟不可能闹出大事。真正的问题是决策层决策的方向、统计层报送的数量、执行层挥舞的棍棒....是否都如实地进行了下来。

    在魏维生制定下关于西、北、南方的开拓与利用计划时,议会中就已经有人产生了异议。议会的人大多都是学校内在最初进行开拓与管理工作时的元老与功臣,他们中有一人叫李俊,是最初提出建立生产场地规划计划的谋士。他认为,当前的首要任务除了大力开拓各个资源点位与未探索地区,更重要的还有联系外界仍然有可能活下来的人....他认为光团结北永校的幸存者们还不够,只有把所有幸存下来的人都集合到一起,他们才能建立更庞大的管理体系,以便收编和指挥更多的劳动力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咱们连北边那个派出所都没探索到,就要往西边、南边瞎走,说不定人家外界的那些个学校都有枪了!大谷、八西、永定....那可都是临着世西城区的!而且边缘的那些个学校,据我所知他们附近可没有这么多资源,说不定都开始吃人了!咱还在用这破骨朵烂长矛呢,能打得过谁?”李俊身量并不高大,说话虽很有力但相貌痞气,这让他虽此言有理但却很难让人信服。

    “李俊,你所言不错啊,但你他妈是真一点脑子都没有。”王斌雄调侃着说。

    王斌雄体格健壮,哪怕在天启后他也要尽可能地多吃来保持身材——至少在肌肉上,他不能输给别人。

    “你他妈一看就没摸过枪。我问你,92式手枪滑套内部有个小铁块,在拆卸安装的时候如果击发部位装不上去,该怎么操作那个小铁块?”王斌雄抱着胳膊,靠坐在椅子上,如此挑衅地说道。

    “....”李俊明显不知道。

    “我再问你,你一个傻逼高中生,95式步枪这种后坐力奇低的玩意你压得住吗?你压过吗?”王斌雄继续大声问道,而李俊依然默不作声。

    “我还问你——大谷、永定离得最近,而且有一条互相之间直达的公路,就算被雪埋了,再重启也简单得很。现在这么长时间过去了,你凭什么确定他们没联合起来,或者已经两败俱伤开始等死了?”王斌雄的语气里已经有了些许笑意。

    “咱们现在,根本不知道外面到底发生了什么!或者说,根本不知道外面的人正在做什么!他们可能已经完蛋了,但更大的可能是个个闭关锁国,就等着李俊那种二逼傻呵呵地去搞什么‘团结’、‘协作’,然后再一鼓作气把咱们全都吃掉呢!所以先别他妈想了,就先好好扩张,补足了自身的实力,和别人才有谈判的本钱!”王斌雄话毕,会场里随即开始了窃窃私语。支持王斌雄或李俊的人都有相当部分,而这种激进、保守两派的较量也几乎出现在了我们当下与过去历史的每一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