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长冬夜
繁体版

第二十八篇:选择

    这样的环境其实对涧贞、隗瑛这一类人是最不友好的。因为他们的工作多多少少要接触到各种单位的人。他们无法保持完整的中立状态,如果不入伙、不表态,就会被人们不自觉地视为墙头草或第三派——而且是最不受待见的一派,即“渔翁得利”派。

    说真的,在最开始听陛下回忆这段历史的时候,我都感到莫名其妙、匪夷所思——明明都是同窗、同龄、同一战线的同志,在好不容易立足起来之后却非要搞得你死我活、拉帮结派。然而,我们永远不能低估人性在其中所发挥或好或坏的作用,俗话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天下事坏就坏在这里”,便是这个意思。【应涧贞陛下、凛北中央史料司-李波纹上将要求,此处应改为“俗话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天下事坏就坏在这里’。不过在日后我们应当知道,天下事好也好在这里。”——凛北史官2-1599注】

    于是在这种环境下,除了李俊、王明凯、安玥等人在行政上的劣势,涧贞、隗瑛等更多的中间派也过得不好。何青慢慢地不愿意再和涧贞共事,并非她多愿意离开涧贞——而是魏维生给出的条件太好了,且涧贞如今已经左右为难:他既慢慢地开始对魏维生失望,不再站在他那一边;又不愿像安玥等人一样怀抱不满的心思懒政怠工....何青如今选择魏维生,她虽知道这样做从情理上讲并不荣誉,但在天启之下,她也不得不为自己的未来和现实考虑。

    隗瑛更惨一些,他慢慢地被冷落、排斥。斥候工作的艰辛通常需要人们消耗更多的食物和资源来维持日夜的奔波和可能的体力劳动,也需要统计部门配合以报送斥候们所看到的真实情况,更需要其他部门如工程建设、技术、卫生等部门给予道路维护、工具应用与配发、突发情况处理、伤病事故善后等多种支持。

    但慢慢的这些原本在职责上应给予无偿帮助的部门负责人都开始利用斥候们工作的范围性、地域性和重复性等特点要求其为自己带来好处。香烟、方便面、药品、压缩食品甚至是性用品等硬通货都成为了斥候们寻求帮助的潜在成本。隗瑛对此非常生气,他曾找过魏维生数次,都被王斌雄的看门人一棍子打了回去。

    没错,他们就是这样对待斥候队长的,因为就算斥候们在外面饿死,也得抱着魏维生配发给他们的粮食袋饿死。

    而李俊、安玥等人更不要说了,他们都在隐忍着那些本不应发在他们身上的脾气,一直以来都在忍辱负重、暗自抱怨。由此,他们也不会再像从前那样工作了。

    李俊的场地建设与策划经常需要向上报送预估造价与相关产能布置、安排意见;而安玥的边境卫队则和隗瑛的斥候一般,经常需要汇报其所见所闻与边境的未开辟区域、已开发区域和待开发区域的实时状况和预估开发价值,同时保证不会有四处游荡的人来私自偷运药品、食物和其他必要补给品的情况发生。

    经过北永校内部这么一折腾,包括李俊和安玥在内,更多其他的基层负责人都无法再尽职尽责地去工作了。约束人们的除了越来越无法判别标准的法律法规,就只剩下原先单位与单位之间的关系了。

    例如时任北永校大宗商品统计与档案司的门三号(涧贞班级的同学,也曾在涧贞手下做过事情),他在北永校的问题中选择支持安玥。因为北永校的大宗商品以当时开发潜力极高的西部矮山林地出产的木材为主,这里再往西便是愈发茂密且难以穿越的积雪树林。门三号和本地的负责人互为挚交,关系甚好。于是二人一同为安玥输送了不少未被登记的木材和其他附加产品,却只在送往北永校的账簿上记录了很少。

    安玥的边境卫队当然用不上这些东西,但她可以把这些玩意交给隗瑛和李俊,或其他与她站在一边且能够更好利用这些东西的人,以此来巩固自己的联盟。

    再例如,李俊手下的一些小商官,他们也经常受到李俊的要求扣留一些地方的好处,并以此为门槛决定这些小商官能够得到多少经他手得到的预算。这通常伴随着一些“打点”,并以此为借口出现了更多不安的下游运动。

    商官,在这一历史时期下与其所表达传统的含义并不相同。“商官”本意是指通过金钱买得官爵的商人,但在这一时期的北永校乃至整个世界而言,则是最开始出现并负责小规模商业活动与贸易的小官员。他们一般都没有什么权力,只是对彼时社会中最基本的商品与资源的配置交换做出监督或调控。

    于是,人们便在这样的氛围中继续生活与工作下去。庆幸他们已经开始了最初的生产——虽然也只是对现成资源进行粗略的加工,但却起码能够在经济的道路上走上正规。

    涧贞和维京、海涛、波纹等人在其中的夹缝艰难生存,他们永远也想不到即将摧毁他们的不是天启的冬日,而是复杂的人心。

    伴随着逐步的发展、资源的增多,人们在这种情况下度过了很长时间,并开始尝试发行自己的货币——一种印着学校钢印的硬卡片,是他们最初的钞票。

    他们根据如今各方汇报上来的数据,确定了如今一种最为适合他们经济状况的钞票制度,有着粗糙但仍可一试的面值、发行量和购买力。但据前面我们知道,各地方官员所报送上来的数据并不准确,因而这钞票的实际应用价值仍然不如烟酒药品等硬通货更高,不过却是很好的一次迈步,并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基层人员的薪酬问题——只是暂时,且还不足以治其根本。

    不过,这却导致了另一个问题——问题钞票的乱象几乎和它的初次发行一般迅速地到来。而在钞票和硬通货物品的双重冲击下,北永校的小小市场之下那巨大而混沌的运作结构又一次遭到了破坏。其结果与之前的贪墨问题别无二致,只是此时的官员和商人们又有了一个新的办法来为自己谋得利益,这一点让已经实行了很久的钞票制度的北永校中央机构的人们非常不满。

    由于人们的步伐已经迈向较远的位置,因此北永校本部自然慢慢地被转变成了“首都”一样的地标形态,各类主要行政部门与机构都在此重新规划位置并扎根。而像涧贞的医院这种逐渐在发展中变得意义不明的机构则开始有些被排斥的意思。

    这并非是说人们不再需要医院这种东西,而是它在北永校原先的地位已经被新成立的北永校后勤卫生部门所替代,涧贞的医院如今既不负责卫生药品的搜集与储存、分配,又没有直接任命医护卫生工作的官员和职员的权力。涧贞的医院已经从一个全权负责北永校卫生工作的高级职能机关变成了一个占地面积庞大的臃肿诊所了。

    令人唏嘘的是,何青在这一过程中献策颇多。但她并非出于主观倾向要把涧贞架空或搞掉,只是魏维生和侯德川一直在引诱她提出卫生部门改革的意见,才让她的思路在不知不觉中冲上了推翻涧贞位置的快车道。虽然比起日后她和涧贞可能面临的灾难,这一被利用以搞得战友间自相残杀的小小权斗什么都算不上,但在此事最终明了以后,她还是抱着极为愧疚的心思始终效命于涧贞麾下,并在很久以后成为了一名令人缅怀的英雄。

    不过,这便是之后的事了。如今,涧贞和维京等人组成的小集团因他们的克己奉公、绝不贪墨敛财的正直品质而遭到了李俊和魏维生双方的猜忌。他们根本不信在如今世道下,还能有人这样刚正不阿?

    实际上,如果大家都吃不饱饭的话,这么长时间无论什么样的理想信念都会彻底坍塌;但他们已经经过自己的双手建立了艰苦但仍有希望延续的生活,其中的磨难和悲伤、困苦只会让勇敢的人们更加勇敢、强大的人们更加强大。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仍有人愿遵从本心过活,也并非毫无可能。

    当然,根据后世史官们的评判和分析,人们也认为有可能是魏维生、李俊等人身陷政局囹圄,他们所负责和掌管的工作不像涧贞那样难得能做到独善其身,因而也有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成分影响了他们的选择。不过无论如何,这些事情和他们的决断都是由多方面因素促成的,既包括个人的视野、格局、品质又包括彼时外界的形势、得失、利弊。作为后世的我们,仅需观察其中的规律,汲取其中的教训便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