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朱雄英,引爆大明工业革命
繁体版

第029章 爷爷请放心,我不杀叔叔(求追读)

    老朱带着朱标在偷偷观察这些藩王对朱雄英的态度,并且忧心忡忡的时候,朱雄英本人却并不在意这些小事。

    穿越而来的朱雄英对这些王叔的性格和生平都已经开了上帝视角,即使是后来靖难成功的燕王朱棣,在朱雄英看来对自己也几乎没有威胁,事实上靖难之役朱允炆能打输也挺不容易的,就像考试把20道选择题全部选错一样,一般人也很难做到。

    但朱雄英无所谓的态度在朱元璋和朱标看来,就又是另一种感觉了,王叔跋扈无礼,太孙心胸广阔,老朱感动得都要哭了,如此心胸宽广的继承人,简直是梦之情孙啊。

    几位返京的藩王进了城也不敢耽误,直接就进宫求见朱元璋和朱标。

    但是朱元璋却令他们在宫门前等了一个多时辰才见他们,这个细节让几位藩王心里都惴惴不安,不知道是不是自己干了什么惹到了朱元璋。

    其实他们这个确实是想多了,只是因为他们骑马跑得快,朱元璋和朱标坐车从城门回宫比较慢罢了。

    进了奉天殿,六位就藩的藩王跪成一排,老朱高坐在龙椅上,太子朱标站在老朱的左侧,朱雄英站在老朱的右侧,还有一群小王爷,跪在六位藩王的两边。

    这一看就不是要叙亲情的架势。

    “你们几个,昨晚在城外过的夜?”朱元璋居高临下地看着几个儿子,语气中听不出喜怒。

    “回父皇,昨晚儿臣到得晚,城门已经闭了,所以儿臣们便在外过了一晚。”说话的还是秦王朱樉,毕竟除了朱标他是最大的。

    “哼,昨晚你们聊了啥我都知道!你还找老五给你配那种药,咱都知道!”老朱大马金刀地坐在龙椅上,语气越发不善。

    但此语一出,六位藩王顿时都是脸色苍白,虽然他们自觉昨晚没说什么过分的话,但是轻微的吐槽还是很多的,而且昨晚喝得那么多,谁知道自己有没有喝多说啥不该说的。

    “父皇,儿臣对您和大哥忠心耿耿,毫无二心啊。”

    几位藩王迫不及待地出言表忠心,但是没想到正好拍到了马腿上。

    “是啊,对咱,对你们大哥,都忠心耿耿,你们要是连咱和你们大哥都有歪心思,你们就是真的是无可救药了!”老朱说着有些生气,站了起来,手指着跪着的六位藩王。

    “咱叫你们回来是啥事,还记得不?”

    几位藩王听到老朱这么问,都茫然地互相看看,这时朱棣出声道:“是回来参加雄英的皇太孙册封仪式。”

    朱棣说完另外几位才如梦初醒。

    “是啊,你看你这也知道咱要封雄英为太孙啊,可是你们呢,有点面对皇太孙该有的样子吗?”朱元璋越骂越激动。

    “今早上,你们进城,咱和你们大哥就在城门楼上看着呢,雄英给你们行礼,你们连回礼都没有!雄英光是你们的侄子吗?这是皇太孙,以后是你们的皇上!”

    老朱越说越气,要不是朱标拦着,都要上去打他们一顿了。

    “老二,就今天你在城门那个样子,还‘雄英,就你来接我们的吗?’,你多大的威风啊,还得咱和你们大哥斋戒几日,焚香沐浴再带着百官去接你呗!要不是你大哥拦着,咱当时就下去抽死你!”

    终于知道朱元璋为什么生气,几位反而都稍微松了口气,很多时候往往未知的恐怖最吓人。

    “父皇,这不是还没正式册封吗?所以儿臣就没注意,还当雄英是咱大侄子。您息怒,息怒哈。”朱樉开始跟老朱打哈哈了。

    “想让咱息怒也行,册封雄英的事本来是李善长和礼部在准备,你们这不都回来了吗,别闲着没事干,给你大侄子出出力吧,办不好,明年别找咱要钱了。”朱元璋自从处置完郑士利之后,对于这种专门让人干自己不爱干的事可谓是得心应手了。

    “儿臣领旨。”诸王领旨退去,各回各家,各找各妈去了。

    很快大殿就剩下朱元璋,朱标,朱雄英祖孙三人了,朱元璋看向朱雄英。

    “雄英,这事你怎么看啊?”

    “孙儿觉得没什么,几位王叔也都还年轻,只要能安分守己,没什么要紧的。”朱雄英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

    “老二狂,老三狠,老四心思深!都不是省油的灯!在咱和你爹面前,他们都是孝子贤孙,但是到了你他们还服不服你这个大侄子,就不好说了。”老朱说完还长叹了一声。

    “皇爷爷多虑了,本来孙儿不想跟皇爷爷说太多关于对诸位王叔的想法,不过皇爷爷既然忧虑,孙儿就说一说孙儿的看法。”抚了抚自己的衣摆,朱雄英开始认真讲话。

    “皇爷爷的诸王守边疆,天子坐中堂的想法,现在看来自然是很好的,但是注定是不持久的,原因皇爷爷刚才自己也说了,诸位王叔能服您,能服父王,到了孙儿,也许也没事,但是再往后,出了五服,再往后十辈八辈的,皇帝跟藩王认不认识都不好说,周朝就是很好的例子。”

    “依孙儿来看,一个军权,一个财权,是必须紧紧抓在为君者自己的手里的。”

    “唐太宗曾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周朝分封,最后各国互相征伐,周王室名存实亡;秦因刑法严苛而兴,却也因刑法严苛而亡;汉朝亡于外戚宦官专权;唐朝亡于武将难以节制;宋朝亡于重文轻武,打仗不行。”

    “这些原因看起来各有不同,但说到底,就是军队,财税!”

    “汉唐之所以强大,就是因为他们有着当时举世无敌的军队,这是国家安全强盛的保证,这也是为什么宋朝如此富庶却一直被辽金欺凌,另一个就是朝廷要有钱,有钱才能养兵,老百姓要有钱,才能吃饱饭,才不会去造反!”

    “简而言之,当皇帝,只要一手抓着刀把子,可御外敌,可杀叛逆;一手抓着钱袋子,可养将士,可养臣民,天下就稳了,其他的都是细枝末节,不足为虑!”

    朱雄英侃侃而谈,神采飞扬!

    “我大明如今兵强马壮,皇爷爷对军队的掌握如指臂使,刀把子现在是抓得稳稳的,只是百姓经蒙元近百年的蹂躏,早已疲敝不堪,所以咱大明现在钱袋子还有点瘪,所以这些当官的也都是穷怕了,逮着机会就使劲贪,这也是贪官怎么杀都杀不完的原因。”

    “说回到诸位藩王,孙儿觉得军权肯定早晚是要收归朝廷的,财税也都要收到朝廷,即使给他们也得是朝廷拨付,皇帝必须要有随时处置藩王的能力!”

    “啥?那你的意思就是你要处置你的叔叔们?”老朱前面还一边听一边点头,到了后边感觉这个大孙对叔叔们的态度好像没有自己想得那么好啊。

    “那你的叔叔们不听你的,你还要杀了他们吗?”

    “皇爷爷请您放心,我是不会杀叔叔们的,但是如果他们不服从我的指令,那他肯定就不能再继续镇守一方了!”朱雄英认真地回答了朱元璋的问题。

    听完朱雄英的话,老朱也陷入了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