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之从1996开始
繁体版

第六十四章 新项目

    回到学校,刘周就迎来刘叶那货幽怨的眼神。

    刘周有点被他看得起鸡皮疙瘩,忍不住说道:

    “你怎么用这种眼神看着我,像个怨妇一样。”

    “你说为啥,有这么好的本子怎么不找我来演?”

    “你不是在拍电影吗,难道我还去湘西南的山沟沟里把你拽出来?”

    “那你就不能等等我?”

    刘周有点被刘叶这货既要又要的无耻劲给气笑了。

    “你要点脸行不?我搞出这个话剧也是因为耗子看你去拍电影了心里郁闷,让他过过戏瘾,你还想啥好事都给你啊。”

    刘叶也被刘周说的有点不好意思,他刚才也是口头说说。

    但是一回到学校,发现自己的一伙同学搞了个这么牛笔的话剧,刘叶心来还是有点酸酸的。

    本来因为主演了一部电影心里还有点小得意的,现在突然发现这根本没什么好得意的,快乐顿时少了一大半。

    “唉,感觉好可惜,错过了《驴得水》这出好剧。”

    “你就别在这唉声叹气的了,其他人还羡慕你呢。”

    “那下次公演的时候能不能给我安排个角色?”

    “现在我确定不了,不知道其他人有没有事,如果有事的话可以让你递补。”

    “那说好了。”

    刘周没再搭理他,办完了入学,就回到了自己的小院。

    简单打扫了一下,还没等刘周坐下休息,电话铃声就响了起来。

    “刘周,我是首都剧院的李经理,你回学校了?”

    “李经理你消息可真灵通,我今天刚到学校。”

    “我也不拐弯抹角了,你那话剧什么时候能再演几场?”

    “我先去看一下吧,不知道有没有人员上的变动,过两天给你答复。”

    “行,你可得快点,我们这有好多人来询问你这话剧什么时候再上演呢。”

    没多久,刘周又接到了东方大剧院张师兄的电话,也是询问什么时候能够再来魔都。

    挂了电话,刘周也不由露出笑容,看来《驴得水》这部话剧是真的火起来了,不是那种昙花一现的热度。

    想到话剧其实也蛮挣钱的,刘周考虑要不要多排两出话剧,甚至专门成立一个话剧团,将话剧当成一份事业来做。

    第二天回到学校,刘周召集了剧组的成员,刘叶这货也屁颠屁颠地跟了过来。

    刘周先是将魔都演出的片酬给了他们。

    刘叶看着秦皓他们手里厚厚的一叠,眼睛都有点红了。

    自己去湘西南的大山蹲了好几个月,片酬也才两万块钱,他们在京城魔都演几场话剧,挣的钱却比自己多多了。

    刘周没注意到刘叶羡慕嫉妒的眼神,接着和他们说了剧院邀请的事情。

    这个寒假,他们都没接到自己满意的剧组邀约,所以也都有空。

    这样也省了不少事,可以不用重新排练。

    唯一有点急的可能就是刘叶,最后刘周把吕德水那个角色让他演。

    刘叶虽然有点气急败坏刘周让他演一头驴,但在大家的镇压下不得不答应下来。

    二月底,话剧《驴得水》再次在首都剧院连演了五场,还是场场爆满,让这部话剧原本有点沉寂下去的热度又高了起来。

    休息了三天,刘周又带着剧组南下魔都,在东方大剧院也连演了五场。

    回到京城,刘周就宣布剧组解散了。

    是真正意义上的解散,短期内,刘周是不准备再把《驴得水》拉出来演出。

    等下次公演的时候,刘周都不知道还能不能再把这帮人凑起来。

    话剧虽然在业内人士的眼中地位很高,但现在内地娱乐圈正在快速复苏,他们很多人还是更愿意去演电影电视剧的。

    忙完话剧的事情,刘周总算有时间可以把鬼吹灯的第一部《精绝古城》写出来。

    鬼吹灯系列小说刘周可谓是了然于胸,也不用去写大纲,可能就是一些细节,需要他去打磨。

    在家里的时候,他已经写了一点,这次他准备一次性把《精绝古城》写完。

    时间来到三月中旬,在小院闭关写作的刘周总算是放下了手中的笔。

    整理了一番,就让曾梨帮他把文稿寄给《萌芽》杂志社。

    曲河那边收到刘周的文稿之后,也是认真地看了起来,不知不觉间,居然就快下班了。

    看着这部和刘周之前作品迥异的小说,曲河也是感叹,这新小说太尼玛吸引人了。

    曲河有预感,这部小说会比刘周之前的三部小说还要受欢迎。

    这本书几乎对除了儿童其他全年龄段的男性都有非常大的吸引力。

    另一边,刘周没两天就接到了曲河的电话。

    在确定这个题材没问题之后,刘周也和他谈起了本书的合约问题。

    因为这次刘周的要求比较高,而且透露这是一系列的小说,有好几部,所以和杂志社那边商谈了好几天才把合约定下来。

    这次刘周的版税达到了行业内从未有过的百分之二十,这也是双方一直拉扯的点。

    刘周对此很坚持,最后还是《萌芽》那边妥协了,答应了他的要求,但需要对这个数字保密。

    目前百分之二十的版税可从没人拿到过,也从没哪个媒体杂志敢给,他们也不想成为众矢之的。

    刘周对于保密的要求一口答应,他也想低调,闷声发大财才更香。

    刘周要百分之二十的版税也不是他狮子大开口,而是他现在确实值得。

    后世韩函都能拿百分之二十的版税,刘周现在当然也可以,自己现在的热度不比他那时的热度低。

    除了版税达到百分之二十以外,《精绝古城》首印达到了三十万册。

    刘周本想直接出版的,但《萌芽》那边不同意,想先连载一段时间,他也没有反对。

    将文稿交给曲河后,刘周总算是松了口气,总算可以清净一会了,一直被催更真的挺难受的。

    这一天,放下一件心事的刘周正在小院里休息,秦皓又过来想请他去吃饭。

    这次刘周没去,而是让曾梨去胡同口的小餐馆定了几个菜在院子里吃。

    吃饭的时候,刘周看秦皓一脸郁闷的样子,忍不住问道:

    “你戏瘾不会又犯了吧,这个死样子。”

    “也不是,我只是觉得《驴得水》剧组直接解散了有点可惜。”

    “这有啥可惜的,大家都是要各奔前程的,总不能一直演话剧。”

    “为什么不能呢?去演那些艺术性不高的片子还不如演话剧。”

    “你以为谁都像你一样这么挑啊,每个人的追求不一样。”

    刘周见他突然沉默不语,好奇地说道:

    “你这次过来是干嘛来的,不会就只是找我吃饭说这些的吧?”

    “老刘,你有考虑像孟景辉那样搞一个专门的话剧工作室吗?”

    “你这是演话剧演上瘾了?”

    “我觉得演话剧挺有意思的。”

    “你想演话剧的话,不是可以去考京城人艺或者国话吗?他们的经典剧目可有很多。”

    “我当然考虑过,但是去到那两家大单位,我一个新人怎么可能当主演,跑龙套都要好几年。”

    “角色无大小,小心常利老师听到你这话批评你一顿。”

    “我也知道角色无大小,但是你演惯了主角突然去跑龙套,心里落差太大了,那还不如不去呢。”

    “所以你想跟我混?”

    “对啊,老刘你这么有才,今后肯定能够创作出更加优秀的作品,演你的话剧也很过瘾。”

    “你应该知道的,我的梦想是拍电影。”

    “我知道,你创作话剧对你拍电影又没影响。”

    刘周听到秦皓这话,沉吟了一会说道:

    “耗子,这件事我暂时无法给你一个准确的答复,我得好好考虑一下。”

    刘周是刚体会到一出受欢迎的话剧有多赚钱的,这个事情也确实有搞头。

    但是话剧市场相比于电影,盘子还是太小了。

    刘周今后的重心肯定是放在电影的,就算他还能再搞出几个优秀的话剧剧本,他也不可能再全程参与。

    就算是请人管理,刘周现在也没有合适的人选。

    刘周不可能因为秦皓一个人去专门成立一个话剧团。

    “好吧,等你考虑好了,要第一时间通知我。”

    “没问题,虽说戏剧工作室的事情我无法这么快给你答复,但我这边可以再让你过过戏瘾?”

    “你又创作出新的作品了吗?”秦皓惊喜地问道。

    刘周没有说话,而是去书房拿回来一个本子递给秦皓,然后说道:

    “我接下来想搞这个项目,想请你过来帮帮忙?”

    秦皓看到本子的封面上的名字,脱口而出道:

    “这不是你大一创作出来的剧本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