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同学录
繁体版

第19章 幻溪乡,老有所养

    每年一到汛期,水位上涨,小溪就变成了大河,水上无桥,乡里南北两处便无路可通。所幸汛期往往只持续月余,对乡民的生活影响倒是不大,不过或许正因为此,也没人想过要去造个桥以便通行。

    遍地丘陵,不利于开垦种地,以往乡里的人大多数吃不饱也穿不暖,饿死冻死的人每年都有。后来年轻人接二连三外出打工,乡里的居民便只剩下老人和小孩。山路不便路程又远,在外面打工的就算过年也不见得能回来一趟。回来最多的,都是那些在外面打工时生了孩子却养不起的,为把小娃娃送回来,不惜费时费钱跑一趟远路,往往隔天就走了。

    乡里没什么娱乐设施,顶天了就是在树上挂两条绳子拴住一块门板,权做一个秋千。山里总起大雾,空气潮湿,挂在外面的麻绳没多久就发霉腐烂,小孩一坐上去冷不丁就断了,从秋千上摔下来摔个狗啃屎,于是乡里无论是南边还是北边的小孩们脸上衣服上往往都是泥和土,见不到几张干净面孔。

    高一的学生里有很多人一直憧憬着社会实践课程。他们想的主要是不用待在学校里,可以出来玩。但是他们没想到,社会实践课程安排在周六,平白占据了休息日的时间不说,还要早起,于是坐在大巴上就没那么乐意了。

    更何况这次社会实践课程的带教是教授服饰课的苏素老师,出了名的难搞爱生气,也不知道她要怎么折磨大家呢。

    同学们在大巴上你一句我一言,聊的却不是服饰课或者苏老师,更不是别的什么老师,而是幻溪乡里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聊着聊着,满肚子的抱怨和不满都被欣喜和期待取而代之了。

    幻溪乡北溪有一条街,叫沽街。沿街两旁都是铺子,有卖零嘴的,或是煮馄饨水饺的小食店,还有卖衣裳之类的商铺。虽然店小街也小,顾客稀少,有的店一年到头都做不成几单生意,但此处已堪称是幻溪乡的商业中心了,也是幻溪乡人最多的地方。小孩荡腻了秋千,都爱到这里来逛逛,可惜兜里没几个钢镚,啥也买不起,光过过眼瘾。到了年关,孩子们收了点压岁钱,才能将看了一年馋了一年的东西倾尽所有地买回家,有的还免不了挨爷爷奶奶一顿胖揍。

    大巴驶入沽街。学生们这才看到,沽街两旁的铺子制式非常统一,一间间二层带阁楼的木屋整齐有序地列队在街道两侧。

    杜渺小声对李茉莉说道:“听说这一整条沽街都是青山无涯书院帮扶而设的产业。路是学院派人来修的,房子也都是学院牵头建的。”

    “负责这个项目的人恐怕多少有一点强迫症。”孙倩透过车窗看到两旁站得整整齐齐的楼房,又看到地上对得齐齐整整的地砖,忍不住吐槽道,“不过这样弄,看得人心里真舒服呀。”

    最后,这辆载满高一学生的大巴在沽街末尾那栋木楼的门前停住了。

    这栋木楼倒是与别栋不同,别的木楼都是一个门脸,但这间的宽度却有两个半那么大,楼层矮一截,只有一层半。要不是它躲在最末的角落里,必定会相当起眼。

    李茉莉对这栋楼的第一印象,是没有什么生气。虽然楼都是楼,本该都是没有生命的,但不知为何,比起这栋,别的铺子显得鲜活许多。虽都没什么生意,门前好歹也还有几个孩子徘徊踟躇。

    铺子的名字也是用的相同的招牌,写着“悠憩苑”,也不知是做什么生意的。

    待下了车,进了大门,方见屋檐下有个牌匾,上书“老有所养”。

    学生在此处集合,苏老师道:“我们今天的社会实践内容,主要是慰问养老院的孤寡老人。”

    闻言,李茉莉心下顿时了然,原来这里是养老院。怪不得只有一层,想来老胳膊老腿的上楼梯实属不便,当初设计这条街的人,也是良苦用心了,微微有些感动。

    学校在双休日不要求学生穿校服,苏素在大巴上就看这些奇装异服的年轻人万分不顺眼。在车上给每人发了一顶统一样式的黄色鸭舌帽,本想好歹遮一下他们那千奇百怪的发饰,可如今横七竖八地戴在各个脑袋上,看得叫她又生一肚子火。

    没有规矩,何成方圆?

    但苏素本就是想借着这次社会实践,好叫这群张狂的小崽子知道自己有多离谱,反正这边也算半个自家地盘,即便闹开了也好收场,因此便咽下这口气,耐下性子道,“我在这里说一下要点,老人家年纪大了,有的有高血压有的有心脏病,受不了惊吓。你们要多多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和服装。不然万一把老爷爷老奶奶吓出个好歹,你们可担不起这个责任。要知道,我们给别人的第一印象,往往就是一个人的外表,而穿着占据着一个人外表中的最大面积。”

    “那也得看情况啊,如果穿比基尼的话就不是最大的……”不知哪来冒出来一个声音。

    苏素横眉冷竖:“……请问正常人谁会穿比基尼去养老院慰问老人啊?”

    “干嘛不啊,说不定老人还更高兴呢!”

    众人发出一阵哄笑。

    李茉莉没笑,这个话题很严肃,她觉得一点也不好笑。

    从前她读过一本书,讲的便是老人与性的关系,这是一个非常复杂而敏感的话题,读来让人觉得心情沉重。

    “人都会老的。”

    李茉莉说道,声音不大不小,许多人都听见了,心里忽地有些茫然。有些小妖怪心里暗自嘀咕,离我到老还要好久好久呢!

    “别吵啦!——”朱启安的高个头站在人群里鹤立鸡群,他中气十足地凭空大喝一声,把其他人的笑声都吓没了。

    悠憩苑里除了疗养人员,还有几个负责照顾他们的护士。不过说是护士,其实也很老了,至少也是五六十岁。再年轻的,早出去打工了,谁也不想在这个偏远又贫穷的小镇里蹉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