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透未来,朱元璋拜我为大明国师
繁体版

第十一章 燕王这人能处,有事儿他真上啊!(求追读~~~)

    一直在忍耐的燕王,最后还是拔出了自己的佩剑,直接放到了傅英的脖子上。

    对于朱棣而言,傅英当然可以写奏疏,甚至可以直言进谏。

    但现在傅英所写奏疏内容,明显已经超越了普通直言进谏的范畴。

    说句毫不夸张的话,现在傅英已经涉及到大逆不道。

    就算是韩国公李善长进谏,都不敢如此抨击朱元璋。

    身为朱元璋的儿子,傅英所说的亡国之策受惠者之一,他就算是再怎么忍得住,也不能容许傅英如此诋毁自己的老爹。

    当然此时此刻他还不知道,等到他登基大统之后,第一项国策就是削藩。

    人们常说世事无常,很多时候,人们对待一件事情的看法,不会一直固定,更多的时候,就是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改变了想法和认知。

    但现在身为燕王,朱棣的脑海中只有一个念头:

    维护父皇,神圣不可侵犯的绝对权威!

    只不过傅英面对忽然出手的燕王,一点都没有惊讶,内心反倒是非常窃喜。

    果然没有看错燕王这个人,有事儿他真上啊,这人,能处!

    等自己成为天帝之后,可以赏赐他成为星球之主。

    只不过就在这个时候,方孝孺却义无反顾的站了出来,幽幽反问道:

    “燕王殿下,难道陛下所谓礼贤下士,开明纳谏,全都是假的吗?”

    “连听忠言逆耳的勇气都没有了吗?就这还要学秦皇,汉武,唐太宗,创造洪武之治吗?”

    对于方孝孺来说,现在傅英凭借着一封还没有写完的奏疏,就已经完全征服了他的心,只不过这个读书人,到现在都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正常情况下,按照他现在的身份,别说站出来替傅英说话,就算是跟燕王对话的资格都没有。

    但他就这样一个毫无畏惧的读书人。

    在这位大明天下读书人典范看来,遇到不平之事,就要大声的站出来。

    如果这个时候懦弱了,那么根本就对不起这么多年,读的这么多圣贤书!

    圣人有云:君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当如是。

    方孝孺是这么读的,也是这么做的。

    这就是一个读书人应该有的气节,不畏强权!

    但是傅英却恨得牙痒痒。

    丫丫个呸的,你个穷酸书生,谁让你这个时候不顾生死,展示气节了啊?

    想想二十年之后,几乎同样的场景,同样的两个人。

    朱棣那一次就再也没有手软,而是义无反顾的送给了以下犯上的方孝孺,一个诛十族的大礼包!

    真的是造化弄人。

    谁也没想到,两人竟然会在洪武十五年,为了傅英,就产生了第一次冲突!

    对于傅英而言,他现在压根就不在乎什么官场规矩和皇帝的权威。

    他现在只有一个念头:

    永乐帝,别给任何人面子,赶紧杀了我吧!

    这个读书人没有任何功名在身,根本就没有任何说话的资格。

    朝廷文武百官,很多官员都在说,在众多藩王诸子当中,最像朱元璋的就是你燕王朱棣。

    老子都那么弑杀,相信你应该不会差到哪里去吧?

    如果没记错的话,这个后来被诛十族的方孝孺,还是你亲自赏赐的最惨烈的刑罚吧?

    在原来漫长的历史岁月长河当中,最多的也不过就是诛九族而已。

    可仅仅只是因为方孝孺不愿意屈服于你,拒绝了你的安抚天下人心的登基昭文,就直接给了一个诛十族的问斩大礼包。

    简直可以说是残忍至极!

    燕王朱棣则是听到方孝孺的话之后,冷眼盯着这位儒生,一字一句的幽幽冷声道:

    “在杀他之前,我可以把你先杀了,而且父皇一定不会怪罪于我!”

    方孝孺则是不慌不忙,恭恭敬敬的冲着朱棣抱拳施礼道:

    “我相信燕王殿下一定可以这么做!”

    “但是我还是想提醒一下,燕王殿下,傅先生已经是大明朝的新科状元郎,虽还没有赏赐功名在身,但也算是大明朝的官员之一。”

    “如果你不顾大明律法,强行斩杀傅先生的话,恐怕皇上也不会轻饶了你吧!”

    蓝玉也是装模作样的伸手,拦住了朱棣。

    “燕王殿下,这位方先生说的不错,就算是要斩杀这个傅英,也不是你能够决定的,真的要杀,也是当今圣上来裁决!”

    朱棣感受着自己被蓝玉抓住的手臂,好像是被利器穿透,狠狠的定在墙上一般,丝毫不能动弹。

    这一刻,他才了然。

    原来蓝玉和方孝孺今天晚上,能够跟自己一起出现在这里,并不是什么偶遇,更不是什么巧合。

    也就是在这瞬间,他才意识到蓝玉和方孝孺身后说代表着什么。

    淮西勋贵党派,浙东党派!

    虽然朝堂之上,没有人说破这两个党派之争。

    但所有人都很清楚,这两个党派,从刘伯温和李善长共同辅佐朱元璋征战天下那一刻开始,就已经有了!

    只不过因为朱元璋起家太过于依赖淮西勋贵集团,导致最开始大明建国初期,淮西勋贵集团,还能稳稳的压制浙东党派。

    但是随着朝局逐渐稳定,朱元璋有意打压淮西党派,权衡之术的操作之下,浙东党派也是慢慢的成长起来。

    洪武十三年的胡惟庸案,可以说算是两个党派之争的很重要的关键节点。

    因为这个案子,整个淮西勋贵党派牵连人数之多,之广,世所罕见!

    也正是因为这个案子,让淮西勋贵党派数万名官员以及家眷,全部问斩。

    虽然说还不至于到完全伤了根本的程度,但是对于淮西勋贵党派来说,也算是元气大伤。

    再加上这个时候,朱元璋大力提拔浙东党派的官员,更是让浙东党派隐约的追赶上了淮西勋贵党派!

    今天太子朱标和晋王朱棡联合设计,请求傅英上疏劝谏朱元璋,重新发落空印案说牵连官员。

    这个消息刚传出来,两个党派就能够第一时间派出相关人员过来照拂傅英,看来要重新审视一下三人现在的立场。

    朱棣也是念头转了几转,但很多关键之处,他一时半会没有办法完全弄清楚。

    只不过蓝玉的话,倒是提醒了他,就算是要问斩傅英,也不是他一个燕王能够决定。

    毕竟傅英已经是新科状元郎,就算是要被问斩,也要父皇下裁决才行。

    否则就很容易给人留下越权之举!

    朱元璋最忌讳的就是权力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