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84,从高保真音箱开始
繁体版

第五十二章

    以下是旧内容:

    这个集市就在村子的周围不远处,里面还有一个工业园区是邹正道没有想到的。

    邹正道进去逛了一下,发现了很多老国企。

    羊城无线电集团、羊城市绢麻纺织厂、澳联玻璃有限公司、鹰金钱企业集团公司、羊城员村热电有限公司、羊城昊天化学(集团)有限公司、羊城市浪奇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等30多家工厂企业。

    打听了一下,这片地叫羊城经济技术开发区,是一片老国企所在的地方,但普遍是以重工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等低端产业为主。

    怪不得,这条路上的班车都是满满的人。

    原来这条大路连接着市区和这片经济开发区呀。

    这是邹正道并不熟悉羊城的地理环境的劣势了。

    邹正道在开发区逛了逛,甚至发现了开发区里有乐器店,不过看起来非常的落魄,想想也知道,开发区的人的收入在这个时代并不算太高,起码还没有到普通工人能挤出钱来进行娱乐消费的程度。

    就算是年轻人想要娱乐,可能也更倾向于去市区。

    但邹正道想着看看国内的市场上的音箱都是什么货色,所以还是走了进去。

    一看,嘿,音箱并没多少,而且大多是岛国或者香江进口,反而在音箱方面更加闻名的欧美品牌,一个都没有。

    邹正道抱着有枣没枣打两杆的精神。

    进店就询问起了为啥没有欧美的音箱?

    一问才知道,欧美能碾压岛国的音响品牌压根就没进入国内的市场。

    国内的品牌就只有飞乐等少数几家,也很少能卖的出去。

    邹正道询问起哪些是歌舞厅用的音响,然后被老板呛到,这些不都能在歌舞厅用吗?

    邹正道只好又换了一种说法。

    歌舞厅买哪款音响的比较多?终于得到了回答。

    邹正道想了想,自己需要一些音箱来教授员工和进行拆解研究,也就大气的将那几台音响打包买了回去,让老板乐开了花。

    这就是王承手里几台音响的由来了。

    当然,这几台音响并不具有代表性,还需要更多的样本。

    做出一款好音箱的前提是了解到对于这个时代来说,什么样的音箱算是好的音箱。

    不然关门造车,想获得市场的认可几乎不可能。

    邹正道交代了王承继续研究这几台音箱电路板上的区别,并尝试画出电路板的电路图。

    这并不简单,对于一个没有任何工作经验的大学生来说。

    邹正道从角落搬出了一皮箱,四四方方的,又塞了几件东西进行,便匆匆忙忙的搬运着皮箱下楼去。

    操场,吴雪梅和邹正鸿在就工厂的布局讨论着什么,看到邹正道抱着一纸箱的东西下来,两人,特别是邹正鸿便走上前帮忙。

    “材料真多呀。”

    吴雪梅有些诧异。

    “对,不是要验资吗?里面大部分都是钱。”

    邹正道笑着说。

    “正道同志准备得相当充足。”

    吴雪梅先愣了一下,随即附和道。

    吴雪梅是叫邹正道拿一些能证明自己实力的东西,没想到邹正道会直接把钱拿了出来。

    验资是企业注册认缴制出来前“必须”经历的一个步骤。

    2014年以前,凡是要成立公司的需要在工商局进行资金核实。

    简单点来说,注册公司在企业注册认缴制出来前是有门槛的。

    一些资金不够的人还好借钱注册公司。

    其实在吴雪梅这里,验资并不是必须的,有村集体的名头,有自己的陪同,谁会找不痛快的验资呢?

    这就是吴雪梅惊讶的原因。

    看着邹正道手中提着那皮箱。

    吴雪梅心想,算了,有也是好事,可以让流程更公正一点。

    邹正道将皮箱用皮绳固定好在摩托车尾部后,和吴雪梅一起前往了工商局。

    工商局的一间办公室内,上白下绿的墙面,红漆松木做的外推窗框,红木地板上一长两短三张黑色真皮沙发。

    邹正道陪同着吴雪梅向着办公室内短沙发上的中老年人行礼。

    “李主任,你好。我是邹正道,想在宝地成立一家生产音箱的公司,请多担待。”

    邹正道没有拐弯抹角,直接表明了自己的来意。

    “欢迎,欢迎,我听雪梅说过你,你是一位有本事的,能将音箱卖到海外的人杰。”

    李主任笑着跟邹正道客气道。

    “不敢,不敢,多亏了吴雪梅书记的照顾。”

    邹正道敷衍道。

    说实话,和陌生人聊天,邹正道总是容易找不到话题,就只能尬聊。

    李主任倒是一个很健谈的人,笑着问道。

    “音箱在海外的销量怎么样?有前途吗?”

    李主任问的很直白。

    在李主任的心里,音箱这东西只有听说从国外进口的,从来没有听说过销往国外的。

    就算有出口到国外的,那也是蛇口等地方“三来一补”的产物,单纯用来赚外汇的。

    “销量还是有的,只要产品足够的好。”

    邹正道没有在意李主任语言中暗藏的对于自己的些许轻视。

    “我们主要销往海外的是HIFI音箱,也叫高保真,和传统的喇叭不同,声音更加还原现场的声音,模糊感更加的少。”

    邹正道耐着性子解释道。

    “HIFI音箱?”

    李主任双手揉搓在一起,呈思考状。

    “技术一定特别高吧。”

    李主任故作感叹。

    李主任想着,这东西能销往国外,一个小年轻就能做出来,如果自己推广,大量去做,岂不是政绩滚滚来。

    于是便有了李主任打听的举动。

    “这东西的技术也不算特别高,国内其它企业如果肯用心摸索一两年也能做的出来。”

    邹正道没有想到李主任这么多弯弯绕,就直接说出了国内的技术差距。

    音箱这东西,技术难不难?难。

    邹正道能短短半年就调试出了一个样品是因为前世的经验,如果从零开始,这时间就不好说了。

    但对于一个大企业,如果全力去研究,能不能仿制出来?能。

    邹正道毕竟只有一个人,和一个团队的力量是不能相比的。

    至于说个人手搓芯片那这黑科技。

    除非是类似于“黑箱”这种无脑生产线,不然就是一个奇迹,也就是后世的媒体用手搓芯片来噱头。